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幼儿学前教育)第二章 学习理论与幼儿教育指导(6)(附答案)

来源:好走旅游网
第二章 学习理论与幼儿教育指导〔6〕

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一错误的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 〕。

A.能力 B.技能 C.兴趣

D.刺激-反响联结

2.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这种动机理论属于〔 〕。

A.强化理论 B.成就动机理论 C.成败归因理论 D.需要层次理论

3.提出观看学习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 A.班杜拉 B.斯金纳 C.华生 D.皮亚杰

4.以下概念中〔 〕不是皮亚杰最先提出的。 A.同化 B.顺应 C.图式 D.反射

5.对黑猩猩做“顿悟实验〞的是〔 〕。 A.苛勒 B.托尔曼

C.桑代克 D.巴甫洛夫

6.我国闻名心理学家一般把人的学习定义为在〔 〕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A.学习行为 B.社会理论 C.社会生活实践 D.文化视野

7.依据强化的性质能够将其分成〔 〕。 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 B.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C.正强化和负强化 D.强化和惩办

8.〔 〕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A.斯金纳 B.布鲁纳 C.苛勒 D.加涅

9.依据学习的定义,以下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暗习惯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10.学生学习直角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 A.词汇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

11.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或其他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相同的行为反响,巴甫洛夫称之为〔 〕。

A.刺激分化 B.刺激比拟 C.刺激泛化 D.行为强化

12.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 A.强化 B.惩办

C.躲避条件作用 D.消退

13.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闻名心理学家〔 〕。 A.斯金纳 B.布鲁纳 C.奥苏伯尔 D.桑代克

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的形成______。 2.完形-顿悟学说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______。 3.强化也是一种操作,它的呈现或撤除能够______发生的概率。 4.教师在教授概念时常常以定义的形式直截了当向学生呈现概念,这是一种______。

5.关于学习的分类,教育心理学家和教学设计专家______在《学习的条件》中先后提出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阻碍较大。

6.联结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全然上通过条件作用,在______和反响R之间建立直截了当联结的过程。

7.桑代克把人和动物的学习定义为刺激与反响之间的联结,认为这种联结的形成是通过______逐步减少错误一再尝试如此一个往复过程习得的。

8.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全然规律:______,刺激泛化与分化。

9.刺激泛化与刺激分化是互补的过程,泛化是对事物的______的反响,分化那么是对事物的差异的反响。

10.所谓编码,不是把有关信息收集在一起,而是______。

11.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说明,学习是______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学习过程是由一系列事件构成的。

12.布鲁纳认为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最终目的是______。 13.意义学习的目的,确实是使符号代表的新知识获得______。 14.同意学习是______。

15.应答性行为是经典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______行为是操作性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

三、简答题。

1.简述我国心理学家的学习分类。 2.简述什么是先行组织者。 3.简述奥苏伯尔对学习进行的分类。

四、论述题。

有的人认为,同意学习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该完全摒弃。

(1)请就此发表你的看法。

(2)辨析同意学习与觉察学习理论的关系。 (3)考虑如何用其相互关系来指导教学实践。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D 3.A 4.D 5.A 6.C 7.C 8.B 9.D 10.C 11.C 12.C 13.C

二、填空题

1.认知结构 2.完形3.增加反响 4.同意学习5.加涅

6.刺激S 7.盲目尝试8.获得与消退 9.相似性 10.用各种方式把信息组织起来

11.学生与环境 12.建构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13.心理意义 14.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同意事物意义的学习 15.操作性

三、简答题

1.我国学者依据教育系统中所传递的经验的内容不同,将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标准的学习。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它是来自反映的对象本身的认知经验。知识的学习,即知识的掌握,是通过一系列的心智活动来生成和获得知识,在头脑中构建起相应的认知结构。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那么要求的活动方式,它是来自于活动主体所做出的行动及其反响的动作经验。技能的学习,通过学习或练习,建立符合法那么的活动方式的过程,有心智技能的学习与操作技能的学习两种。行为标准是用以调节人际交往,实现社会操纵,维持社会秩序的思想工具,它来自于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交往经验。行为标准的学习,又称行为标准的同意,是把外在于主体的行为要求转化为主体内在的行为需要的内化过程。

2.奥苏伯尔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同时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3.美国闻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对学习进行的分类如下:首先,依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学>21分为同意学习与觉察学习;其次,依据学习材料与学习

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他认为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同意学习。

四、论述题

(1)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2)同意学习与觉察学习理论的关系:同意学习与觉察学习是两种相对的学习方式,相互之问既有区别,又有紧密的联系。①同意学习与觉察学习的区别要紧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侧重点不同。同意学习强调现成知识的掌握,觉察学习那么强调探究过程。第二,呈现学习材料的方式不同。在同意学习中,教师把学习内容直截了当呈现给学生;在觉察学习中,教师只呈现一些提示性的线索,而不直截了当呈现学习内容。第三,学习的心理过程不同。在同意学习中,学生只需直截了当把现成的知识加以内化,纳入到认知结构中;在觉察学习中,学生必须首先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从事实中归纳出结论,然后再把结论纳入到认知结构之中。第四,教师所起的作用不同。在同意学习中,教师起主导、操纵的作用;在觉察学习中,教师只起指导作用,而不操纵具体的学习过程。②同意学习与觉察学习的联系要紧表现为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觉察学习需要以同意学习为根底。没有具备一定的知识根底而进行的觉察学习,其效率必定是专门低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只能盲目地、机械地进行“试误〞式的觉察。有效的觉察学习赖以发生的知识根底能够来自同意学习,也能够来自觉察学习,但最圭要的是来自同意学习。因为通过同意学习来积存知识根底的效率比通过觉察学习要高得多。假设仅靠觉察学习来积存知识,那么要消耗专门长时刻,专门难在较短的时刻内积存起雄厚。的知识根底以进行高水平的觉察学习。第二,觉察学习是促进同意学习的一个重要条件。一方面,同意学习的进行,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以具体经验作支柱,而觉察学习是获得具体经验的途径之一,从那个意义上说,它是同意学习的根底;另一方面,在觉察学习中要运用过去所获得的知识(包括同意学习中获得的知识),通过运用能够使这些知识得到稳固和重新理解。

(3)同意学习与觉察学习的关系在教学中的意义。

正确地认识同意学习和觉察学习的关系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要紧

表现为:①从总体上说,学校教学应以同意学习为主,觉察学习为辅。觉察学习和同意学习能够综合使用。人是一种文化动物,每一个个体都应该在未成年时汲取、继承人类通过漫长时刻积存起来的文化精髓,同意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全然知识,.这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和重要途径。觉察学习也是不可缺少的,它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使学生掌握科学觉察的方法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而这些全然上学校教学的重要目标。而且在有些情况下,觉察学习依旧学生赖以理解抽象的、概括性知识的必经途径。②同意学习与觉察学习在学校教学中的地位应随着教育层次的变化相应的有所变化。能够如此说,学生受教育的过程确实是从同意走向觉察的过程。③同意学习与觉察学习在学校教学中的地位应随不同的教学科目以及学习阶段而相应的有所变化。不同学科之间,在数理学科中应比其他学科更多地使用觉察学习。就一门学科的不同学习阶段而言,在初学一门学科专门是难度较大的学科时,总是先采纳同意学习,尤其是对那些核心性概念和原理的学习。④教师要依据具体的条件决定学习方式。并没有哪一种学习方式绝对好,也没有哪一种学习方式绝对差,只能说这种学习方式适合这一种场合,而不适合那一种场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