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体育教学背景
体育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社会的进步推动着人类需求结构的变化,体育的发展必将和人类社会的需求相连接。比如,体育与军事、休闲娱乐、教育和经济等都有紧密的联系。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教学的研究也产生巨大效应,如,体育带给人们的健身功能、娱乐功能、教育功能和促进经济发展功能等。
正因为体育在当代以及未来将发挥积极的作用,各国也将体育教育事业摆在重要位置,如我国,从小学开始就倡导学生应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现在,我们的体育教育日益朝着科学化和全面化发展,其目标是培养学生体育意识,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并最终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
二、 体育教学方法分类和比较分析
根据教育学的一般规律,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方法,并都能依据一定的标准作出科学的分类。体育教学也不例外,不但要遵循教学的一般规律和教学原则,还要遵循体育教育特有的教学特点,体育教学主要有以下分类方式:
(一)在传授体育技能方面,主要有语言法、直观法、完整法、分解法和矫正法。在这种分类中,主导者必然是教师一方。 1.语言法,是指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传播体育技能与学生进行沟通,内容是向学生讲解教学的目标、动作要领、要求等,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技能和动作。语言法又可以分为:(1)讲解,指教师直接以口头形式将各种体育活动的动作要领、注意事项告知学生,并由学生从其口头教学中进行领悟。(2)口令,指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的或者自创的口号进行教学,目的在于简化教学,便于理解和管理学生,比如稍息、立正等,这种形式同时带有命令性,有利于树立老师的权威。(3)指示,是比口令更加平和但又区别于讲解的一种语言教学方式。(4)问答法,这种方法是口头教学中最常用的,简言之,在教学中采取老师问学生答的形式,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巩固检测作用。(5)默念和暗示,这种教学方式比较少用,但在关键时刻常见,特别是在军训活动中。可见,语言法内容十分丰富,而且也是实现师生紧密交流的重要手段。
2.直观法,是指在体育课中,教师要求学生通过视听触等感官来感受动作要领,并加以模仿,其关键在于教师对每个动作都要细致分析,使学生身临其境,掌握各个动作的特征。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动作示范,方式可以是教师亲自示范或者通过影片来演示。但示范的同时不能忘记教师讲解的作用。(2)模型展示,以模型进行演示,使学生从旁体会。
3.完整法,毋庸置疑,是指教师对于每个动作、每个演示给以完整的展示或者讲解,而不进行分解,使动作得以完整传授。该法的优点是便于学生完整的掌握各个动作,以及实现动作的连贯性,但是其缺点也在于因为是完整的讲解,不易于学生有重点的把握关键,从而提高动作的质量。
4.分解法,正好与完整法相对应,是指教师将每个动作进行分解,从而便于学生理解,其优点正是完整法的缺点,而其缺点也与之优点相对应,既不利于动作的完整性和连贯性,使动作难以在整体上给人以美感。
5.矫正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动作的不完善处或错误加以纠正,使错误尽早改正,动作趋向规范化。无疑该法是上述方法4的最好补充和补救措施。
(二)在学生自我体能发展方面,主要有:负重法、持续法、间歇法、游戏法、综合法和比赛法等。体能发展是指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学生自主参与来提高其体育素养(包括身心两方面),无疑,在这种分类,是以学生为主导的。
1.负重法,指教学中,学生通过负重来进行体能锻炼,该法对于锻炼学生肌肉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其缺点在于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好监管义务,做好保护与自我保护,以免学生受伤,并要求学生量力而为,使年龄与负重相适应。 2.持续法,在长时间里保持动作的练习而不断续,是一种稳定的练习方式。该法与上述要求一样,效果显著,但也冒有风险,如果学生无法适应的话,应适当减少运动量或者缩减练习时间。 3.间歇法,该法与上述方法正好相反,强调的是间歇性的锻炼。目的在于以时间磨效果,显然该法没有那么明显的效果,但是在较长时间后更能增强体质。
4.游戏法和比赛法,这两种方法是教师常用的也是学生最乐于参
加的,真正做到寓教于学,使学生在玩的同时锻炼身体。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5.综合法,是指综合上述方法,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既可以随时制定采用某一种方式或者两种、三种方式一齐使用。便于教师灵活安排教学,以及有利于因材施教。 三、方法选择
综合上述分析,在当代体育教学中,有多种教学方法可以采用。无疑,每一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那么到底教师该如何选择呢?本文认为,既然是选择就必然要有选择的标准,至于用何种体育教学方法教学的问题上,标准应该是立足于学生,以学生身体健康发展为根本。具体而言,应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学应与学生的身体状况和年龄相适应,就是说,老师应充分掌握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不能以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比如,小学生应该适合哪种方式的教学,中学生又是哪种等。 另外,教学选择与教学环境相适应,不能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阳光明媚都是一个模式往上面套,应灵活变通。还有就是与运动场所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方法。
最后,一切安全第一。教师不能为了提高成绩而不顾学生的承受能力,生搬硬套的教学,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即使是学生自愿的,教师对学生也应担负起监护义务。
我想在以上标准的基础上再来综合运用上述方法,必然能够取得事半功倍之效,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因为,以
上方法本身而言就有互补性,不然简单以谁优谁劣进行评判。只有找到各种方法最佳的结合点,才能使体育教学达到最佳效果。教师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身心健康的学生,因此,体育教学具有重大的意义。 四、结语
体育教学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体育教师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我国的体育教学活动更加完善,学生素质不断提高,身心健康发展,为国家体育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源源不断输送身心健康的栋梁之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