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毛概第五章习题库

毛概第五章习题库

来源:好走旅游网


毛概第五章习题库

一. 判断题 注:每题1分,在相应的选项后面打勾。 (得分:8.0)

1. 是生产力,改革是发展生产力。(对) 标准答案:错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科学发展观。 (对) 标准答案:错 3. 建国后相当历史时期中并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 (对) 标准答案:对

4. 最先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这一伟大任务的是陈独秀。 (错) 标准答案:错

5. 新民主主义已经彻底完成了生产力的历史任务。(错) 标准答案:错

6. 中国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理论创新成果的最高概括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错) 标准答案:错

7.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指科学技术已经是现实的生产力。(错) 标准答案:错 8.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对) 标准答案:对

9.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矛盾的解决有赖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对) 标准答案:对

10. 改革是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对) 标准答案:对

二. 单选题 注:每题1分。 (得分:5.0)

11. 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集中到一点,就是( )(D) 标准答案:D A. 保持政治稳定 B. 实现祖国统一 C. 加强国防建设 D. 把发展放到首位

12.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 )(C) 标准答案:C A. 什么是市场经济,怎样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 什么是社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怎样解决这一主要矛盾 C.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

13.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开始了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以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就开始探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 )(A) 标准答案:B A. “第一次结合” B. “第二次结合” C. “第三次结合” D. “第五次结合”

14. 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现失误的深刻原因是( )(D) 标准答案:D A. 存在着缺陷 B. 经济、政治存在着种种弊端 C. 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D. 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

15. 中国的改革是以 ( ) 的实施为第二推动力的(B) 标准答案:C A. 国企改革

B.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对外开放 D. 金融改革

一.

一. 概括,它是( )(CD) 标准答案:AB

A. 发展生产 B. 共同致富 C. 公有制 D. 按劳分配

24.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 )(BCD) 标准答案:ABCD A. 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 B. 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C. 建立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需要

D. 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25. 实现是( )(ACD) 标准答案:ABCD A. 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 B. 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C. 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 D. 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

26. 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其显著特点是突出了( )(ABC) 标准答案:BCD A. 人民民主专政

B. 生产力的基础地位 C. 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D. 社会主义是一个过程

27. 把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论断,是因为( )(ABCD) 标准答案:ABCD

A.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B.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C. 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显示优越性的需要

D. 大力发展生产力是为将来向主义过渡奠定必备物质条件的需要

28. 在分析社会主义本质时,对不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思想进行了剖析,他认为( )(ABD) 标准答案:ABCD

A.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 B. 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是社会主义 C. 两极分化,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社会主义

D. 不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法治不是社会主义

29. 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主要表现在( )(ABCD) 标准答案:ABCD

A. 突出生产目标和人民利益目标,从根本上破除了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观念 B. 坚持了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又为完善和发展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指出了明确方向 C. 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把市场经济当作资本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

D. 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观念

30. 社会主义本质新概括的重大理论意义在于( )(ABCD) 标准答案:BCD A. 它把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B. 它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C. 它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大的理论成果 D. 它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贡献

一. 判断题 注:每题1分,在相应的选项后面打勾。 (得分:10.0)

1. 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有机统一的。 (对) 标准答案:对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错) 标准答案:错

3. 中国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理论创新成果的最高概括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错) 标准答案:错

4.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以人为本。 (错) 标准答案:错 5.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对) 标准答案:对

6. 最先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这一伟大任务的是陈独秀。 (错) 标准答案:错

7. 将生产力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联系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新的发展。 (对) 标准答案:对

8. 是生产力,改革是发展生产力。(错) 标准答案:错

9. 新民主主义已经彻底完成了生产力的历史任务。(错) 标准答案:错

10.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矛盾的解决有赖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对) 标准答案:对

二. 单选题 注:每题1分。 (得分:8.0)

11.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 )(C) 标准答案:C A. 什么是市场经济,怎样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 什么是社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怎样解决这一主要矛盾 C.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

