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9年全国地表水水质月报

2019年全国地表水水质月报

来源:好走旅游网
目录

一、概况………………………………………………………………………………………1

1主要江河…………………………………………………………………………………22重要湖库…………………………………………………………………………………3二、主要江河…………………………………………………………………………………5

1长江流域…………………………………………………………………………………52黄河流域…………………………………………………………………………………73珠江流域…………………………………………………………………………………94松花江流域……………………………………………………………………………125淮河流域………………………………………………………………………………156海河流域………………………………………………………………………………177辽河流域………………………………………………………………………………208浙闽片河流……………………………………………………………………………249西北诸河………………………………………………………………………………2510西南诸河………………………………………………………………………………2611南水北调调水干线……………………………………………………………………2612入海河流………………………………………………………………………………27三、湖泊和水库………………………………………………………………………………30

1太湖……………………………………………………………………………………302滇池……………………………………………………………………………………313巢湖……………………………………………………………………………………314重要湖泊………………………………………………………………………………325重要水库………………………………………………………………………………34附录…………………………………………………………………………………………35

一、概况

“十三五”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共设置1940个地表水国控评价、考核、排名断面(点位)(以下简称“国考断面”),包括: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和辽河七大流域,浙闽片河流、西北诸河和西南诸河,太湖、滇池和巢湖环湖河流等共978条河流的1698个断面;以及太湖、滇池、巢湖等112个(座)重点湖库的242个点位(60个湖泊173个点位,52座水库69个点位)。“十三五”国家在190条入海河流共设置195个监测断面(其中85个断面包含在国考断面中)。

本月全国共监测1802个地表水国考断面(点位),其中河流断面1603个,湖库点位199个;未监测的国考断面(点位)共有138个。共监测174个入海河流断面,未监测的入海河流断面21个(其中8个断面包含在国考断面中)。未监测原因主要由于冰封、断流、交通阻断等。

本月全国地表水总体呈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总磷、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监测的1802个国考断面(点位)中:Ⅰ类水质断面占8.7%,Ⅱ类占38.1%,Ⅲ类占27.2%,Ⅳ类占13.8%,Ⅴ类占5.4%,劣Ⅴ类占6.9%。与上月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下降0.6个百分点,Ⅱ类下降3.0个百分点,Ⅲ类上升3.4个百分点,Ⅳ类上升0.1个百分点,Ⅴ类上升0.4个百分点,劣Ⅴ类下降0.2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水质有所好转,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2.1个百分点,Ⅱ类上升6.8个百分点,Ⅲ类下降2.0个百分点,Ⅳ类下降1.6个百分点,Ⅴ类下降2.0个百分点,劣Ⅴ类下降3.1个百分点。

图1-12019年1月全国地表水水质类别比例

1

图1-22019年1月全国地表水污染指标统计

1主要江河

本月全国主要江河总体水质良好。监测的935条主要河流的1603个断面中:Ⅰ类水质断面占9.0%,Ⅱ类占40.5%,Ⅲ类占26.9%,Ⅳ类占12.0%,Ⅴ类占4.7%,劣Ⅴ类占6.9%。与上月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下降0.3个百分点,Ⅱ类下降3.3个百分点,Ⅲ类上升3.2个百分点,Ⅳ类下降0.3个百分点,Ⅴ类上升0.6个百分点,劣Ⅴ类上升0.1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水质有所好转,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2.4个百分点,Ⅱ类上升7.0个百分点,Ⅲ类下降3.1个百分点,Ⅳ类下降2.1个百分点,Ⅴ类下降0.6个百分点,劣Ⅴ类下降3.7个百分点。

图1-32019年1月全国主要江河水系水质类别比例

2

图1-42019年1月全国主要江河水系污染指标统计

西北诸河和西南诸河水质为优;长江流域、珠江流域、松花江流域和浙闽片河流水质良好;黄河流域、淮河流域和海河流域为轻度污染;辽河流域为中度污染。

图1-52019年1月十大流域水质类别比例

2重要湖库

本月监测的95个重要湖泊和水库中:杞麓湖、星云湖、程海(背景原因)、呼伦湖、羊卓雍错(背景原因)和昭平台水库等6个湖泊为重度污染,大通湖、异龙湖、仙女湖、

3

鄱阳湖、兴凯湖和莲花水库等6个湖库为中度污染,洪湖、淀山湖、龙感湖、太湖、滇池、白洋淀、洪泽湖、巢湖、高邮湖、镜泊湖、洞庭湖、玉滩水库和王瑶水库等13个湖库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pH和五日生化需氧量;其余湖库水质优良。

图1-62019年1月全国重点湖库污染指标统计

总氮单独评价时:杞麓湖、淀山湖、白洋淀、洪泽湖、骆马湖、万峰湖、鸭子荡水库、崂山水库、云蒙湖、山美水库、解放村水库、红崖山水库和小浪底水库等13个湖库为劣Ⅴ类水质;洪湖、太湖、白马湖、仙女湖、南漪湖、鄱阳湖、沙湖、巢湖、阳澄湖、斧头湖、洞庭湖、百花湖、呼伦湖、莲花水库、磨盘山水库、峡山水库、密云水库和龙岩滩水库等18个湖库为Ⅴ类;大通湖、星云湖、异龙湖、龙感湖、滇池、西湖、东钱湖、赛里木湖、红枫湖、高唐湖、察尔森水库、玉滩水库、瀛湖、怀柔水库、丹江口水库、漳河水库、尔王庄水库、隔河岩水库和东江水库等19个湖库为Ⅳ类;其余湖库水质均满足Ⅲ类水质标准。

监测营养状态指标的91个湖库中:杞麓湖、大通湖和洪湖等3个湖泊为中度富营养状态;星云湖、淀山湖、异龙湖、龙感湖、太湖、滇池、白洋淀、白马湖、仙女湖、南漪湖、洪泽湖、鄱阳湖、沙湖、巢湖、菜子湖、黄大湖、阳澄湖、骆马湖、察尔森水库和莲花水库等20个湖库为轻度富营养状态;其余湖库为中营养或贫营养状态。

4

二、主要江河

1长江流域

长江流域总体水质良好,监测的503个断面中:Ⅰ类水质断面占10.7%,Ⅱ类占51.9%,Ⅲ类占24.3%,Ⅳ类占8.0%,Ⅴ类占3.4%,劣Ⅴ类占1.8%。与上月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1.0个百分点,Ⅱ类下降3.5个百分点,Ⅲ类上升0.3个百分点,Ⅳ类上升0.9个百分点,Ⅴ类上升0.8个百分点,劣Ⅴ类上升0.6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比,水质无明显变化,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3.2个百分点,Ⅱ类上升10.3个百分点,Ⅲ类下降8.6个百分点,Ⅳ类下降0.9个百分点,Ⅴ类下降1.7个百分点,劣Ⅴ类下降2.1个百分点。

图2-1长江流域水体污染指标统计

1.1长江流域1.1.1干流

长江干流水质为优,监测的59个断面中:Ⅰ类水质断面占13.6%,Ⅱ类占78.0%,Ⅲ类占8.5%,无Ⅳ类、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与上月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下降1.7个百分点,Ⅱ类上升8.5个百分点,Ⅲ类下降6.8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6.8个百分点,Ⅱ类上升22.1个百分点,Ⅲ类下降25.4个百分点,Ⅳ类下降3.4个百分点。

5

图2-2长江干流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沿程变化

1.1.2支流

长江水系主要支流总体水质良好,监测的250条支流的444个断面中:Ⅰ类水质断面占10.4%,Ⅱ类占48.4%,Ⅲ类占26.4%,Ⅳ类占9.0%,Ⅴ类占3.8%,劣Ⅴ类占2.0%。与上月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1.4个百分点,Ⅱ类下降5.2个百分点,Ⅲ类上升1.3个百分点,Ⅳ类上升0.9个百分点,Ⅴ类上升0.9个百分点,劣Ⅴ类上升0.7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2.8个百分点,Ⅱ类上升8.7个百分点,Ⅲ类下降6.4个百分点,Ⅳ类下降0.6个百分点,Ⅴ类下降2.0个百分点,劣Ⅴ类下降2.5个百分点。

