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总 则
一、定义
维修保养是指为保持高速公路及其附属设施的正常使用功能,而进行经常性、周期性、预防性养护和维修工作,使高速公路及其沿线设施保持良好的技术状况,保持公路状况和使用性能良好。 二、分类
按照工作内容分为:巡查、日常保养、小型维修。 (1)巡查内容 ①日常巡查。 ②定期巡查。 ③特殊巡查。 ④专项巡查。 (2)保养内容 ①路基保养。 ②路面保养。 ③桥涵遂保养。 ④交通安全设施保养。 ⑤环保设施保养。 ⑥绿化保养。
(3)小修内容 ①路基小修。 ②路面小修。 ③桥涵遂小修。 ④交通安全设施小修。 ⑤环保设施小修。 ⑥绿化补植。
三、流程及分工
流程及分工见表1-1。
流 程 及 分 工 表1-1
流程 巡查 ↓ 工程维修任务单 ↓ 实施 ↓ 过程检查、中间交工 监督 → → → ← 业主 监理(如果有) 养护承包单位 (1)日常巡查:包括监控巡查、步行巡查、集中巡查、桥涵隧经常检查。业主负责监控巡视,组织桥涵隧经常检查,参与集中巡查、步行巡查;监理工程师负责步行巡查、集中巡查、桥涵隧经常巡查。 (2)定期巡查:业主负责。 (3)专项巡查:业主为主,养护队配合。 (4)特殊巡查:有业主委托的试验检测机构完成,业主参与。 主体 协助、配合 过程监督 落实、执行 主体、实施 ↓ 验收
检查、抽检 主体、组织 主体、中间交工验收 协助、参与 主体、自检 协助、配合 四、职责划分
(1)公司养护总体负责人:公司总经理,
总体负责维修保养工作,对上级主管单位负责,每季不定期检查和抽查不少于1次。
(2)公司养护具体负责人:公司主管副总经理(兼总工)
全面负责维修保养工作,对公司总经理负责,每月不定期检查和抽查不少于1次,
(3)公司养护部总体负责人:公司养护部主任。
具体负责维修养护工作的组织和开展,主持养护部日常管理工作,对公司主管副总经理负责,每月不定期检查和抽检不少于2次。 (4)养护部路、桥、遂、绿化、机电专工及成员。
具体负责分管路、桥、遂交通安全设施,绿化、机电等项目的巡查,(参与集中巡查、步行巡查、定期巡查,负责专项巡查,特殊巡查)和“工程维修任务单”下发及维修保养现场管理、验收,内业资料管理,对养护部主任负责。
第二节 巡查和任务单
一、巡查
巡查时通过隧道监控摄像,乘车和步行方式,对路基、路面、桥涵隧、交通安全设施、环保设施、绿化的技术状况进行经常、定期和随机性检查,及时发现影响使用功能和不安全因素及影响司乘人员、养护人员身体健康的不良条件,为
维修和保养措施提供决策依据。
巡查是维修保养工作的基础,同时也是编制维修保养计划、养护专项计划和下发“工程维修任务单”的基础和依据。
1、巡查模式
巡查分为日常巡查、定期巡查、特殊巡查和专项巡查。 2、巡查主体(表1-2)
巡查主体及其巡查模式 表1-2
巡查分类 巡查主体 业主 监理工程师 日常巡查 (监控巡查、集中巡查、步行巡查、桥涵隧经常检查) 监控巡查★ 集中巡查☆ 步行巡查☆ 桥涵隧经常检查☆ 集中巡查★ 步行巡查★ 桥涵隧经常检查★ 试验检测机构 ★ ☆ ★ ★ 定期巡查 特殊巡查 专项巡查 ☆ ☆ 注:表中★代表为主体,☆代表为辅助。
3、巡查制度 1)日常巡查
日常巡查是对路基、路面、桥涵隧、交通安全设施、环保设施和绿化技术状况进行的经常性检查,看是否存在影响行车安全及司乘人员身体健康等不良因素,以便制订维修保养计划和下发“工程维修任务单”的基础和依据。 (1)隧道监控巡查
是利用隧道监控系统,对百花滩3号隧道内交通安全消防设施、环保设施、机电设备清洁卫生进行动态检查,并对目前未安装监控设施的其他五座隧道进行检查,是对清洁卫生的考核,是制订维修保养计划和下发“工程任务维修单”的基础和依据。
①方式和频率
有监控设施的隧道,24小时值班监督。没有监控设施的隧道,每周乘车(步行)对隧道各类设施进行2次巡查。
②内容
隧道内消防设施有无丢失、失效,消防消防管道有无跑冒滴漏(水),灭火器材是否配套,是否在有效试用期内;隧道内各类机电设施,有无丢失、缺陷,是否能正常工作,各类标志牌是否完好,能正常使用。
路面清洁人员,垃圾是否扫进排水沟的泄水孔;垃圾是否装袋。在隧道内清洁工作维修养护人员着装是否符合要求,施工标志牌摆放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工程废弃物是否运到洞外指定弃渣场地,有否污染隧道路面,有否堵塞排水) (2)道路巡查
养护部人员乘车对全线进行不定期的经常巡查。 ①内容
a、路容路貌与明显病害
路基边坡、边沟水毁。 路面较大散落物、坑槽、唧泥。
桥面较大散落物、坑槽。
护栏、标志、防眩板(网)、防落网、隔离栅(刺丝)缺失、倒伏,标线损坏。
中央分隔带绿化苗木枯死、缺失。 b、维修作业
养护人员是否按“工程任务维修单”在进行养护工作。 施工标牌是否符合安全规范要求。 施工人员着装是否符合要求。 施工作业是否规范。
施工现场有无污染路面及其它。 施工垃圾是否运到规定弃物场地。 清洁人员在隧道内清扫是否垃圾装袋。 垃圾是否扫进排水沟泄水孔内。 垃圾是否运到规定弃物场地。 c、其它
