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淀粉糖生产操作规程

来源:好走旅游网
淀粉糖生产操作规程

1、喷射液化器岗位操作规程

1目的:本程序规定了喷射液化器的操作、日常维护、保养方法,以确保安全正常运行。

2适用范围:仅适用于本设备操作人员。 3职责

3.1负责正确无误的操作、保养。 3.2负责正确处理异常情况。 4操作规程

4.1组成:针阀、喷嘴、阶梯扩散器。 4.2操作

4.2.1喷射器在使用开始时,首先将针阀上调5-6圈。

4.2.2然后打开蒸汽阀门,将喷射器预热至100℃,同时起动进料泵,关闭进料阀,打开回流阀,稳定进料泵10分钟。

4.2.3待喷射器及层流罐预热至规定温度后,将进料阀门打开,逐步关小回流阀,使进入喷射器的料液压力大于进入喷射器的蒸汽压力,经过料阀和针阀控制流量。

4.2.4通过调节进汽阀和进料阀门,使液化温度达到95-105℃。 4.3停车

4.3.1关闭进料阀门,然后关闭蒸汽阀。 4.3.2通清水,清洗喷射器。 5注意事项

A:喷射器料液进口,蒸汽进口均需要安装止回阀,且垂直安装; B:物料管进口要加过滤器; C:操作时保持压力稳定; 6保护及维修

6.1停车时必须清除设备内的残余介质。

6.2发现喷嘴或针阀磨损严重时需通知检修工及时更换。 2、液化岗位操作规程 1目的

1.1计量原料淀粉乳,核算总数量;调节淀粉乳浓度、PH达到液化要求。

1.2加入高温淀粉酶,调配淀粉乳。

1.3对淀粉乳进行喷射液化,并通过控制液化程度,制得目标产品所需规格的液化液。 2适用范围

适用于生产高麦芽糖浆、麦芽糊精、低聚异麦芽糖的液化岗位人员。 3职责

3.1由生产线长与淀粉车间联系并向液化岗位打料。 3.2化验员检测淀粉乳的PH、液化液碘色反应和DE值。

3.3液化人员调配淀粉乳浓度、PH、加入氯化钙、高温淀粉酶,进行喷射液化,液化液灭酶。 4作业程序

4.1调浆罐→淀粉乳计量→调节浓度→调节PH→(加入氯化钙)→加入高温酶→一次喷射泵→一次喷射液化→承压罐→高温管道→五级层流罐→第六级层流罐→二次喷射泵→二次喷射液化灭酶→高温维持罐→汽液分离器→糖化罐 4.2生产准备 4.2.1工器具

5-10公斤台秤1台;4米钢卷尺一把;10-20Be计1支;手持波美杯1个;0-100℃玻璃温度计1支;100ml量筒1个;盛酶桶2个;酸碱勺1个;化碱桶1个;足量纯碱、盐酸、酶制剂。 4.2.2检查减速机油位是否处于油位线正中位置。

4.2.3盘车检查各泵是否转动自如,冷却水是否畅通。 4.2.4关闭各进料、进汽、排污阀、排空阀。 4.2.5检查汽压是否达到0.4MPa以上。 4.3开机生产

4.3.1接线长通知,打开调浆罐进料阀,接收原料淀粉乳,料罐口0.8米时,打开另一个调浆罐进料阀进料,关闭本罐进料液打够时,通知淀粉车间停料,并打反冲水,待打料管道清澈时,通知停水,与淀粉车间人员计量、交接淀粉乳。

4.3.2打料管无反冲水流出时,关闭进料阀,搅匀淀粉乳,以杯取淀粉乳,波美计测量波美度,以玻璃温度计测量物料温钢卷尺测量料位高低,计算各罐绝干淀粉和商品淀粉数量。 4.3.3按下述办法计算加酶量:

淀粉乳液面距罐口边缘高度h,物料温度T,波美度X算出绝

干淀粉总量和酶制剂量。 计算步骤:

A、根据《波美读数校正表》查出波美度X、物料温度T时正系数ф。

B、根据《玉米淀粉乳浓度与波美度和相对密度关系表》查出度

3

在(X+ф)时的淀粉乳浓度-M吨/M。

C、每罐绝干淀粉数量G=(20.8-5.314h)M吨。

D、酶制剂加量的计算。按每克绝干淀粉加入8-16u高温淀粉常用酶制剂规格有:

2万u/mL、3.5万u/mL、4万u/mL则每吨绝干淀粉加酶量,依次为0.4-0.8升/吨干淀粉;0.4-0.5升/吨干淀粉;0.2-0.4升/吨干淀粉,实际酶活降低时按本办法自行核算加入量。

4.3.4调节淀粉乳浓度:根据罐内料液浓度高低,加自来水调度(每次约0.5M3)。搅拌10分钟测量波美度是否在17-18之间,如超出18Be,继续按本法加水调节,直至17-18为宜,如来料淀粉乳在17-18 Be之间,不再加水调节浓度。

4.3.5调节淀粉PH:由化验员检测原淀粉乳PH值,低于规定值时,加纯碱溶液调节,取1.5公斤(一瓷缸)碳酸钠,加水4-5kg,化成碱液,加入调浆罐搅拌10-15分钟后,测PH值,达不到要求时再按本办法加碱调节,直到符合要求。原淀粉乳PH值高于6.4时,加浓盐酸调节,每次加酸1塑料勺(约1.5kg),搅拌10分钟后复测PH值,达不到要求时,按本办法继续调节,直到符合要求,做记录。

4.3.6加入氯化钙,取一瓷缸(1.5kg)CaCL2,加水2-5kg化开,直接加入调浆罐。(酶制剂活力较好或料中Ca2+浓度能满足要求时,可不加入)。

4.3.7加入酶制剂:按3.3核算的高温淀粉酶数量,直接从冷库量取后加入调浆罐,搅拌10-20分钟后开始液化,并做记录。淀粉乳液化一罐,调配一罐。

4.3.8液化系统预热:开一次喷射器针阀4-5圈,缓慢开启一喷总进汽阀,汽压稳定后,开喷射器进汽阀,预热层流罐使之升温到95℃以上。

4.3.9喷射液化:开调浆罐放料阀,开一喷淀粉乳回流阀,启动一喷泵,调节一喷泵出口阀大小,进料泵压力稳定后,关小回流

阀;开喷射器进料阀,迅速开启进料阀,使喷射器出口温度保持在102-105℃或105-110℃(根据酶的使用说明书确定温度范围),调整喷射器进料、进汽压力,使之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做记录。

4.3.10当料位达到层流罐视镜处时,关小1号层流罐排空阀,开2号层流罐排空阀,使物料进入2号流罐;按本法连续操作使物料达到6号层流罐。

需要以液化速度来控制液化DE值时,通过开启一次喷射进汽、进料阀及针阀大小,使液化系统整个流速降低或升高,可以在液化液碘试合格的情况下,获得DE值高低不同的产物。 4.3.11物料到达6号层流罐时,通知化验员做碘试反应,碘试合格后开二次喷射器进行二次液化。

操作方法:进汽、进料压力与一次喷射相同,通过高温维持罐顶部出料,压力保持0.2-0.25 MPa,喷射温度125-140℃,并记录,一般130℃即可;当物料蛋白含量较高时,喷射温度取高值 。调节两个喷射器进出料流量,使整个系统物料平衡。 4.3.12期间每20-30分钟,由岗位人员检测一次3-5号层流罐料液碘色反应,碘色不合格时保温液化。 4.4停车