其中八大支流水质状况为:雅砻江、嘉陵江、汉江、沅江、湘江和赣江水质为优;岷江水质良好;乌江为轻度污染。1.2三峡库区

三峡库区水质为优。监测的10个断面均为Ⅱ类水质。与上月和去年同期相比,水质均无明显变化。1.3省界断面

长江流域省界断面水质为优。监测的60个断面中:Ⅰ类水质断面占15.0%,Ⅱ类占70.0%,Ⅲ类占11.7%,Ⅳ类占3.3%,无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与上月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下降11.7个百分点,Ⅱ类上升18.3个百分点,Ⅲ类下降6.6个百分点,Ⅳ类上升1.6个百分点,Ⅴ类下降1.7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

6

水质无明显变化,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3.3个百分点,Ⅱ类上升16.7个百分点,Ⅲ类下降13.3个百分点,Ⅳ类下降5.0个百分点,劣Ⅴ类下降1.7个百分点。

2黄河流域

黄河流域总体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总磷、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监测的131个断面中:Ⅰ类水质断面占6.1%,Ⅱ类占35.9%,Ⅲ类占22.9%,Ⅳ类占14.5%,Ⅴ类占0.8%,劣Ⅴ类占19.8%。与上月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下降3.5个百分点,Ⅱ类下降2.3个百分点,Ⅲ类上升3.8个百分点,Ⅳ类下降1.7个百分点,Ⅴ类下降2.9个百分点,劣Ⅴ类上升6.6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下降0.8个百分点,Ⅱ类上升3.8个百分点,Ⅲ类上升1.5个百分点,Ⅳ类下降4.6个百分点,Ⅴ类下降2.3个百分点,劣Ⅴ类上升2.2个百分点。

图2-3黄河流域水体污染指标统计

2.1黄河水系2.1.1干流

黄河干流水质为优,监测的29个断面中:Ⅰ类水质断面占6.9%,Ⅱ类占72.4%,Ⅲ类占20.7%,无Ⅳ类、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与上月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下降2.8个百分点,Ⅱ类上升4.7个百分点,Ⅲ类下降1.9个百分点。

7

与去年同期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0.2个百分点,Ⅱ类上升2.4个百分点,Ⅲ类下降2.6个百分点。

图2-4黄河干流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沿程变化

2.1.2支流

黄河水系主要支流总体为中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监测的59条支流的102个断面中:Ⅰ类水质断面占5.9%,Ⅱ类占25.5%,Ⅲ类占23.5%,Ⅳ类占18.6%,Ⅴ类占1.0%,劣Ⅴ类占25.5%。与上月相比,水质有所下降,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下降3.6个百分点,Ⅱ类下降4.0个百分点,Ⅲ类上升5.4个百分点,Ⅳ类下降2.4个百分点,Ⅴ类下降3.8个百分点,劣Ⅴ类上升8.4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下降1.0个百分点,Ⅱ类上升4.7个百分点,Ⅲ类上升2.7个百分点,Ⅳ类下降6.2个百分点,Ⅴ类下降3.0个百分点,劣Ⅴ类上升2.7个百分点。

其中:仕望河、汾河、蒲河、蔚汾河、清涧河、湫水河、石川河、岚河、三川河、文峪河、涑水河、延河、茹河、磁窑河、昕水河、天然渠、北洛河、浍河和屈产河为重度污染;沋河为中度污染;窟野河、灞河、瀛汶河、榆溪河、大汶河、清水河、金堤河、渭河、洛河、都斯兔河和潇河为轻度污染;其余河流水质优良。

渭河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监测的10个断面中:Ⅲ类水质断面占40.0%,Ⅳ类占50.0%,劣Ⅴ类占10.0%,无Ⅰ类、Ⅱ类和Ⅴ类水质断面。与上月相比,水质明显下降,其中:Ⅱ类水质断面比例下降10.0个百分点,Ⅲ类下降10.0个百分

8

点,Ⅳ类上升10.0个百分点,劣Ⅴ类上升10.0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其中:Ⅲ类水质断面例上升10.0个百分点,Ⅳ类下降10.0个百分点,Ⅴ类下降10.0个百分点,劣Ⅴ类上升10.0个百分点。2.2省界断面

黄河流域省界断面为中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监测的36个断面中:Ⅰ类水质断面占2.8%,Ⅱ类占41.7%,Ⅲ类占22.2%,Ⅳ类占11.1%,劣Ⅴ类占22.2%,无Ⅴ类水质断面。与上月相比,水质有所下降,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下降7.5个百分点,Ⅱ类下降1.9个百分点,Ⅲ类上升6.8个百分点,Ⅳ类下降6.8个百分点,劣Ⅴ类上升9.4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比,水质无明显变化,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下降8.0个百分点,Ⅱ类上升12.0个百分点,Ⅲ类下降2.1个百分点,Ⅳ类下降5.1个百分点,劣Ⅴ类上升3.3个百分点。

污染较重的省界断面是:晋-晋、陕昕水河黑城村、湫水河碛口、屈产河裴沟、三川河两河口桥、蔚汾河碧村、汾河庙前村、涑水河张留庄和宁-甘茹河沟圈断面。

3珠江流域

珠江流域总体水质良好,监测的165个断面中:Ⅰ类水质断面占10.9%,Ⅱ类占55.2%,Ⅲ类占18.2%,Ⅳ类占7.3%,Ⅴ类占2.4%,劣Ⅴ类占6.1%。与上月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2.4个百分点,Ⅱ类下降5.4个百分点,Ⅲ类上升3.0个百分点,Ⅳ类下降0.6个百分点,Ⅴ类持平,劣Ⅴ类上升0.6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3.6个百分点,Ⅱ类上升7.3个百分点,Ⅲ类下降9.1个百分点,Ⅳ类上升1.8个百分点,Ⅴ类下降0.6个百分点,劣Ⅴ类下降3.0个百分点。

9

图2-5珠江流域水体污染指标统计

3.1珠江水系3.1.1干流

珠江干流水质良好,监测的50个断面中:Ⅰ类水质断面占8.0%,Ⅱ类占68.0%,Ⅲ类占12.0%,Ⅳ类占6.0%,劣Ⅴ类占6.0%,无Ⅴ类水质断面。与上月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8.0个百分点,Ⅱ类下降6.0个百分点,Ⅲ类上升4.0个百分点,Ⅳ类下降4.0个百分点,Ⅴ类下降4.0个百分点,劣Ⅴ类上升2.0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6.0个百分点,Ⅱ类上升18.0个百分点,Ⅲ类下降18.0个百分点,Ⅳ类下降2.0个百分点,劣Ⅴ类下降4.0个百分点。

10

图2-6珠江干流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沿程变化

3.1.2支流

珠江水系主要支流总体水质良好,监测的69条支流的101个断面中:Ⅰ类水质断面占13.9%,Ⅱ类占46.5%,Ⅲ类占20.8%,Ⅳ类占7.9%,Ⅴ类占4.0%,劣Ⅴ类占6.9%。与上月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其中:Ⅱ类水质断面比例下降5.0个百分点,Ⅲ类上升3.0个百分点,Ⅴ类上升2.0个百分点,Ⅰ类、Ⅳ类、劣Ⅴ类比例均持平。与去年同期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4.0个百分点,Ⅱ类上升2.9个百分点,Ⅲ类下降5.9个百分点,Ⅳ类上升2.9个百分点,Ⅴ类下降1.0个百分点,劣Ⅴ类下降3.0个百分点。

其中:茅洲河、石马河、东莞运河、榕江北河、钦江、练江和淡水河为重度污染;梅溪河、沙河和黄江河为中度污染;谷拉河、榕江南河、曲江、深圳河、市桥水道和大风江为轻度污染;其余河流水质优良。3.2海南岛内河流

海南岛内的8条河流,石碌河为轻度污染;三亚河水质良好;陵水河、文昌河、万泉河、大边河、南渡江和昌化江水质为优。3.3省界断面

珠江流域省界断面总体水质为优。监测的17个断面中:Ⅰ类水质断面占17.6%,Ⅱ类占70.6%,Ⅲ类占5.9%,Ⅳ类占5.9%,无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与上月相比,水质有所好转,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持平,Ⅱ类上升11.8个百分点,Ⅲ类下降5.9个百