1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B) 标准答案:B A.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 落后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D. 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13.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C) 标准答案:C A. 科学发展观 B. 社会主义荣辱观 C. 社会和谐 D. 生态文明

14.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伟大旗帜是( )(A) 标准答案:A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 思想,实事求是 C. 改革开放,与时俱进 D.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

15. 中国的改革是以 ( ) 的实施为第二推动力的(C) 标准答案:C A. 国企改革

B.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对外开放 D. 金融改革

16. 1980年5月,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 )(A) 标准答案:A A. 本质 B. 优越性 C. 目标 D. 基本特征

17.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发展生产力是( )(A) 标准答案:C A. 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B.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C. 解决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要求 D. 巩固的要求

18. 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首次提出是在( )(B) 标准答案:B A. 上世纪70年代末 B. 上世纪80年代初 C. 上世纪80年代末 D. 上世纪90年代初

19. 多次强调社会主义根本原则是( )(C) 标准答案:B A. 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 B. 公有制占主体和 C. 人民当家作主,成为社会的主人 D.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20.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D) 标准答案:D A. 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B.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C. 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D. 最终达到

三. 多选题 注:每题2分。 (得分:12.0)

21. 社会主义本质新概括的重大理论意义在于( )(ABCD) 标准答案:BCD A. 它把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B. 它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C. 它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大的理论成果 D. 它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贡献

22. 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主要表现在( )(ABCD) 标准答案:ABCD

A. 突出生产目标和人民利益目标,从根本上破除了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观念 B. 坚持了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又为完善和发展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指出了明确方向 C. 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把市场经济当作资本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

D. 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观念

23. 在分析社会主义本质时,对不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思想进行了剖析,他认为

( )(ABCD) 标准答案:ABCD

A.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 B. 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是社会主义 C. 两极分化,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社会主义

D. 不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法治不是社会主义

24.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们党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上,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主要有( )(ABCD) 标准答案:ABCD

A. 提出不能剥削农民,不能超越阶段;提出社会主义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

B. 关于经济和经济关系的“三个主体和三个补充”的思想

C. 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重视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作用 D. 提出党际关系不应影响国家关系;“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构想

25.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发展生产力是( )(ABCD) 标准答案:ABCD

A. 发挥优越性的需要 B. 巩固的需要 C. 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D. 为实现主义奠定物质基础

26. 1986年9月在反复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问题时,提出了社会主义两大原则的概括,它是( )(CD) 标准答案:AB A. 发展生产 B. 共同致富 C. 公有制 D. 按劳分配

27. 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其显著特点是突出了( )(ABCD) 标准答案:BCD A. 人民民主专政

B. 生产力的基础地位 C. 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D. 社会主义是一个过程

28. 实现是( )(ABCD) 标准答案:ABCD A. 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 B. 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C. 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 D. 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

29.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 )(BCD) 标准答案:ABCD A. 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 B. 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C. 建立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需要

D. 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30. 把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论断,是因为( )(ABCD) 标准答案:ABCD

A.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B.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C. 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显示优越性的需要

D. 大力发展生产力是为将来向主义过渡奠定必备物质条件的需要 一. 判断题 注:每题1分,在相应的选项后面打勾。 (得分:10.0)

1. 建国后相当历史时期中并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 (对) 标准答案:对 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指科学技术已经是现实的生产力。(错) 标准答案:错 3. 将生产力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联系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新的发展。 (对) 标准答案:对

4. 新民主主义已经彻底完成了生产力的历史任务。(错) 标准答案:错

5. 中国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理论创新成果的最高概括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错) 标准答案:错

6. 是生产力,改革是发展生产力。(错) 标准答案:错

7. 最先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这一伟大任务的是陈独秀。 (错) 标准答案:错

8. 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和根本原则是实现。 (对) 标准答案:对 9. 改革是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对) 标准答案:对 10.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对) 标准答案:对

二. 单选题 注:每题1分。 (得分:9.0)

11.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开始了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以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就开始探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 )(B) 标准答案:B A. “第一次结合” B. “第二次结合” C. “第三次结合” D. “第五次结合”

