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地方中心小学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

来源:好走旅游网
地方中心校

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

为适应新形势下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更好的贯彻落实《平邑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开展中小学“阳光大课间”活动》的文件精神,开展中小学“阳光大课间”活动,把大课间活动纳入日常教育教学计划之中,将活动与体育课、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场地条件,结合季节气候特点以及传统校园体育健身活动安排,遵循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制定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以班级为单位,分阶段每天组织学生进行大课间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学校大课间活动,经校领导班子研究决定,特制定《地方镇中心校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开展中小学“阳光大课间”活动,以“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 为活动主题。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落实学生每天体育活动一小时,促进 “阳光体育”活动深入开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真正为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基。

二、实施原则

1、全体性原则。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参与活动,个个都有喜爱项目。达到全体健身、全员愉悦的目的。

2、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我校从实际出发,合理安排大课间活动的计划和内容。

3、因地制宜原则。根据我校场地的特点,为达到锻炼的效果,大课间活动开设了呼啦圈、武术、踢毽子等高效性体育活动。

4、安全的原则。在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制定出必要的安全措施、应急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三、组织领导 (一)领导小组 组 长:李长明 副组长:任华 彭占国 成 员:各班班主任

职 责:负责组织领导“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施、指导、检查和评比工作,保证“大课间体育活动”正常有序开展。

(二)工作小组

组 长:刘洁

副组长:廉志刚 尹长征 组 员:各班班主任

职 责:负责“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具体实施,包括拟定方案、制作音乐、组织训练等。

四、活动内容

现阶段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包括眼保健操、广播体操和体育活动三个部分,在作息时间表规定的30分钟内进行。

(一)“大课间活动”在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进行,时间为25分钟。采用广播体操及各种体育活动相结合的形式,以音乐为背景串联活动过程。各班级以班级为单位参加大课间活动,班主任要组织好学生有序地参加各项活动。由于学校场地有限,所以在内容安排上以便于组织,保障学生安全为前提。

(二)眼保健操在每天下午第一节课上课前进行,时间总共10分钟。

(三)遇雨雪等异常天气,由各班班主任统一安排学生在教室内进行素质练习,体育教师负责安排练习内容和指挥练习。

五、活动场地示意图

一至四年级在前排教室前及操场,五六年级在各班教室前进行六、活动流程

1、大课间活动(25分钟)

⑴学生有序入场及原地跑步走(10分钟):出操音乐响起,各班学生迅速在室外站成两路纵队,随音乐依次有序到达操场指定位置做广播体操。

⑵体育活动(10分钟):由学校统一安排,各班进行广播体操、武术操、健美操等体育活动。

⑶自由活动(3分钟):各班学生进行踢毽子、呼啦圈操等体育活动。

⑷学生有序离场(2分钟):在音乐声中,有序地离开活动场地,以良好的状态投入课堂学习。

七、实施方法 (一)明确职责

大课间活动管理与组织者是校长室、政教处、教导处、班主任和体育教师,实行责任制管理。

1、大课间活动实行校长负责制。学校大课间活动由校长具体负责,积极参与大课间活动,了解活动情况检查活动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班主任要教育和鼓励全班学生积极参与大课间活动,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所有老师要每天参与班级的大课间活动,及时检查、了解、监督、管理本班大课间活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大课间活动质量,同时负责活动安全工作。

3、体育老师具体负责大课间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引导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大课间活动,负责指挥和示范,协助班主任工作,确保学生活动的安全。

(二)检查评比

为了保证大课间活动质量,学校将进行不定期检查,实行量化评分。结果纳入班级管理量化。评比表(见附件)。

八、活动要求

1、注意有序开展活动,安全第一。政教处、教导处、班主任必须强调大课间活动纪律与安全,并协助体育教师指导学生安全活动。

2、各项目活动必须在规定的活动区域进行,各班学生必须在指定活动范围内活动,防止出现学生乱串、乱跑的混乱现象。

3、负责日常管理值班的领导、值日教师和执勤教师要认真做好当天记录。

4、所有负责老师和全体班主任要及时到位进行现场指导,督促学生安全活动。

九、活动保障

1、认真学习,转变观念,达成共识

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为主旨,组织老师认真学习《冠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开展中小学“阳光大课间”活动》文件,了解学生发展之需,使广大教师深刻体会到:拥有健康才能拥有明天,热爱锻炼就是热爱生命,在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高质量的工作中,注入快乐体育的全新理念,确立合作、竞争、快乐、主动、健康发展的体育工作观。

2、加强领导,保证时间,形成制度

以将快乐体育、趣味体育引入体育活动为主旨,强化活动的领导与管理,在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过程与评价上形成有效管理,充分挖掘校内外各种体育课程资源,不断丰富和发展活动的内涵,不断提升活动水平。制定安全应急预案,确保学生安全。