执行特殊任务时,如迎宾、大件运输等情况下,施工作业点的撤离情况。 对施工作业时间和作业区段有特殊要求时,承包人的落实情况。 d、记录
巡视人员及监控值班人填写“巡查日记”。
养护部专工根据巡查结果及路政报案交通事故及肇事逃逸落实后情况,填写“工程维修任务单”
养护部内业资料人员负责存档。 f、特殊情况
遇到大风、大雾、暴雨、雪等恶劣天气或监控设备出现故障时,安排人员
乘车上路巡查。
监控巡查中发现问题及路政报案后,需要进一步核实时,养护部专工及时乘车去现场落实确认。 (1)专项巡查(步行)
专项巡查是对路基、路面、桥涵隧、交通安全设施、环保设施、绿化及各类不同构造物的动态为主、静态为辅的检查,能够查找道路巡查所不能发现的较为明显的病害,是对道路巡查的补充巡查,是及时发现及时补充下发“工程维修任务单“。 ①方式
养护部人员负责 ②频率
桥、通道一次/月,隧道一次/周(机电类二次),路面一次/周,交通安全设施一次/月,标志类一次/月,绿化一次/季。 ③ 内容
a 、路容路貌与明显病害
路基:路基清洁情况与明显水毁,路缘石、拦水带明显损坏。 路面:清洁情况、明显病害。 天桥:涂装损坏、防落网明显缺损。 桥面:清洁情况、明显病害。
隧道:路面、检修道清洁情况,内装清洁、明显损坏情况,排水不畅情况。 交通安全设施:清洁情况、明显缺损、涂装损坏。 绿化:苗木长势、缺失。
其他:施工质量与时效、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情况。 b 、维护作业
养护人员是否按照“工程维修任务单“在线进行施工。 施工作业区布置、标志牌摆放是否规范。 施工作业是否规范。 施工人员着装是否符合要求。 ④ 记录
巡查结束后,养护部人员填写“巡查记录“并将现场照片存入电脑备案,并根据病害的实际情况,决定维修保养工作,资料存档。 1)定期检查
定期巡查时对路基、路面、桥涵隧、交通安全设施、绿化等技术状况进行的深入细致的静态检查,同时也是对技术状况和使用品质的全面评定,是进行考核与订制维修保养计划、订制养护专项工程计划及下发“工程维修任务单”的基础和依据。 (1)方式
①路基、路面、交通安全设施、绿化 养护部全体人员参与。 ②桥涵隧
养护部全体人员参与。 (2)频率
①路基、路面、交通安全设施、绿化宜每年巡查4次。大雨(冻雨)暴雨中后、下雪,加大检查频率。 ②桥涵隧宜每年巡查2次。 (3)内容 ①路基
路肩边沟不洁、路肩损坏、边坡塌方、水毁冲沟、路基构造物损坏、路缘
石(拦水带)缺损、路基沉降、排水系统淤塞。 ②路面
龟裂、块状裂缝、纵向裂缝、横向裂缝、坑槽、松散、沉陷、波澜壅包、泛油、修补。
③安全设施、绿化
防护设施缺损、隔离栅损坏、标志缺损、标线缺损、绿化管养不善。 ④桥梁
a 、桥面系构造
桥面铺装层纵、横坡是否顺适,有无严重的裂缝(龟裂、纵横裂缝)、坑槽、波浪、桥头跳车、防水层漏水。
伸缩缝是否有异常变形、破损、脱落、漏水,是否造成明显的跳车。 栏杆、护栏有无撞坏、断裂、错位、缺件、剥落、锈蚀等。
桥面排水是否顺畅,泄水管是否完好、畅通,桥头排水沟功能是否完好,锥坡有无冲蚀、塌陷。
桥上的路用通信、供电线路及设备是否完好。 b 、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梁桥
梁端头、地面是否损坏,箱形梁内是否有积水,通风是否良好。 混凝土有无裂缝、渗水、表面风化、剥落、漏筋和钢筋锈蚀,有无碱集料反应引起的整体龟裂现象,混凝土表面有无严重碳化。
预应力钢束锚固区段混凝土有无开裂,沿预应力筋的混凝土表面有无纵向裂缝。
梁(板)式结构的跨中、支点及变截面处,悬臂端牛腿或中间铰部位,钢构的固结处和桁架节点部位、混凝土是否开裂、渗水。 c 、支座
支座组件是否完好、清洁,有无断裂、错位、脱空。
活动支座是否灵活,实际位移量是否正常,固定支座的锚销是否完好。 支承垫石是否有裂缝。
橡胶支座是否老化、开裂,有无过大的剪切变形或压缩变形,各夹层钢板之间的橡胶层外凸是否均匀。
四氟滑板支座是否脏污、老化,四氟乙烯板是否完好,橡胶块是否滑出钢板。
盆式橡胶支座的固定螺栓是否剪断,螺母是否松动,钢盆外露部分是否锈蚀,防尘罩是否完好。 d 、墩台基础
墩台及基础有无滑动、倾斜、下沉或冻胀。 台背填土有无沉降或挤压隆起。
混凝土墩台及帽梁有无冻胀、风化、开裂、剥落、漏筋等。 墩台顶面是否清洁,伸缩缝处是否漏水。
基础下是否发生不许可的冲刷或掏空现象,扩大基础的地基有无侵蚀,桩基顶段在水位涨落、干湿交替变化处有无冲刷磨损、颈缩、漏筋,有无环状冻裂,是否受到污水或生物的腐蚀。 ⑤涵洞、通道
涵洞的过水能力,包括涵洞的位置是否适当,孔径是否足够,涵底纵坡是否合适,若过水能力明显不足,经常造成内涝及路基冲毁的,应考虑改造。 进水口铺砌、翼墙、护坡、挡水墙、沉沙井等是否完整,洞口连接是否平整顺适。
出水口铺砌、挡水墙、翼墙、护坡等是否完整,排水是否顺畅。 涵体侧墙是否渗水、开裂、变形或倾斜,墙身砌体砂浆是否脱落,石块是
否松动,基础是否冲刷掏空。