12.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 )(C) 标准答案:C A. 什么是市场经济,怎样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 什么是社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怎样解决这一主要矛盾 C.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

13. 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现失误的深刻原因是( )(D) 标准答案:D A. 存在着缺陷 B. 经济、政治存在着种种弊端 C. 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D. 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

14.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发展生产力是( )(C) 标准答案:C A. 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B.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C. 解决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要求 D. 巩固的要求

15. 1980年5月,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 )(A) 标准答案:A A. 本质 B. 优越性

C. 目标 D. 基本特征

16.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伟大旗帜是( )(A) 标准答案:A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 思想,实事求是 C. 改革开放,与时俱进 D.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

17. 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首次提出是在( )(B) 标准答案:B A. 上世纪70年代末 B. 上世纪80年代初 C. 上世纪80年代末 D. 上世纪90年代初

18. 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最根本的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B) 标准答案:C A. 综合国力是否增强 B. 人民生活水平是否提高 C. 生产力是否得到发展 D. 国内生产总值

19. 中国的改革是以 ( ) 的实施为第二推动力的(C) 标准答案:C A. 国企改革

B.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对外开放 D. 金融改革

20.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D) 标准答案:D A. 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B.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C. 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D. 最终达到

三. 多选题 注:每题2分。 (得分:20.0)

21. 在分析社会主义本质时,对不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思想进行了剖析,他认为( )(ABCD) 标准答案:ABCD

A.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 B. 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是社会主义 C. 两极分化,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社会主义

D. 不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法治不是社会主义

22. 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其显著特点是突出了( )(BCD) 标准答案:BCD A. 人民民主专政

B. 生产力的基础地位 C. 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D. 社会主义是一个过程

23. 实现是( )(ABCD) 标准答案:ABCD A. 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

B. 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C. 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 D. 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

24. 1986年9月在反复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问题时,提出了社会主义两大原则的概括,它是( )(AB) 标准答案:AB A. 发展生产 B. 共同致富 C. 公有制 D. 按劳分配

25.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发展生产力是( )(ABCD) 标准答案:ABCD

A. 发挥优越性的需要 B. 巩固的需要 C. 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D. 为实现主义奠定物质基础

26.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们党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上,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主要有( )(ABCD) 标准答案:ABCD

A. 提出不能剥削农民,不能超越阶段;提出社会主义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

B. 关于经济和经济关系的“三个主体和三个补充”的思想

C. 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重视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作用 D. 提出党际关系不应影响国家关系;“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构想 27. 社会主义本质新概括的重大理论意义在于( )(BCD) 标准答案:BCD A. 它把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B. 它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C. 它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大的理论成果 D. 它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贡献

28. 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主要表现在( )(ABCD) 标准答案:ABCD

A. 突出生产目标和人民利益目标,从根本上破除了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观念 B. 坚持了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又为完善和发展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指出了明确方向 C. 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把市场经济当作资本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

D. 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观念

29.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 )(ABCD) 标准答案:ABCD A. 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 B. 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C. 建立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需要

D. 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30. 把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论断,是因为( )(ABCD) 标准答案:ABCD

A.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B.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C. 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显示优越性的需要

D. 大力发展生产力是为将来向主义过渡奠定必备物质条件的需要 一. 判断题 注:每题1分,在相应的选项后面打勾。 (得分:9.0)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科学发展观。 (对) 标准答案:错

2. 中国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理论创新成果的最高概括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错) 标准答案:错

3. 建国后相当历史时期中并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 (对) 标准答案:对 4. 新民主主义已经彻底完成了生产力的历史任务。(错) 标准答案:错 5.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对) 标准答案:对

6. 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和根本原则是实现。 (对) 标准答案:对

7. 将生产力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联系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新的发展。 (对) 标准答案:对

8. 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就是公有制和按劳分配。(错) 标准答案:错

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错) 标准答案:错

10.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矛盾的解决有赖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对) 标准答案:对

二. 单选题 注:每题1分。 (得分:10.0)

