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1593474 U(45)授权公告日 2020.09.29
(21)申请号 202020066657.9(22)申请日 2020.01.13
(73)专利权人 上海稻畑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地址 200540 上海市金山区金山第二工业
区金瓯路358号(72)发明人 王允强 朱卫红 沈杰 阮忠明 (51)Int.Cl.
B65D 25/24(2006.01)B65D 25/38(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211593474 U(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IBC集装桶(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IBC集装桶,其包括内塑料体,所述内塑料体外侧设有防护内塑料体用的外钢板体,所述内塑料体内安装有入口和出口,所述外钢板体顶端固定连接有为叠摞内塑料体支撑用的顶部支撑结构,所述内塑料体与顶部支撑结构之间安装有为防护内塑料体顶面用的顶端防护结构,所述外钢板体外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内塑料体侧边用的第二防护板,所述第二防护板高出顶部支撑结构的部分为叠摞内塑料体提供位置参考,所述顶部支撑结构包括第一防护板和固定杆,所述第一防护板为空心正方形板,两根固定杆与两根固定杆交叉固定连接在第一防护板内部。本实用新型具有对IBC集装桶叠摞运输和存储时起到防护的效果。
CN 211593474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IBC集装桶,包括内塑料体(1),所述内塑料体(1)外侧设有防护内塑料体(1)用的外钢板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钢板体(3)顶端固定连接有为叠摞内塑料体(1)支撑用的顶部支撑结构(7),所述内塑料体(1)与顶部支撑结构(7)之间安装有为防护内塑料体(1)顶面用的顶端防护结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BC集装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支撑结构(7)包括第一防护板(71)和固定杆(72),且固定杆(72)固定连接在第一防护板(71)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BC集装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钢板体(3)外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内塑料体(1)侧边用的第二防护板(4),所述第二防护板(4)顶端的高度大于顶部支撑结构(7)的高度,所述第二防护板(4)高出顶部支撑结构(7)的部分与上一个内塑料体(1)叠摞提供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BC集装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端防护结构(6)包括防护内塑料体(1)顶面侧边用的顶边防护板(61)和防护内塑料体(1)顶面四角用的顶角防护块(6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BC集装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钢板体(3)包括第一竖杆(31)、第二竖杆(32)、第一横杆(33)、第二横杆(34)和第三横杆(35),所述第二竖杆(32)固定连接在第一竖杆(31)之间,所述第三横杆(35)固定连接在第一竖杆(31)顶端,所述第一横杆(33)固定连接在第一竖杆(31)中间位置,所述第二横杆(34)固定连接在第一竖杆(31)底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IBC集装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钢板体(3)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结构(2),所述支撑结构(2)包括两个第一支撑腿(21)、第二支撑腿(22)和支撑平板(23),所述第一支撑腿(21)固定连接在支撑平板(23)边角,所述第二支撑腿(22)固定连接在两个第一支撑腿(21)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IBC集装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2)与内塑料体(1)之间安装有底部防护结构(5),所述底部防护结构(5)包括用于防护内塑料体(1)底边的底边防护板(51)和用于防护内塑料体(1)底角的底角防护块(5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BC集装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塑料体(1)顶端开设有入口(14),所述内塑料体(1)的入口(14)外侧转动连接有打开或关闭入口的入口盖(11),且入口盖(11)侧面设有防滑纹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BC集装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塑料体(1)底端开设有出口(13),所述内塑料体(1)的出口(13)安装有控制出口液体流速的出口阀门(12),所述内塑料体(1)靠近出口阀门(12)一侧转动连接有盖住出口阀门或使出口阀门外露的阀门防护盖(121)。
2
CN 211593474 U
说 明 书一种IBC集装桶
1/4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试剂运输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IBC集装桶。背景技术
