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2020年初中语文毕业升学模拟考试卷

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2020年初中语文毕业升学模拟考试卷

来源:好走旅游网
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2020年初中语文毕业升学模拟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积累(17分) (共3题;共17分)

1. (4分) (2020七上·涡阳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

诗歌是文学殿堂里一颗cuĭ璨的明珠。优秀的诗歌可以飞越时间的长河和不同的国度,拨动人们的心弦。她如决美的天籁,拂去尘世的喧嚣;她如千年的佳酿,蕴藏醉人的芳香。徜徉其间,我们的情感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我们的思想将在孜孜求索中变得深邃。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画线的字注音。 cuĭ________璨 心弦 ________ 徜 ________徉

(2) 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 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邃”的部首是________,“邃”字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 (4) 将文中的划线句改成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 2. (10分) (2019八上·双台子月考) 古诗文默写填空。 (1) ________,恨别鸟惊心。 (2) 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3)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________。 (4)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________,志在千里。 (5) ________,星河欲转千帆舞。 (6) ________,路远莫致之。

(7) 《雁门太守行》一诗中借用典故,表现诗人誓死报效国家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 3. (3分)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创作的,共三十三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

B . 《孔乙己》是我国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的著名小说,也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短篇小说之一。 C . 《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 D .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撰成《水经注》40 卷,是富有文学价值的地理志。

二、 阅读(58分) (共5题;共58分)

4. (8分) 读下面选自《昆虫记》中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它们身体鼓鼓的,像半粒豌豆,鞘翅光滑或有绒毛,通常黑色的鞘翅上有红色或黄色的斑纹,或红色、黄色的鞘翅上有黑色的斑纹,但有些鞘翅却是黄色、红色或棕色的,没有斑点,这些鲜艳的颜色具有警戒的作用,可以吓退天敌。

(1) 这段文字主要描写的对象是________。

第 1 页 共 7 页

(2) 《昆虫记》“是公认的文学经典”,语言很有特色,请结合文段加以分析。 5. (17.0分)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问题。

①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②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回避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③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的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1) 选文第①段说明的对象是________,说明对象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 (2) 选文第①段中划横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3) 所选文段采用的说明结构是什么?第②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6. (13.0分) (2014·郴州)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树叶为什么会改变颜色

①当春天来临时,嫩绿的树叶呈现出勃勃生机;当秋天来自时,黄叶满地,枫叶似火。为什么随着季节的更替,树叶的颜色会发生改变呢?

②树叶含有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花青素等,树叶在不同季节里显示不同的颜色与这些色素本身的性质和含量有关。其中叶绿素是绿色的,叶黄素是黄色的,胡萝卜素可以是黄色、橙色或红色的,花青素可以是红色、蓝色或者紫色的。当树叶中叶绿素的含量为主时就显示绿色;当叶黄素和胡萝卜素的含量为主时就变成黄色;当花青素的含量为主时变成红色:当叶黄素和花青素的含量同时具有相当量时就变成橙色。树叶的酸碱性不同以及其他的一些化学物质也会影响到树叶的颜色,例如棕色的或者紫色的树叶。

③当树叶呈现出绿色时,是因为其中叶绿素的含量很丰富。掩盖了其他的颜色,七色的 太阳光中蓝色、红色、黄色等光都被叶绿素吸收,唯独绿色光不被吸收且被反射回来,所以我 们看到的树叶是绿色的。当季节变换、阳

第 2 页 共 7 页

光减弱、温度降低时中叶绿素的量就会越来越 少,从而绿色漸渐褪去。

④叶黄素的产生却不需要阳光,并在树叶中保持较为稳定的量,当秋风带来一阵阵寒 气,叶绿素越来越少时,叶黄素的含量就显得多了,所以像杨树叶、梧桐叶等树叶就渐渐变黄 了。当冬天渐渐临近时,温度渐渐降低,有些树木为了抵挡寒冬,体内的糖分增加,加上干燥的天气和白天的曰照,非常有利于花青素的产生,涞权叶、黄栌等树叶就渐渐染上了红色。当霜降后。北京香山数万亩坡地里的枫树和黄栌等红艳似火。煞是美丽。驰名中外„

(摘选自<生活百科>)

(1) 选出对本文理解正确的一项( )

A . 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主要介绍了影响树叶顔色变化的要素和原理。 B . 红色的苹果、紫色的葡萄,这都是花青素的奇妙作用。

C . 树叶呈现绿色,是因为叶绿素的含量很丰富,能圾收七色的太阳光。 D . 当秋风一来,阳光减弱,温度降低,叶黄素增多,树叶就变黄了。

(2) 第②段画线句“当叶黄素和花青素的含量同时具有相当量时就变成橙色”中“同时具有相当量”能否改为“为主”,为什么?

(3) 第④段画线句“当霜降后,北京香山数万亩坡地里的枫树和黄栌等红艳似火。煞是美丽,驰名中外。”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7. (6分) (2014·盐城) 阅读下面宋诗,完成各题。 山雨 翁卷

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 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1) 发挥想象,描绘“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所呈现的画面。 (2) 有关雨的诗很多,而这首诗写雨比较独特,试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8. (14.0分)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

【乙】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君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第 3 页 共 7 页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________ ②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________ ③蹴尔而与之________ ④乡为身死而不受________

(2) 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②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3) 语段(一)主要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好处?

(4) 语段(二)的故事印证了语段(一)的什么观点?曾子和孟子都坚持怎样的做法?

三、 写作(70+5分,其中5分为书写分) (共2题;共75分)

9. (10分) (2017九上·安岳期中) 为下面的新闻添加一条标题,概括其主要内容,10字以内。

新华网加拉加斯8月16日电 哥伦比亚国家航空局局长帕斯16日说,一架哥伦比亚客机当天凌晨在哥伦比亚西部偏远地区坠毁,机上6名机组人员和152名乘客无一生还。这架哥伦比亚西加勒比航空公司的客机是当天拂晓前从巴拿马飞往法属马提尼克岛的。当地时间凌晨3点,飞行员曾向加拉加斯机场指挥塔报告说飞机的两个引擎都发生了故障。10分钟后,飞机飞到哥伦比亚西部的苏利亚州马奇克斯附近山区时,机场便和飞机失去了无线电联系。

10. (65分) 教室里灯光明亮,同学们正在上晚自习。突然间,教室里漆黑一片。

要求:(1)写出“教室里漆黑一片”后发生的事;(2)要有场面描写、对话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心理描写;(3)中心要明确,450字左右。

第 4 页 共 7 页

参考答案

一、 积累(17分) (共3题;共17分)

1-1、

1-2、

1-3、1-4、2-1、2-2、2-3、2-4、2-5、2-6、

2-7、3-1、

二、 阅读(58分) (共5题;共58分)

4-1、4-2

5-1、5-2、5-3、

第 5 页 共 7 页

6-1、 6-2

6-3、7-1

7-2

8-1、8-2

8-3、8-4、

三、 写作(70+5分,其中5分为书写分) (共2题;共75分)

9-1、10-1

第 6 页 共 7 页

第 7 页 共 7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