涵身顶部盖板或拱顶是否开裂、漏水、变形下挠,拱顶砌块是否松动脱落。 涵底是否淤塞阻水,涵底铺砌是否完整。
洞口附近填土是否渗水、冲刷、空洞,填土是否稳定。 涵洞顶路面是否开裂、下沉,行车是否安全。 通道结构有无损伤、变形或沉降,有无渗水、漏水。
通道内有无积水,机械排水的泵站是否完好,排水系统是否畅通。 通道下的道面是否完好,有无非法占用情况等。 ⑥隧道
洞口:山体有无滑坡,岩石有无崩塌的征兆,边坡、碎落台、护坡道等有无缺口、冲沟、潜流涌水、沉陷、塌落。
护坡、挡土墙有无裂缝、倾斜、鼓肚、滑动、下沉或表面风化、泄水孔堵塞、墙后积水、周围地基错台、空隙等。
洞门:墙身有无开裂、裂缝。衬砌有无起层、剥落,结构有无倾斜、沉陷、断裂,混凝土钢筋有无外露。
衬砌:有无裂缝、剥落,表层有无起层、剥落,施工缝有无开裂、错位,洞顶有无渗漏水、挂冰。
路面:有无塌(散)落物、油污、滞水、结冰或堆冰等,有无拱起、沉陷、错台、开裂、溜滑。
检修道:道路有无损坏,盖板有无缺损,栏杆有无变形、锈蚀、破损等。 排水设施:结构有无破损,边沟盖板是否完好,沟管有无开裂漏水,排水沟(管)、积水井等有无淤积堵塞、沉沙、滞水、结冰等。 内装:表面有无脏污、缺损,装饰板有无变形、破损。 (4)记录
①路基、路面、交通安全设施、绿化
a 、按《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C H20—2007)的要求,填写“沥青路面损坏调查表(A-1)”、“路基损坏调查表(A-4)”、“沿线设施损坏调查表(A-6)”。
b 、按《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C H20—2007)的要求,评定SCI、PCI、TCI值。
c 、巡查评定资料由业主统计入档,并录入“钟马高速公路管理系统”为今后缺陷处理作参考。(现场照片存入电脑备查)作为对承包人进行半年考核、计量与制订季度、半年维修保养计划,制订养护专项工程计划,及下发“工程维修任务单”的依据。 ② 桥涵隧
a 、按《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C H11—2004)、《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C H12—2003)的要求,填写“桥梁定期检查记录表”【《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C H11—2004)附录C】、“涵洞定期检查表”【《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C H11—2004)附录D】、“定期(特别)检查记录表”【《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C H12—2003)附录A表A0.2】。
b 、按《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C H20—2007)的要求,填写“桥隧构造物损坏调查表(A-5)”,并评定BCI值。
c 、巡查评定资料由业主统计入档,并录入“钟马高速公路管理系统”为今后缺陷处理作参考。(现场照片存入电脑备查)作为对承包人进行半年考核、计量与制订季度、半年维修保养计划,制订养护专项工程计划,及下发“工程维修任务单”的依据。 3)特殊巡查
特殊巡查指在恶劣天气、自然灾害、发生交通事故或其他异常事件发生后,
对路基、路面、桥涵隧、交通安全设施、环保设施、绿化等进行的静动态相结合的检查,以便及时掌握受损情况,综合分析,为采取对策措施提供决策依据。 (1)方式
乘车、重点部位下车步行。总工,养护部主任,养护部专工。 (2)频率
雨中一次,雨后一次 大风后一次
大雾天,对解除封闭的路段进行一次 降雪时进行不间断巡查。
自然灾害、交通事故或其他异常事件发生后至结束进行不间断巡查。 (3)内容 ①降雨时
路基边坡、污工防护水毁情况,排水设施淤塞、水毁情况,路面有无坑槽、唧泥、沉陷。高边坡,原发生滑坡地段。弯道段(边坡)。 桥面损坏情况,桥梁防护水毁情况。河中有无大型漂浮物。 涵洞有无堵塞,通道有无积水。
隧道排水设施有无淤塞。隧道口与挖方边坡山谷汇水出水口。 ②大风时
路面、中央分隔带有无散落物。高边坡有无滚石。
标志牌、隔离栅、防眩板(网)等交通安全设施有无变形、倾斜;植物损毁情况。 ③大雾后
车辆事故或堵塞时,路面、中央分隔带有无散落物。 防撞护栏有无变形、损坏。
④降雪时
路面、桥面有无积雪、结冰滑溜,护栏有无变形、损坏。 ⑤其他
根据受损范围和部位进行检查。 (4)记录
巡查结束后,养护部专工人员填写“(特殊情况)巡查记录表”,并将现场照片存入电脑备案。如有问题,填写“工程维修任务单”
4)专项问题巡查
专项问题巡查是针对某一类型问题或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检查,为制定专项维修工程计划,制定小修或中小修计划提供依据。 (1)方式
