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汉中茶文化旅游开发探析

来源:好走旅游网
汉中茶文化旅游开发探析

作者:张巧宁

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5年第9期

张巧宁

茶乡生态游、茶俗风情游以及茶文化节等活动的开展,使得汉中茶文化旅游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还存在茶文化旅游项目单一,缺乏参与性,宣传营销不够等问题。提出应从更新观念,合理规划,准确定位;丰富茶文化旅游项目;营造茶文化旅游氛围;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方面去提高。

随着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人们对产品价值的衡量尺度已发生变化,人的休闲文化体验过程成为消费的主题。因此,人们对体验性、休闲性、参与性、文化性较强的旅游活动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茶文化旅游以其传统的养生保健和自然、清幽、淡泊、恬静的休闲方式、独特的观赏价值和体验价值、高享受的服务及蕴涵于生活方式的文化思想,正迎合了这一心理需求,能满足人们体验特色风俗、提高文化修养,获取人生感悟的需要。

一、汉中茶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在茶界、旅游界等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和推动下,汉中的茶文化旅游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茶文化及茶文化旅游的理论研究随之展开;茶文化研究中心和各种组织团体陆续成立;并举办了影响巨大的汉中茶文化节及相关的茶文化研讨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开展茶乡生态游,打造出一批生态茶园旅游品牌

汉中北依秦岭,南屏巴山,气候温润,产茶历史久远,种茶地域广泛,茶园规模空前,如西乡、勉县、宁强、南郑等地,发展茶乡山水生态游,深受游客青睐。西乡、南郑等县以发展生态茶园为依托,开辟了茶园观光旅游线路,推出的茶文化旅游活动集采茶、制茶、品茶、茶艺表演、茶园观光等于一体,让游客在欣赏汉中茶园独特美景的同时,更好地去体验汉中茶文化的独特魅力。较好地实现了“以茶促旅,以旅促茶”的双赢局面,为汉中打造更多的生态茶园旅游品牌树立榜样。

(二)以秦巴茶艺、汉茶茶礼为代表的茶文化活动独具魅力

西乡茶艺,在制茶、烹茶、饮茶方面的技术已有较高的水平,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一门艺术。西乡的“秦巴茶艺”,通过动态的冲泡及表演者服饰的配合与古筝音乐意境的烘托,将秦巴茶艺的大气展现在人们眼前。汉中茶艺表演的汉茶茶礼,展现出了汉朝时代的礼仪和茶文化风情。茶道表演将盛唐宫廷茶道用现代茶道的形式表现了当代的礼茶理念。茶技精湛,动作娴熟,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三)正在打造以欣赏、参与特色茶俗为主题的茶俗风情游

汉中独特的地理环境、饮食风俗及悠久的种茶历史,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了根植于民间的茶风习俗。汉中人的“罐罐茶”可被视为中国茶文化的活化石,就是煮茶不用壶、锅,专用陶瓷罐在火塘边煨制,茶中加佐料,如糖、大枣、枸杞、桂圆等,此种原始淳朴的饮茶法脱胎于古代的茶粥,实际上一直传承着汉唐时期我国最流行的饮茶方法——煎茶法,此法唯汉中地区独有。

过去关门制茶唯恐“独门绝艺”被人学去,如今聚集一起亮绝艺现场“斗茶”。巴山深处西乡县罗镇数千名茶农聚集在一起“斗茶”,进行采制茶比赛。由制茶历史都在20年以上的“老把式”登台亮相,进行鲜叶杀青、揉捻、初干、复干和足干这些制茶流程,角逐茶叶采制能手。

参加茶俗风情游,旅游者不仅能获得自然美的享受,且还能形成对生活和人生价值的体味,达到高层次的休闲体验。

(四)茶文化节的开展为汉中茶文化旅游发展创造新的契机

中国·陕西(汉中)茶业茶文化节以“弘扬茶文化、打响茶品牌、发展茶产业、壮大茶经济”为主题,节会期间举办了茶产品展示展销、名优茶质量评比、精品茶拍卖、茶艺表演大赛、生态茶园观光旅游、茶历史文化及茶产业发展高端论坛、茶书画及摄影作品展、茶商贸洽谈和签约等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对于展示汉中悠久的产茶历史、独特的茶文化底蕴、加强经济文化互动交流、打响“汉中仙毫”品牌、推动汉中绿茶产业起到重要推动作用。阳春时节,趁着茶叶节的气氛,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到汉中体验生态茶园观光旅游。