[0002]IBC集装桶是指IBC中型散装容器。是现代仓储、运输液体产品的必备工具。集装桶由内容器和金属框架组合而成,内容器采用高分子量高密度聚乙烯吹塑成型,强度高、耐腐蚀、卫生性好。[0003]目前,现有技术中,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5203880U的一篇中国专利文件中,记载了一种钢塑复合型IBC吨桶,包括吨桶本体和塑料托盘,塑料托盘设置在吨桶本体下方,吨桶本体呈长方体,吨桶本体由外钢体和内塑料体组成,外钢体采用直径18mm的镀锌管焊接成形,外钢体的四周设有横加强筋和竖加强筋,外钢体的顶部设计有灌装口,灌装口的周围设有斜加强筋,外钢体的底部设有卸料口,内塑体设置在外钢体内壁,其形状大小同外钢体。[0004]上述中的现有设计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吨桶本体顶部未加装与塑料托盘配合的支撑,当对IBC吨桶叠摞运输和储存时,会对吨桶本体顶部造成损伤。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IBC集装桶,其具有对IBC集装桶叠摞运输和存储时起到防护的效果。
[000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0007]一种IBC集装桶,包括内塑料体,所述内塑料体外侧设有防护内塑料体用的外钢板体,所述外钢板体顶端固定连接有为叠摞内塑料体支撑用的顶部支撑结构,所述内塑料体与顶部支撑结构之间安装有为防护内塑料体顶面用的顶端防护结构。[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钢板体为内塑料体提供防护支架,顶部支撑结构为叠摞内塑料体提供支持点,顶端防护结构为防护内塑料体顶面提供防护。[0009]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顶部支撑结构包括第一防护板和固定杆,且固定杆固定连接在第一防护板内部。[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杆使得第一防护板结构较为牢固,保证第一防护板表面能承受较大重力作用。
[0011]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外钢板体外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内塑料体侧边用的第二防护板,所述第二防护板顶端的高度大于顶部支撑结构的高度,所述第二防护板高出顶部支撑结构的部分与上一个内塑料体叠摞提供定位。[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防护板在内塑料体侧边受到冲击时起到防护作用,在将一个内塑料体叠摞在另一个内塑料体表面上时,第二防护板高出顶部支撑结构的部分为叠摞内塑料提供参考位置,达到便于装载的目的。
[0013]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顶端防护结构包括防护内塑料体顶面侧边用的顶边防护板和防护内塑料体顶面四角用的顶角防护块。
3
CN 211593474 U[0014]
说 明 书
2/4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边防护板为内塑料体顶面的侧边提供较好的防护,顶
角防护块为内塑料体顶面的四角提供较好的防护。
[0015]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外钢板体包括第一竖杆、第二竖杆、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和第三横杆,所述第二竖杆固定连接在第一竖杆之间,所述第三横杆固定连接在第一竖杆顶端,所述第一横杆固定连接在第一竖杆中间位置,所述第二横杆固定连接在第一竖杆底端。[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钢板体既为内塑料体提供较好的防护,也为叠摞在外钢板体表面的内塑料体提供稳定的支撑。
[0017]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外钢板体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腿、第二支撑腿和支撑平板,所述第一支撑腿固定连接在支撑平板边角,所述第二支撑腿固定连接在两个第一支撑腿之间。[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平板为叉车的插板提供叉持点,达到便于移动内塑料体的目的,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为内塑料体提供支撑。[0019]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结构与内塑料体之间安装有底部防护结构,所述底部防护结构包括用于防护内塑料体底边的底边防护板和用于防护内塑料体底角的底角防护块,且底边防护板和底角防护块截面均为凹三角形。[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部防护结构为内塑料体地面提供较严密的防护,底边防护板和底角防护块截面为凹三角形,实现底部防护结构与内塑料体底面贴合。[0021]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内塑料体顶端开设有入口,所述内塑料体的入口外侧转动连接有入口盖,且入口盖表面设有防滑纹路。[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入口便于向IBC集装桶加入液体,防滑纹路达到增加摩擦的目的,实现便于拧紧或拧松入口盖。
[0023]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内塑料体底端开设有出口,所述内塑料体的出口安装有控制出口液体流速的出口阀门,所述内塑料体中间位置靠近出口阀门转动连接有阀门防护盖。[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口便于将IBC集装桶内的液体放出,出口阀门实现对出口流量的控制,阀门防护盖为出口阀门提供较好的防护。[002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0026]1. 顶部支撑结构的设计,达到为叠摞内塑料体听过支撑点的目的;[0027]2. 顶端防护结构的设计,实现对来自内塑料体顶端的作用力起到缓冲作用的目的;