4.4.1调浆罐物料走到锥体后,停搅拌。

4.4.2物料走空时,开回流阀、关一喷进汽阀、进料阀、停进料泵。

4.4.3当6号层流罐液位至第二视镜时,开启一喷进汽阀以汽顶料,汽压0.05-0.1MPa,1-6号罐压力都在0.1 MPa以内运行,1-5号罐物料走空时,关一喷进汽阀。

4.4.4六号层流罐料液走空后,关二喷进料阀、停一喷泵,关回流阀,打开高温维持罐底阀,关闭顶部出料阀,将剩余料液都压入汽液分离器。

4.4.5高温维持罐物料走空时,关二喷进汽阀、分汽缸总阀,(预计12小时内再次开车,不关此阀)。 4.5液化(调浆)岗位工艺控制指标 ①淀粉乳浓度17-18Be; ②淀粉乳PH值5.5-6.0;

③淀粉酶用量8-16u/g绝干淀粉

106g×(2-3)u/g

酶制剂用量: 酶活力u/mL

④喷射器进汽压力0.20-0.4MPa; ⑤喷射器进料压力0.30-0.55 MPa;

⑥一喷出口温度102℃-105℃或105-110℃(根据酶制剂使用说明书确定温度范围);

⑦保温液化时间120-150分钟;

⑧液化液碘色反应:红棕色、棕色、浅黄色; ⑨液化DE值:

MD150:DE值10%-15%;MD200:DE值15%-20%;显黄糊精:DE值28%-36%;低聚异麦芽糖浆:DE值≤15%;高麦芽糖浆:DE值12%-20%

⑩承压罐压力≤0.1 MPa;

⑾二喷 出口温度125℃-140℃;

⑿高温维持罐压力0.2 MPa -0.25 MPa; 4.6控制方法

4.6.1检测淀粉乳浓度,(物料浓度一般高于15Be)高于18 Be时,加自来水调节到规定范围;浓度小于15Be,通知淀粉车间提高原料浓度。

4.6.2加纯碱液或盐酸调节淀粉乳PH值。淀粉乳PH一般偏低,每次扣1.5 纯碱溶液,搅拌15分钟后测PH值,不合格时再加再测,直到符合规定。偏高时加盐酸调节,每次加1.5公斤(一塑料勺),方法同加碱。禁止PH调过头又反调。

4.6.3高温酶加量:按规定指标和各罐实际投料量(绝干),直接从冷库量取,加到调浆罐中,每次加完酶制剂,原装桶和盛酶桶需用自来水冲洗,洗液一并加入调浆罐。

4.6.4调节喷射器进汽、进料阀开启大小,并监控数显仪温度变化,使喷射温度达到规定范围。

4.6.5调节喷射器进料阀与回流阀,以控制喷射器进料压力。 4.6.6调节喷射器进汽阀开启大小,控制进汽压力。

4.6.7通过调节二次喷射速度和一次喷射速度,来控制层流罐保温液化时间,喷射器的喷射液化速度由喷射器进料、进汽压力大小控制。

4.6.8保温液化过程中,化验员从4-6号罐取样,检测碘试反应碘试不合格时适当延长时间,碘试扩散速度很快时,缩短保温时间。由于检测DE值要半小时 ,理论上可行,实际操作麻烦,规定时间内碘试反应、DE值仍不合格时,开二喷灭酶后,在糖化罐中进行二次液化。料液进入糖化罐中,由工艺员根据碘试效果规定酶制剂用量进行二次液化。

4.6.9以一次喷射进料、进汽阀门来控制承压罐压力。

4.6.10以高温维持罐出料阀开启程度来调控高温维持罐压力。

二次液化有两种方法: 方法1:按每吨绝干淀粉加高温酶0.10-0.30L(20000U/ML),85℃-98℃液化30分钟到2小时,碘试合格时调节PH至4.0下灭酶。 方法2:PH值5.8-6.0,按每吨绝干淀粉加入中温酶0.10-0.30 L (20000U/L),在70-75

℃液化0.5-2小时碘试合格后,温到95℃保持20分钟灭酶。最好不要用酸灭酶。 5异常情况处理

5.1突然停电:用手盘动调浆罐搅拌5-6圈,每15分钟一次,止淀粉沉淀。

5.2喷射泵跳闸:迅速关闭喷射器进汽阀,再关进料阀,重新启动开机生产。

5.3喷射器停汽:迅速关闭进料阀(防止生淀粉进入),再开回流关进汽阀,做记录。

5.4突然停水;立即停泵,关喷射器、进料、进汽阀,开大回流使物料走尽。

5.5喷射器喷嘴堵塞,关闭进料进汽阀,停机后打开清理异物。 5.6维持管道被堵:停止喷射液化,待层流罐压力降为0时,从前向后依次打开承压罐排污阀、工艺盘管法兰,打开喷射器进汽阀,用蒸汽顶出(蒸汽压力不超过0.2MPa)。

5.7层流罐连接管道底部被堵,停一喷后,利用一喷进汽压力顶开,但汽压须小于0.2 MPa. 6生产注意事项

6.1高温酶加入调浆罐搅匀后,必须在30分钟内开车生产。 6.2调浆罐内来料距罐顶0.8米时,及时通知淀粉厂停止打料。 6.3每次打完淀粉乳,须等反冲水流尽时,才能关闭进料阀。

6.4调节PH值逐步进行,防止超过6.4。

6.5液化是淀粉糖生产的关键工序,液化效果不好,无法为糖化酶提供足量的反应底物;液化DE值过高,则产物中小分子低聚糖和短链糊精过多,无法使糖化酶与其形成络合结构,不能进行糖化;液化DE值过低,则液化液中大多是长链糊精,一方面长链分子不能被糖化酶糖化分解,另一方面,能与糖化酶形成络合结构的低聚糖过少,最终导致产品中有效成份达不到要求,质量低劣,因此液化工序是生产淀粉糖的关键工序,必须严格按工艺要求操作,确保质量合格。

6.6喷射器进料压力一般略大于进汽压力即可,如果料液压力过大,可能使物料进入蒸汽管道。

6.7生产过程中经常观察层流罐压力表,压力接近0.1 MPa时,打开排空阀及时减压。

6.8在打开排空阀时,要观察小汽液分离器是否有料液流出,如有料液流出,则需关闭层流罐排空阀控制压力。 7安全生产注意事项

7.1下罐检查必须断开搅拌空开,并须有人监护。

7.2加酸、碱、酶制剂专桶专用,不能混用,操作人员须戴上防酸手套,若不慎溅到皮肤应立即用水冲洗。

7.3当温度低于0℃时,淀粉乳管道在打料结束后,打开打料管排水阀排尽管内余水,防止管道被冻。

7.4蒸汽阀门开启要缓慢,防止水锤现象发生损坏阀门、设备。 7.5安全阀、降压阀调整螺丝不得乱拧乱卸。 7.6喷射泵不得无料空转,禁止无冷却水运行。 7.7观察层流罐料位时应侧视,且距离1米以上。以免发生意外。 8记录

8.1《液化岗位调浆操作记录》 8.2《液化岗位操作记录》 附:波美度换算表。

3、脱色、过滤岗位操作规程 一、职责

1、负责调节PH值,脱色温度、过滤温度,监控脱色时间。 2、工艺员根据产品的不同确定活性炭的加入量。 3、过滤岗位人员负责打板过滤。

4、化验员检测PH值、滤液的透光率。 二、作业程度:

糖化罐

↓ 过滤泵

压滤空气 ↓ 1# 2#

空压机——————→压滤机——————→滤渣(蛋白)