3、全员参与,注重评价,强化激励

坚持学生全员参与,学校教职工全员协作,突出活动的评价作用,对先进班级和个人予以适时激励,并将各种评价资料存档,作为学期考核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班主任、老师、学生系列考评中,以保证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有效开展。

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各环节队列动作基本要领

1、原地队列动作: (1)立正。

立正是基本姿势,是队列动作的基础。 口令:立正。

要领: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度;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两臂下垂自然伸直,手指并拢自然微曲,拇指尖贴于食指第二节,中指贴于裤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颚微收,两眼向前平视。

(2)解散。 口令:解散。

要领:队列人员迅速离开原列队位置。 (3)集合

要领:集合时,指挥员应当先发出预告或者信号,如“全班注意”然后,站在预定队形的中央前,面向预定队形成立正姿势,下达“成四列横队——集合”的口令。所属人员听到口令预告或者信号,原地面向指挥员成立正姿势;听到口令,跑步到指定位置面向指挥员集合(在指挥员后侧的人员,应当从指挥员右侧绕过),自行对正,看齐,成立正姿势。

口令:成四列横队——集合。

要领:基准学生迅速到指挥员左前方适当位置,成立正姿势;其他学生以基准学生为准,依次向左排列,自行看齐。

(4)整齐。

口令:向右看——齐,向前——看。

要领:基准学生不动,其余学生向右转头,眼睛看右邻同学腮部,前四名能通视基准学生,自第五名起,以能通视到本人,以右第三人为度,后列人员,先向前对正,向右看齐。听到“向前——看”的口令,迅速将头转正,恢复立正姿势。

(5)报数。 口令:报数。

要领:横队从右到左(纵队由前向后)依次以短促洪亮的声音转头(纵队向左转头)报数,最后一名不转头。数列横队时,后列最后一名报“满伍”或者“缺×名”。

(6)稍息。 口令:稍息。

要领: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全脚的约三分之一,两脚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脚。稍息过久,可以自行换脚。

2、停止间转法:

口令:向右(左)——转。

要领:以右(左)脚跟为轴,右(左)脚跟和左(右)脚掌前部同时用力,使身体协调一致向右(左)转90度,体重落在右(左)脚,左(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右(左)脚,成立正姿势。转动和靠脚时,两腿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

口令:向后——转。

要领:按照向右转的要领向后转180度。 4、各种步法和立定: 口令:踏步——走。

要领:两脚在原地上下起落(抬起时,脚尖自然下垂,离地面约15厘米;落下时,前脚掌先着地),上体保持正直,两臂按照齐步的要领摆动。

口令:齐步——走。

要领:左脚向正前方迈出约50—70厘米,按照先脚跟后脚掌的顺序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贴于食指第二节;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自然向里合,手心向内稍向下,拇指根部对正衣扣线,并与最下方衣扣同高(着夏季作训服时,与第四衣扣同高;着冬季作训服时与第五节衣扣同高)离身体约25厘米;向后摆臂时,手臂自然伸直,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行进速度每分钟116—122步。

口令:正步——走。

要领:左脚踢出(脚掌离地面约20厘米并与地面平行,腿要绷直)约至75厘米处,适当用力着地,同时将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行进。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同齐步)。摆臂时,向前摆肘部弯曲,前臂略平,手腕摆到第三、四衣扣之间,离身体约15厘米,手心向内稍向下,臂后摆到不能自然摆动为止,行进速度每分钟约116步。

口令:跑步——走。

要领:听到预令,两手迅速握拳(四指倦握,拇指贴于食指第一关节和中指第二节)提到腰际约与腰带同高,拳心向内,肘部稍里合。听到动令,上体稍向前倾,两腿微弯,同时左脚利用右脚掌的蹬力跃出约55—75厘米,前脚掌着地,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大臂略直,肘部贴于腰际,小臂略平,稍向里合,两拳内侧各距衣扣线约5厘米;向后摆臂肘,拳贴于腰际。行进速度每170—180步。

口令:立——定。

要领:齐步和正步时,听到口令,左脚再向前大半步着地(脚尖向外约30度),两腿挺直,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左脚,成立正姿势。跑步时,听到口令,再跑两步,然后左脚向前大半步(两拳收于腰际,停止摆动)着地,右脚靠拢左脚,同时将手放下,成立正姿势。踏步时,听到口令,左脚踏一步,右脚靠拢左