11. 多次强调社会主义根本原则是( )(B) 标准答案:B A. 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 B. 公有制占主体和 C. 人民当家作主,成为社会的主人 D.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1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C) 标准答案:C A. 科学发展观 B. 社会主义荣辱观 C. 社会和谐 D. 生态文明

13. 1980年5月,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 )(A) 标准答案:A A. 本质 B. 优越性 C. 目标 D. 基本特征

14. 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集中到一点,就是( )(D) 标准答案:D A. 保持政治稳定 B. 实现祖国统一 C. 加强国防建设 D. 把发展放到首位

15. 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首次提出是在( )(B) 标准答案:B A. 上世纪70年代末 B. 上世纪80年代初

C. 上世纪80年代末 D. 上世纪90年代初

16. 我国当前最大的政治是( )(C) 标准答案:C A. 社会主义政治的改革 B. 社会主义经济的改革 C.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 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

17.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发展生产力是( )(C) 标准答案:C A. 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B.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C. 解决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要求 D. 巩固的要求

18. 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具有优越性,从根本上说,就是看其( )(C) 标准答案:C A. 能否使被压迫阶级翻身 B. 能否做到分配上的公平 C. 能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D. 能否做到占有生产资料上的公平

19. 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一重大问题做了完整性总结性的理解概括是在( )(A) 标准答案:A

A. 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 B. 1992年党的十四大上

C. 1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上 D. 1987年党的十三大上

20.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伟大旗帜是( )(A) 标准答案:A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 思想,实事求是 C. 改革开放,与时俱进 D.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

三. 多选题 注:每题2分。 (得分:18.0)

21. 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其显著特点是突出了( )(BCD) 标准答案:BCD A. 人民民主专政

B. 生产力的基础地位 C. 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D. 社会主义是一个过程

22. 在分析社会主义本质时,对不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思想进行了剖析,他认为( )(ABD) 标准答案:ABCD

A.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 B. 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是社会主义 C. 两极分化,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社会主义

D. 不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法治不是社会主义

23.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们党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上,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

主要有( )(ABCD) 标准答案:ABCD

A. 提出不能剥削农民,不能超越阶段;提出社会主义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

B. 关于经济和经济关系的“三个主体和三个补充”的思想

C. 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重视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作用 D. 提出党际关系不应影响国家关系;“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构想

24. 把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论断,是因为( )(ABCD) 标准答案:ABCD

A.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B.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C. 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显示优越性的需要

D. 大力发展生产力是为将来向主义过渡奠定必备物质条件的需要

25. 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主要表现在( )(ABCD) 标准答案:ABCD

A. 突出生产目标和人民利益目标,从根本上破除了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观念 B. 坚持了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又为完善和发展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指出了明确方向 C. 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把市场经济当作资本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

D. 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观念

26.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发展生产力是( )(ABCD) 标准答案:ABCD

A. 发挥优越性的需要 B. 巩固的需要 C. 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D. 为实现主义奠定物质基础

27. 实现是( )(ABCD) 标准答案:ABCD A. 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 B. 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C. 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 D. 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

28.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 )(ABCD) 标准答案:ABCD A. 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 B. 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C. 建立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需要

D. 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29. 1986年9月在反复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问题时,提出了社会主义两大原则的概括,它是( )(AB) 标准答案:AB A. 发展生产 B. 共同致富 C. 公有制 D. 按劳分配

30. 社会主义本质新概括的重大理论意义在于( )(BCD) 标准答案:BCD A. 它把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B. 它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C. 它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大的理论成果 D. 它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贡献

一. 判断题 注:每题1分,在相应的选项后面打勾。 (得分:10.0)

1. 将生产力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联系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新的发展。 (对) 标准答案:对

2. 改革是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对) 标准答案:对

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指科学技术已经是现实的生产力。(错) 标准答案:错 4. 是生产力,改革是发展生产力。(错) 标准答案:错

5. 建国后相当历史时期中并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 (对) 标准答案:对 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科学发展观。 (错) 标准答案:错 7. 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和根本原则是实现。 (对) 标准答案:对