︱ ↓

︱ ↓ ︱ ︱ 一脱过滤泵 ︱ ︱ ↓ 3# 4# ︱ ︱—————→ 压滤机—————→活性炭(废弃) ︱ ︱ ↓ ︱ ︱ 二脱罐←—————活性炭(新炭) ︱ ︱ ↓ ︱ ︱ 二脱过滤泵 ︱

︱ ↓ 活性炭(重新利用) ︱ ——————→压滤机————————————————

纯水 ↓ 5# 6# 离交前罐

︱ 一脱罐←———————————————

三、生产准备

1、手动盘车,检查搅拌系统、泵工况是否良好。

2、点试开关,检查空压机运转是否正常,压滤机油压系统是否良好,并排尽空压机内冷凝水。

3、检查滤布有无破损,是否干净,检查完后仔细装好滤布打板。

4、准备一桶浓盐酸、足量活性炭。 四、开车

1、开启搅拌,在糖化罐内加入盐酸,调节物料PH值,用酸度计测量,直至PH值达到4.8-5.2。

2、打开糖化罐进汽阀(冷水阀),反物料升温(降温)到60-70℃。

3、开一脱罐进料阀,开糖化罐放料阀,启动过滤泵,打开回流阀、泵的出口阀、压滤机进料阀,调整压滤机进料量,使过滤后的糖液清澈,滤液经压滤机收集槽进入一脱罐。

4、当一脱罐中液位到缸口30㎝时,切换进料阀门,使滤液进入一个脱色罐,启动脱色罐搅拌。打开分汽缸脱色出汽阀,脱色盘管进汽阀,将物料温度升到75-80℃,然后关闭进汽阀,

并记录。

5、加入二次脱色过滤后的活性炭。若量不足,补充一部分新炭,但不能超过二次脱色所需活性炭总量,加入活性炭后搅拌15分钟,然后静止15分钟后过滤,并记录。

6、打开一脱罐回流出料阀,启动一脱过滤泵,打开一脱过滤板框压滤机的进料阀,调节清汁阀至清亮(糖液)时,打开二脱罐进料阀,滤液自收集槽进入二脱罐。

7、二次脱色同一次脱色不同之处是脱色时全部加入新炭,加入量视糖液颜色而定,一脱较透亮时少加炭,不太透亮时多加炭,但不可超过规定标准,并记录。

8、二次脱色结束后,开始过滤。先打开二脱罐回流阀、二脱罐滤液回流阀,堵住收集槽出料孔,放开收集槽回流孔,打开二罐缸出料阀,启动二脱过滤泵,然后再打开板框压滤机进料阀,调节阀门。尽量使滤液中没有活性炭压出,滤液自收集回流进入二脱罐,至滤液完全清澈时放开收集槽出料孔,堵住回流孔,打开离交前罐进料阀,使滤液进入离交前罐。

9、观察压滤机出液情况,出液量少时,缓慢开启进料阀,以增大进料压力,加快过滤速度,当压滤机出液很少,且进料困难时,说明物料过滤阻力大,必须拆板卸渣。

10、停进料泵、关进料阀,通知离交岗位人员启动纯水泵输送纯水,打开压滤机进水阀,用水洗滤饼,当压滤机出液微甜和不甜时,关闭进水阀,打开进汽阀,启动空压机,以压缩空气挤干滤饼,当压滤机液体流下时,停空压机,关进汽阀,拉开收集槽,盖上收集槽出液口,准备卸板。

11、启动压滤机油泵,升压至25mpa时,退压滤机锁紧螺母,松开板框,开始卸板。1#、2#机卸出渣回收计量后,自然干燥。3#、4#机卸渣废弃。5#、6#机卸出渣作为一次脱色用炭。系统物料走完后,将各罐、泵、搅拌用少量纯水冲洗,洗液进入滤液贮罐,而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洗水排空后,停泵、压滤机,关闭各罐进料、出料阀门。各班所用滤布随即清洗。

五、工艺指标

物料PH值:4.8-5.2 脱色温度:75-80℃ 过滤温度: 一脱60-70℃ 二脱55-60℃ 碳加放量: 4-15‰TDS 5-25㎏/缸

脱色时间: 30min

透光率: 一脱≥95% 二脱≥98% 六、控制方法

1、除渣过滤后,由操作工向罐内加盐酸调节PH值,化验员用PH计佼至规定范围,每罐测一次。

2、脱色温度和过滤温度通过盘管进汽(进水)加热(降温)至规定值,在升降过程中,观察温度表以控制到规定范围。 根据产品质量要求,由工艺员确定加入活性炭数量,操作人员进行操作。

3、加入活性炭后搅拌15分钟,然后停止搅拌,静止15分钟,脱色时间总计30min.

4、二次脱色过滤后,渡液进入离交罐,通知化验员取样,测一次透光率,以后每隔一小时测一次,并记录,透光率不合格时,化验员通知班长返工处理。

七、异常情况处理

1、压滤机板缝冒糖时,应检查滤布是否被折叠或两板间夹有捆绳异物,并检查进料压力是否过大,两板是否对齐,进料温度是否过高。

2、压滤开始时滤液浑浊,除渣过滤后,一脱过滤仍进入下道工序,二脱滤液回流到原出料罐。至过滤正常后,有跑炭现象的,应关闭相应的清汁阀。

3、脱色透光率差,检查脱色温度、时间,是否达到要求,活性炭加入量是否符合要求,压滤机工作过程是否有漏炭现象。二脱后滤液达不到要求,需按物料颜色的深浅加入一定量活性炭,进行再次脱色过滤。

八、注意事项

1、用纯水清洗系统时,用量不可太多,以防物料被稀释过多。

2、活性炭加入量视物料颜色深浅而定,但最高不能超过15㎏/TDS。

3、给物料升(降)温时,必须启动搅拌,加热时蒸汽压力≤0.3mpa,以防局部受热,温度太高致使物料颜色加深。

4、生产过程中断时,所有罐内物料温度必须保持在60℃以上,滤板手柄末端平齐。

九、安全操作

1、调节PH值,必须戴乳胶手套。 2、禁止翻跃操作台栏杆。

3、罐内作业时,断开搅拌电源且要有人监护。 4、所有泵不可无料空转,禁止无水运转。 4、离交岗位操作规程

1目的

1.1通过本规程实施,对脱色后的糖液进行离子交换精制,去除糖液中盐份;调节PH值;使糖液中的有色物质得以彻底去除;提高糖熬煮温度;去除糖液中的异味,使糖液口感纯正。通过水离交柱,制取车间生产所需的纯水。

1.2指导操作人员对新添树脂进行预处理,对旧树脂进行复苏处理,维持树脂良好的交换性能。

2适用范围 适用于离交岗位操作人员。 3职责

3.1离交岗位人员负责制备纯水;精制糖液;树脂再生;新树脂预处理;负责消耗产房污水泵的运行,及进排出污水。 3.2负责检测本岗位控制指标。 3.3化组员负责检测再生液浓度。 4作业程序: 4.1工艺流程图 糖离交:离交前罐→离交进料泵→袋式过滤机→降温→阳柱→阴柱1→阴柱2→调节小阳柱→离交后罐。

水离交:自来水→机械过滤器→阳柱→阴柱1→阴柱2→精柱→纯水罐

4.2生产准备 4.2.1配制再生液

4.2.1.1稀盐酸配制;开浓酸泵,向稀配罐打浓盐酸0.9M3,打纯水距罐口0.3-0.2米时,开启稀酸泵打回流,通知化验员取样测浓度。偏低时补酸,偏高时补纯水,直到规定值。做记录。 4.2.1.2稀碱配制:取0.5吨(90%含量)的烧碱倒入化碱罐,打开底流阀,打纯水化碱,碱液距罐顶0.2-0.3米时,停止打纯水,启动稀碱泵打回流。