乘车到缺陷问题地段,下车检查。 总工,养护部主任,养护部专工。 (2)频率 ①定期
路面裂缝:每年3月、9月份进行巡查。
绿化巡查:每年3月、10月进行。互通区步行巡查,中央分隔带和其他部位乘车巡查。
交通安全设施巡查:每月乘车巡查。 滑坡体:每年5、6、7月(雨季)巡查。 环保处置地段:每季一次。 ②随机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养护部专工巡查。 (3)内容
①路基:大于10m3水毁,大于3m3圬工破损,防护、排水设施损毁情况,路缘石、拦水带破损情况等。
②路面:路面车辙、裂缝坑槽和唧泥,服务区、收费站水泥混凝土路面及接缝损坏情况等。
③交通安全设施:标志牌、标线、护栏、隔离栅、防眩板(网)的缺失、破损、老化情况等。
④桥梁:桥面车辙、桥头跳车、铺装层破损、单板受力、伸缩缝损坏、支座损坏情况等。
⑤涵洞、通道:结构破损、位移、沉降、裂缝、漏水,圬工防护、排水设施损毁情况等。
⑥隧道:衬砌、洞口出现的破损、变形、位移、沉降、裂缝、漏水情况等。 ⑦绿化:苗木、地被缺失、枯死情况等。 (4)记录
巡查结束后养护部专工填写“专项问题检查记录表”并将现场照片存入电脑备案。作为有针对性的专项问题整治计划,制定小修或中修计划提供依据。
5)注意事项 (1)摄像巡查
①记录路段上下行桩号。 ②记录所发现的问题。 ③保存现场图片资料。
④现场核实工程量,汇总后反馈养护部主任。 (2)定期、特殊和专项巡查 ①路段上下行桩号。 ②记录所发现的问题。
③相机、尺、记录本、笔、电筒、安全绳、手套等。
④检查人员着装统一的交通安全反光背心,车辆必须开启应急灯具,车后摆放三个以上安全反光路锥,并注意安全。
二、工程维修任务单
养护部下发的“工程维修任务单”须符合“广西高速公路常见路况病害修复时限标准”,并监督养护人员按时按质量要求完成。养护承包人不得擅自做主自行施工,否则不予认可。 一、流程(图1-1)
路政、隧道站提
养护管理员汇养护人员提供 过程监督管理 养护专工下发“工程维修任务单”
养护人员 图1-1工作流程
2、主体
由业主(养护管理部)下发“工程维修任务单” 3、传递方式
养护人员每月5日前将上月完成的“工程维修任务单”汇总,按行车路线做排序表上报,业主收到后先核对排序表上的“工程维修任务单”及工程量,然后通知养护人员,约定日期,按顺序,逐项现场实做收方,同时签认实际完成数量;并下发工作指令【(a、未完成任务b、质量缺陷)如有,养护承包责任人须在七日内作出反馈处理意见】
4、下发时间
(1)每次巡查后,在当日17:30前或次日9:00前下发“工程维修任务单”。
(2)交通事故路面散落物,肇事逃逸路面散落物,可即时下发“工程维修任务单”,或先口头通知(夜晚)再补发“工程维修任务单”。 5、其他
(1)对于“工程维修任务单”中要求的时效,养护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以免同一地点再次发生交通事故(或肇事逃逸)向业主索赔。
(2)养护人员施工前应通知养护部管理人员拟实施地点、时间,以便养护部管理人员随时去抽检。
(3)养护人员擅自进行的施工项目,业主不予认可,不准补发“工程维修任务单”。
(4)路政人员处理交通事故时须及时(1小时内)养护部人员,告诉损伤物品洒散面积,物品名称,以便养护部酌情调派养护人员、机械去处理。路政人员需在规定时间内考虑有时是晚上(14小时内)上报养护部书面材料,以便养护部派人核查,下发“工程维修任务单”。
(5)“工程维修任务单”下发负责人,重大事件是高速公路主管副总经理(总工)大事件是养护部主任,一般日常工作路桥隧专业养护工程师。 接收人:养护人员经理或指定负责人。
(6)维修用砂浆,用量一次0.5方,混凝土1方,必须现场做试块,业主人员在现场监督。 6、工作重点
1月份:交通安全设施维修。
2月份:路面灌缝,边沟清理,交通安全设施维修。
3月份:路面灌缝,绿化施肥、补栽,交通安全设施维修。
4月份:涵洞通道清理疏通,桥梁伸缩缝、泄水孔清理,交通安全设施维修。
5月份:排水设施维修,水毁抢修,交通安全设施维修。 6月份:排水设施维修,水毁抢修,交通安全设施维修。 7月份:排水设施维修,水毁抢修,交通安全设施维修。
8月份:路基维修,热补路面坑槽,绿化修剪,虫害防治、通道、涵洞清理疏通,交通安全设施维修。
9月份:路基维修,热补路面坑槽,绿化修剪,虫害防治、通道、涵洞清理疏通,交通安全设施维修。
10月份:路基维修,热补路面坑槽,边沟清理,虫害防治、通道、涵洞清理疏通,交通安全设施维修。
11月份:路基维修,热补路面坑槽,交通安全设施维修。 12月份:交通安全设施维修。
第三节 作业实施
一、概述 1、实施依据
(1)业主下发的“工程维修任务单” (2)批准的月维修保养施工计划 2、月维修保养计划
(1)养护人根据施工合同的要求对本合同路段进行路况调查,并于当日25日前上报下月的养护计划。
(2)业主养护部路桥隧专业工程师审核,养护部主任审批;如缺陷问题严重,养护部主任报主管现场工程技术的副总经理(兼总工)审定。 3、维修保养作业实施流程