11

分点,Ⅳ类下降5.9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11.7个百分点,Ⅱ类下降11.8个百分点,Ⅲ类下降5.9个百分点,Ⅳ类上升5.9个百分点。

4松花江流域

松花江流域总体水质良好。监测的89个断面中:Ⅰ类水质断面占1.1%,Ⅱ类占16.9%,Ⅲ类占61.8%,Ⅳ类占13.5%,劣Ⅴ类占6.7%,无Ⅴ类水质断面。与上月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下降0.8个百分点,Ⅱ类水质断面下降7.6个百分点,Ⅲ类上升12.7个百分点,Ⅳ类下降3.5个百分点,劣Ⅴ类下降0.8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水质明显好转,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下降2.1个百分点,Ⅱ类上升5.3个百分点,Ⅲ类上升29.2个百分点,Ⅳ类下降17.0个百分点,Ⅴ类下降7.4个百分点,劣Ⅴ类下降8.0个百分点。

图2-7松花江流域水体污染指标

4.1松花江水系4.1.1干流

松花江干流水质良好,监测的15个断面中:Ⅱ类水质断面占6.7%,Ⅲ类占80.0%,Ⅳ类占13.3%,无Ⅰ类、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与上月相比,水质有所下降,其中:

12

Ⅱ类水质断面比例下降43.3个百分点,Ⅲ类上升30.0个百分点,Ⅳ类上升13.3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水质明显好转,其中:Ⅱ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0.8个百分点,Ⅲ类上升21.2个百分点,Ⅳ类下降22.0个百分点。

图2-8淮河流域水体污染指标统计

4.1.2支流

松花江水系主要支流总体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监测的45个断面中:Ⅰ类水质断面占2.2%,Ⅱ类占20.0%,Ⅲ类占51.1%,Ⅳ类占15.6%,劣Ⅴ类占11.1%,无Ⅴ类水质断面。与上月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2.2个百分点,Ⅱ类上升5.7个百分点,Ⅲ类下降2.5个百分点,Ⅳ类下降2.3个百分点,劣Ⅴ类下降3.2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水质明显好转,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下降3.9个百分点,Ⅱ类上升7.8个百分点,Ⅲ类上升24.6个百分点,Ⅳ类下降10.9个百分点,Ⅴ类下降10.2个百分点,劣Ⅴ类下降7.3个百分点。

其中:饮马河、倭肯河、伊通河和阿什河为重度污染;蛟河、梧桐河、细鳞河和雅鲁河为轻度污染;其余河流水质优良。4.2其它水系4.2.1黑龙江

黑龙江水系总体为优,监测的17个断面中:Ⅱ类水质断面占23.5%,Ⅲ类占70.6%,Ⅳ类占5.9%,无Ⅰ类、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与上月相比,水质明显好转,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下降9.1个百分点,Ⅱ类上升5.3个百分点,Ⅲ类上升25.1个百分点,

13

Ⅳ类下降21.4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水质明显好转,其中:Ⅱ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3.5个百分点,Ⅲ类上升50.6个百分点,Ⅳ类下降34.1个百分点,Ⅴ类下降13.3个百分点,劣Ⅴ类下降6.7个百分点。

其中:海拉尔河、黑龙江和额尔古纳河水质良好;哈拉哈河、呼玛河、根河和逊别拉河水质为优。4.2.2乌苏里江

乌苏里江水系总体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氟化物和化学需氧量。监测的7个断面中:Ⅲ类水质断面占71.4%,Ⅳ类占28.6%,无Ⅰ类、Ⅱ类、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与上月相比,水质明显好转,其中:Ⅲ类水质断面例上升71.4个百分点,Ⅳ类下降71.4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水质有所好转,其中:Ⅱ类水质断面比例下降14.3个百分点,Ⅲ类上升28.5个百分点,Ⅳ类下降14.3个百分点。

其中:挠力河为轻度污染;乌苏里江、松阿察河和穆棱河水质良好。4.2.3图们江

图们江为中度污染,监测的4个断面中:圈河断面为Ⅱ类水质,崇善和延吉下断面为Ⅲ类水质,石井(小河龙)断面为劣Ⅴ类水质。与上月相比,圈河有所好转;石井(小河龙)明显下降;崇善有所下降;延吉下无明显变化。与去年同期相比,延吉下明显好转;圈河有所好转;石井(小河龙)和崇善无明显变化。4.2.4绥芬河

绥芬河水质良好,监测的1个断面中,三岔口断面为Ⅲ类水质。与上月相比,水质有所下降;与去年同期相比,水质有所好转。4.3省界断面

松花江流域省界断面总体水质良好,监测的17个断面中:Ⅰ类水质断面占5.9%,Ⅱ类占23.5%,Ⅲ类占58.8%,Ⅳ类占11.8%,无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与上月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5.9个百分点,Ⅱ类下降9.8个百分点,Ⅲ类上升3.2个百分点,Ⅳ类上升0.7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水质明显好转,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下降9.1个百分点,Ⅱ类下降1.5个百分点,Ⅲ类上升33.8个百分点,Ⅳ类下降13.2个百分点,Ⅴ类下降10.0个百分点。

14

5淮河流域

淮河流域总体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化学需氧量、氟化物、五日生化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监测的176个断面中:Ⅰ类水质断面占1.7%,Ⅱ类占15.9%,Ⅲ类占40.3%,Ⅳ类占27.8%,Ⅴ类占8.0%,劣Ⅴ类占6.2%。与上月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下降0.6个百分点,Ⅱ类下降2.2个百分点,Ⅲ类上升0.8个百分点,Ⅳ类上升6.9个百分点,Ⅴ类下降2.2个百分点,劣Ⅴ类下降2.8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水质有所好转,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1.7个百分点,Ⅱ类上升4.7个百分点,Ⅲ类下降1.3个百分点,Ⅳ类上升1.4个百分点,Ⅴ类上升0.1个百分点,劣Ⅴ类下降6.7个百分点。

图2-9淮河干流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沿程变化

5.1淮河水系5.1.1干流

淮河干流水质良好。监测的10个断面中:Ⅱ类水质断面占20.0%,Ⅲ类占60.0%,Ⅴ类占20.0%,无Ⅰ类、Ⅳ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与上月相比,水质有所下降,其中:Ⅱ类水质断面比例下降30.0个百分点,Ⅲ类上升10.0个百分点,Ⅴ类上升20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水质有所下降,其中:Ⅱ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20.0个百分点,Ⅲ类下

15

降40.0个百分点,Ⅴ类上升20个百分点。

图2-10海河流域水体污染指标统计

5.1.2支流

淮河水系主要支流总体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氟化物和化学需氧量。监测的66条支流的100个断面中:Ⅰ类水质断面占1.0%,Ⅱ类占18.0%,Ⅲ类占33.0%,Ⅳ类占30.0%,Ⅴ类占8.0%,劣Ⅴ类占10.0%。与上月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下降1.0个百分点,Ⅱ类下降4.0个百分点,Ⅲ类上升4.0个百分点,Ⅳ类上升5.0个百分点,Ⅴ类下降3.0个百分点,劣Ⅴ类下降1.0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1.0个百分点,Ⅱ类上升4.0个百分点,Ⅲ类下降8.0个百分点,Ⅳ类上升7.0个百分点,Ⅴ类下降2.0个百分点,劣Ⅴ类下降2.0个百分点。

其中:惠济河、双洎河、潢河、浉河、黑茨河、包河和浔河为重度污染;如泰运河、灌河、白塔河、奎河、涡河和清潩河为中度污染;运料河、大沙河、史灌河、白露河、怀洪新河、淠河、颍河、北澄子河、浍河、串场河、澥河、洪河和贾鲁河为轻度污染;其余河流水质优良。5.2沂沭泗水系

沂沭泗水系总体良好,监测的37条支流的47个断面中Ⅰ类水质断面占2.1%,Ⅱ类占12.8%,Ⅲ类占63.8%,Ⅳ类占21.3%,无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与上月相比,水质