原片碱含量小于90%时,应多加2-3袋,即多加50-75kg,化碱1小时后,通知化验员测定浓度,浓度偏高加纯水,偏低加碱,调整到规定值,做记录。

4.2.2更换洗净的袋滤机滤袋。

4.2.3检查酸度计、电导率仪是否正常;准备广泛PH试纸、树脂回收桶、废糖回收桶。

4.2.4手动盘车检查酸、碱泵、离交进料泵,检查各泵油位是否足够。

4.2.5清洗离交后罐,关好罐底阀,各泵出料阀。

4.2.6准备过料的离交柱提前1-2小时以纯水正洗一遍,使树脂内释放出的酸碱液得以排尽,减少进糖后打回流的时间。 4.3开车

4.3.1糖离交操作

4.3.1.1糖顶水;按下列顺序操作

开离交前罐回流阀、底部出料阀→启动离交进料泵→开进料泵出口阀→开阳柱进料总阀→开阳柱1进糖阀→阳柱1出料阀→阴柱1进糖阀→阴柱2进料阀→阴柱1出糖阀→调节柱的进料阀→阴柱2出糖阀→调节柱下排阀。

以糖度计测定,能测出糖度时全部回收,关闭小阳柱下排阀。整个系弘物料开如打回流。 4.3.1.2进料

调节流量至规定值,取样检测PH值、色泽并检查电导率,指标符合要求时即开离交后罐进料阀,开小阳柱出糖阀,关回糖阀,向离交后罐进料。 4.3.2离子交换柱再生

4.3.2.1离子交换柱运行一定时间后,出糖电导率、PH值、色泽不能满足工艺要求时,(运行指标不一定同时失效,根据过料时间和控制参数,确定即将失效的离交柱),就需对主子交换柱进行再生。

回糖:本离交系统可以整个机组回糖,关阳柱进料阀,开纯水泵,开阳柱进水阀,调节流量到规定值,以纯水顶糖,期间不断取样检测,当出糖达不到规定指标时,开小阳柱回糖阀,直接将物料打回前罐;期间不断取样检测,当出糖浓度测不现糖或尝不出甜味时,停止向前罐进料,达到可排放浓度时予以排入。

4.3.2.2反冲排污:开冷水进水阀,控制水压在0.2MPa以下,向阳柱进自来水,开反冲阀、上排阀,调节流量1-2M3/h ,接上树脂回收桶,开排空阀,使树脂表层脏物从排空阀慢慢溢出。 4.3.2.3反冲洗:当排空阀无脏物(悬浮物)排出时,关排空阀,调节流量5-8 M3/h,开始反冲洗树脂,流量控制以使树脂柱内脏物悬浮起来为准,使之彻底冲洗(排空阀下面应接回收桶)。 4.3.2.4正冲:当流出反冲水清澈时,即已洗净,关闭反冲水阀、上排阀,开进水阀、下排阀正洗,当悬起树脂沉降密实不再浮起时,停止正冲,关闭相应阀,关总进水阀(排空阀下面应接回收桶)。

4.3.2.5进再生液:启动稀酸泵,开阳柱进酸阀,下排阀,当再生液流出浓度与进酸浓度相同时,关小下排阀,继续进再生液达到上视镜时,停止进液,停再生泵,关闭再生淮阀,开排空阀、下排阀使再生液慢慢流出,流速与排水时相同,再生液达到第二视镜上缘,淹住树脂五公分处时,关下排阀,开始浸泡。

进再生液的原则是:再生液总量为树脂体积的1.7-2倍,再生液共分两次进入,每次进液数量不超过总量一半,进液时间不小于1-1.5小时,浸泡时间不少于2小时,不超过1昼夜,再生深浓度(4.9-5.2)%时,在周期允许情况下浸泡时间2-6小时。 4.3.2.6正洗:浸泡终了,开正洗阀、纯水泵、进纯水冲洗,开下排阀顶出全部再生液,阳柱与阴柱流量为4-5 M3/h,小阳柱2-3.5 M3/h。

正洗到阳柱PH值4.0-5.0,阴柱PH值7.0-8.0,关闭所有阀门,用纯水浸泡树脂备用,在每次使用前,用线水再正洗一次,每个离交柱冲洗时间不少于15分钟。 4.3.3水离交操作

4.3.3.1开纯水罐进水阀,机滤器前管道排水阀,排净有铁锈的脏水,开机滤器下排阀、进水阀,进水1-2分钟后开出水阀,关下排阀,同时调节流量至8.0 M3/h。

4.3.3.2开阳柱下排阀、进水阀,放水2分钟后,开出水阀,关下排,依次类推操作,直到精柱出水,观察电导率读数,调整调节阀,使出水电导率和PH值都符合要求进入纯水罐。 4.3.4水离效再生

4.3.4.1机滤器的清洗:当机械过滤器出水微显浑浊或连续使用

7-10天,需冲洗以除去杂质,共分两步:

第一步:反冲,开反冲阀,上排阀,流量调大,待上排阀出水清澈时为止。

第二步:正洗,开进水阀,下排阀(其余阀门关闭),待出水清澈时便可使用,正洗流量为5-8 M3/h。

4.3.4.2水柱的反冲洗:阳柱3-5周期反冲洗一次,阴柱、精柱8-10个周期冲洗一次,精柱反冲洗用阳柱Ⅱ出水,阴柱Ⅱ反冲洗用阴柱Ⅰ出水,阴柱Ⅰ反冲洗用阳柱出水,阳柱反冲洗用机滤器出水。

4.3.4.3进再生液:反冲完毕,各柱放水至液面距树脂层表面5厘米左右,开再生液泵,调节阀门大小,控制进酸碱流量。 进再生液数量:分两次进,阳柱2 M3/h,阴柱2 M3/h,精柱0.52 33

M/h,每次进总量的一半,再生液流速为1-1.5 M/h,浸泡2个小时,放掉再生液,按同法再操作一次,开始正洗 。

4.3.4.4正洗:以水顶出各柱再生液,以机滤器出水洗阳,流量5-8 M3/h,洗到出水PH值3-4为止;用阳柱出水洗阴柱Ⅰ,洗至出水PH值7-8为止;用阴柱Ⅰ出水洗阴柱Ⅱ,洗至出水PH值7-8,用阴柱Ⅱ出水洗精柱,洗至出水PH值4-5,即可投入使用。 4.3.5各离交操作人员,每隔1小时 检查一次污水池,水满时,开污水泵,禁止污水泵空转。 4.4停车

4.4.1离子交换柱运行一定时间,电导率、PH值、色泽就达不到规定指标,需停止再生,按开机操作启用另一组离交柱,以水顶糖,操作方法同4.3.1《水顶糖》。

4.4.2离交工作过程中,如断料需停机时,关进料阀、出料阀、停进料泵,每2小时打大回流一次,使出料回到前罐,使柱内料液保持缓慢流动状态,若停机时间预计超过8小时,必须以水顶糖,换成纯水浸泡树脂。

4..4.3停机时间预计超过3天以上,一般就得再生,再生结束用纯水浸泡,每周用纯水冲洗一次,停机保养期间打开排空阀,保持柱内压力平衡。 4.4.4停机后,取出袋滤机滤袋,洗净后备用,用自来水冲洗 干净离交后罐,以防细菌滋生。 4.5工艺控制指标