(1)承包人根据当月养护施工计划或“工程维修任务单”的质量和时效要求组织施工。
(2)养护部个专业工程师对施工作业过程监督、检查。
(3)月初,对上月养护人做的维修保养工程进行验收,上报检查资料,和计量资料。 4、作业内容
(1)保养是采用清理、打扫、擦洗等方式,使路基、路面、桥涵隧、交通安全设施、环保设施、绿化处于洁净状态,减少或延缓病害的发生,主要对以下内容进行保洁和修剪。
路基:路肩、边坡、护坡道、边沟。
路面(含桥隧路面):人行、车行横洞、匝道、内外广场、紧急停车道。 桥梁:伸缩缝、泄水孔。 涵洞、通道:涵洞、通道底。 隧道:检修道、内装、排水系统。
交通安全设施:护栏、防眩板(网)、标志、防落网、隔离栅(刺丝)。 互通区内:保洁。
绿化(修剪、施肥、浇水、病虫防治):中央分隔带、路肩、边坡、隧道出口两端、互通区内、服务区、管理区等。 (2)维修
采取修补或更换的方式,使设施恢复至原有状态,保证道路的使用功能。主要对以下内容进行修补或更换。
路基:路肩、边坡、边沟、护坡道、截水沟、排水沟、护坡、挡土墙、泄水槽、路缘石、拦水带。
路面:行车、超车、紧急停车道。 桥梁:桥面、伸缩缝、泄水孔、护坡。 涵洞、通道:墙身、翼墙、防护。 隧道:内装、衬砌、排水设施。
安全设施:标志、护栏、防眩板(网)、防落网、隔离栅(刺丝)、标线等。 绿化(苗木补植):中央分隔带、边坡、互通区内、服务区、管理区等。 (5)目标考核
参见“广西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考核评分标准表”。
二、保养
养护人员按照月维修保养施工计划“工程维修任务单”进行保养施工。 养护部各专业工程师对保养计划过程进行巡视和随机抽检。
业主通过各类巡查、随机抽查、监控录像,对承包人的保养质量、时效、安全生产等方面进行考核,写出评语,报养护部主任,作为每期计量的综合评定依据,供领导参考。每年12月20—25日对全年所发生维修保养项目进行复查,如有列入缺陷责任期,并下工作指令。 1、路基保养
(1)路肩、边坡、护坡道保洁
路肩、边坡、护坡道保洁主要是指清除路肩、边坡、护坡道表面的杂物,以保持路肩及边坡的洁净。 ①工作方法
养护人员按下发的“工程维修任务单”清扫、捡除。 ②工具和设备
编织袋人手一个,铁锹,竹镊子各一个。 ③频率
根据情况,一月或一季一次。 ④质量标准
路肩、边坡、护坡道清洁,无明显杂草、杂物、散落物、垃圾等。 ⑤检查
养护人员每月自检一次,自检合格后报业主复检。业主路基专业工程师巡查和随机结合,作好记录,作为考核评分的依据。 (2)边沟保洁
边沟保洁主要是清除边沟内的杂物、杂草、白色垃圾、淤积物等工作,以保持边沟排水畅通。 ①工作方法
养护人员按下发的“工程维修任务单”清除淤泥、拔除杂草,捡除杂物等。 ②工具和设备
客货车、铁锹、扫把等。 ③工作频率
根据沿线边沟实际情况,集中清理。 ④质量标准
边沟无明显杂物、散落物、蒿草、小树、垃圾等,排水畅通、无淤积。 ⑤检查
养护人员每月自检一次;养护部专业工程师抽检,作好记录,作为考核评分依据。
⑥特殊情况
指应急情况下,如果交通事故形成局部散落物聚集后,局部阻塞边沟,暴雨天气造成排水不畅,淹没农田时,养护人员在接到通知后(先口头通知,后补发“工程维修任务单”)养护部主任和专业工程师现场指挥督促指导(并核实工程量)。 2、路面保养
路面保养主要是指清除路面(含桥隧路面)的杂物、油污,排除表面局部积水等工作,保持路面的洁净和美观。 (1)工作方法
养护人(清洁工)负责清扫路面,捡除路面(含桥隧)杂物、垃圾。 (2)工具和设备
扫把一个/人,编织袋一个/人,隧道里隔50M放一个编织袋,每月袋中清理一次(装汽车)。 (3)工作频率 每天清扫,捡除一次 (4)质量要求
路面(含桥隧路面)干净、整洁。
路面(含桥隧路面)上较大散落物2h内清除完毕。
细碎杂物、散落物、白色垃圾、果皮、饮料瓶等大于5cm的可见垃圾物,当天必须清理。 (5)检查
承包养护负责人,每天检查清洁人员 出勤情况和路面(含桥隧路面)保洁效果。
业主随机抽查2次/周,作好记录,保存好现场照片,作为日常考核评定依
据。
(6)特殊情况
如交通事故、大风天气造成部分车道堆积散落物或雨雪天气造成路面局部积水、积雪、积冰,影响车辆正常通行时,承包人接到通知后,组织人员、设备1h内进行处理。业主养护管理部主任和专业工程师在现场协调和监督。 3、桥梁保养
桥梁保养主要包括伸缩缝、泄水孔保洁。
伸缩缝保洁:清除伸缩缝内的杂物、垃圾等,以保持伸缩缝的洁净和正常使用功能。
泄水孔保洁:清除桥梁泄水孔内的杂物、垃圾等,以保障泄水孔排水畅通。 (1)工作方法
承包养护负责人组织工人进行清扫、清除和疏通。 (2)工具和设备
客货车、小扫把、编织袋、竹片(专用工具)等 (3)工作频率
每月三次,雨季等特殊情况下,根据需要随时进行清理和疏通。 (4)质量标准
桥梁伸缩缝、泄水孔内无杂物。 (5)检查
养护人员每月自检一次;业主养护部专业工程师随机抽检,作好记录,保存好现场相片,作为日常考核评分依据。 4、涵洞、通道保养
