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育人”办学特色的实践研究
作者:张丽荣
来源:《北京教育·普教版》2010年第06期
美育是以特定时代、特定阶级的审美观念为标准,以形象为手段,以情感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通过培养人对美的发现、感知、欣赏、表现、创造的能力,使人形成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美的习惯,最终收获美好的人生。
从社会角度看,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取决于“软实力”,即美的品味与美的创造,重视美育,给新一代劳动者充分的“美”的教育,我们的国家才能从“制造大国”走向“设计大国”和“品牌大国”;从人的发展角度看,如果一个人具有深厚的美的素养,无论处于何种境遇,总会有发现美的视角、欣赏美的愉悦、创造美的陶醉,那么他的一生都是快乐和幸福的,这就是我校的办学理念“为人的终身发展和美好人生奠基”的追求,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追求目标。
“以美育人”既是社会与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校历史发展积淀的成果。学校建校五十多年以来,一直非常重视美育,历经几任校长克服许多困难一直坚持不懈、不断发展。此外,学校地处大学校园,大多数家长对美育都非常重视,环境优势、家长资源优势为美育的推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美育的发展也得到了师生、家长和社区的广泛认同,现在我校的学生在学习民乐、管乐、美术、舞蹈、朗诵、表演等艺术方面,取得了很多优异的成绩,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广泛的赞誉。历史的积淀和传承,得天独厚的环境孕育,人力资源的优势,更有社区和家长、学生的广泛认可与积极的群体参与,这些因素为我校“以美育人”办学特色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并有效地推进了学校和学生的发展。对于“以美育人”的办学特色,我们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
明确“以美育人”的理念,实现特色的整体构建
这是实现“以美育人”特色办学的建设纲要。首先,学校在全体师生和家长中进一步明确办学理念——为人的终身发展和美好人生奠基!诠释了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孩子获得美好的人生,为建设美好的社会做出自己更多的贡献;终身发展是获得美好人生的重要途径;而美育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会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赢得美好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学校明确“以美育人”特色建设的思路。在遵循继承发展、力争卓越原则的基础上,学校确定了“形成美育机制、营造美的环境、塑造美的教师、构建美的课堂、培育美的花朵、收获美的成果”特色建设思路。明确的思路使团队成员能够有明确的行动方向。
第三,学校进行整体设计,实现特色构建。美育的整体构建体现在学校的方方面面。体现在我们的校训中:“美心、美行”,融入于我们的校徽中,表达于我们的校歌《美丽的童年》中。另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校的文化标识在楼内大厅、学生校服、学校纸袋、信封、台历上都有体现。同时,在学校五年规划、年度计划方面都有美育的发展目标和切实可行的实施措施。
形成明确的机制,促进特色持续发展
科学有效的机制能够避免工作中的随意性和人为因素。学校结合实际制订了美育工作实施方案和相关制度。在制度的制定中,纠正“重视提高、忽视普及;重视尖子人才、忽视面向全体学生;重视艺术比赛的结果和成绩、忽视活动本身的育人要求;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忽视审美能力和素质培养”的错误做法,使学校美的教育与整个教育教学工作协调发展。
创设良好的环境,提供特色发展保障
美的环境能够潜移默化地实施“以美育人”。一方面,学校积极创设干净整洁、优美宜人的校园环境,为师生配置优质的教学设备;另一方面,“说话”的墙壁,优美的雕塑,科技作品展览,美术天地,艺术活动展示,成为内涵式的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促进特色发展
学校的美育师资力量雄厚,通过培养和引进的方式,学校的市区级骨干教师已占全体专任教师的25%,而且学科分布非常均衡。学校还聘请了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等专业团体的高水平教师来校指导,同时发挥在大学内的优势,聘请周边大学的教师来校辅导;再有,就是发挥家长的资源优势,导演、主持、播音员、演员等形成了高水平的家长师资队伍。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学校与高校及家长相结合的全方位措施,保障了美育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研究学科渗透美育,抓住课堂主渠道
课堂是美育的主阵地。首先在学科内容方面,学校组织教师充分挖掘各科教学内容中美的因素。比如语文、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描述的古今中外许多仁人志士的美好形象;体育课让学生感受健美的风采、力量的神韵;数学课让学生感受数学思维的缜密美、推理过程的逻辑美等等。其次是优化、美化教学过程。课堂美育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教学过程的安排应当有如节奏鲜明的乐曲,给学生以美的感染。学校还建立了多个特色校本课程。比如《娃娃学阮》,作为器乐进课堂的主要项目,学校也连续多年被评为“器乐进课堂先进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开展“以美育人”的活动,拓展特色发展的途径
艺术团队活动是美育的有效途径。学校组建了多个艺术团队,最为突出的是民乐。学校从1990年就成立了民乐团,是朝阳区最早的民乐团;现在学校每个年级都有2~3个民乐班,全校有一半的学生参加了民乐的学习;另一半的学生参加了管乐团、合唱团、鼓号队、舞蹈队等,实现了面向全体,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这些活动有力地促进了美育的实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06年学校在北京市金帆音乐厅举行了民乐专场演出;2006年7月我校民乐团与七堵国民小学进行了大型民乐交流活动,两岸学生共谱友谊曲;2007年8月学校与鼻头小学、中正小学进行了民乐交流活动;2008年底,我校承办了中国管弦乐学会全国桃李芬芳民乐专场音乐会,赢得了与会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这也是中国管弦乐学会第一次授权一所学校承办。此外,我们连续两年与日本的学校进行了民乐交流活动。现在我们以民乐为代表的艺术项目,已经形成了“伴着乐声进校园”、每学期的家长汇报演出和多方位交流展示活动、每两年一次专场演出、每年两次汇报演出和两次考级的民乐系列活动。
我校的鼓乐队是北京市级七色光鼓号队,多次参加电视台、北京电视台节目的录制、参加市、区乃至全国性的重大活动。去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周年大庆,我校还参加天安门鼓号队方阵的检阅,孩子们以精彩的表演为国庆六十献礼!
微笑是最美的名片!我校是北京市红领巾微笑活动的启动校。几年来我们将微笑主题系列活动扎实开展、有效推进,通过“微笑进课堂、微笑送同学、微笑进家庭、微笑进社区、微笑送西部、微笑送给朋友、微笑送给国际友人”等系列活动,努力让微笑成为孩子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和态度,形成乐观、积极的心智模式,为孩子们成人后笑对人生打好基础。
从建校至今,经过全校师生以及各方的不断努力,“以美育人”已经成为一个系统工程,已成为促进学校发展的鲜明的文化特色,深深内化到学校各个要素中,全面促进了学生和学校的发展。 通过学校艺术节活动以及各级比赛活动,学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高雅的情趣、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优秀的个性品质;通过“美的欣赏”、读书工程等美育活动,培养了丰富内涵、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美丽园丁,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美育培育了和谐的校园,学校也因成绩突出,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多次表彰,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校园文化建设优秀学校”、“北京市艺术特色先进校”等。更重要的是,学校的美育特色已成为学校的品牌,树立了良好的口碑,既促进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也为扩大地区优质教育资源作出了贡献,促进了地区教育的发展。■ □编辑 郭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