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教育 翻团 ‘‘ 人才’’的定义论述及不足 嘞胡荷花 内容摘要: “人“和”才“二字皆是象形字演变而来, 张章的僦文解字》有云: “人,天地之性最贵 者也”意即天地之间最为宝贵的生物。 “才,草木之初也。 从I上贯一,将生枝叶“意即世间万物之始均为 才。 关键词: “人才” 僦文解字》 教育 一.词源考证 2、创造性人才观人才具有创造 人才,也作人材,在我国文献 性。如王通讯认为:“人才,就是指 史上很早就出现了。如先秦作品 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进行了创 《诗经》,诗日:”君子能长育人才, 造性的劳动,做出较大贡献的人。 则天下喜乐之矣!“虽然早有“人 “叶忠海、罗洪铁、余枫、陈遗志等 才”一词,但开始时用得并不普遍. 皆意见相同。3、平民化人才观认 或是古人喜欢用单字,故常用“贤 为通过努力人人可以成为人才。 “来代替,如常说的“举贤荐能”、 蔡永宁认为:“人才是相对于人力 “求贤若渴”。宋代以后“人才”一 而言的,是指具有一定的知识或经 词使用逐渐增多。如《宋史》卷三 验、通过自己的智能或技能可胜 四七,黄廉有云“成天下之务,莫急 任复杂劳动的人。”周媛、王文波 于人才”。后来“人才”一词使用逐 对此认可。4、标准化的人才观认 渐增多,《辞源》对人才的定义是: 为达到设定标准的就是人才。如 有才学的人。《现代汉语词典》中 国家人才部将人才定义为某种资 对“人才”一词的解释是:“德才兼 质获得者,学者李维平对人才的 备的人、有某种特长的人”。很明 定义也如此。 显人才一词的本意具有道德与才 现有人才定义有以下不足之 能的双重性。 处。1、约定俗成的人才一般是指 英语中没有与“人才”完全对 人的学习和创造能力相较人为 应的词。最相近的词是:talent(天 优,不拘行业;而理论界的大多数 才、有特别才能的人)和genius(天 定义将原创性劳动及突出贡献作 才),都着重于人的天赋才能。英语 为必要标准,使人才的概念近似 中与“人才”相近的词还有human 于英才和天才概念,提高了人才 capitla(人力资本),指凝集在劳动 门槛,明显脱离了中国社会长期 者本身的知识、技能、智慧,重指 以来关于人才一词的特定语义环 人后天通过教育培训形成的知识 境。2、概念缺少必要的理论清晰 能力,带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 度,体现在定义人才所使用的创 色彩。 造性、杰出性、较大和突出贡献三 二.已有定义及不足 个关键概念上。创造性概念不清 纵观国内近二十年来的相关 晰,杰出性、较大和突出贡献是比 资料,人才定义举不胜举,分析整 较性概念。这种理论上的模糊性 理归纳如下。1、精英人才观认为 造成了实际工作中对人才界定的 人才具有超常的素质和贡献。如 困难。3、大多数理论定义在人才 钟祖荣认为:“人才是在品德”智 开发实践中的理论指导愈义还有 能”创造性三者中的一个或几个 所欠缺。在人事工作实践中,我们 方面,其实际水平和实际成果都 常常说“要发现人才”,这里的“人 杰出的人。”黄津孚、夏建刚和邹 才”是一个潜在概念,暗含了人的 海燕等持相同人才观。萧鸣政更 一种潜在的能力。4、虽有一些学 是将优良的思想品德纳入标准。 者尝试将人才的定义标准化,但 其表述将人才这一概念过于窄化 和平淡化,不足以表达“人才”的 概念。5、道德修养已然被隔离在 内涵之外,这是对传统文化的抛 弃和不尊重。因此无论是从传承 文化的角度,还是社会需要的角 度,我们都应该将道德的标准重 新纳入“人才”定义范围内。 三.反思与结论 综合以上内容,反思斟酌后 我认为:教育挖掘出才能,使专业 能力达到一定标准能在实践中推 动社会生产的发展,并且道德水 平良好行事作风积极向上的人。 本人认为此定义的优点在于:重 视教育作用,对人才的发掘和培 养意义重大;肯定人的天赋,具有 激励作用;贴切生活更能为普通人 所接受,而理论本就不应该脱离 普通人;设定的标准相对清晰,在 实践中更易于界定人才;充分肯定 了人才的“潜在能力和贡献”,具 有激励作用;概念范围适中,不曾 窄化人才概念;将道德纳入人才概 念,这既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 是对人才们的约束,只有思想道 德积极的人才能做出有益于社会 的事情,才能真正堪称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章.说文解字[H].北京:中国华侨 出版社。2012..10:42 2.蔡永宁,《人才界定及其一般含义与 特殊含义》[J].人才开发,2008.1l:10—11 3..钟祖荣.《现代人才学》[H].杭州:浙 江教育出版社.1988 4.黄津孚.《人才是高素质的人——关 于人才的概念》[J].中国人才.2001,22:31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