涵洞、通道保养主要是清除涵洞、通道内杂物、淤泥、积水清洁等工作,以保持涵洞、通道的正常使用功能。
(1)工作方法
承包养护负责人,按照“工程任务维修单”组织工人集中进行清扫、清除、清洁。
(2)工具盒设备
客货车、铁锹、扫把、编织袋等。 (3)工作频率
每年4月、7月重点检查涵洞、通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清理、打扫。每次大雨后24小时检查涵洞,通道内有无淤泥、积水。
对淤积严重的涵洞、通道随时进行清理,并查找淤泥来源,作出治理计划上报。 (1) 质量标准
通道内五杂物、淤塞和积水。 涵洞内无明显的淤塞。 (2) 检查
养护人员每月自检一次,自检合格后报业主复验,雨季遇大雨,雨后必检。业主养护部专业工程师每月检查一次,雨季随机抽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理。作好记录,保存好现场相片,现场核实实作工程量,作为日常考核评分依据。 (3) 特殊情况
指突发事件造成涵洞、通道积水、淤塞时,养护承包负责人,必须在2小时内组织人员进行处理。业主养护部主任和专业工程师应现场协调,督促指导。 1、 隧道保养
隧道保养主要是指清除检修道杂物、内装污物和两侧排水设施内杂物、淤泥等工作,以保持隧道整洁和排水设施的正常使用功能。 (1) 工作方法
根据养护部下发的“工程维修任务单”养护承包负责人组织人员对隧道内各类标
志牌及灯箱表面灰尘进行清洁、擦干,对排水沟进行疏通,对检修道进行清洁。 (2) 工具和设备 标志牌:抹布、小凳子
客货车、弹簧式疏通机、钩子、铁锹、扫把、编织袋等。 (3) 工作频率
根据隧道内检修道,排水沟流水情况,标志牌污染情况,养护承包人根据养护部下发的“工程维修任务单”及时组织人员对检修道、标志牌、排水沟进行清洁和处理。 (4) 质量标准
标志牌、灯箱表面无灰尘,字、图案清洁可见;检修道上无油污、垃圾杂物,排水沟无堵塞、无溢水、流水畅通。 (5) 检查
养护人员每月自检一次,自检合格后报业主复检。养护部专业工程师每月定期检查一次,日常巡查随机抽检,排水沟每周一次。 2、 交通安全设施保养
(1) 护栏、防眩板(网)保养
主要是清除波形梁护栏、护栏立柱、钢筋混凝土护栏及防眩板(网)上灰尘、油污等工作,以保持护栏、防眩板(网)洁净。 ① 工作方法
养护人员根据下发的“工程维修任务单”,对该段护栏、防眩板(网)进行机械清洗。 ② 工具和设备
人工清洗,抹布、水桶、银灰色喷漆。 ③ 工作频率
人工清洗,度收费站、服务区出入口匝道等易脏路段防撞护栏、立柱进行集中清洗(正常年份、雨水充沛、年降雨量1530—2033mm,且多雨、暴雨,公路两侧树木茂盛,且水田多,故擦洗量很少)若与干旱年份,一季度擦一次即可。 ④ 质量标准
护栏、立柱、防眩板(网)光洁,无积尘、油污。 ⑤ 检查
养护人员每月自检一次,合格后报业主复检。业主养护部专工结合路巡、日常巡查、随机抽查,一般每月不少于一次。作好记录,作为日常考核评分依据。 ⑥ 特殊情况
应急事件造成的护栏板、护栏立柱、防眩板(网)污染时,养护人员接到通知后,一小时内赶到现场处理。
(2) 标志、防落网、隔离栅(刺丝)、塑格网
主要清除标志、防眩板上灰尘、油污,对隔离栅、防落网、防抛网进行维修加固。 ① 工作方法 人工
② 工具和设备
客货车、水泵、水桶、抹布、竹竿(绑抹布用) ③ 工作频率
对标志、防眩板进行集中清洗(如有灰尘的话),对隔离栅、防落网、防抛网,每月不少于一次,对高边坡防落网重点检查,平时半月一次,雨季加密检查,随机修补加固。 ④ 质量要求
标志、防眩板表面无明显积尘、油污。防落网完整牢固、隔离栅基础完整。 ⑤ 检查
养护人员每月自检一次,自检合格后报业主复检。业主每月抽检一次,作好记录,应急事件照片存档,(作为综合考虑意见)作为日常考核评分依据。 3、 互通服务区保养
指清洁互通里、服务区内各类垃圾、杂物。 ① 工作方法 人工检查 ② 工具
装垃圾的编织袋、扫把、簸箕。 ③ 工作频率 一周(三天)一次 ④ 质量要求
互通里、服务区无内各类垃圾、杂物。 ⑤ 检查
a 、互通里:养护人员每周一次自检。 b 、服务区内:承包人每周一次自检。
c 、业主每周抽检一次,作好记录,作为日常考核评分依据。 8、绿化保养
主要工作内容:修剪、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 (1) 修剪
修剪是指在苗木、地被生长过程中,对其进行必要的修剪和整形,及对杂草进行定期拔除等工作。修剪范围包括:沿线两侧及路肩除草、修剪,中央分隔带、互通、服务区、管养中心及合同合同约定的其他绿化区域。 ① 工作方法 人工配合机械修剪。
② 工具和设备
乔木:修剪剪刀、便携式机械修剪机、小型工具车。 灌木:镰刀、修剪剪刀、保险绳、小型工具车。 地被:镰刀、割草机、保险绳、小型工具车。 ③ 工作频率
对互通及大节点种树区,每年10月中旬实施一次集中修剪。 ④ 质量标准
对草地根据长势情况随时进行修剪,高度不超过20cm无杂物垃圾。 中央分隔带及土路肩苗木不超过路缘石外沿。 中央分隔带及土路肩苗木侧枝不超过护栏板。