16

无明显变化,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持平,Ⅱ类上升2.2个百分点,Ⅲ类下降4.3个百分点,Ⅳ类上升6.4个百分点,Ⅴ类下降2.1个百分点,劣Ⅴ类下降2.1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水质明显好转,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2.1个百分点,Ⅱ类上升2.4个百分点,Ⅲ类上升24.2个百分点,Ⅳ类下降16.2个百分点,Ⅴ类下降4.2个百分点,劣Ⅴ类下降8.3个百分点。5.3山东半岛独流入海

山东半岛独流入海河流总体为轻度污染,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监测的19个断面中:Ⅰ类水质断面占5.3%,Ⅱ类占10.5%,Ⅲ类占10.5%,Ⅳ类占47.4%,Ⅴ类占21.1%,劣Ⅴ类占5.3%。与上月相比,水质有所好转,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0.3个百分点,Ⅱ类上升10.5个百分点,Ⅲ类下降9.5个百分点,Ⅳ类上升22.4个百分点,Ⅴ类下降8.9个百分点,劣Ⅴ类下降14.7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水质明显好转,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5.3个百分点,Ⅱ类上升5.5个百分点,Ⅲ类下降9.5个百分点,Ⅳ类上升17.4个百分点,Ⅴ类上升11.1个百分点,劣Ⅴ类下降29.7个百分点。5.4省界断面

淮河流域省界断面总体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氟化物。监测的29个断面中:Ⅱ类水质断面占10.3%,Ⅲ类占41.4%,Ⅳ类占20.7%,Ⅴ类占13.8%,劣Ⅴ类占13.8%,无Ⅰ类水质断面。与上月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其中:Ⅱ类水质断面比例下降6.9个百分点,Ⅲ类上升3.5个百分点,Ⅳ类下降3.4个百分点,Ⅴ类上升6.9个百分点,劣Ⅴ类持平。与去年同期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其中:Ⅱ类水质断面比例下降3.0个百分点,Ⅲ类下降1.9个百分点,Ⅳ类上升4.0个百分点,Ⅴ类下降2.9个百分点,劣Ⅴ类上升3.8个百分点。

污染较重的省界断面是:豫-皖涡河鹿邑付桥、黑茨河张大桥、惠济河刘寨村后和包河颜集断面。

6海河流域

海河流域总体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监测的153个断面中:Ⅰ类水质断面占5.9%,Ⅱ类占22.2%,Ⅲ类占19.6%,Ⅳ类占22.9%,Ⅴ类占12.4%,劣Ⅴ类占17.0%。与上月相比,水质无明显

17

变化,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下降3.1个百分点,Ⅱ类下降3.4个百分点,Ⅲ类上升3.6个百分点,Ⅳ类上升1.7个百分点,Ⅴ类上升1.5个百分点,劣Ⅴ类下降0.3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水质有所好转,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下降0.1个百分点,Ⅱ类上升5.5个百分点,Ⅲ类上升1.6个百分点,Ⅳ类上升1.6个百分点,Ⅴ类上升1.1个百分点,劣Ⅴ类下降9.7个百分点。

图2-11辽河流域水体污染指标统计

6.1海河水系6.1.1干流

海河干流为中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总磷。监测的2个断面中,三岔口断面为Ⅲ类水质,海河大闸断面为劣Ⅴ类。与上月相比,三岔口有所下降,海河大闸明显下降;与去年同期相比,三岔口和海河大闸无明显变化6.1.2支流

海河水系主要支流总体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氨氮和五日生化需氧量。监测的83条支流的119个断面中:Ⅰ类水质断面占5.9%,Ⅱ类占17.6%,Ⅲ类占18.5%,Ⅳ类占24.4%,Ⅴ类占16.0%,劣Ⅴ类占17.6%。与上月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下降4.9个百分点,Ⅱ类下降6.6个百分点,Ⅲ类上升6.0个百分点,Ⅳ类上升6.1个百分点,Ⅴ类上升3.5个百分点,劣Ⅴ类下降4.1个百分点。

18

与去年同期相比,水质有所好转,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下降1.9个百分点,Ⅱ类上升3.8个百分点,Ⅲ类上升3.0个百分点,Ⅳ类上升6.3个百分点,Ⅴ类上升3.1个百分点,劣Ⅴ类下降14.3个百分点。

其中:独流减河和大清河为重度污染;蓟运河、子牙河、卫运河、子牙新河和漳卫新河为中度污染;永定新河、潮白新河、洪泥河和潮白河为轻度污染;其余主要河流水质优良。6.2其它水系6.2.1滦河水系

滦河水系总体水质良好,监测的7条河流17个断面中:Ⅰ类水质断面占11.8%,Ⅱ类占52.9%,Ⅲ类占23.5%,Ⅳ类占5.9%,劣Ⅴ类占5.9%,无Ⅴ类断面。与上月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5.9个百分点,Ⅱ类上升5.8个百分点,Ⅲ类持平,Ⅳ类下降17.6个百分点,Ⅴ类比例持平,劣Ⅴ类上升5.9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水质有所好转,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11.8个百分点,Ⅱ类上升15.4个百分点,Ⅲ类下降14.0个百分点,Ⅳ类下降12.9个百分点,Ⅴ类比例持平,劣Ⅴ类下降0.3个百分点。6.2.2徒骇马颊河水系

徒骇马颊河水系总体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五日生化需氧量。监测的5条河流9个断面中:Ⅱ类水质断面占22.2%,Ⅲ类占22.2%,Ⅳ类占44.4%,劣Ⅴ类占11.1%,无Ⅰ类和Ⅴ类水质断面。与上月相比,水质有所好转,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持平,Ⅱ类上升4.0个百分点,Ⅲ类上升13.1个百分点,Ⅳ类下降1.1个百分点,Ⅴ类下降18.2个百分点,劣Ⅴ类上升2.0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水质有所好转,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持平,Ⅱ类下降7.8个百分点,Ⅲ类上升22.2个百分点,Ⅳ类下降5.6个百分点,Ⅴ类下降10.0个百分点,劣Ⅴ类上升1.1个百分点。6.2.3冀东诸河水系

冀东诸河水系总体为中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氟化物。监测的6条河流6个断面中:Ⅱ类水质断面占33.3%,Ⅲ类占16.7%,Ⅳ类占16.7%,劣Ⅴ类占33.3%,无Ⅰ类和Ⅴ类水质断面。与上月相比,水质明显下降,其中:Ⅱ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33.3个百分点,Ⅲ类下降66.6个百分点,Ⅳ类持平,劣Ⅴ类上升33.3个百分点,Ⅰ类和Ⅴ类水质断面比例持平。与去年同期相比,水质有所下降,其中:Ⅰ类

19

水质断面比例持平,Ⅱ类上升33.3个百分点,Ⅲ类下降16.6个百分点,Ⅳ类下降33.3个百分点,Ⅴ类下降16.7个百分点,劣Ⅴ类上升33.3个百分点。6.3省界断面

海河流域省界断面为中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化学需氧量和五日生化需氧量。监测的45个断面中:Ⅰ类水质断面占6.7%,Ⅱ类占17.8%,Ⅲ类占11.1%,Ⅳ类占28.9%,Ⅴ类占13.3%,劣Ⅴ类占22.2%。与上月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下降3.9个百分点,Ⅱ类下降7.7个百分点,Ⅲ类上升4.7个百分点,Ⅳ类上升9.8个百分点,Ⅴ类上升0.5个百分点,劣Ⅴ类下降3.3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比,水质无明显变化,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下降2.4个百分点,Ⅱ类上升11.0个百分点,Ⅲ类下降4.8个百分点,Ⅳ类上升6.2个百分点,Ⅴ类下降7.2个百分点,劣Ⅴ类下降2.8个百分点。

污染较重的省界断面是:冀-津泃河三河东大桥、大清河台头、北排河齐家务、沧浪渠翟庄子断面;京-冀凤港引渠秦营扬水站、龙河三小营、大石河码头断面;蒙-晋御河堡子湾断面;冀、鲁卫运河油坊桥断面;豫-冀卫河南乐元村集断面。

