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文化和心灵交流的世纪永恒(上)——中法美术交流百年学术研讨会纪实

文化和心灵交流的世纪永恒(上)——中法美术交流百年学术研讨会纪实

来源:好走旅游网
■■■■中外学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化和心灵交流的世纪 永恒(上)—中法美术交流百年学术研讨会纪实—

文/邵晓峰

聶星聶3月26日,由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中国美术馆、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共同主办的冲法美术交流百年

学术研讨会”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办,中法美术专家以“中法百年美术交流与学术传播”为主题进行深

入研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任严振全、中国美术馆馆长昊为山以及法兰西艺术院院士克洛德•阿巴吉、

让•卡尔多等30余位美术界专家参加了研讨会。本刊特摘录部分与会嘉宾精彩发言,以飨读者。几百年来,法国一直是欧洲乃 至全世界的文化中心,其绘画、雕 塑、建筑、文学、电影、戏剧等艺

献,也诞生了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 交流百年学术研讨会”在位于塞纳

与传奇,在海内外产生广泛影响。河畔的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办。该 研讨会是结合“感知中国•意在巴 黎一庆祝中法建交55周年暨纪念

2019年3月26H,由中国美

术馆、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中外文 化交流中心共同主办的“中法美术

术无不令世人向往。一个世纪以来, 中国与法国的文化艺术交流源远流

留法勤工俭学100周年中国美术馆长。20世纪初,中国艺坛形成了赴 外留学的热潮,一批批留学生带着 救国图强、复兴中国的理想和使命

奔赴海外。其中,法国往往是中国

学生追寻艺术之梦的首选,巴黎美 术学院更是他们心中的圣殿。这些

学生在法国学成之后,有的归国开 枝散叶,有的定居法国,他们热情

地投身到艺术革新的浪潮中,为民 智启蒙,为艺术拓荒。经过数十载

的历史检验,他们中产生了徐悲鸿、 林风眠、庞薰菜、颜文樑、刘海粟、

刘开渠、吴冠中、熊秉明、朱德群

等一批杰出艺术家,对于中国现代

美术教育、艺术创作做出了重大贡

40▲研讨会现场馆藏精品展”而举办的。中国美术馆 馆长吴为山表示,中国文化与法国

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两座高峰,其 精神本质有着内在共性。如果没有

这种共性,就没有中法艺术交流的 灿烂硕果,也就没有大家在“意在 巴黎”展览中看到的这些留法艺术

家的传世佳作。20世纪,一批中国 艺术家赴法留学,他们有的学成回 国成为中国近现代美术的奠基者, 有的定居法国却从未失掉中国文化

的根脉与乡情。留法艺术家们同他 们的法国老师结下深厚情谊,传为 一段段佳话。20世纪中国美术的

重要特征是中西合璧,在这一进程

中最为重要的是中法之间的美术交 流。基于此,中国美术开辟出新的

徐悲鸿等艺术家倡导的写实主义美 成了色墨浩瀚的磅礴之风。这些共 发展道路。徐悲鸿、林风眠、刘海 术反映社会,强调其社会功能,是 同建构了中国现代美术的基本内核。 粟、刘开渠、吴冠中等,他们学贯 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

法国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情感的温

中西,既是中国文化薪火相传的继

林风眠等艺术家将中国艺术的意象、 度是一致的,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承者,也是中国美术新道路的建设 装饰与西方的形式表现相结合,回

和心灵交流也必将是永恒的。要感

者。中国艺术家从法国学成归国后,

归诗性与东方朴素的意象传统。刘 谢法兰西文化对于中国艺术家的培 将写实主义的画风、雕塑风格传入 海粟等艺术家将中国水墨画中的写

养,因为历史告诉人们,中法艺术 中国,为中国主题性绘画创作以及

意之风、书法的书写性表现与西方 交流''一加一远远大于二”。一百年

雕塑立碑、立像等做出巨大贡献。现代艺术中的表现主义相融汇,形

很短,但一百年之后还将继续发展,

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立足当

▼ “感知中国•意在巴黎”展览现场代,开创未来,让中法友谊世世代

代传承下去,就像长江、黄河和塞 纳河的水,终会奔向人类文明的大

海。参加此次研讨会的专家有法

兰西艺术院院士克洛德•阿巴吉、

让•卡尔多、弗朗索瓦-贝尔纳•马

施、布鲁诺•巴尔贝、雅克•卢 日里,法兰西艺术院通讯院士迪 埃•贝奈姆、士让•弗朗索瓦•高立

昂、汪德迈,赛努奇博物馆馆长易 凯,法国索邦大学远东研究院研究

员李晓红,法国欧瑞尚国际交流执

行总裁陈岩等。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任严振全

41中外学苑致研讨会开幕辞中表示,他代表巴 中法艺术交流,不间断地通过展览、 讲座、研讨会等多种形式,为介绍 百年来留法艺术家和促进中法艺术 领域交流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

多样而互通,静水流深,润物无声。

黎中国文化中心诚挚欢迎各位专家 踏着先辈的足迹,回望过去;站在

和嘉宾的到来。他说,光阴似箭, 中法两国走入了正式建交的第55个

前人的肩膀上,展望将来。希望与 在座的各位专家、嘉宾…道,携手 努力,为中法文化交流做出更大贡 献。年头,也迎来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用。中心已经成为当地民众了解中