参照交通运输部现行的《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注》的相关规定执行。 ⑤ 检查验收
养护人员(承包人)每月自检一次,自检合格后报业主复检。业主每月抽查一次,作好记录,作为日常考核评分依据。 (2) 施肥
指对管养范围内各类植物进行定期施肥,确保植物生长良好。
施肥范围包括:中央分隔带、路肩、边坡、边沟外缘、隧道进出口两端、互通、服务区、管理区及合同约定的其他绿化区域。 ① 工作方法
人工施肥配合机械施肥。
人工施肥:以有机肥和氮磷钾复合肥为主。
机械施肥:将相关肥料溶解在水中,通过洒水车对绿化植物进行施肥处理。 ② 工作频率
每年3—4月,10—11月各集中施肥一次。 ③ 质量标准
按照科学的比例进行施肥作业,确保无遗漏,不重复。
参照交通运输部现行的《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注》的相关规定执行。 ④ 检查验收
养护人员(承包人):安排专人在作业期间每天对撒布情况进行自检,对局部漏撒地段实施补撒,并且注意避免重复撒布。自检合格后上报业主复检。 业主:在作业时间,每月随机抽检一次,作好记录,作为日常考核评分依据。现场核实实作工程量。 (3) 浇水
指根据沿线植物长势及下雨情况,进行必要的浇水工作。
浇水范围包括:中央分隔带、路肩、边坡、边沟外缘、隧道进出口两端、互通、服务区、管理区及合同约定的其他绿化区域。 ① 工作方法 洒水车浇水 ② 工作频率
根据全年下雨情况而定和绿化巡查结果、植物长势,在干旱、高温月份浇水三次/月。 ③ 质量标准
浇水完毕后,水渗透深度100mm以上。
参照交通运输部现行的《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注》的相关规定执行。 ④ 检查验收
养护人员(承包人):作业期间,每月自检一次,自检合格后,报业主复检。 业主:在浇水时间段内,每天随机抽检一次,每旬随机抽检一次(中央隔离带每公里随机抽2点看渗透深度,路肩及边沟外碎落台每公里随机抽2点,互通区抽3点,其他绿化区域抽2点) ⑤ 特殊情况
异常干旱高温天气影响植物长势时,承包人在接到业主通知后,2天内必须开始实施浇水作业。业主采用巡查方式,按浇水作业要求进行监督。 (4) 病害虫防治
对沿线各类绿化植物进行必要的喷洒农药等病虫害防治工作,以避免病虫害的发生。 ① 工作方法
分为局部人工喷洒和全面机械喷洒两种。 ② 工作频率
原则上7—8月集中大药一次(结合病虫害影响范围、多少) ③ 质量标准
针对病虫害防治选择农药。 严格控制农药勾兑比例。
喷药均匀,无遗漏和重复喷药现象。
参照交通运输部现行的《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注》的相关规定执行。 ④ 检查验收
养护人员(承包人):必须在作业期间每天对喷洒药情况进行自检。认定自检合格后,报业主复检。
业主:在喷药时间段,每天随机抽查一次,每月随机抽检一次,并核实实作工程
量,作好记录,作为日常考核评分依据。 ⑤ 特殊情况
指不可抗力影响,出现绿化虫灾时,承包人在接到业主通知后24h内,必须开始实施绿化病虫害防治工作。 业主每天进行抽查和监督。 一、
维修
养护人员按照“工程维修任务单”中的要求时限和方法进行维修施工。业主通过各类巡查对养护人员的维修质量、时效、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考核,计算出考核得分,作为每期计量的日常考核评分依据。 1、 路基维修
路基维修指对路基土方出现小于10M3水毁或圬工小于3M3缺损的修复。 (1) 路肩、边坡、排水设施、圬工防护维修
对路肩、边坡、边沟、截水沟、排水沟、急流槽、护坡、挡土墙等部位局部损坏进行修复。 ① 处治方法
宜采取破损部位同种材料进行修复。
当水毁土方量较小应按照“工程维修任务单” ② 工作频率
暴雨、重大事故等特殊原因造成的损坏,按照“工程维修任务单”规定的方法和时效进行维修。 ③ 修复时限
按照“工程维修任务单”要求或按“广西高速公路常见路况病害修复时限标准”执行。暴雨冲刷影响行车安全,24小时内修复。特大地质灾害,72小时修复。 ④ 工作流程
业主下发“工程维修任务单”。 养护人组织施工。 业主巡查考核。
特殊情况下,按照业主指定方案进行维修。 ⑤ 注意事项
施工作业区的设置应规范,确保安全生产。
小型水毁处治,原则上采用路下施工,不得占用行车道。 施工时应避免交叉污染,严禁在路面上堆积施工材料。 严格控制施工工艺、施工质量和施工时效。 施工完毕后,进行现场清理。 ⑥ 质量标准
参照交通运输部现行的《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注》、《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相关规定执行。 ⑦ 检查和验收
