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贷危害及建议
作者:赵茜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7年第12期
[摘 要]近几年,网贷由于门槛低、办理手续简单的优势在大学生中得以青睐,使网贷消费在高校校园内兴起,网贷造成极为严重的社会危害,本文通过分析网贷对大学生所造成的严重危害,并提出了防止网贷在大学生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网贷 大学生 高校
中图分类号:TM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2-0260-01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各种校园网贷如雨后春笋般在高校悄然兴起。“网贷消费”这一新生事物悄然兴起,网贷因为申请门槛低、资金额度小、办理手续简单等优势获得了大学生的青睐,使网贷在高校校园内得以“野蛮扩张”的发展态势。一方面为满足大学生对资金的需求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由于其高利息、高违约金、高服务费等特点,造成了极严重危害,并引起很多轰动一时的恶性事件。 一、大学生网贷的主要危害 1、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业
网上贷款分期消费门槛低,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超前消费、奢侈消费的平台,但不少人消费欠理性,造成学生负债累累,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于父母,大部分学生为了偿还而选择兼职,有的经常逃课,有的甚至迫于偿还压力选择直接不上课,任意挂科,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业。网贷平台进入校园的途径目前难以杜绝,学生没有足够的分辨能力,一旦学生还不上贷款,贷款公司威逼还款方法则是去学校闹事或打电话骚扰辅导员,导致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学生选择逃避,甚至直接选择退学。
2、易引发学生心理扭曲,甚至酿成悲剧
大学生们使用网贷大多是为了满足超前的奢侈消费观,主要用于购买高档手机、电脑等名牌电子产品,同时大学生极易产生攀比消费心理、追风消费心理和炫耀消费心理,网贷消费平台正是看中大学生们的这些消费观念,纷纷鼓动大学生“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为大学生的超前的奢侈消费观大开方便之门,一再降低贷款要求来满足大学生需求。从而使大学生不断滋长了把消费当成了快乐,膨胀了自己的虚荣心,放纵了自己攀比追风的消费心理,而忽略自己的实际还贷能力,在无力偿还时,就要面临贷款平台的电话恐吓、短信骚然等暴力催收,导致许多大学生容易产生心理扭曲,有的选择铤而走险,采取诈骗同学或偷盗的办法来获取部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偿还资金,给大学生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甚至酿成轰动一时的悲剧。如河南某大学大二学生在欠下60多万校园网贷之后无力偿还,选择跳楼自杀;据报道厦门某大学一名大二女生因陷入“校园贷”累计借入57万多,选择在泉州某宾馆自杀。这些报道在近几年来经常出现,引起舆论哗然,更让社会各界陷入深思。 3、增加学生及家庭的经济负担
大学生网贷普遍现象是放贷门槛低、手续简单,但贷款利率高。虽然许多平台在宣传中打出“月利率降至0.99%”,甚至“0首付”、“免利息”等旗号,但实际加上高额的“手续费”、在还款方式上搞“障眼法”,最终年利率高达20%左右。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支付的生活费,还贷则是从其日常生活中开支,造成还贷极为困难,给学生带来极大的负担。当大学生陷入无力还贷时,大学生的家庭则成了网贷的直接买单者,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二、大学生网贷的建议
1、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形形色色诱惑的网贷,对于那些喜欢追逐时髦的大学生,在消费时很容易放纵自己,高校应注重加强引导、教育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加强辅导员对学生的观察,对于平时在消费上有超前行为的加以制止,并进行思想教育,并成立专门的心理咨询组,经常对校内学生进行消费调查统计,并进行针对性心理辅导,培养学生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另一方面,辅导员及时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及时反映学生的近况,家长需要给孩子以正确的价值引导和消费观念的引导,并及时与孩子沟通,注意孩子的言行,防患于未然。
2、加大学校与家庭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力度
网络的发达,高校很难禁止网贷进入校园,这并不说高校无能为力,作为高校,针对网贷出现的问题,学校的应加强监管力度,禁止广告出现在校园内的张贴,安排卫生人员定期对校园及校园周边容易出现网贷广告进行清除,同事采取主题班会、年级大会形式通过QQ、微信、微博等平台,以及通过强制性的知识讲座使学生了解网贷的弊端。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应该以身作则,生活中首先给予学生做好榜样,不攀比、不摆阔,加强对子女的监督和教育,主动关心学生,积极与高校辅导员进行密切联系,时刻关注学生的消费动态,及时沟通和引导大学生的不良消费观和行为。 3、呼吁加强监管部门对网贷平台及业务的监管及规范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立法和监管严重缺乏有效的监管。网贷业务基本处于“三无状态”,没有监管部门、没有规则、没有门槛;监管处于真空状态。有能力在社会上“创造”一个个惊天大案的网贷机构,目前仍处于裸奔状态。网贷平台之间缺乏相互沟通与制约性,学生可同时在多个平台任意贷款,这反应了信用体系的不完善。因此要求规范互联网的网贷市场,必须从严控制准入条件,从严立法,加强国家和社会的监管。呼吁监管部门介入网贷管控,要求网贷平台严控贷款审核程序和条件,比如需要具有监护人的“担保”、加强学生证件及收入证明的真实性并对有些造假行为采取针对的禁止条款等等,并要求建立统一的征信体系,防止一人在不同平台多次贷款,超出其偿还能力而导致悲剧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谢红燕.当代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3.
[2] 谢留枝.如何解决大学生网贷出现的问题[J].经济研究导刊,2016.第19期. [3] 陶震.关于互联网金融法律监管问题的探讨[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