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错) 标准答案:错

9.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矛盾的解决有赖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对) 标准答案:对

10.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以人为本。 (错) 标准答案:错

二. 单选题 注:每题1分。 (得分:10.0)

11. 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现失误的深刻原因是( )(D) 标准答案:D A. 存在着缺陷 B. 经济、政治存在着种种弊端 C. 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D. 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

12.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开始了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以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就开始探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 )(B) 标准答案:B A. “第一次结合” B. “第二次结合” C. “第三次结合” D. “第五次结合”

13. 1980年5月,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 )(A) 标准答案:A A. 本质 B. 优越性 C. 目标 D. 基本特征

14. 多次强调社会主义根本原则是( )(B) 标准答案:B A. 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 B. 公有制占主体和 C. 人民当家作主,成为社会的主人 D.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15.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 )(C) 标准答案:C A. 什么是市场经济,怎样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 什么是社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怎样解决这一主要矛盾 C.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

16.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C) 标准答案:C A. 科学发展观 B. 社会主义荣辱观 C. 社会和谐 D. 生态文明

17.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发展生产力是( )(C) 标准答案:C A. 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B.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C. 解决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要求 D. 巩固的要求

18. 我国当前最大的政治是( )(C) 标准答案:C A. 社会主义政治的改革 B. 社会主义经济的改革 C.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 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

19. 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一重大问题做了完整性总结性的理解概括是在( )(A) 标准答案:A

A. 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 B. 1992年党的十四大上

C. 1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上 D. 1987年党的十三大上

20. 总结80年代以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不少发展中国家发生的严重困难等情况,认为根本原因是( )(C) 标准答案:C A. 没有进行经济改革 B. 没有进行政治改革 C. 没有解决好发展的问题 D. 没有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

三. 多选题 注:每题2分。 (得分:20.0)

2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们党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上,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主要有( )(ABCD) 标准答案:ABCD

A. 提出不能剥削农民,不能超越阶段;提出社会主义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

B. 关于经济和经济关系的“三个主体和三个补充”的思想

C. 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重视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作用 D. 提出党际关系不应影响国家关系;“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构想

22. 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主要表现在( )(ABCD) 标准答案:ABCD

A. 突出生产目标和人民利益目标,从根本上破除了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观念 B. 坚持了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又为完善和发展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指出了明确方向

C. 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把市场经济当作资本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

D. 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观念

23. 社会主义本质新概括的重大理论意义在于( )(BCD) 标准答案:BCD A. 它把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B. 它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C. 它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大的理论成果 D. 它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贡献

24. 1986年9月在反复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问题时,提出了社会主义两大原则的概括,它是( )(AB) 标准答案:AB A. 发展生产 B. 共同致富 C. 公有制 D. 按劳分配

25. 实现是( )(ABCD) 标准答案:ABCD A. 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 B. 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C. 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 D. 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

26.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发展生产力是( )(ABCD) 标准答案:ABCD

A. 发挥优越性的需要 B. 巩固的需要 C. 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D. 为实现主义奠定物质基础

27.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 )(ABCD) 标准答案:ABCD A. 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 B. 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C. 建立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需要

D. 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28. 在分析社会主义本质时,对不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思想进行了剖析,他认为( )(ABCD) 标准答案:ABCD

A.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 B. 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是社会主义 C. 两极分化,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社会主义

D. 不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法治不是社会主义

29. 把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论断,是因为( )(ABCD) 标准答案:ABCD

A.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B.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C. 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显示优越性的需要

D. 大力发展生产力是为将来向主义过渡奠定必备物质条件的需要

30. 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其显著特点是突出了( )(BCD) 标准答案:BCD A. 人民民主专政

B. 生产力的基础地位 C. 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D. 社会主义是一个过程

一. 判断题 注:每题1分,在相应的选项后面打勾。 (得分:10.0)

1. 将生产力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联系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新的发展。 (对) 标准答案:对