4.5.1糖离交:

①进料流量:2-2.5 M3/h;

②进为温度:生产糖浆 小于40℃;

生产麦芽糊精 45-50℃;

③PH值:4.2-5.5;

④电导率:≤50us/cm。冷饮专用糊精可以放大到80-100 us/cm; ⑤出糖色泽:无色透明(常温熬到75%微黄)。 4.5.2水离交工艺控制指标: ①进水流量2-8 M3/h; ②电导率值 ≤50us/cm; ③出水PH值 6-7; 4.6控制方法

4.6.1糖离交柱控制方法: 4.6.1.1以总进料阀开启大小、回流阀开启大小通过观察流量计,调控进料流量,做记录。

4.6.1.2通过板式换热器进水阀的开启大小来控制进料温度,做记录。

4.6.1.3通过调节小阳柱调节阀,来调节出料PH值,开机打回流一般1小时左右,期间不断检测,待PH值稳定后过料,并每30分钟测一次,若PH值过高,关小调节阀,若PH值过低,开大调节阀直到符合规定,做记录。

4.6.1.4离交出料时,随时取样观察色泽,目测无浅黄色、透明清亮为准。

4.6.1.5用电导率仪来监控出糖(或纯水)电导率,并记录。 4.6.2水离交控制方法

4.6.2.1以进水阀开启大小,通过观察流量计控制进水量。做记录。

4.6.2.2每30分钟测电导率一次。做记录。

4.6.2.3每小时用PH计测一次出水PH值,若PH值高,关小调节阀,若PH值低,开启调节阀,直至达到规定要求,做记录。 5异常情况处理

5.1每次开机后,开始出料往往电导率不正常,应打回流1小时左右,正常时进下道工序。

5.2前罐断料时,调小流量到最低打回流。

5.3发现柱内长期压力高于0.3 M3/h时,需对本柱在下次再生前开大反冲水冲洗,使之疏松,无效果时需打开顶盖检查布水器是否被堵、或是否有其它异物进入离交柱。

5.4反冲过程中发现上排阀有树脂流出,应立即停机检查布水器是否断裂。

3

5.5袋滤机内压力短时大于0.4 M/h时,表时前罐来料不符合要求,通知线长或工艺员处理。 6注意事项

6.1离子交换柱在使用过程中,随时注意电导率、PH值和色泽的变化。

6.2树脂停机备用或日常再生结束,需以纯水浸泡树脂,不能有缺液现象,否则会产生气泡或树脂失水后,遇水易破碎,使交换效率下降。

6.3整个系统长时间停机,需关闭各阀,打开排空阀,每周用纯水冲洗一遍。防止细菌滋生引起中毒。

6.4ABS阀门需轻开轻关,各ABS管道不得乱搭其他东西。 6.5自来水反冲阀、纯水反冲阀、酸碱阀使用完毕必须及时关严,使用前再检查一遍,防止串液和漏糖。

6.6每次进料时,先开出料回流阀,泵出口阀,再调节总进料阀控制流量,以防止压力过大冲坏流量计及ABS管件。 6.7酸度计使用需提前1天浸泡,每次使用必须调准。

6.8同时给几个柱子进再生液时,各柱流量要分配均匀,最后出液的柱子要适当延长进液时间,防止整个柱子再生不彻底。 6.9进再生液、反冲洗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在机组前注意观察进液情况,防止再生液进出量不一样,造成漏液或从顶盖法栏顶出,防止树脂流失。

6.10纯水罐进入的冷凝水达到3/4时,应通知停止进水,防止温度过高,温度失去控制。

6.11离交柱绝对禁止超压、超温运行。 7安全生产规程

7.1配酸、碱时戴防酸手套,化碱时盖严化碱罐上盖,防止溅出伤人。

7.2酸、碱溅于皮肤上迅速以水冲洗,以免损伤肌肤。 7.3各泵能无水、无料空转。

7.4打纯水结束,必须先停泵,再关用水点阀门,防止压力过大损坏ABS管件。 8树脂转型

补充新树脂,需对其预处理,即树脂转型,以达到生产所要求状态。

8.1各柱内树脂型号为:

糖离交:阳柱(调节柱)001×7;阴柱D301R

水离交柱:阳柱(调节柱)001×7;阴柱I D301R;阴柱Ⅱ201。 8.2树脂转型方法

8.2.1阳树脂转型 酸→碱→酸法

8.2.1.1进酸:配制4%稀盐酸10M3备用。启动进酸泵,开进酸阀门,下排阀或取样阀,以2倍树脂体积进液,流速1-1.5M3/h控制进液,出液10分钟后,关小进酸阀,控制流量稳定在规定范围,进液量达树脂一倍体积时,停止进酸,继续放液至距树脂层上面10厘米处,关下排阀和取样阀,浸泡2小时 。再以同法进酸一次,进液量、时间相同,再浸泡2小时。以纯水顶出再生液,

3

正洗到PH值为4-5为止。注意:小离交柱树脂体积是1.008 M;大离交柱树脂体积是1.7 M3;。

8.2.1.2进碱:配制3-4%NaOH溶液10 M3。启动进碱泵,开进碱

3

阀、下排阀或取样阀,总进液量为2倍树脂体积,流速1-1.5M/h。控制流量出液10分钟后,关小进碱阀,控制流量稳定在规定范围,继续进碱,进液量达一倍树脂体积时,停止进碱,放液至树脂层上面5厘米处,关下排阀或取样阀,浸泡2小时。再以同法进碱1次,浸泡2小时。以纯水顶出再生液,正洗到PH值8-9为止。

8.2.1.3二次进酸:按8.2.1.1再操作一次。 8.2.2阴树脂转型:酸→碱→酸→碱法

8.2.2.1树脂填充到离交柱内,用自来水冲洗2小时,用纯水反洗、正洗各1小时,纯水浸泡18-24小时。

8.2.2.2进酸:配制4%盐酸溶液10 M3备用。启动进酸泵,开进酸阀门,下排阀或取样阀.以2倍树脂体积进液,共分两次进液。流速1-1.5M3/h控制进液,出液10分钟后,放慢流速进够数量(达一倍树脂体积),停止进液,继续放液至距树脂层上方5厘米处,关下排阀和取样阀,浸泡2小时 。再以同法进酸一次,

浸泡2小时。以纯水顶出再生液,以5-6 M3/h正洗至PH值为4-5为止。

3

8.2.2.3配制3-4%NaOH溶液10 M备用。启动进碱泵,开进碱阀、下排阀或取样阀,以2倍树脂体积进再生液,共分两次进入,每次进液不小于1小时。流速1-1.5M3/h进液,出液10分钟后,调整流量到规定值,持续进液,进液量达一倍树脂体积,进液1小时后,停止进液,关闭进液阀,继续放液至树脂层上面5厘米处,关下排阀,浸泡2小时。再以同法进碱1次,浸泡2小时。以纯水顶出再生液,以5-6M3/h正洗至PH值8-9即可。 8.2.2.4二次进酸:同8.2.2.2操作。 8.2.2.5二次进碱:同8.2.2.3操作。 8.3注意事项及安全规定

8.3.1商品树脂一般都不干净,进再生液前必须反复冲洗和浸泡。 8.3.2阳柱进完酸再进碱,阴柱进完碱再进酸,务必反复冲洗到规定PH,以免另一种再生液的进入,因冲洗不彻底,发生中和反应,放出热量,使离交柱发生意外。期间经常用手触摸一下树脂柱外部是否发热,如有发热现象应立即停止操作。 9记录《离交岗位操作记录》 1目的