7辽河流域

辽河流域总体为中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化学需氧量、总磷、五日生化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监测的72个断面中:Ⅰ类水质断面占15.3%,Ⅱ类占26.4%,Ⅲ类占16.7%,Ⅳ类占8.3%,Ⅴ类占8.3%,劣Ⅴ类占25.0%。与上月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1.3个百分点,Ⅱ类下降2.7个百分点,Ⅲ类上升1.6个百分点,Ⅳ类下降10.3个百分点,Ⅴ类上升2.5个百分点,劣Ⅴ类上升7.6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8.8个百分点,Ⅱ类上升3.0个百分点,Ⅲ类下降6.7个百分点,Ⅳ类下降4.7个百分点,Ⅴ类上升1.8个百分点,劣Ⅴ类下降2.3个百分点。

20

图2-12辽河流域水体污染指标统计

7.1辽河水系7.1.1干流

辽河干流为重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氨氮。监测的7个断面中:Ⅰ类水质断面占14.3%,Ⅱ类占14.3%,Ⅳ类占14.3%,Ⅴ类占14.3%,劣Ⅴ类占42.9%,无Ⅲ类水质断面。与上月相比,水质明显下降,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14.3个百分点,Ⅱ类上升4.3个百分点,Ⅲ类下降20.0个百分点,Ⅳ类下降25.7个百分点,Ⅴ类下降5.7个百分点,劣Ⅴ类上升32.9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水质有所下降,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14.3个百分点,Ⅱ类下降14.3个百分点,Ⅲ类下降14.3个百分点,Ⅳ类上升14.3个百分点,Ⅴ类和劣Ⅴ类持平。

21

图2-13辽河干流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沿程变化

7.1.2支流

辽河水系主要支流总体为中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化学需氧量和总磷。监测的7条支流的11个断面中:Ⅰ类水质断面占9.1%,Ⅱ类占9.1%,Ⅳ类占18.2%,Ⅴ类占27.3%,劣Ⅴ类占36.4%,无Ⅲ类水质断面。与上月相比,水质明显下降,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9.1个百分点,Ⅱ类下降15.9个百分点,Ⅲ类下降18.8个百分点,Ⅳ类下降0.6个百分点,Ⅴ类上升21.1个百分点,劣Ⅴ类上升5.2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水质有所好转,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9.1个百分点,Ⅱ类下降5.2个百分点,Ⅲ类下降7.1个百分点,Ⅳ类下降3.2个百分点,Ⅴ类上升27.3个百分点,劣Ⅴ类下降20.7个百分点。

其中:招苏台河、东辽河和亮子河为重度污染;拉马河、条子河和清河为轻度污染;柴河水质为优。7.2其它水系7.2.1大辽河

大辽河水系总体为中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监测的15条支流的23个断面中:Ⅰ类水质断面占17.4%,Ⅱ类占30.4%,Ⅲ类占8.7%,Ⅳ类占8.7%,Ⅴ类占4.3%,劣Ⅴ类占30.4%。与上月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持平,Ⅱ类上升8.7个百分点,Ⅲ类下降8.7个百分点,Ⅳ类下降4.3个百分

22

点,Ⅴ类持平,劣Ⅴ类上升4.3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水质明显好转,其中: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3.8个百分点,Ⅱ类上升30.4个百分点,Ⅲ类下降14.0个百分点,Ⅳ类下降0.4个百分点,Ⅴ类下降13.9个百分点,劣Ⅴ类下降6.0个百分点。

其中:大辽河、细河、海城河和北沙河为重度污染;太子河为中度污染;蒲河为轻度污染;其余河流水质优良。7.2.2大凌河

大凌河水系总体为中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氟化物和高锰酸盐指数。监测的5条支流的8个断面中:Ⅱ类水质断面占25.0%,Ⅲ类占37.5%,劣Ⅴ类占37.5%,无Ⅰ类、Ⅳ类和Ⅴ类水质断面。与上月相比,水质明显下降,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下降25.0个百分点,Ⅱ类持平,Ⅲ类上升25.0个百分点,Ⅳ类下降12.5个百分点,Ⅴ类下降12.5个百分点,劣Ⅴ类上升25.0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水质明显下降,其中:Ⅱ类水质断面比例下降5.0个百分点,Ⅲ类下降2.5个百分点,Ⅳ类下降20.0个百分点,劣Ⅴ类上升27.5个百分点。

其中:西细河和大凌河西支为重度污染;大凌河水质良好;老虎山河和牤牛河水质为优。7.2.3鸭绿江

鸭绿江水系总体水质为优,监测的4条支流的10个断面中:Ⅰ类水质断面占40.0%,Ⅱ类占50.0%,Ⅲ类占10.0%,无Ⅳ类、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与上月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24.6个百分点,Ⅱ类下降26.9个百分点,Ⅲ类上升2.3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水质有所好转,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31.7个百分点,Ⅱ类下降25.0个百分点,Ⅲ类上升1.7个百分点,劣Ⅴ类下降8.3个百分点。

其中:所有河流水质均为优。7.3省界断面

辽河流域省界断面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挥发酚和五日生化需氧量。监测的6个断面中:Ⅰ类水质断面占16.7%,Ⅱ类占16.7%,Ⅲ类占16.7%,Ⅳ类占16.7%,Ⅴ类占33.3%,无劣Ⅴ类水质断面。与上月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2.4个百分点,Ⅱ类下降11.9个百分点,Ⅲ类上升2.4个百分点,Ⅳ类上升2.4个百分点,Ⅴ类上升19个百分点,劣Ⅴ类下降14.3个百分点。与去年同

23

期相比,水质明显好转,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16.7个百分点,Ⅱ类下降16.6个百分点,Ⅲ类上升5.6个百分点,Ⅳ类上升16.7个百分点,Ⅴ类上升33.3个百分点,劣Ⅴ类下降55.6个百分点。

8浙闽片河流

浙闽片河流总体水质良好,监测的88条支流的125个断面中:Ⅰ类水质断面占5.6%,Ⅱ类占50.4%,Ⅲ类占32.8%,Ⅳ类占8.8%,Ⅴ类占1.6%,劣Ⅴ类占0.8%。与上月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下降3.2个百分点,Ⅱ类上升0.8个百分点,Ⅲ类上升5.6个百分点,Ⅳ类下降1.6个百分点,Ⅴ类持平,劣Ⅴ类下降1.6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持平,Ⅱ类上升12.8个百分点,Ⅲ类下降10.4个百分点,Ⅳ类下降0.8个百分点,Ⅴ类下降0.8个百分点,劣Ⅴ类下降0.8个百分点。

图2-14浙闽片河流污染指标统计

8.1安徽省境内河流

安徽省境内河流水质总体为优,监测的5条支流的5个断面中:Ⅱ类水质断面占40.0%,Ⅲ类占60.0%,无Ⅰ类、Ⅳ类、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与上月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其中:Ⅱ类水质断面比例下降40.0个百分点,Ⅲ类上升40.0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其中:Ⅱ类水质断面比例下降40.0个百分点,Ⅲ类上升

24

40.0个百分点。

其中:率水、练江和横江水质良好;扬之河和新安江水质为优。8.2浙江省境内河流

浙江省境内河流水质总体良好,监测的50条支流的68个断面中:Ⅰ类水质断面占10.3%,Ⅱ类占48.5%,Ⅲ类占29.4%,Ⅳ类占8.8%,Ⅴ类占1.5%,劣Ⅴ类占1.5%。与上月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下降5.9个百分点,Ⅱ类上升1.4个百分点,Ⅲ类上升8.8个百分点,Ⅳ类下降3.0个百分点,Ⅴ类上升1.5个百分点,劣Ⅴ类下降2.9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2.9个百分点,Ⅱ类上升4.4个百分点,Ⅲ类下降7.4个百分点,Ⅳ类、Ⅴ类和劣Ⅴ类持平。