养护人员:自检工序、分层厚度、夯实遍数及材料配合比。
业主:随机检查施工工序过程,水毁工程须拍摄照片,现场核实实作工程量。 (2) 路缘石维修
对破损的路缘石进行更换,对错位的路缘石进行修整,对勾缝开裂、脱落的路缘石进行接缝处理。 ① 处理方法
按损坏情况分为更换、修整、接缝处理三种方法。 重砌:将损坏的路缘石全部清除,重新预制安装。
维修:将错位的路缘石清洁干净后,重新安装并使用M10水泥砂浆进行勾缝。 砂浆修补:路缘石小掉块,用M10水泥砂浆恢复形状。
② 工作频率
随时修复(或随更换防撞护栏是修复)。 ③ 修复时限
按照“工程维修任务单”要求。 ④ 工作流程
路政巡查报案(交通事故或肇事逃逸)。 养护人员(清洁工)施工现场发现上报。
业主巡查是发现,核实数量,分析原因,下发“工程维修任务单”。 养护人员组织施工。
业主进行随机检查,月底计量前验收。 ⑤ 注意事项
施工作业区的设置应规范,确保安全生产。 原则上采用路下施工,不得占用行车道。 原材料应符合相关技术要求。 拌合时必须严格按照设计配合比进行。 严格控制修复后的外观质量。 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污染路面。 施工完毕后的现场清理。 ⑥ 质量标注
参照交通运输部现行的《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注》、《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相关规定执行。 ⑦ 检查验收
养护人员必须自检,自检合格后报业主,业主随机抽查施工过程,并复检。现场核实实作工程量。
2、 路面维修 A、 沥青路面
路面轻微病害修复,主要指路面裂缝处治、坑槽修补等。 (1) 裂缝处治 ① 裂缝类型
纵向裂缝、横向裂缝、龟裂、不规则裂缝。 ② 裂缝分级
轻度裂缝:缝细、裂缝壁无散落或有轻微散物,无支缝或有少量支缝,裂缝宽度在5mm以内。
重度裂缝:缝宽、裂缝壁有散落物、支缝,裂缝宽度大于等于5mm以上。针对不同成因、不同宽度裂缝,采用不同的处治方法。 ③ 处治方法
传统的灌缝沥青材料有AH-90、AH-110、AH-130 a 、常温粘稠型密封材料灌缝。 采用硅酮、聚氨酯、聚硫胶等材料灌缝。 主要适用于缝宽﹤5mm裂缝顶面的封闭。 b 、常温液态型密封材料灌缝。
采用改性乳化沥青或以改性乳化沥青为基材的衍生品等材料灌缝。 主要适用于缝宽﹤5mm裂缝的填隙。 c 、热熔型密封材料灌缝
采用改性沥青或以改性沥青为基料的衍生品(密封胶、橡胶沥青)等材料灌缝。 主要适用于缝宽﹥5mm裂缝的填隙。 d 、贴缝带贴缝
B型贴缝8cm、12cm、15cm
采用2mm厚的聚合物防水膜涂在0.3mm厚的抗皱、抗重载型聚丙烯上经严格工艺碾压复合在一起的防水性卷材贴缝。 d 、大面积裂缝(龟裂)
采用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厚度3-6mm。 ④ 工作频率
根据路面裂缝情况,随即处理。 ⑤ 修复时限
按“工程维修任务单”要求。 ⑥ 工作流程
业主专业工程师路巡检查,结合下发的“工程维修任务单”,养护人员进行施工,业主专业工程师检查,月底质检,验收。养护人员每月25日调查路况,分清类型,商定处治办法。 ⑦ 注意事项
灌缝材料应检验合格。
施工作业区的设置应规范,确保安全生产。 清缝应彻底。 缝内应干燥。 裂缝应灌填饱满。 避免灌缝材料污染路面。 施工完毕现场应清理干净。 ⑧ 质量标准
参照交通运输部现行的《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注》、的相关规定执行。 ⑨ 检查验收
养护人员须对路面裂缝逐条自检,自检合格后上报业主复检,业主现场核实实作工程量。
B水泥混凝土路面(隧道路面) (1) 裂缝处治 ① 裂缝类型
纵向、横向、斜向裂缝,交叉裂缝。 ② 裂缝分级
轻微裂缝:小于3mm,错台小于5mm。
中等裂缝:边缘小于15mm,错台小于10mm,大于5mm。 严重裂缝:边缘碎裂,缝大于15mm,错台大于10mm。 ③ 处治方法
轻微裂缝、中等裂缝:清扫路面沙石、杂物,经常疏通排水沟,确保流水通畅,不存水,不溢水,水沟不堵塞。(在隧道口纵坡高处排水沟上打泄水孔,将雨水引流入两侧排水沟,减少水流入裂缝,加剧损坏。)及时灌注接缝填料、封堵裂缝。
严重裂缝:切缝、扩缝、清缝,用新的填缝料粘结两边路面板。 选用经过改性的环氧树脂类材料或经过反应过的环氧树脂乳液。 (2) 错台处理
① 高差≦10mm的错台,可用磨平机磨平或人工凿平。裂缝内灌注填缝料。 ② 高差≧10mm的错台,可用沥青砂找平,顺接;可加钢纤维加强。 (3) 板边、板角缺损
① 浅度1/4—1/3板厚破损,面积小于50*50cm时,可用沥青混凝土填补。清理、凿除、吹净、浇注。
② 深1/3—1/2板厚破损,可用同标号水泥混凝土浇注,待强度达到70%设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