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60分,每题2分)
1、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 ( ) A.王莽 B.杨坚 C.李渊 D.李世民
2、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正式形成于: ( ) A.汉武帝时 B.隋文帝时 C.隋炀帝时 D.唐太宗时
3、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 ) A.攻打陈朝 B.巩固隋朝的统治 C.巡游享乐 D.攻打高丽
4、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 ) A.慈禧太后 B.叶卡特琳娜二世 C.武则天 D.萧太后
5、唐朝的哪座城市,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 ( ) A.洛阳 B.长安 C.扬州 D.成都
6、唐都长安城里繁华的商业区叫做: ( ) A.瓦肆 B.坊 C.市 D.行
7、敢于直言,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的大臣是 : ( ) A.姚崇 B.房玄龄 C.魏征 D.杜如晦
8、开始举行殿试的皇帝是 (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9、贞观年间,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的科目是 ( ) A.文科 B.武科 C.进士科 D.医科
10、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是 ( ) A.崔致远 B.鉴真 C.阿倍仲麻吕 D.玄奘 11、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是 ( ) 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B.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 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D.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
12、提倡诗歌要更多地反映现实生活,达到教育目的的诗人是 ( ) A.韩愈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13、唐朝由盛转衰开始于 ( ) A、安史之乱 B、藩镇割据 C、宦官专权 D、黄巢起义
14、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是: ( ) A.苏州宝带桥 B.北京玉带桥 C.赵州桥 D.卢沟桥
15、被北方少数民族尊为“天可汗”的是 (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玄宗 D.唐高宗
16、岳飞墓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对联中,佞臣指 ( ) A.赵高 B.杨国忠 C.秦桧 D.李林甫
17、我国最后完成经济重心南移是在 ( ) A.唐朝后期 B.五代 C.北宋 D南宋
18、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 ) A.美国的“美元” B.英国的“英镑” C.中国的“交子” D.法国的“法朗”
19、王安石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描写了哪个朝代的节日欢乐气氛? ( )
1
A.汉朝 B.唐 C.宋朝 D.元朝
20、元朝时,我国形成的一个新民族是 ( ) A.回纥 B.回族 C.藏族 D.蒙古族 2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作者是 ( ) A.岳飞 B.王安石 C.文天祥 D.辛弃疾 22、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行政区是在 ( )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23、我国省级行政区最早设立的时间是 (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24、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的朝代是 ( ) A.隋 B.唐 C.两宋 D.元 25、玄奘西行天竺是下列哪部小说的素材 ( ) A.《西游记》 B.《红楼梦》 C.《水浒传》 D.《西厢记》
26、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华时在位的皇帝是 ( ) A.宋太祖 B.宋高宗 C.成吉思汗 D.忽必烈
27、我国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候发明的是 ( ) A.造纸术和火药 B.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C.火药和指南针 D.指南针和造纸术
28、南宋最大的商业都市是 ( ) A.开封 B.东京 C.广州 D.临安 29、“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南山缺。”这几句词的作者是 ( ) A.苏轼 B.李清照 C.岳飞 D.辛弃疾
30、主持编写《资治通鉴》的人是 ( ) A.司马迁 B.司马光 C.司马睿 D.司马炎
二、改错题(本大题有2小题,共6分。其中,第41小题2分,第42小题4分。请写出试题中错误的史实或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31、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隋炀帝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修建了大运河。
错误: 理由:
32、隋朝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洛阳桥,以及唐朝印制的、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活字印刷品——《金刚经》,都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博大精深。
错误: 理由:
错误: 理由:
三、连线题(请用线条将相应的内容连接起来,8分)
33、 诗仙 杜甫 34、 女真族 辽 画圣 李白 党项族 元
2
药王 吴道子 诗圣 孙思邈
四、识图填图题(6分)
蒙古族 西夏 契丹族 金
35、运河两端: A. (地名)
B. (地名) 运河四段: C. D.
E. F.
五、简答题(11分)
36、列举唐朝完善科举制的三位皇帝(3分)
37、列举宋金议和的内容(4分)
38、列举“宋四家” (4分)
39、请阅读下列史料,回答问题(9分)
“天宝二年(743年)12月,他率弟子、工匠等,启程东渡,途中船被巨浪打坏,东渡失败。接着第三次、第四次东渡仍未成功。天宝七年(748年)第五次东渡,又遇狂风巨浪,风急波峻,水黑如墨,境况险恶。船随浪涌,忽如上高山,忽似落深谷,船上淡水缺乏,饮海水又涨腹。在海上漂流14天,饥渴交加,暑热难熬,漂流至海南岛南部,他双目失明,弟子荣睿病逝……天宝十二年,他以66岁高龄,第六次东渡,终于到达九州,受到热烈欢迎,留居奈良……”
(1)上述材料中的“他”是谁?(2分)要到哪里去?(1分)去干什么?(1分)
(2)上述材料中的“他”具有什么样的优秀品质?(2分)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3分)
3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B C B C B C C D C D B D A C B C D C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B C D C C A D B D C B 二、辨析题
31、错误:隋炀帝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修建了大运河 理由: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隋炀帝的暴政
32、错误:洛阳桥
理由: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是赵州桥 错误:活字印刷品
理由:唐朝《金刚经》是雕版印刷品(唐朝采用的是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到北宋才出现)
三、连线题
33、 诗仙 杜甫 34、女真族 辽 画圣 李白 党项族 元 药王 吴道子 蒙古族 西夏 诗圣 孙思邈 契丹族 金 四、识图填图题
35、A 涿郡 B 余杭 C永济渠 D通济渠 E 邗沟 F 江南河 五、简答题
36、唐太宗、唐玄宗、武则天
37、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38、苏轼、米芾、蔡襄、黄庭坚 39、(1)鉴真 日本 传播唐文化 (2) 坚忍不拔、坚持不懈、勇于进取等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