其中:金清港为重度污染;永宁江为中度污染;乌溪江、临城河、大塘港、江厦大港、东阳江和永康江为轻度污染;其余河流水质优良。8.3福建省境内河流

福建省境内河流水质总体良好,监测的34条支流的52个断面中:Ⅱ类水质断面占53.8%,Ⅲ类占34.6%,Ⅳ类占9.6%,Ⅴ类占1.9%,无Ⅰ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与上月相比,Ⅱ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3.8个百分点,Ⅲ类下降1.9个百分点,Ⅳ类持平,Ⅴ类下降1.9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同比,水质无明显变化,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下降3.8个百分点,Ⅱ类上升28.8个百分点,Ⅲ类下降19.2个百分点,Ⅳ类下降1.9个百分点,Ⅴ类下降1.9个百分点,劣Ⅴ类下降1.9个百分点。

其中:龙江为中度污染;闽江和龙津溪为轻度污染;其余河流水质优良。8.4省界断面

浙闽片省界断面水质为优。与上月和去年同期相比,水质均无明显变化。

9西北诸河

西北诸河总体水质为优,监测的32条支流的46个断面中:Ⅰ类水质断面占52.2%,Ⅱ类占45.7%,Ⅲ类占2.2%,无Ⅳ类、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与上月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10.7个百分点,Ⅱ类下降5.2个百分点,Ⅲ类下降3.5个百分点,Ⅳ类下降1.9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19.5个百分点,Ⅱ类下降14.3个百分点,Ⅲ类下降3.3个百分

25

点,Ⅴ类下降1.8个百分点。9.1主要水系

所有河流均水质优良。9.2省界断面

西北诸河省界断面水质为优。与上月相比,王家庄断面水质有所好转;黄藏寺断面水质无明显变化。与去年同期相比,水质均无明显变化。

10西南诸河

西南诸河总体水质为优,监测的41条支流的62个断面中:Ⅰ类水质断面占14.5%,Ⅱ类占72.6%,Ⅲ类占8.1%,Ⅴ类占3.2%,劣Ⅴ类占1.6%,无Ⅳ类水质断面。与上月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1.8个百分点,Ⅱ类上升9.1个百分点,Ⅲ类下降10.9个百分点,Ⅳ类下降1.6个百分点,Ⅴ类上升3.2个百分点,劣Ⅴ类下降1.6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4.8个百分点,Ⅱ类上升3.2个百分点,Ⅲ类下降9.6个百分点,Ⅴ类上升1.6个百分点,劣Ⅴ类持平。10.1主要水系

思茅河为重度污染;西洱河和芒市大河为中度污染;其余河流水质优良。10.2省界断面

西南诸河省界断面水质为优。与上月相比和去年同期相比,水质均无明显变化。

11南水北调调水干线

11.1南水北调东线调水干线

南水北调东线调水干线总体水质良好,监测的15个监测断面(点位)中,Ⅱ类水质断面占20.0%,Ⅲ类占66.7%,Ⅳ类占13.3%,无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与上月相比,水质有所下降,其中:Ⅱ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14.1个百分点,Ⅲ类下降21.5个百分点,Ⅳ类上升13.3个百分点,Ⅴ类下降5.9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水质有所好转,其中:Ⅱ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8.2个百分点,Ⅲ类上升7.9个百分点,Ⅳ类下降10.2个百分点,Ⅴ类下降5.9个百分点。

26

11.2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干线

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干线总体水质为优,监测的7个监测断面(点位)中,Ⅰ类水质断面占28.6%,Ⅱ类占57.1%,Ⅲ类占14.3%,无Ⅳ类、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与上月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持平,Ⅱ类下降14.3个百分点,Ⅲ类上升14.3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11.9个百分点,Ⅱ类上升7.1个百分点,Ⅲ类下降19.0个百分点。

12入海河流

入海河流总体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和五日生化需氧量。监测的171条入海河流的174个断面中:Ⅰ类水质断面占1.1%,Ⅱ类占20.1%,Ⅲ类占32.2%,Ⅳ类占19.0%,Ⅴ类占12.6%,劣Ⅴ类占14.9%。与上月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持平,Ⅱ类上升2.3个百分点,Ⅲ类下降1.7个百分点,Ⅳ类下降7.7个百分点,Ⅴ类下降0.2个百分点,劣Ⅴ类上升7.1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水质有所好转,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0.6个百分点,Ⅱ类上升5.6个百分点,Ⅲ类下降0.1个百分点,Ⅳ类上升2.9个百分点,Ⅴ类上升1.3个百分点,劣Ⅴ类下降10.4个百分点。

图2-15入海河流污染指标统计

27

12.1渤海

渤海入海河流总体为中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和五日生化需氧量。监测的37条支流的37个断面中:Ⅱ类水质断面占10.8%,Ⅲ类占13.5%,Ⅳ类占18.9%,Ⅴ类占32.4%,劣Ⅴ类占24.3%,无Ⅰ类水质断面。与上月相比,水质有所下降,其中:Ⅱ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0.5个百分点,Ⅲ类下降7.0个百分点,Ⅳ类下降6.7个百分点,Ⅴ类上升1.6个百分点,劣Ⅴ类上升11.5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水质有所好转,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下降2.5个百分点,Ⅱ类上升3.3个百分点,Ⅲ类下降1.5个百分点,Ⅳ类下降3.6个百分点,Ⅴ类上升19.9个百分点,劣Ⅴ类下降15.7个百分点。12.2黄海

黄海入海河流总体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和五日生化需氧量。监测的42条支流的42个断面中:Ⅱ类水质断面占14.3%,Ⅲ类占31.0%,Ⅳ类占33.3%,Ⅴ类占9.5%,劣Ⅴ类占11.9%,无Ⅰ类水质断面。与上月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下降2.2个百分点,Ⅱ类上升7.8个百分点,Ⅲ类下降8.1个百分点,Ⅳ类上升2.9个百分点,Ⅴ类下降3.5个百分点,劣Ⅴ类上升3.2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水质明显好转,其中:Ⅱ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6.5个百分点,Ⅲ类上升5.5个百分点,Ⅳ类上升17.6个百分点,Ⅴ类下降10.1个百分点,劣Ⅴ类下降19.5个百分点。12.3东海

东海入海河流总体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和五日生化需氧量。监测的25条支流的25个断面中:Ⅱ类水质断面占20.0%,Ⅲ类占52.0%,Ⅳ类占8.0%,Ⅴ类占8.0%,劣Ⅴ类占12.0%,无Ⅰ类水质断面。与上月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其中:Ⅱ类水质断面比例持平,Ⅲ类上升12.0个百分点,Ⅳ类下降28.0个百分点,Ⅴ类上升4.0个百分点,劣Ⅴ类上升12.0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其中:Ⅱ类水质断面比例下降4.0个百分点,Ⅲ类上升4.0个百分点,Ⅳ类下降12.0个百分点,Ⅴ类上升4个百分点,劣Ⅴ类上升8.0个百分点。12.4南海

南海入海河流总体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和五日生化需氧量。监测的67条支流的70个断面中:Ⅰ类水质断面占2.9%,

28

Ⅱ类占28.6%,Ⅲ类占35.7%,Ⅳ类占14.3%,Ⅴ类占5.7%,劣Ⅴ类占12.9%。与上月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1.5个百分点,Ⅱ类持平,Ⅲ类持平,Ⅳ类下降7.1个百分点,Ⅴ类持平,劣Ⅴ类上升5.8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水质有所好转,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2.9个百分点,Ⅱ类上升8.6个百分点,Ⅲ类下降5.7个百分点,Ⅳ类上升2.9个百分点,Ⅴ类下降1.4个百分点,劣Ⅴ类下降7.1个百分点。

29

三、湖泊和水库

1太湖

1.1湖体

太湖湖体共监测17个点位。全湖整体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其中,西部沿岸区为中度污染;湖心区为轻度污染;北部沿岸区和东部沿岸区水质良好。与上月相比,湖心区和北部沿岸区水质有所好转;全湖整体、西部沿岸区和东部沿岸区水质无明显变化。与去年同期相比,东部沿岸区水质明显好转;全湖整体、湖心区和北部沿岸区水质有所好转;西部沿岸区水质无明显变化。