2. 改革是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对) 标准答案:对

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指科学技术已经是现实的生产力。(错) 标准答案:错 4. 是生产力,改革是发展生产力。(错) 标准答案:错

5. 建国后相当历史时期中并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 (对) 标准答案:对 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科学发展观。 (错) 标准答案:错 7. 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和根本原则是实现。 (对) 标准答案:对

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错) 标准答案:错

9.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矛盾的解决有赖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对) 标准答案:对

10.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以人为本。 (错) 标准答案:错

二. 单选题 注:每题1分。 (得分:10.0)

11. 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现失误的深刻原因是( )(D) 标准答案:D A. 存在着缺陷 B. 经济、政治存在着种种弊端 C. 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D. 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

12.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开始了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以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就开始探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 )(B) 标准答案:B A. “第一次结合” B. “第二次结合” C. “第三次结合” D. “第五次结合”

13. 1980年5月,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 )(A) 标准答案:A A. 本质 B. 优越性 C. 目标 D. 基本特征

14. 多次强调社会主义根本原则是( )(B) 标准答案:B A. 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 B. 公有制占主体和 C. 人民当家作主,成为社会的主人 D.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15.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 )(C) 标准答案:C

A. 什么是市场经济,怎样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 什么是社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怎样解决这一主要矛盾 C.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

16.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C) 标准答案:C A. 科学发展观 B. 社会主义荣辱观 C. 社会和谐 D. 生态文明

17.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发展生产力是( )(C) 标准答案:C A. 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B.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C. 解决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要求 D. 巩固的要求

18. 我国当前最大的政治是( )(C) 标准答案:C A. 社会主义政治的改革 B. 社会主义经济的改革 C.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 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

19. 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一重大问题做了完整性总结性的理解概括是在( )(A) 标准答案:A

A. 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 B. 1992年党的十四大上

C. 1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上 D. 1987年党的十三大上

20. 总结80年代以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不少发展中国家发生的严重困难等情况,认为根本原因是( )(C) 标准答案:C A. 没有进行经济改革 B. 没有进行政治改革 C. 没有解决好发展的问题 D. 没有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

三. 多选题 注:每题2分。 (得分:20.0)

2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们党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上,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主要有( )(ABCD) 标准答案:ABCD

A. 提出不能剥削农民,不能超越阶段;提出社会主义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

B. 关于经济和经济关系的“三个主体和三个补充”的思想

C. 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重视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作用 D. 提出党际关系不应影响国家关系;“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构想

22. 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主要表现在( )(ABCD) 标准答案:ABCD

A. 突出生产目标和人民利益目标,从根本上破除了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观念

B. 坚持了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又为完善和发展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指出了明确方向 C. 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把市场经济当作资本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

D. 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观念

23. 社会主义本质新概括的重大理论意义在于( )(BCD) 标准答案:BCD A. 它把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B. 它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C. 它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大的理论成果 D. 它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贡献

24. 1986年9月在反复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问题时,提出了社会主义两大原则的概括,它是( )(AB) 标准答案:AB A. 发展生产 B. 共同致富 C. 公有制 D. 按劳分配

25. 实现是( )(ABCD) 标准答案:ABCD A. 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 B. 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C. 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 D. 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

26.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发展生产力是( )(ABCD) 标准答案:ABCD

A. 发挥优越性的需要 B. 巩固的需要 C. 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D. 为实现主义奠定物质基础

27.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 )(ABCD) 标准答案:ABCD A. 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 B. 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C. 建立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需要

D. 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28. 在分析社会主义本质时,对不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思想进行了剖析,他认为( )(ABCD) 标准答案:ABCD

A.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 B. 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是社会主义 C. 两极分化,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社会主义

D. 不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法治不是社会主义

29. 把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论断,是因为( )(ABCD) 标准答案:ABCD

A.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B.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C. 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显示优越性的需要

D. 大力发展生产力是为将来向主义过渡奠定必备物质条件的需要

30. 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其显著特点是突出了( )(BCD) 标准答案:BCD

A. 人民民主专政

B. 生产力的基础地位 C. 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D. 社会主义是一个过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