本规程对离交岗位操作人员操作时必须遵循的规则做了具体规定,以确保离交后产品符合工艺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ф1000离交柱岗位操作人员。 3职责

该岗位人员负责离交柱的工艺操作、再生、维护、负责检测有关的控制指标。 4作业程序 4.1工艺流程图

离交前罐 离交进料泵 袋式过滤器 第一过料阳柱 第二过料

离交后罐 调节柱 第二过料阴柱 第一过料阴柱

4.2生产准备

4.2.1配制再生液各10m3稀酸浓度4.9-5.2%,稀碱浓度4.9-5.2%。

4.2.2准备好广泛试纸(PH=1-14),酸度计,电导率仪及其配套电极。

4.2.3手动盘车,检查泵搅拌系统工况是否良好。 4.2.4调节进料温度至规定范围,并记录。 4.2.5更换袋式过滤器滤袋。

4.3糖顶水:打开离交前罐回流阀、出料阀,启动离交进料泵。打开第一过料阳柱的下排阀、排气阀,将离交柱内的水放至距树脂表面5-10cm时打开进料阀,关闭排气阀,调节进料流量为3.5-5m3/h,待出水含糖1-2%时打开第二过料阳柱进料阀,下排阀,开第一过料阳柱出料阀,关下排阀,直至调节柱,当调节柱出糖浓度1-2%时开回糖阀向离交前罐打回流。当调节柱出料PH值、电导率、色泽均符合要求,浓度20%以上时,关闭回糖阀,向离交后罐进料。

4.3.2过料:每一小时取样一次测定各柱电导率值及PH值,取样观察糖液色泽,若阳柱PH值,阴柱电导率不符合要求,调节柱出料的三项控制指标有一项不符合求,就表时此柱树脂已失效,或者过料柱达到运行周期时就更换柱子,启用备用柱,将失效柱现生后备用。

44.3.3回糖:离交柱使用一般时间后树脂失效,就要对其进行再生,再生前须将柱子内糖液用水或气顶出。

4.3.3.1水顶糖:关闭进料阀,打开进水阀、正洗阀,或关闭出

3

料阀,打开回糖阀,启动纯水泵,调节进水流量为4-5 m/h,检查出料浓度,当浓度到1%以下时打开下排阀,关闭出料阀。 4.3.3.2气顶糖:打开离交柱的出料阀,关闭进料阀,启动空压机,打开进气阀,调节进气压力≤0.12MPa,将离交柱内的糖顶出,关闭进气阀、出料阀,停空压机,准备水洗,操作同4.3.3.1。 4.3.4反冲:先打开排气阀,再开上排阀,反冲阀,调节水流量(流量控制以不跑树脂为准,一般阳柱6-8 m3/h,阴柱5-6 m3/h,

3

调节柱5 m/h)待排气阀无悬浮物排出时关掉排气阀,待出水清澈后停止反冲,关闭反冲阀。

4.3.5正洗:打开下排阀、正洗阀,调节进水流量至6-8 m3/h待出水清澈不含杂质,关闭正洗阀,下排阀。

4.3.6若离交柱中杂质料多,则需多次反冲,正洗。

4.3.7再生:打开稀酸(碱)泵回流阀,进酸(碱)阀启动稀酸(碱)泵,打开所要再生的柱子的进酸(碱)阀,下排阀,调节流量1.7m3/h(调节柱进酸流量1.0 m3/h)进酸(碱)1小时后,停止进酸(碱)浸泡1.5-4h,然后再进酸(碱)1小时,浸泡1.5-4h。开始正洗。

4.3.8正洗:再生结束后,打开离交柱下排阀,正洗阀,正洗纯水流量在4-10 m3/h,用PH试纸测得阳柱PH4-5,阴柱PH8-9,调节柱PH4-5时停止正洗,打开排空阀备用。 4.4停车

4.4.1离交柱运行一段时间后,电导率、PH值、色泽、只要有一项不符合规定要求,就要停止运行,按4.3.3操作水顶糖结束后准备再生。

4.4.2离子交换柱在运行过程中停车,关闭进料阀、出料阀,停进料泵,若停车时间超过2小时,要用纯水把糖顶出后用纯水浸泡树脂。

4.4.3长时间停车进每月用水冲洗离交柱2-4次。 4.5工艺控制指标

进料流量3.5-5.0 m3/h 单柱阳柱失效PH<1.3

再生液浓度4.9-5.2% 单柱阴柱失效电导率40-45us/cm 进料温度35-40℃ 出料PH值4.0-5.2 出料电导率值≤30us/cm 出料色泽无色透明 5注意事项

5.1离交柱进料或进再生液前先把水位放至距树脂上表面层5-10cm,禁止液面低于树脂层。 5.2严禁树脂失水。

5.3避免停机保压,允许料液打大回流到离交前罐,若进料泵故障必须停机,保压时间不超过2小时,且保压后须打回流一段时间,使在柱子中放置时间过长的料液回到离交前罐重新进行离交。

5.4各柱的再生时间不得超过柱子运行的半个周期。 5.5进料、进水温度均应控制在40℃以下。 5、浓缩岗位操作规程

1、目的:规定了三效蒸发浓缩工艺操作程序,按本规程操作,

使低浓度的糖液水分得以蒸发去除,浓缩到规定指标,满足标准或下道工序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三效浓缩岗位操作人员。 3职责:

3.1操作人员负责三效蒸发浓缩,冷凝水的分配和调节,成品糖浆降温(生产糊精时向高位罐打料),负责成品糖浆色泽控制。 3.2线长负责通知开停机。

3.3化验员负责出料浓度的检测和色泽的检查。 4作业程序

4.14工艺流程见下图: 离交后罐(稀糖) → 平衡槽→ 三效进料泵→ 袋滤机→ 三效蒸→ 发室→ 三效分离室→ 三效循环泵→ 二效蒸发室→ 二效分离室→ 二效循环泵

一效一段蒸发室→ 一效循环泵 → 一效二段分离室→ 出料泵→ 混稀罐 → 打料泵 → 干燥高位罐。

成品糖浆

4.2生产准备4.2.1盘车检查各泵工况及油位是否合适。 4.2.2清洗平衡槽、混稀罐。

4.2.3关闭各阀门:包括出料泵出口、进料泵吸入口、冷凝水箱、水泵出口阀。

4.2.4检查各阀门工况是否良好。

4.2.5检查离交后罐物料多少,通知前后岗位人员准备开车。 4.3开机

4.3.1以纯水清洗系统,启动纯水泵,开纯水阀,向平衡槽进纯水。再按下列程序操作。

开冷却水→启三效进料泵→调节流量5-8M3/h→三效分离室有20厘米物料时开三效循环泵→启动二效循环泵→启一效一段循环泵→物料足够时启螺杆泵→开平衡槽小回流阀→调整变频调速使进出流量一致→关1号平衡槽底部纯水阀,使洗水从平衡槽溢出,清洗整个系统。出水干净时停止进水,停各泵,开平衡槽排污阀、排空洗水,清洗完毕。

4.3.2水循环抽真空:打开放料阀向平衡槽进料,按4.3.1法进料打回流,即出料泵物料进入平衡槽,物料保持与给料泵流量一致时,关离交后罐放料阀,开真空泵密封水,启动真空泵,开始

