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T/T和后T/T的区别及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
作者:李笑盈 杨郑学
来源:《商场现代化》2013年第33期
摘 要:在国际贸易中,随着T/T的普遍使用,正确地了解应用T/T方式非常重要。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出口商对于T/T方式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情况,总结出前T/T和后T/T的区别,然后分别从进口商与出口商的角度分析,如何在T/T支付方式下进行风险防范。 关键词:T/T 区别 应用 风险
在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都应在确保资金安全、有利于资金周转和扩大贸易的前提下,综合考虑费用负担和风险问题,正确选择有利于自身的支付方式。由于T/T快捷,资金调拨速度快的特点,近年来,T/T方式越来越受欢迎。 一、电汇的定义、特点及类型
电汇(T/T)是汇付方式的一种,是汇出行应汇款人的申请,通过加押电报、电传或SWIFT等方式给收款人所在地的汇入行发出电汇委托通知,指示并授权汇入行解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的一种汇款方式。其特点是简便、快捷,有利于资金的融通, 相对比较安全,但手续费也相对较高。
T/T分前T/T和后T/T。前T/T,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100%预付,即付清全款后再发货。后T/T,就是发完货后,买家付清余款。或者进口商先预付一定比例的货款,在见提单复印件之后付清余款,然后出口商给客人寄正本提单或者通知货代电放。在实际操作中,一般为30%T/T预付,70%T/T见副本提单后付款。 二、前T/T和后T/T的区别
前T/T,大致相当于“预付货款”,就是出口商在发货前就已经收到了货款,然后,按合同规定的时间内,将货物发给进口商的一种结算方式。而后T/T,大致相当于“货到付款”,就是在签定合同后,出口商先发货,进口商收到货物后再付款的结算方式。因此,在前T/T和后T/T支付方式下,进出口商各自所涉及的利益完全不同,其主要区别表现在: 1.资金负担不平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前T/T的付款方式下,进口商若先付款,则出口商可以利用进口商所付的货款备货、装货,从而得到100%的资金融通;而在后T/T付款方之下,出口商需要自己垫付资金进行备货、交货,则进口商在收到货物后甚至可以等货物出售后支付货款,这就需要出口商具备足够的营运资金。 2.风险承担不同
前T/T对出口商较为有利。因为出口商在发货前就已经收到了货款,实际上等于得到了进口商的无息贷款,其出口风险得到了控制。相对而言对进口商较为不利。其一,货未到手就付了款,等于向对方提供了无息贷款,造成了利息损失;其二,进口商承担了较大的风险,即出口商可能在收款后,不按时、按量、按质地发货,使自己处于被动地位。而后T/T,则刚好相反,是一种有利于进口商,而不利于出口商的结算方式。 三、T/T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
近几年来,随着出口商对信用证风险意识的增强,以及信用证本身复杂的操作手续,信用证的受欢迎程度不断下降。而T/T在高度依赖稳定资金流入以维持运作的中小企业中极受欢迎。
据环球资源2013年调查显示,99%中小企业都接受T/T,仅66%选择信用证。而其他付款方式,包括L / C,D / A和D / P仅仅只是一种辅助性的付款方式。其中,在T/T付款方式占外贸出口额九成以上的出口商中,61%的公司年出口额介于1百万到5百万美元,25%的公司年出口额低于1百万美元,而年出口额1千万到2千万美元的大公司仅占6%。另外,一半以上公司年出口额超过八成以电汇付款,两成三的公司电汇占出口额的61%至80%。 对于T/T预付款比例的应用,据环球资源2013年调查显示,将近一半的供应商都希望获得30%的定金再开始订单的生产。极少数供应商要求四到八成的定金,甚至有供应商要求全额付款,也有一成多的供应商并没有要求定金。
由此可见,我国企业在普遍使用T/T支付方式的前提下,更倾向于采用30%T/T预付款的方式。
四、电汇业务项下的风险防范措施
电汇属于商业信用,一笔交易的完成几乎完全依赖双方的信誉。因此,进出口双方都应认真研究电汇业务项下风险存在的可能性,积极采取风险防范措施。 1.电汇业务项下进口商的防范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第一,在采用前T/T或者预付一定比例的情况下,进口商要在汇付款之前对出口商资信进行调查。第二,采用预付货款结算时,预付款部分越小越好,这样可以尽量减少进口商不能收到货或者逾期收到货或者货物与合同不符而遭受的损失。第三,要求出口商事先开出由银行出具的履约保函,若出口商不交货、迟交货或货物质量不符合合同约定,进口商即可依据银行保函索取赔偿。
2.电汇业务项下出口商的防范措施
第一,出口商在确定支付方式之前,首先要对进口商资信作深入细致的调查,可以委托银行或专业咨询机构进行进口商户资信调查,包括进口商以往经营记录、财务信息和信用评级等。第二,对于一些资信较差的进口商,或者合同金额较大的订单,可要求增加预付款比例,并在合同中明确约定汇款金额及期限,确保在收到货款后发货。第三,对于合同金额较大的订单,采取“分批发货”来降低收汇风险。第四,出口商还可以结合采用投保信用保险、采用保理业务等出口贸易融资方式确保安全收汇。 参考文献:
[1]沈静芳.国际贸易中电汇结算方式的风险及防范[J].东方企业文化.2013(14). [2]翁旭青.出口贸易中采用电汇结算方式的比较优势及问题探析[J].商业经济.2012(19). [3]赵艳宏.浅谈国际贸易结算方式的选择及风险防范[J].商场现代化.2012(33). [4]陈晓梅.从两则案例探讨出口企业电汇收余款的风险及其防范[J].对外经贸实务.2013(0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