[0028]3. 第二防护板的设计,不仅为内塑料体侧边提供防护同时也为叠摞内塑料体提供位置参考。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3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003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0032]附图标记:1、内塑料体;11、入口盖;12、出口阀门;121、阀门防护盖;13、出口;14、
4
CN 211593474 U
说 明 书
3/4页
入口;2、支撑结构;21、第一支撑腿;22、第二支撑腿;23、支撑平板;24、凹槽;3、外钢板体;31、第一竖杆;32、第二竖杆;33、第一横杆;34、第二横杆;35、第三横杆;4、第二防护板;5、底部防护结构;51、底边防护板;52、底角防护块;6、顶端防护结构;61、顶边防护板;62、顶角防护块;7、顶部支撑结构;71、第一防护板;72、固定杆。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0034]结合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IBC集装桶,包括内塑料体1,内塑料体1外形为正方体,且截面为正方形,内塑料体1各角均平滑,内塑料体1顶部中心位置开设有入口14,入口14处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有入口盖11,入口盖11为圆形,外壁设置有防滑螺纹,便于将入口盖11拧紧和拧松,内塑料体1底部侧面开设有出口13,出口13处安装有出口阀门12,内塑料体1在出口处向内塑料体1中心凹陷,凹陷的空间为出口阀门12提供安装点,使出口阀门12不超出内塑料体1正方体空间,出口阀门12用于控制内塑料体1内液体流出量和流出速度,出口阀门12远离内塑料体1一侧转动连接有阀门防护盖121,阀门防护盖121贴合于内塑料体1的侧面,用来盖住出口阀门12,阀门防护盖121用于防护出口阀门12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被损坏,阀门防护盖121为长方体,当需要将内塑料体1内的液体放出时,先将阀门防护盖121向着远离出口阀12方向转动,再打开出口阀门12,将内塑料体1内的液体放出。[0035]结合图1和图2,内塑料体1外侧包裹有外钢板体3,外钢板体3为正方体,外钢板体3包括第一竖杆31、第二竖杆32、第一横杆33、第二横杆34和第三横杆35,第二竖杆32固定在两个第一竖杆31之间且为等间距设置,第二竖杆32与第一竖杆31顶端通过第三横杆35焊接固定,第二竖杆32与第一竖杆31中间位置通过第一横杆33焊接固定,第二竖杆32与第一竖杆31底端通过第二横杆34焊接固定,外钢板体3由四根第一横杆33首尾依次焊接固定、四根第二横杆34首尾依次焊接固定和四根第三横杆35首尾依次焊接固定,四根第一竖杆31分别焊接在横杆焊接点和四根第二竖杆32分别焊接在横杆中间位置。[0036]结合图2,第一竖杆31远离内塑料体1一侧焊接有第二防护板4,第二防护板4用于防护内塑料体1侧面的四边,四个第二防护板4分布焊接在四根第一竖杆31远离内塑料体1一侧,第二防护板4截面为弧形,第二防护板4的顶端高度大于第一竖杆31的顶端高度,第二防护板4高出第一竖杆31的部分为工人叠摞内塑料体1时提供参考位置。[0037]结合图1和图2,外钢板体3底端焊接固定有支撑结构2,支撑结构2包括第一支撑腿21、第二支撑腿22、支撑平板23,支撑平板23焊接在外钢板体3底端,第一支撑腿21焊接在支撑平板23四个边角处,第二支撑腿22焊接在支撑平板23底端,第二支撑腿22位于两个第一支撑腿21中间,支撑平板23在出口阀门12下方安装有截面为半圆形的凹槽24,凹槽24为出口提供出口阀门12防护空间。[0038]结合图1和图2,内塑料体1与支撑平板23之间安装有底部防护结构5,底部防护结构5包括底边防护板51和底角防护块52,底边防护板51和底角防护块52分布设置有四个,底边防护板51安装在内塑料体1底端的四个边,底角防护块52分别安装在内塑料体1底端的四个角,底边防护板51和底角防护块52截面为凹三角形,凹三角形垂直拉伸形成底边防护板51,凹三角形沿内塑料体1底角弧面拉伸形成底角防护块52,底边防护板51对内塑料体1底边形成防护,底角防护块52形成对内塑料体1底角形成防护,四个底角防护板51和四个底角
5
CN 211593474 U
说 明 书
4/4页
防护块52将内塑料体1的底边和底角进行包裹,进而形成防护。[0039]结合图2和图3,外钢板体3顶端焊接固定有顶部支撑结构7,顶部支撑结构7包括第一防护板71和固定杆72,第一防护板71为空心正方形板构成,固定杆72设置为四根,两根固定杆72与两根固定杆72交叉焊接固定在第一防护板71内部,四根固定杆组成“井”字形,顶部支撑结构7的高度略高于入口盖11的高度,当内塑料体1出现叠摞运输时,第一防护板71用于支撑另一个内塑料体1。[0040]结合图2,顶部支撑结构7与内塑料体1之间安装有顶端防护结构6,顶端防护结构6包括顶边防护板61和顶角防护块62,顶边防护板61和顶角防护块62均设置有四个,顶边防护板61安装在内塑料体1顶端四条边上,顶角防护块62安装在内塑料体1顶端四个角上,顶边防护板61和顶角防护块62截面均为凹三角形,凹三角形做垂直拉伸形成顶边防护板61,凹三角形做沿内塑料体1顶角弧面拉伸形成顶角防护块62,四个顶边防护板61对内塑料体1顶边形成包裹,四个顶边防护板61对内塑料体1顶角形成包裹,进而形成防护。[004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原理为:内塑料体1在叠摞运输或叠摞储存时,通过叉车的两根插板插入支撑结构2的支撑平板23底面,叉车的两根插板将内塑料体1举升,当举升的高度大于顶部支撑结构7的高度时,继续举升,直到举升的高度大于第二防护板4的高度,缓慢移动叉车,通过观察,发现上一个IBC集装桶上的第一支撑腿21接近贴合下一个IBC集装桶上的第二防护板4状态,缓慢降落上一个内塑料体1高度,使上一个IBC集装桶上的四个第一支撑腿21落在下一个IBC集装桶上的四个第二防护板4内,完成一次内塑料体1的叠摞。[0042]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6
CN 211593474 U
说 明 书 附 图
1/3页
图1
7
CN 211593474 U
说 明 书 附 图
2/3页
图2
8
CN 211593474 U
说 明 书 附 图
3/3页
图3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