总氮单独评价时:全湖整体为Ⅴ类水质,其中,东部沿岸区为Ⅲ类水质,湖心区和北部沿岸区为Ⅳ类水质,西部沿岸区为劣Ⅴ类水质。

营养状态评价表明:全湖整体为轻度富营养。其中,东部沿岸区为中营养;北部沿岸区为轻度富营养;西部沿岸区和湖心区为中度富营养。1.2环湖河流

主要环湖河流总体水质良好。监测的39条河流的55个断面中:Ⅱ类水质断面占30.9%,Ⅲ类占45.5%,Ⅳ类占14.5%,Ⅴ类占7.3%,劣Ⅴ类占1.8%,无Ⅰ类水质断面。与上月相比,水质有所好转,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下降1.8个百分点,Ⅱ类下降5.5个百分点,Ⅲ类上升16.4个百分点,Ⅳ类下降9.1个百分点,Ⅴ类上升5.5个百分点,劣Ⅴ类下降5.5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水质明显好转,其中:Ⅱ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9.1个百分点,Ⅲ类上升14.6个百分点,Ⅳ类下降14.6个百分点,Ⅴ类上升1.8个百分点,劣Ⅴ类下降10.9个百分点。

主要入湖河流:百渎港为中度污染;武进港、南溪河和殷村港为轻度污染;其余河流水质优良。

主要出湖河流:胥江和苏东河水质为优。

主要环湖河流:新夏港河和浏河为中度污染;枫泾塘、德胜河、吴淞江和京杭运河为轻度污染;其余河流水质优良。

30

2滇池

2.1湖体

滇池湖体共监测10个点位。全湖整体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其中,滇池外海和滇池草海均为轻度污染。与上月相比,滇池外海水质明显好转;全湖整体和滇池草海水质无明显变化。与去年同期相比,全湖整体、滇池外海和滇池草海水质均无明显变化。

总氮单独评价时:全湖整体为Ⅳ类水质,其中,滇池外海为Ⅲ类水质,滇池草海为劣Ⅴ类水质。

营养状态评价表明:全湖整体为轻度富营养状态。其中,滇池外海和滇池草海为轻度富营养。2.2环湖河流

主要环湖河流总体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总磷。监测的12条河流的12个断面中:Ⅱ类水质断面占33.3%,Ⅲ类占25.0%,Ⅴ类占41.7%,无Ⅰ类、Ⅳ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与上月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其中:Ⅱ类水质断面比例下降16.7个百分点,Ⅲ类上升8.3个百分点,Ⅳ类下降16.7个百分点,Ⅴ类上升41.7个百分点,劣Ⅴ类下降16.7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水质明显好转,其中:Ⅱ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25.0个百分点,Ⅲ类下降25.0个百分点,Ⅳ类下降16.7个百分点,Ⅴ类上升41.7个百分点,劣Ⅴ类下降25.0个百分点。

主要入湖河流:东大河、马料河、宝象河和淤泥河为中度污染;其余河流水质优良。

主要环湖河流:金汁河为中度污染。

3巢湖

3.1湖体

巢湖湖体共监测8个点位。全湖整体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其中,东半湖和西半湖均为轻度污染。与上月相比,全湖整体、东半湖和西半湖水质无明显变化。与去年同期相比,西半湖水质有所好转;全湖整体和东半湖水质无明显变化。

总氮单独评价时:全湖整体为Ⅴ类水质,其中,东半湖为Ⅳ类水质,西半湖为劣Ⅴ类水质。

31

营养状态评价表明:全湖整体为轻度富营养状态。其中,东半湖为中营养;西半湖为轻度富营养。3.2环湖河流

主要环湖河流总体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化学需氧量和总磷。监测的10条河流的14个断面中:Ⅱ类水质断面占28.6%,Ⅲ类占42.9%,Ⅳ类占7.1%,Ⅴ类占7.1%,劣Ⅴ类占14.3%,无Ⅰ类水质断面。与上月相比,水质有所好转,其中:Ⅱ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7.2个百分点,Ⅲ类持平,Ⅳ类持平,Ⅴ类持平,劣Ⅴ类下降7.1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水质有所好转,其中:Ⅱ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14.3个百分点,Ⅲ类下降7.1个百分点,Ⅳ类下降7.2个百分点,Ⅴ类上升7.1个百分点,劣Ⅴ类下降7.1个百分点。

主要入湖河流:南淝河和十五里河为重度污染;派河为中度污染;其余河流水质优良。

主要出湖河流:裕溪河水质良好。主要环湖河流:丰乐河为轻度污染。

4重要湖泊

本月监测的47个重要湖泊中,杞麓湖、星云湖和程海等5个湖泊为劣Ⅴ类水质,大通湖、异龙湖和仙女湖等5个湖泊为Ⅴ类,洪湖、淀山湖和龙感湖等8个湖泊为Ⅳ类,白马湖、南漪湖和沙湖等22个湖泊为Ⅲ类,东钱湖、班公错和邛海等5个湖泊为Ⅱ类,花亭湖和抚仙湖为Ⅰ类。与上月相比,南漪湖和东钱湖明显好转,洪湖、洪泽湖、沙湖高邮湖和瓦埠湖有所好转,仙女湖、鄱阳湖、西湖、百花湖、柘林湖、万峰湖、洱海和高唐湖有所下降,其余湖泊水质无明显变化。与去年同期相比,沙湖和黄大湖明显好转,大通湖、洪湖、淀山湖、异龙湖、龙感湖、白洋淀、洪泽湖、阳澄湖、高邮湖、镜泊湖、焦岗湖、洞庭湖、小兴凯湖、阳宗海和东钱湖有所好转,羊卓雍错明显下降;杞麓湖、菜子湖、西湖、柘林湖和赛里木湖有所下降,其余湖泊水质无明显变化。

总氮单独评价时:杞麓湖、淀山湖和白洋淀等6个湖泊为劣Ⅴ类水质,洪湖、白马湖和仙女湖等11个湖泊为Ⅴ类,大通湖、星云湖和异龙湖等9个湖泊为Ⅳ类,其余21个湖泊水质均满足Ⅲ类水质标准。

32

监测营养状态的45个湖泊中,杞麓湖、大通湖和洪湖为中度富营养状态,星云湖、淀山湖和异龙湖等15个湖泊为轻度富营养状态,高唐湖、花亭湖和抚仙湖等4个湖泊为贫营养状态,其余23个湖泊均为中营养。

图3-12019年1月重要湖泊营养状态指数比较

33

5重要水库

本月监测的45个重要水库中,昭平台水库为劣Ⅴ类水质,莲花水库为Ⅴ类,玉滩水库和王瑶水库为Ⅳ类,察尔森水库、磨盘山水库和峡山水库等10个水库为Ⅲ类,鸭子荡水库、崂山水库和董铺水库等23个水库为Ⅱ类,红崖山水库、太平湖和长潭水库等8个水库为Ⅰ类。与上月相比,鸭子荡水库、崂山水库、玉滩水库和小浪底水库有所好转,昭平台水库水质明显下降,莲花水库、王瑶水库、鲁班水库、铜山源水库和富水水库水质有所下降,其余水库水质无明显变化。与去年同期相比,崂山水库和鹤地水库水质明显好转,鸭子荡水库、董铺水库、大广坝水库、新丰江水库和南湾水库水质有所好转,昭平台水库水质明显下降,白龟山水库、山美水库和王瑶水库水质有所下降,其余水库水质无明显变化。

总氮单独评价时:鸭子荡水库、崂山水库和云蒙湖等7个水库为劣Ⅴ类水质,莲花水库、磨盘山水库和峡山水库等5个水库为Ⅴ类水质,察尔森水库、玉滩水库和瀛湖等9个水库为Ⅳ类水质,其余24个水库水质均满足Ⅲ类水质标准。

监测营养状态的43个水库中,察尔森水库和莲花水库为轻度富营养状态,漳河水库、大隆水库和长潭水库等16个水库为贫营养状态,其余25个水库均为中营养。

图3-22019年1月重要水库营养状态指数比较

34

附录

1、概况说明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设置方案>的通知》(环监测[2016]30号文件)中公布的1940个地表水国控评价、考核、排名断面(以下简称“国考断面”)和“十三五”国家入海河流设置的195个监测断面(其中85个断面包含在国考断面中),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组织开展了全国地表水水质月监测工作,并根据监测结果编制全国地表水水质月报。