汉中茶文化旅游虽然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对茶文化资源挖掘不够,尤其对汉中茶历史文化资源有待积极开发;茶文化商品包装没有地域特色;茶文化旅游项目单一,缺乏参与性;宣传营销不够,市场知名度不强;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等。

二、汉中茶文化旅游开发对策

(一)更新观念,合理规划,准确定位

作为优秀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汉中政府及业界应更新观念,顺应现代市场需求,努力营造汉中茶文化旅游发展的良好环境,大力发展汉中茶文化旅游。

汉中茶叶产地生态环境良好,这就为茶园茶场观光、茶文化与乡土文化等休闲资源的整合重组提供了条件,将茶文化旅游与农家乐等乡村生态休闲活动结合起来,达到资源互补,双向共赢。如汉中市南郑县罗帐岭茶园,西乡县万亩生态观光茶园—东裕茗园,西乡五里坝镇的有机生态茶园等,这里终年云雾环绕,生态资源极佳,发展乡村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旅游企业应充分依托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农田野趣和农家乐雏形,把茶文化旅游产品打造成汉中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的知名品牌。

通过调查数据分析,汉中的主要客源市场来自本省和周边几个省份,且多数是在春秋两个季节的节假日期间自费旅游,停留时间仅1~2天。因此,目前汉中茶文化旅游应走中低端旅游路线,兼顾高档的市场定位。

(二)科学设计旅游产品,不断丰富和发展茶文化旅游项目

深挖汉中茶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包装设计,合理安排,以丰富多样的茶文化旅游项目来迎合和满足不同市场需求。依据汉中茶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可具体开展茶乡生态游、茶保健游、茶节庆游、茶民俗风情游等活动。

“雨洗青山四季春”的宜茶环境和“高山云雾出名茶”的独特地形,使汉中绿茶具有无可比拟的内在品质。如南郑罗帐岭茶园,2004年胡锦涛主席曾到这里视察并大加赞赏,此举给当地茶农以极大的鼓舞和发展热情,当地发展茶乡山水生态游,深受游客青睐。

近年来,西乡县坚持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茶叶资源为依托,以建设“中国最美丽的茶乡”为目标,先后投资数亿元完善旅游设施,延伸产业链条,展示茶乡风情,弘扬茶文化,将茶叶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茶叶深精加工相结合,启动了集茶文化展示、茶园观光、休闲、品茗、购茶为一体的生态观光茶园游。

(三)营造茶文化旅游氛围,加强“汉中仙毫”名茶品牌效应

从调查数据分析来看,“汉中仙毫”品牌知名度低,参与茶文化旅游热情不高,茶文化休闲体验氛围不浓厚。因此,应在“汉中仙毫”整体品牌统领下,整合西乡“午子仙毫”、南郑“汉水银梭”、镇巴“秦巴雾毫”、勉县“定军茗眉”、宁强“宁强雀舌”等子品牌。在各县区茶文化旅游景区道路标识、建筑风格、购物品等方面体现各地域特色,使游客一走进该茶文化旅游景区就能从视觉上有明显的冲击和感受,体验到该茶文化旅游区的特色和气氛,通过电视、网络等主流媒体加强宣传促销,扩大“汉中仙毫”整体品牌形象及各茶乡个体旅游形象。举办茶文化节等节庆活动,开发茶文化旅游形象纪念品,不断提高游客对汉中茶文化旅游活动的参与热情。

(四)加强茶文化旅游研究,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

汉中茶文化旅游正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应充分利用茶文化研究中心及高等院校等科研机构,加强对汉中本地茶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入挖掘和整理,为进一步资源评价、规划、开发和保护做好充分准备。另外,茶文化旅游是高端的文化旅游形式,参加者一般都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素养,所以,需要高素质的专业人员带领游客去深入体会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因此,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是实现茶文化与旅游完美衔接,成功开展茶文化旅游的关键所在。

三、结语

目前,汉中茶文化旅游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从事茶文化旅游的大多是当地农民,他们经营管理水平低,服务意识不强,汉中政府应加强旅游人才培养和培训工作。可通过办培训班或定期讲座普及茶文化旅游知识,引导农民科学管理、文明经营。通过当地大专院校培养各种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积极为地方旅游业发展服务。

(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学院文旅学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