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劳动工资统计变革与发展的分析
作者:钟慧明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3年第15期
摘要:作为一项专业性及规范性都很强的工作,做好对劳动工资统计的相关工作对于加快企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现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结合当前企业劳动工资统计现状,简要探讨加强企业劳动工资统计变革与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劳动工资;统计;问题;变革;发展
中图分类号:F24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一、企业劳动工资统计存在的问题
1.统计人员的职业素质相对较低。许多企业都缺少专业的劳动工资统计人才,基层的统计人员很多都不具备过硬的统计专业知识,所以推进工作十分艰难。另外,部分管理人员对劳资统计不够重视,统计人员同时还要负责其它的工作,劳资统计在单位里只能算是边缘性的工作,统计人员的主要精力还是做其它的工作,造成无法专心做好数据统计的现象。虽然有的统计人员已经从事了多年的统计工作,但是对统计的业务还是没有彻底理解,没能熟练运用统计所需的专业知识,很难根据统计的要求进行相关工作,就更谈不上进行数据准确性的评估了。 我们在工作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企业的基层统计人员更替十分频繁,不少劳资统计人员都只是从事二年左右的统计工作就转职了,接替的人也是单位临时安排的,几乎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统计知识培训,根本没有了解工作的具体内容以及所需的知识,就直接顶上了岗位。一旦真正工作起来,一点头绪也没有,全靠模仿过去的统计报表,随机找到一些数字,将其作为最终的统计数据,直接填表上报,这种工作方式当然会错漏百出,甚至导致统计严重失实。 2.未清晰理解统计指标。相关工作人员未能清晰理解统计指标,导致出现问题时无法直接解决,拖慢了劳资统计上报的速度以及数据的准确性。劳资统计的上报时间通常在每季的季末,有足够的准备时间,而且工作量也不是很大,因此许多工作人员都是兼职的,岗位也经常变动。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未能正视该统计的重要性,虽然上级主管部门十分重视劳资统计的工作,可是许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都觉得,会计统计是为了生产以及经营进行服务的,可是劳资统计却是服务主管部门进行宏观调控的,只是需要尽尽义务而已。另外,劳资统计得出的数据也基本上不会影响政绩考核,所以导致了重视会计的统计,轻视劳资的统计情况。还有极个别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出于其它方面的需要,会直接或者间接干预劳资的统计。
3.统计数据获得渠道单一,忽视对结果的分析。企业一般的统计工作,主要根据各衔接部门逐级上报的数据,建立阶段性报表以及其它各项临时报表,像是按照月份、季度、年度等层次制订、汇总、上报所有的统计数据信息,因为每份报表关注的内容十分单一,所包含的信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量也不大,造成了信息范围过于狭窄,信息统计的搜集数据渠道极为固定。另外,部分劳资统计人员仅仅关注统计数据的搜集、整合以及上报,忽视对结果的科学分析以及数学预测,未能发挥劳资统计辅助企业管理的核心作用。针对季度性的劳资统计核查发现,部分单位未能提供完整的原始记录,没有完备的统计台账,导致账目混乱,统计指标没有统一的参照,最终使统计数据失实。
4.统计方式陈旧,信息化配套未能及时跟进。企业在进行原始数据采集时都是依靠人手进行,自动化配套不完备,统计方式上也基本上就是定期上交报表,很少应用计算机进行数据的相关处理,主要表现有:首先,暂时未能实现网上直报,导致基层统计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以及物力;其次,报表在处理、核查、汇总等方面缺乏严密性,导致不能及时发现数据中存在的错误,仅靠汇总的时候来发现问题;汇总方法又太过单一,几乎没有深加工的可能,或者只能把数据导出后进行单独的操作,造成复核的工作更加复杂。 二、加速企业劳动工资统计改进的途径
1.创新企业劳资统计的方式。当前,由于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借助科学精确的劳资统计数据以及统计分析结果来为投资、运营等重要经营决策提供参考的情况越来越普遍,有的企业负责人还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请知名公司开发适合本企业的软件,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升企业在劳资统计方面的能力。
虽然劳资统计给我们最直观的数据就是“结果”,可是却应该更重视统计的“过程”,统计应该能够实现准确预测、数据分析,从而为企业进行更加科学的决策以及管理提供数据基础。劳资统计的结果可以体现一个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最真实情况,借助对这些数据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能够对企业的未来规划做出合理的推测,进而提升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力。 广东省内的某企业就在2009年使用了金蝶K3的专业人力资源软件,依靠现代的计算机系统以及人性化的专业软件提升了劳资统计部门的工作水平以及效率,使本企业在劳动工资的造册、下发、统计等方面都实现了信息网络化,不但大大降低了统计人员的工作强度,还从根本上杜绝了使用电子表格时容易发生的操作失误。另外,软件可以把数量巨大的统计数据保存在计算机硬盘中,需要时可以立即进行查找、打印以及下载等操作,令统计数据的使用率大大提高,而且实现了信息的共享,提升了劳资统计数据的重要性。
2.重视规范化的管理。基础工作是企业统计工作的核心,统计工作的质量要求统计数据必须及时以及准确。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在平时的统计工作中,针对基础工作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统一统计标准以及要求的口径。统计数据由很多彼此相互关联的部门与单位提供,无论哪部分出现了错误都会导致其准确性、完整性、时效性受到影响,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统计工作质量保证机制。我们应该将统计工作中所有涉及的部分,全部纳入质量保证机制里面,此外还应使用必要的检验手段,保证统计数据真实准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职业能力。影响每项工作结果的最重要因素始终还是人,劳资统计人员不但需要了解人事劳动管理相关的基础知识,还需要会熟练运用统计方面的知识以及先进的统计方法。提高劳资统计人员的职业能力应该做到:首先,要求统计人员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养,培养敬业爱岗、认真负责、保持原则性的职业道德;其次,提高针对统计相关法律以及法规、统计专业知识的培训力度,强化统计人员的法律意识,并让他们精通统计方面的业务,同时要求他们必须持有统计人员上岗证才可以从事统计工作;最后,重视针对计算机以及相关网络操作的培训,提升统计人员运用先进统计辅助工具的能力。培训在选择内容的时候需要注意针对性,常用的理论一定要深入讲解、实际的操作要做好完整的示范,应该令统计人员通过培训了解需要按照一定方法进行工作的原因。 三、结论
劳动工资统计的数据信息是社会财富分配的核心依据,一直以来都受到各级政府、单位、社会大众的强烈关注。为了保证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以及使用,保证人民分享到合理的劳动果实,推动社会健康良性的成长,各级统计部门以及基层统计人员都应该切实抓好劳资的统计工作。
参考文献:
[1]陈露.人才派遣市场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市场,2011(35).
[2]王微,程萱.我国人才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5).
[3]张建新.浅谈劳动统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9(03). [4]魏书文.企业用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2010(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