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教师, 只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才能打造一流的学校。为了适应学校 发展需要, 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 缩短青年教师的成长过程, 构建一支有利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打造一流的学 校。现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提出如下方案:
一、校情、师情分析
我校地处镇郊,占地面积 20000 平方米,目前有 13 个 教学班, 668 名学生,外市生 435 人。学校现有教师 31 人, 其中公办教师 22 人,合同教师 3 人,过渡合同教师 6 人。 学历达标率 100%,高一级学历比例为 90%,小学高级教师 14 人。县级及以上骨干教师 3 人。近三年参加工作的教师有 7 人,近五年参加工作的教师有 4 人。
二、新教师培养 (一)加强领导和管理
为加强领导和管理,学校成立“青年教师成长工程”领 导小组,并根据工作需要下设“导师组” 、“师徒组”、“专家 组”、“教育管理组” 、“教学科研组”五个工作小组。
(二)指导思想
1.围绕“努力建设一支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健全的 人
格魅力、精湛的业务功底以及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学习型教 师队伍”的队伍建设目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青 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为一流学校打下坚实的基
2.在对青年教师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培养过程中,重 视
过程管理,重视行动研究,始终倡导“问题即是课题,教 学即是研究, 成果即是成长, 教师即是研究者” 的培养理念。
(三)培养目标 第一年:使新教师在政治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工作能 力等方面均能适应教学需要,培养他们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 敬业爱岗精神,在较短时间里全面熟悉各教学环节,掌握教 学规律,并能独立、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第二年:逐渐成为学校教学能手。 第三年:逐渐成为学校、镇级以上教学骨干或学科带头 人。
(四)新教师具体培养策略
1.实行导师责任制 每位新教师配备一位党员做导师,从
工作上、思想上、 生活上全面关心新教师的成长,帮助新教师顺利跨出上岗第 一步。定期组织青年教师座谈会,每月导师坚持与新教师谈 心一次,并做好详细记录,发现思想问题及时汇报。
2.实行师徒带教制 给每位新教师聘请一位爱岗敬业、师
德高尚、有丰富教 育教学经验的高级教师作为其指导教师,并且规定师徒双方 的权利和义务。 要求导师”发现” 、“指导”、“鼓励”青年 教师,要求师徒之间建立一种共进、互动、合作的关系,以 此促进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导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新教师 尽快地适应学校的管理和要求,为新教师“指路子” ,指导 新教师完成教育教学常规。
新教师到学校首先要过好熟悉教材关、适应课堂教学 关、承担班级管理关。 因此, 建立一人一份新教师培养档案, 要
求导师从备课、上课、写教案、 班级管理等方面进行指 导。如:认真做好师徒结对的听课、评课记录,每个月要求 指导教师为新教师开课一节,每周师傅听徒弟一节课,徒弟 每周听师傅三节课,并认真进行课后交流,所有资料期末交 教导处存档。在教学上坚持传、帮、带,对每个环节严格把 关,使每位新教师早过教学适应关。学校对青年教师定期或 不定期的听课活动,并及时进行点评、反馈和鼓励。
3.实行自学提高制 鼓励新教师刻苦学习钻研有关新课程
的理论,博览各类 教育教学名著和杂志,及时了解快速发展的教育教学动态, 大量搜集多方教育教学信息,培养新教师良好的自我学习习 惯。每学期至少要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书籍,要做好读书 笔记,并写出自己的心得;每学期至少到学校图书馆借阅五 册以上图书;鼓励新教师继续参加学历提升。
4.实行亮相展示制
新教师不但要丰富自己的理论底蕴,更要理论联系实 际,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现代技术应用和教育教学科研水平, 每学期完成“三个一”活动:完成一节校级或以上公开课研 讨课;完成一篇教学论文或教学案例;书写一个优秀教案并 制作一份配套的多媒体课件。对于镇级的对应比赛必须报名 参加。
5.参加各类培训学习
学校积极为新教师创设、组织外出参观学习,倾听专家 讲座,观看名师课堂等听课评课机会,并记录下每次外出学 习培
训的心得,形成书面材料。引导新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 理念,并与自己的实际工作相结合,探索适合学生实际的教 学方法,提高新教师的教学能力。
6.借助学校课题研究平台 鼓励新教师积极主动承担学校
交给的教学研究任务,并 逐渐熟悉课题研究的步骤、过程及方法。
7、发挥学校骨干教师辐射作用。 每学年由学校骨干教师
为新教师做课,发挥骨干教师的 引领作用。
8.加强新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
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加强练习“三字” “一画”“一话” 等教学基本功,发扬“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精神,持之 以恒,天天练习,日久见功底。
9.实行考核汇报制。
每学年开展一次新教师考核汇报活动,要求新教师做到 五个一:一节教学汇报课、一次说课、一次观课评课、一次 演讲、一次“三笔字”展示。
10.实行教育管理制。 教导处每个月定期对新教师进行教
育教学常规进行,并 及时做好书面反馈材料,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新教师及指导 老师,合力指导帮助新教师进行整改。
三、考核评估
每学期末,学校要实事求是地根据多方面情况,对每一 名新教师分别作出综合鉴定。
1.思想品德、职业道德方面。
主要考核新教师遵守职业道德、履行职业要求、爱岗敬 业表现等。由学校考评组根据导师提供的情况和检查指导所 掌握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2.业务能力方面。
主要考核新教师对课程标准、教材的掌握理解水平,课 堂教学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学生的学业成绩及学生评教信 息,开展课外活动的能力等。
3.教育教学实践方面。
考核新教师的工作情况,如出勤、备课质量、课堂教学 总体水平、学生学业提高幅度及辅导后进生情况等。由学校 考评组作出综合评估。
四、奖惩措施
建立健全学校对青年教师的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单列 专项经费,制定奖励方案,对培养培训中成绩突出的优秀青 年教师和导师给予物质鼓励,在评优评先方面优先考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