抽真空。 4.3.3生产:当三效真空度达到要求时,开蒸汽阀进汽加热浓缩,开平衡槽放料阀,开冷凝器进水阀,持续放料从小回流阀取样,由化验员检测浓度。当浓度达到要求时,开混稀罐进料阀,关小或关闭回流阀。蒸汽阀打开5-8分钟,应开启冷凝水泵开始打水。 4.3.4排冷凝水;当冷凝器水位超过视镜一半时,启动冷凝水泵后再开泵出口阀,防止颠倒使真空破坏。期间保持真空泵密封水0.5 M3/h。当直接以真空泵抽吸冷凝器内的冷凝水时,应在真空正常后关闭真空泵的密封水。

3

4.3.5调节物料平衡:调整进料流量到8 M/h,调节螺杆泵转速使其达到料流平衡,根据出料浓度调整进汽量,使出料浓度达到要求,控制各效分离温度在规定范围。

4.3.6当混稀罐物达到搅拌浆叶时启动搅拌,当物料达到盘管位置时开冷却水开始降温。

4.3.7根据离交岗位和洗桶需要,以冷凝水阀控制,分配冷凝水去相应的用水点,下班前2小时冷凝水打入到洗澡水箱,溢流管有水流出时关闭,打到其他用水点。 4.4停车

4.4.1物料走空或接停车通知时,准备停车,关离交后罐放料阀。开纯水泵,向平衡槽进纯水,以水顶出糖,稀糖打回离交后罐。关闭进汽阀、混稀罐进料阀,关冷凝器进水阀。

4.4.2停冷凝水泵1、2号,停真空泵,关真空泵密封水,破真空。

4.4.3当出液浓度为零时,停止进纯水,进自来水清洗约20分钟,并使系统温度降低。

4.4.4停主机:停3效进料泵,各效循环泵、出料泵,关变频调速器和其他阀门。 4.4.5如生产过程中,出现意外需紧急停机时,按下列顺序操作:

先关蒸汽阀→开平衡槽小回流阀→关平衡槽进料阀→关冷凝器的冷凝水→停真空泵→关密封水→停3效给料泵、3效循环泵,2效、1效循环泵、出料泵→停二台冷凝水泵,立即通知前后工序已停机。

4.4.6混稀罐物料走空或成品糖浆装完时停搅拌,关混稀罐降温水。

4.4.7设备运行三个月左右需化学清洗,操作方法如下:

自来水清洗10-15分钟→1-2%NaOH溶液打回流清洗10-20分钟→自来水清洗10-15分钟→1%硝酸溶液清洗10-20分钟→自来水清洗10-15分钟→纯水洗10-20分钟→停机→检查→清洗平衡槽→排污。

清洗的频度取决于:设备的运行时间;物料不明原因发黄;糖液浓缩度不正常,工作状态时好时坏。 4.5工艺控制指标

①进料流量 5-8.5 M3/h;

②进汽压力: 生产高麦芽糖浆 0.28-0.45MPa;

生产麦芽糊精 0.15-0.45 MPa;

③出料浓度:成品糖浆80型 80-80.5%;

成品糖浆75型 75-75.5%; 生产低聚异平等芽糖粉 48-50%; 生产高麦芽糖粉 48-62%;

④冷却水温度 ≤ 40℃;

⑤成品糖浆色泽:无色(或微黄)透时;

⑥蒸发温度Ⅰ效60-90℃;Ⅱ效50-70℃;Ⅲ效38-55℃; ⑦真空度:

分离室 Ⅰ效 Ⅱ 效 Ⅲ效 -60—-40 KPa -80—-60 KPa -90—-60 KPa; 加热室 0—33 KPa -60—-41 KPa -83—62 KPa; 4.6控制方法

4.6.1通过进料泵出口阀调节流量,观察流量计变化,使流量在规定范围内。

4.6.2以进汽阀开启大小控制进汽压力,观察压力表调节到规定范围。蒸汽压力取高取低的依据是出料浓度的高低,生产成品糖浆取偏高的范围,生产麦芽糊精取偏低的范围。

4.6.3由化验员每30分钟测一次出料浓度,做记录。 4.6.4每半小时取样检查一次糖液色泽,做记录 。 4.6.5以进汽阀开启大小控制蒸发温度,做记录。 4.6.6连续监控各真空表,控制真空度,做记录。

4.6.7以冷却水阀开启大小控制冷却水温度,做记录。 5异常情况处理

5.1真空度不达标,检查项目有:真空泵工况是否正常;各密封点是否严密;破空管堵板是否完好;冷凝水泵各出口阀是否关严;冷凝器各连接点是否密封;出料口是否倒吸空气;各分离管、加热室上下密封垫是否老化;真空泵是否抽水过多;真空管中是否有异物进入。

5.2出为浓度低:主要检查蒸汽压力高低;进料流量大小;汽压表是否完好;来料浓度高低;真空度是否达标;冷却水温度是否过高;出料流量是否过大;二效通向一效的打料阀是否关闭;设备是否清洗干净。

解决方法:可采取下列措施:

①升高汽压; ②检查真空稳定性; ③调小进料量; ④降低冷却水温度; ⑤清洗设备; ⑥更换密封垫; ⑦调小出料流量; ⑧关闭二效通向一效的进料阀。

5.3出料困难或不连续:检查螺杆泵的工况是否正常;转向是否正确;出料管是否被堵;是否浓缩过度使浓度太高;变频调速是否很小;真空度分配是否均匀;列管是否被堵。

5.4出料管被堵塞:物料浓度太高堵塞管道,用蒸汽可以疏通。 5.5突然停电:先关闭进汽阀,再关进料阀。停机时间超过1小时,会使糖液发黄,如确定已变黄,打回到脱色罐。

5.6突然断水:先迅速停各泵,再关进汽阀,进料阀,再停其他设备。

5.7糖液颜色发黄:色泽不正常时停机检查来料,分别从大、小离交柱出料取样约400mL,常压(800-1000瓦电炉)加热蒸发,浓度达75%仍无微黄时,说明离交糖液是合格的;检查本工序是否打回流,如有应停止打回流,直接浓缩;检查是否汽压超过规定,如有应降到规定值;检查真空是否正常,不正常应停机处理。 色泽是由多种复杂因素控制的指标,上术操作无效时,则首先检查各加热室顶部分配器是否被堵,使物料分配均匀;其次对系统进行化学清洗。 5.8逍度较低时,先调高蒸汽压力;调节汽压仍无法提高浓度时,调节进料泵控制阀,降低进料流量,一般调整蒸汽压力或进料流量10分钟左右出料浓度会有变化;当出液浓度偏高时,先降低汽压,汽压调低后,浓度仍偏高时,升高流量,便不超过8.5 M3/h,当搅匀后的成品糖罐浓度偏高时,可打少量稀糖,搅拌均匀调到

正常值。

5.9以冷凝器进水阀控制进水量大小,观察温度数显仪控制冷却水温度高低。一般调节水量约5-10分钟左右温度会有变化。 6注意事项

6.1操作人员应坚守岗位,防止汽压、料流、真空,突然变化或断水,引起断料、浓度缩过度而堵管、料流减小真空破坏、断水断料烧坏密封、定子胶套损坏等。

6.2蒸汽压力应尽可能在较低的范围,防止一效浓缩强度太高,使糖液色泽变化;浓缩成品糖浆时如汽压过低,打小回流强制浓缩也容易使色泽变黄,故一般不许强制浓缩。

6.3保持列管料流连续,否则局部会烤黄、堵管;也不能无水而进汽,否则易使列管变形,垂直度也受到严重影响。

6.4设备运行过程中,当出料浓度正常时,尽可能保持各参数稳定,主要包括:

进料流量稳定;进料浓度稳定;蒸汽压力稳定;真空度稳定;出料流量稳定;出料浓度稳定;冷却水温度稳定。

6.5三效真空度过高时,适当破空。以免进料困难。

6.6真空泵密封不大于0.5 M3/h,太高使泵负荷增大而降低效率。 6.7开关冷凝水阀时,要检查各个用水点管线上阀门的开关状态。 7安全生产规程:

7.1进汽时,缓慢进汽,以免压力太大,使列管变形,进汽生产应报告线长。

7.2化学清洗时,戴上防酸手套,以防损伤肌肤。 7.3各泵冷却水经常检查。

7.4螺杆泵绝对禁止无水或断料运行,否则会撕裂定子胶套,螺杆泵转速15-60转/分。

7.5给开料泵阀门要由小到大,防止流量计冲上顶盖受损。 7.6袋滤机压力大于0.4MPa时,开袋滤机旁通阀,袋滤机进料泵、打开顶盖、更换滤袋。

7.7控制柜附近不能冲洗,防止溅到柜子内电气元件上,变频调

速器防护罩不能随意取掉。

7.8注意蒸发器内冷凝水的水位高低,以防冷凝水进入真空管。 8记录《浓缩岗位操作记录》 6、干燥岗位操作规程

一、职责

1、喷雾工负责喷雾干燥,调控成品水分。

2、打包工负责将成品装入包装袋,负责对打好包的产品准确称量。

3、缝口人员负责标签管理,产品种类打码、扎标签、包装缝口。 4、生产粗浆时喷雾工负责装桶、标签打码、夹标签。 5、化验员负责成品水份的控制,溶解度检测。 6、岗位班长负责成品生产与统计。 二、工艺流程

干燥贮糖罐

↓ 湿水缸 —→高压均质机

↓ ↓ 蒸汽

均风箱←—散热器←—进风机←—空气过滤器 ↓ 喷雾干燥塔 ↓ 一级旋风分离器

↓ ↓ 罗茨风机←—空气除湿加热器 二级旋风分离器 ︱ →糖粉收集器→筛粉机→卸粉(成品) ↓ ︱ 温式除尘器 —︱ ←——— ↓ 引风机

——

→ 冷凝水︱→热风箱

三、生产准备

1、检查干燥塔内,物料贮存是否清洁。

2、检查各附机工况,重点是高压泵、来料泵、风机。

3、检查进汽、加热器、空气过滤器与疏水装置是否良好。 4、检查干燥塔门关闭严密度,空气过滤器是否干净,有无被堵或破裂。

5、检查汽压是否达到干燥塔工作压力,电压是否达到375伏,若达不到不能开车。

6、准备足量的包装袋和产品标签,检查缝包机是否完好。 7、关闭干燥塔各个入孔,通知前方岗位准备开车,将混稀罐物料预热到50℃左右。 四、开车

1、打开加热冷凝水阀门,缓慢打开蒸汽进汽阀,将进汽压力调整到规定范围内,将加热器内冷水排尽后关冷凝水阀。 2、通知浓缩岗位,启动进料泵,向干燥、贮糖罐进料。

3、启动进风机,运转正常后;立即启动排风机,运转正常后;启动罗茨风机,各个旋转出料阀、筛粉机、贮糖罐搅拌。

4、当进风温度、排风温度、塔内负压达规定要求后,打开高压泵、进水阀,调整高压泵出水压力至规定值。

5、打开塔门观察喷雾效果,若喷出液体是线状或雾化角度小于70℃或雾化不均则停机更换或检查喷嘴,若雾化良好时进料关水开始干燥。

6、当喷雾干燥塔工作20分钟左右时,启动空压机,打开振荡器振荡,每次10分钟,以后每20分钟开一次。

7、每隔半小时检查进风机轴温,排风和轴温、进风温度、排风温度、塔内负压,进风电流,排风电流,泵压,汽压以及喷雾状况,注意观察上述参数变化,如不正常应及时调整并记录。 8、成品粉卸出时凉5-10分钟即装袋,准确计量后,在袋口合缝处夹上打好批次码的标签,以封包机封口。 五、停车

1、接停车通知或物料走空时,预热一缸温水备用,物料走空或温水备好后则开温水阀,关进料阀以水代料清洗均质机,水走空时停均质机,关均质机冷凝水。

2、干燥塔内无粉卸出时关进汽阀门,停进风机,排风机,待卸料器彻底无料时停罗茨风机、卸料器、筛风机。

3、先开振荡,振荡塔壁的粘粉,然后打开入孔,启动升降式扫粉盘,清扫塔内壁,必要时以水冲洗,水从塔底排污管排出,并回收。

六、工艺控制指标

蒸汽压力 0.5-0.9mpa 0.4-0.9mpa 进风温度 160-170℃ 140-180℃ 排风温度 80-86℃ 70-100℃ 塔内负压 10-20㎜水柱

进料压力 8-14mpa 5-14mpa

进料温度 50-80℃ 干粉水份≤6.0% 七、控制方法

1、以进汽压力来控制蒸汽压力、进风温度。 2、以进汽、进料控制排风温度。

3、塔内负压控制是由进风机、排风机风门大小来实现的一次性调风机风门后,在生产过程中不能随意调整。 4、调节高压泵出料阀来控制进料压力,每30分钟调一次并记录。 5、打开三效间混稀罐排管进汽(进水)阀,把浓缩后物料加热(冷却)到规定进料温度范围。

6、干燥塔开始卸粉时,化验员每1小时测一次水份并记录、统计、分析。

八、异常情况处理

1、喷嘴雾化不均原因:喷嘴被杂质堵塞,喷嘴有局部磨损。处理:更换喷嘴。

2、进风温度偏低原因:蒸汽压力没达到,疏水器故障,致使加热器冷凝水过多。处理:升高蒸汽压力,排除冷凝水,检修疏水器。

3、喷雾角度太小原因:喷嘴加工没达到设计要求。处理:更换喷嘴。

4、排风温度过高原因:高压泵压力低,喷嘴堵塞,喷嘴孔径小。处理:升高压泵压力,清洗喷嘴、更换。

5、排风温度低原因:高压泵压力高,物料浓度低,喷嘴孔径小。处理:降低高压泵压力,增高物料浓度,更换喷嘴。

6、成品水份含量高,有潮粉。原因:物料浓度低,排风温度低,加热器渗漏、汽压低。处理:通知调度升压,提高物料浓度,提

高排风温度,检修渗漏部分。

7、塔壁粘粉厚薄不匀原因:高压管路倾斜,致使喷嘴与塔体轴线不一致,进风筒风速不匀。处理:重新调整高压管路使塔轴线与高压管路轴线一致,调整热风箱调风筒。 九、注意事项

1、遵守公司卫生管理制度,设备投料前必须热风清毒。 2、进干燥塔时,衣服包装物、劳动器具要干净,要戴鞋套。 3、设备停止使用时,应将总电源切断。 十、安全操作规程

1、电压、汽压在规定要求范围内,不能提前开机运转。 2、蒸汽阀门开启时不能过快过猛。

3、扫塔时,三楼入孔门要打开,监护者在检查门处控制扫粉盘升降,防止扫粉盘下降时损坏门盖上热电阻、湿度计。 4、电汽维修时,必须挂禁止牌作业。

5、进塔作业时注意防护,且外面有人监护。

6、高压泵不能无冷却水运转,停泵时先卸泵压,再切断电源。 7、冬天停车、加热器余水要排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