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必须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问题

来源:好走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必须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问题 王连德杨绍臣 (中国人民银行延边州中心支行 吉林延吉 133000) 一、目前农村金融主 体严重缺位,资金有效投 入严重不足 一是国有商业银行 在农村大量撤并机构网 点。近年来,国有商业银 行实现“双大”战略即向 大中城市和大中型企业 转移,因此,国有商业银 行从农村撤并了大量的 机构网点,有的商业银行 几乎从农村全身而退,剩 余的机构网点也全部降 格,业务全面萎缩,而此 时,叉没有新的金融机构 进入农村进行补充,从而 使农村地区出现了机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已在全国铺开,这是当 网点减少,服务功能弱化,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的局面。 前全党和整个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服务于新农 二是邮政储蓄在农村只存不贷。它的主要表现是 村建设的金融部门,近年来围绕着支持“三农”、服务 邮政储蓄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只吸收存款而不发放贷 “三农”的目标,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农村信用社改革 款,使农村有限资金大量外流,支农资金减少。邮政储 。取得了重要进展和阶段性成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 蓄成立十几年来,其规模发展卜分迅猛,原因主要是服 丰1J‘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成为引导、积聚社会资金投 务周到,服务质量高,全国通存通兑的“绿卡”工程,使 向新农村建设的金融主力军。可以说,经过多年的改革 农信社望尘莫及。这样一来,就使农村本来就捉襟见肘 与发展,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有了一定的基础,金融 的资金更加雪上加霜,农村邮政储蓄在农村实际上起 机构网点服务面已覆盖了绝大部分农村地区。但实际 到了“抽血”作用,邮政储蓄在农村造成的资金外流,对 工作中仍有不少问题亟待探索和研究。 推进新农村建设影响较大。 田壹 叁壁 塞至 鱼垒蔓. 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三是民间金融组织尚未兴起。目前,在广大农村 目前,为农村提供结算服务的金融机构只有农村 地区,民间借贷虽较为盛行,但大多数属于隐密状态。 信用社一家,而农村信用社的结算手段相对落后。据 对于民间借贷,国家过去一直处于遏制态度,只是近 调查了解,农村的中小企业要办理一笔异地汇款是少 年来,为了弥补“三农”资金的不足,才对民间借贷行 则十几天,多则一个月。这种金融服务远远跟不上农 为的态度有所松动。因此,民间金融组织在农村根本 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三农”经济对金融服务的渴求已 就是一片空白,民间借贷行为也是在私下进行,借贷 经到了望眼欲穿的程度。在城市生活的人们如果没有 的资金额度微乎其微。 四是农利‘信用社本身存在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农 信社只对农业生产费和农民基本生活需要进行贷款, 至于“三农”经济发展的其他资金需求,如基本建设需 求、农民种养殖大额资金需求、农t,:l+Dil工业和乡镇企 业的资金需求等等难以满足。农村信用社是股份制金 融组织,其发展壮大也仅仅是近几年的事。农村信用 社的贷款仅限于小额、信用、短期为主。目前,农村信 用社虽然作为当前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但因农村信 用社囿于自身资金实力的限制,处于“一农难支‘三 农”’的尴尬境地。 二、由于农村金融服务功能日益弱化,使资金需 求得不到满足 一是“三农”经济多层次发展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政策的调整,支农力度 的加大,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农 民的需求层次在逐年提高,呈现了多元化的发展态 势,出现了以“订单农业”、“绿色农业”、“农民经济联 合体”以及“公司+农户”为特征的集约化、规模化和多 元化发展的新动向。由于受政策因素影响和农信社资 金实力的制约,致使这些企业得不到金融部门的支 持,使涉农企业常因资金短缺而陷入困境,近而影响 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二是农村中小企业发展得不到金融的信贷支持。 在农村地区,经过新一轮改革和改制而新兴的农 村民营中小企业不断发展。这些企业也需要进步,而 制约它们发展、进步的最大难题是资金问题。目前,广 大的农村地区国有商业银行通过撤并机构网点的方 式从农村中小企业全身而退,这些中小企业的发展除 了得到农信社较小的支持外再也没有其他金融部门 对其进行有效的支持,因为资金紧缺使这些企业丧失 r较多商机,因为资金短缺使这些企业不能扩大再生 产。 三是“三农”经济得不到有效的金融服务。 到过农村,对其不可能有切深的体会。 三、应该采取的措施 农村金融改革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配套工 程,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保持农村稳定,缩小城乡差 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如何确保 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需求,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农村信用社要加大支农力度,扩大支农范 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村信用社业务发展提供 了广阔的空间,农村信用社要按照商业化、可持续发 展原则,在坚定不移地继续推广农户小额信用和联保 贷款的同时,加大对优质成长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力 度,积极开发针对中小企业的可持续金融服务方式; 要扩大支农范围,全力满足“三农”经济多层次发展的 需要。 二是要将农业银行定位于服务“三农”的商业银 行。要巩固和稳定县域农业银行的分支机构,特别是 农村乡镇的机构网点。要给县支行更大的自主权,下 放信贷权限,以增加县支行服务“三农”的积极性。 三是农业发展银行要扩大业务范围。在做好粮棉 油流通环节信贷服务的同时,拓宽信贷服务领域,推 出贷款新品种,把农业产业化纳入支持范围,增加支 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中长期贷款不。 四是鼓励民间金融组织服务于“三农”。要放宽农 村金融市场准入条件,实现金融机构多样化,特别是 在现有农村金融组织单一的情况,允许和鼓励各种经 济主体积极兴办直接为“三农”服务民间金融组织。对 民间金融组织要积极引导,严格监管。同时还要允许 民间借贷在一定法律框架内开展金融服务。 五是允许县以下邮政储蓄开展小额信贷业务。加 快邮政储蓄业务的改革步伐,尽快成立邮政储蓄银 行。 (责任编辑:伊群) 宣盐量 塞呈 Q曼生差曼塑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