其中,地表水国考断面包括: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和辽河七大流域,浙闽片河流、西北诸河和西南诸河,太湖、滇池和巢湖环湖河流等共978条河流的1698个断面;以及太湖、滇池、巢湖等112个(座)重点湖库的242个点位(60个湖泊173个点位,52座水库69个点位)。

地表水水质评价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环办[2011]22号文件)。

2、地表水水质月报评价指标及标准

根据《关于印发<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的通知》(环办[2011]22号文)的要求,地表水水质评价指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除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以外的21项指标。即: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铜、锌、氟化物、硒、砷、汞、镉、铬(六价)、铅、氰化物、挥发酚、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硫化物。总氮作为参考指标单独评价。水温仅作为参考指标。湖泊和水库营养状态评价指标为:叶绿素a(chla)、总磷(TP)、总氮(TN)、透明度(SD)和高锰酸盐指数(CODMn)共5项。

水质评价标准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按Ⅰ类~劣Ⅴ类六个类别进行评价。

湖泊和水库营养化评价方法执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总站生字[21]090号文,按贫营养~重度富营养五个级别进行评价。3、河流水质评价方法

(1)断面水质评价

河流断面水质类别评价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即根据评价时段内该断面参评的指标

35

表1断面、河段水质定性评价

水质类别Ⅰ、Ⅱ类水质Ⅲ类水质Ⅳ类水质Ⅴ类水质劣Ⅴ类水质水质状况优良好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表征颜色蓝色绿色黄色橙色红色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游泳区一般工业用水和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农业用水及一般景观用水除调节局部气候外,使用功能较差水质功能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中类别最高的一项来确定。描述断面的水质类别时,使用“符合”或“劣于”等词语。断面水质类别与水质定性评价分级的对应关系见表1。

(2)河流、流域(水系)水质评价

河流、流域(水系)水质评价:当河流、流域(水系)的断面总数少于5个时,计算河流、流域(水系)所有断面各评价指标浓度算术平均值,然后按照“(1)断面水质评价”方法评价,并按表1指出每个断面的水质类别和水质状况。

当河流、流域(水系)的断面总数在5个(含5个)以上时,采用断面水质类别比例法,即根据评价河流、流域(水系)中各水质类别的断面数占河流、流域(水系)所有评价断面总数的百分比来评价其水质状况。河流、流域(水系)的断面总数在5个(含5个)以上时不作平均水质类别的评价。如果所有断面水质均为Ⅲ类,整体水质为“良好”。

河流、流域(水系)水质类别比例与水质定性评价分级的对应关系见表2。

表2河流、水系水质定性评价

水质类别比例Ⅰ~Ⅲ类水质比例≥90%75%≤Ⅰ~Ⅲ类水质比例<90%Ⅰ~Ⅲ类水质比例<75%,且劣Ⅴ类比例<20%Ⅰ~Ⅲ类水质比例<75%,且20%≤劣Ⅴ类比例<40%Ⅰ~Ⅲ类水质比例<60%,且劣Ⅴ类比例≥40%水质状况优良好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表征颜色蓝色绿色黄色橙色红色(3)地表水主要污染指标的确定方法a、断面主要污染指标的确定方法

评价时段内,断面水质为“优”或“良好”时,不评价主要污染指标。

36

断面水质超过Ⅲ类标准时,先按照不同指标对应水质类别的优劣,选择水质类别最差的前三项指标作为主要污染指标。当不同指标对应的水质类别相同时计算超标倍数,将超标指标按其超标倍数大小排列,取超标倍数最大的前三项为主要污染指标。当氰化物或汞、铅、六价铬等重金属超标时,也作为主要污染指标列出。

确定了主要污染指标的同时,应在指标后标注该指标浓度超过Ⅲ类水质标准的倍数,即超标倍数,如高锰酸盐指数(1.2)。对于水温、pH值和溶解氧等项目不计算超标倍数。

超标倍数=

某指标的浓度值-该指标的Ⅲ类水质标准

该指标的Ⅲ类水质标准

b、河流、流域(水系)主要污染指标的确定方法

将水质超过Ⅲ类标准的指标按其断面超标率大小排列,整个流域取断面超标率最大的前五项为主要污染指标,河流水系取断面超标率最大的前三项为主要污染指标;对于断面数少于5个的河流、流域(水系),按“a、断面主要污染指标的确定方法”确定每个断面的主要污染指标。

某评价指标超过Ⅲ类标准的断面(点位)个数×100%

断面(点位)总数

断面超标率=

4、湖泊水库评价方法

(1)水质评价

a、湖泊、水库单个点位的水质评价,按照“2(1)断面水质评价”方法进行。b、当一个湖泊、水库有多个监测点位时,计算湖泊、水库多个点位各评价指标浓度算术平均值,然后按照“2(1)断面水质评价”方法评价。

c、湖泊、水库多次监测结果的水质评价,先按时间序列计算湖泊、水库各个点位各个评价指标浓度的算术平均值,再按空间序列计算湖泊、水库所有点位各个评价指标浓度的算术平均值,然后按照“2(1)断面水质评价”方法评价。

d、对于大型湖泊、水库,亦可分不同的湖(库)区进行水质评价。e、河流型水库按照河流水质评价方法进行。(2)营养状态评价

37

a、评价方法

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TLI(∑))。b、湖泊营养状态分级

采用0~100的一系列连续数字对湖泊(水库)营养状态进行分级:

TLI(∑)<3030≤TLI(∑)≤50TLI(∑)>5050<TLI(∑)≤6060<TLI(∑)≤70TLI(∑)>70

c、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计算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TLI(􀰑)=∑Wj·TLI(j)

mj=1

贫营养中营养富营养轻度富营养中度富营养重度富营养

式中:TLI(􀰑)——综合营养状态指数;

Wj——第j种参数的营养状态指数的相关权重;TLI(j)——代表第j种参数的营养状态指数。

以chla作为基准参数,则第j种参数的归一化的相关权重计算公式为:

Wj=

∑r

mj=1

rij2

ij2

式中:rij——第j种参数与基准参数chla的相关系数;

m——评价参数的个数。

中国湖泊(水库)的chla与其它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rij及rij2见表3。

表3中国湖泊(水库)部分参数与chla的相关关系rij及rij2值

参数rijrij2chla11TP0.840.7056TN0.820.6724SD-0.830.6889CODMn0.830.688938

(4)各项目营养状态指数计算TLI(chla)=10(2.5+1.086lnchla)TLI(TP)=10(9.436+1.624lnTP)TLI(TN)=10(5.453+1.694lnTN)TLI(SD)=10(5.118-1.94lnSD)TLI(CODMn)=10(0.109+2.661lnCODMn)

式中:chla单位为mg/m3,SD单位为m;其它指标单位均为mg/L。5、不同时段水环境变化的判断

对断面(点位)、河流、流域(水系)、全国及行政区域内不同时段的水质变化趋势分析,以断面(点位)的水质类别或河流、流域(水系)、全国及行政区域内水质类别比例的变化为依据,对照表1或表2的规定,按下述方法评价。

按水质状况等级变化评价:

①当水质状况等级不变时,则评价为无明显变化;

②当水质状况等级发生一级变化时,则评价为有所变化(好转或变差、下降);③当水质状况等级发生两级以上(含两级)变化时,则评价为明显变化(好转或变差、下降、恶化)。

按组合类别比例法评价:

设△G为后时段与前时段Ⅰ~Ⅲ类水质百分点之差:△G=G2-G1,△D为后时段与前时段劣Ⅴ类水质百分点之差:△D=D2-D1;

①当△G-△D>0时,水质变好;当△G-△D<0时,水质变差;②当│△G-△D│≤10时,则评价为无明显变化;

③当10<│△G-△D│≤20时,则评价有所变化(好转或变差、下降);④当│△G-△D│>20时,则评价为明显变化(好转或变差、下降、恶化)。按水质状况等级变化评价或按组合类别比例变化评价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一致,可采用任何一种方法进行评价;若评价结果不一致,以变化大的作为变化趋势评价的结果。

3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