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幼儿学前教育)行为观察记录的要素与注意事项

来源:好走旅游网


第一章 幼儿行为观看

第一节 幼儿行为观看概述

教学目标

1. 了解观看记录的要素有哪些

2. 了解观看记录时的本卷须知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过程

四、观看记录的要素与本卷须知

〔一〕观看的要素

观看者在进行观看的时候应尤其注意以下要素:

谁〔who〕、什么地点〔where〕、什么时候〔when〕、什么事〔what〕、如何样〔how〕、什么缘故〔why〕。

1、谁〔who〕

行为者与行为对象

具体有哪些幼儿在场?他们各自的角色、地位或身份是什么?

有多少幼儿在场?是什么样的群体?不同的幼儿在群体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谁是负责人?谁是追随者?

2、什么地点〔where〕

行为发生的地点及场景

幼儿的行为、与幼儿有关的事件是在哪里发生的?那个地点有什么特征?

3、什么时候〔when〕

行为发生的日期和具体时刻

幼儿的行为或与幼儿相关的事件在什么时候发生?持续了多久?是否有中断等。

4、什么事〔what〕

观看对象发生了什么事

5、如何样〔how〕

行为或时刻的具体表现及过程

6、什么缘故〔why〕

行为或事件是如何发生的?发生的缘故可能是什么?

下面以美国谢因(Shirin)《一个婴儿的传记》一书中的一段描述日记为例,说明日记描述法应记载的内容:

“第25天,黄昏,祖母坐在火炉旁,她把婴儿平放在自己的膝盖上。婴儿感到专门浦意,她盯着祖母的脸。这时,我走近祖母,并坐在她身旁,把脸伏在婴儿身上。如此,婴儿不能直截了当看到我的脸。她努力把眼睛转向我的脸。不久,她头顶和嘴唇的肌肉就出现了轻微的紧张。然后,她又把眼睛转回到祖母脸上,继而又转向了我,如此往返几次。最后,’她大概看见了我肩上的一片灯光,她转动眼睛和头以便能更好的看见它。凝视了一会儿,她的脸上出现了一种新的表情——一种模糊的初步的热情。她不再只是盯着它,而是真正地去看它。〞

在上述记录中,作者以自己的侄女为观看对象进行描述记录。观看者记录了:

婴儿年龄:2 5天;

时刻:黄昏;

地点:家中;

情境:火炉旁;

还有婴儿的情绪、活动、反响等等。在结尾处,观看者还做了概括性结论。

〔二〕观看记录时的本卷须知

在进行观看记录时应该满足以下条件:

系统有逻辑;详细;真实;准确;非主观推断、无偏见

〔1〕系统、有逻辑

记录的顺序是否和事件发生的顺序一致?

观看过程中是否使用了事先设计好的格式?填表的方式是否正确?收集的资料是否涵盖了要求的所有领域?

是否记录了日期和开始的时刻?

是否说明了观看的总时刻长度?

(2)详细

你的观看是否在围绕目标进行?

你是否记录了足够的事实信息以便让他人能清晰地理解你所观看到的资料?

你的记录是否存在不明确的地点?

你是否重复记录了某些信息,却误认为自己增添了许多细节?

〔3〕真实

你是否如实地记录了所发生的情况和你看到了什么?或者说,你是否记录了你对所发生的情况的猜测和想象?

假设他人阅读你的观看记录,他们能否清晰地了解你所观看到的现象?

〔4〕准确

你的观看资料是否真实准确?

你所记录的时刻发生的顺序或时刻是否准确?

〔5〕非主观推断、无偏见

你的观看资料中是否包含带有偏见的陈述或自己的主观推断?

观看必须客观,在描述观看到的现象时,不能含有任何可能会阻碍信息的准确性的价值推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