脚,原地成立正姿势。(跑步的踏步,听到口令,继续踏二步,再按照上述要领进行)。

口令:向右(左)转——走。

要领:听到口令后(动令落在右(左)脚上),左(右)脚向前走半步,脚尖稍向右(左),身体向右(左)转90度,同时出右(左)脚,向新方向行进。

口令:向后转——走。

要领:听到口令(动令落在右脚上),左脚向前半步,脚尖稍向右,以两脚掌为轴,从右向后转180度,出左脚向新方向行进。转时,两臂自然摆动,不得外张。

地方中心校阳光体育活动考核评价制度

为了使学生树立“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成长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的健康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我校的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以下考核评价制度。 一、活动的实施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为辅。让学生多练、多动,多给学生以尽可能多的时间与想象空间。

2、学生在“自选”科目时,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意愿,项目确定后按各自选择组织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以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应用,及时对教学内容和形式进行调整,使全体学生

都能得到发展。

4、充分挖掘体育、艺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发挥学校、社会和社区的功能,走学校、社会和社区相结合的教育之路,解决个别项目由于师资不足而无法开展的问题。同时,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管理,以便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5、文体活动的实施与教科研工作、假日活动紧密结合,前者为载体,后者为训练提供条件。文体活动是学校体育与艺术课程的组成部分,教师在制定水平、年度、学期教学计划时要给予充分考虑,要根据运动水平等级和艺术能力目标,合理安排有关内容和足够的课时。要体现教学目标的多元性、内容的宽适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和教学评价的主体性。

6、班主任是文体活动的组织实施者之一。班主任积极配好学校文体活动整体工作的开展,将文体活动作为班级一项重要工作,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加强学生文体活动档案资料的整理,为评价学生提供真实、完整的数据。支持专业教师的教学工作和活动的开展,班主任也应提高体育、艺术的修养,提高文体活动的管理水平。

7、体育、艺术教师是文体活动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要加强理论学习,改进教学办法,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正确指导其训练,为终身受益打好基础。

二、大课间活动的巡视和检查细则 (一)值周生检查(80分) 1、服装(5分):穿着整洁大方、衣着得体,佩带名签,不符合标准,每人次扣1分。

2、出勤(5分):各班级必须保证人数,教室只允许留2名学生值日生(病事假必须经班主任允许),缺一人次扣1分。 3、队列(15分):集合时站排要做到快、静、齐。集合号结束,迅速站到指定地点,迟到一人次扣1分。站队打闹、说话,每人次扣1分,队伍排面不齐扣1分。

4、操姿(40分):

1)每个学生应做到操姿准确、优美,不符合要求的每人次扣1分,如发现个别学生操节不做的扣1—3分,班主任操姿准确、规范。

2)班级整体精神面貌好,每节操学生精神集中,动作认真到位,班级整体效果好,不符合要求的一次扣2—5分。 5、集体行进(15分):集合队形时要整齐一致,行进间步伐整齐,精神饱满,无嘈杂声,不符合要求每人次扣1分。 (二)体育组检查(20分):

1、学生站队时要求做到快、静、齐,班主任教师要认真配合体育教师组织学生站队。

2、学生做操时,班主任要在本班级排前站队,对发现做操不认真的学生要及时进行教育。

3、学生做操时态度认真、操姿准确、动作到位。

4、学生行进间步伐整齐一致,摆臂端正,精神饱满,班主任要随排走,组织学生安全进教室。 (三)检查方法

每天间操由体育教师、值周学生检查,每天累计分数,计入班级目标量化考核。 注:科任教师要按时到操场上,在西侧自动站成一排,随学生一起做操。 三、活动的教学评价

1、对学生评价每学年评定一次。

(1)文体活动技能评定以本人现场表演、创作和测试等方式进行。美术类还应按标准规定数量的作品进行评定。

(2)对学生评定的登记分为:优秀、良好、及格。 (3)对学生的评定由学校组织实施。 2、对教师(班主任、专业教师)评价

(1)教师从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学生考勤记录。

(2)有完整、真实的学生文体活动情况档案资料,并指导学生保存好自己的作品。

(3)教师应按学校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课时与教学目标。

(4)学校通过对教师听课、查阅教学资料、访问等形式,每学期对教师进行考核,并记入教师业务档案。

(5)教师履行工作职责情况综合评价。 四、注意事项

1、制定学校大课间活动和文体活动方案,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做到时间、场地、内容、学生和指导老师五落实。 2、成立领导小组。 组 长:刘洁

副组长:尹长征 廉志刚 组 员:各班班主任 3、落实责任制。

(1)学校管理人员都到操场参加活动,阴雨天负责检查各班级的活动,及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提高全体教师对大课间和课外文体活动的重视。 (2)班主任和搭班教师负责制。班主任必须加强安全教育,引导学生安全、文明、有序地参加活动,搭班教师要做好组织和辅导工作,配合班主任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

活动场地示意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