100周年,在中国国家主席*

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的重要契机下,

国文化和各地特色旅游文化的窗口、

促进中法文化艺术交流的桥梁。今 与会专家以本次“感知中国•意 在巴黎一中国美术馆馆藏精品

大家相聚在这里,参加由巴黎中国 文化中心、中国美术馆和中外文化

天的研讨会美术大师云集,对中心 和两国美术发展来说都将具有里程

展”为切入点,围绕中法百年美术交

交流中心主办的“庆祝中法建交55 周年暨纪念留法勤工俭学100周年

碑意义,将载入中心发展的史册。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数字技术高速

流与学术传播进行了热烈研讨,研 讨焦点集中在中国留法艺术家的世

中法美术交流百年学术研讨会”,共 发展的今天,两国人民的精神文化 需求不断增长,了解对方文化的愿

纪坐标、中国美术馆馆藏中国留法

同回顾百年来中法两国美术领域的 交流互鉴,总结两国艺术发展创新

艺术家作品的艺术史定位、中法美 术交流的内容特色与传播形式,以 及中法文化交流的新成果等。专家

望也日益增强。中国人民对法国艺

的成功经验,开创中法艺术界合作 共进的美好未来。中法两国作为东

术怀有深厚感情,对法国巴洛克、 洛可可、学院派、印象派等各大流

认为,常玉、徐悲鸿、林风眠、潘

西方文化的优秀代表,在文化方面 向来相互吸引、相互借鉴,文化关 系始终是促进两国友好关系的强劲 动力。2002年11月,中法两国在

派如数家珍,而中国美术创作和艺 术教育也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中 法两国艺术交流对满足人民的精神

玉良、吴大羽、庞薰栗、王临乙、

刘开渠、常书鸿、颜文樑、刘海粟、 吕斯百、秦宣夫、周轻鼎、曾竹

生活需求、对促进两国的文化艺术 绍、严德晖、滑田友、吴冠中、熊 秉明、赵无极、朱德群等中国留法

巴黎签署了《关于设立文化中心及 繁荣和加深两国人民的感情都具有 深远的意义。严振全表示,相信两

其地位的协议》,体现了两国发展更 紧密文化关系的美好愿望。巴黎中 国文化中心于2002年11月29日在 塞纳河左岸孟德斯鸠公馆正式成立。 中心地处巴黎市中心,四周是荣军

艺术家在中国百年美术发展史上的 坐标与影响是中国现代美术史研究

国专家坦诚深入的研讨一定会为推

进中法美术互鉴繁荣提供建设性的 思路和想法。文化,温润而深刻,

的重要案例。法国与中国的民族文

化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两座高峰。中院,埃菲尔铁塔,亚历山大三世桥, 大、小皇宫等法国引以为傲的辉煌

建筑,每天迎接着大批热爱中国文 化的法国朋友。中心的建筑体现着

文化的传承和中法文化的融合,老 楼古典精致,新楼简洁现代,庭院是

以中国故宫六角亭风格建筑为主体 的中式园林,成为巴黎当地中法文

化融合的靓丽风景。严振全介绍,巴黎中国文化中

心作为中国在西方国家设立的第一 个文化中心,自2002年成立以来, 为让法国民众更好地了解中国、深 入体验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开展

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心重视42▲\"感知中国•意在巴黎\"展览现场有持续很久,但让他了解了中国的 绘画艺术,认识到中国的绘画艺术 确实是非凡的艺术形式。他认为, 如果说在科技领域中有一个全球化

的发展趋势,人们也看到在全球化 的大局势下,似乎出现了…个艺术 语言的一体化,现在欧洲的艺术语 言表达已经相互融合。对于这一点, 他持保留意见,他觉得实际上艺术

语言的发展是应该区别于科技语言 的。中国的艺术有自己独特的体系,

并表现出…种不可轻视的力量,这

种体系可能既代表了过去,因为山 还是山,水还是水,但是也能看到

▲ “感知中国•意在巴黎”展览现场中国绘画中的山和水随着时间的变

化并没有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和

国美术馆始终与法国文博机构保持 雕塑视野提出了独到见解。克洛 原来的表达语言也不一样,它随着 着友好的合作关系。特别是近年来, 德•阿巴吉说,他对法国艺术的了

世界的发展变化也在变化。中国拥 中国美术馆积极打造“中国美术馆

解比对•中国艺术的了解更深入,今

有众多的人口,应该努力保护自己 国际交流系列展”品牌,不断推出 天要谈的问题是他非常关注的,就 文化的表达语言,尤其是它的绘画 精品展览赴外展览,取得丰硕成果。

是艺术的表达语言。关于艺术、技

语言。四五年前,他代表法兰西艺

2016年,中国美术馆举办“不朽的

术、科技的表达,比如数学语言, 术院去中国北京,时任中国国家画 传承——法兰西艺术院院士作品邀

或者是其他的科技语言,大家都知 院院长杨晓阳接待了他,在参观国

请展”,其中有16件作品被中国美 道这些语言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

家画院的花园时,他特别关注到园 术馆收藏;同年,中国美术馆远赴 变化的。中国有自己的数字体系,

中的一件雕塑立像《黄宾虹》,克洛 巴黎,在法兰西艺术院举办“中国写

其他国家有罗马数字、阿拉伯数字, 德•阿巴吉用速写把这个雕塑画了

意——来自中国美术馆的艺术”展 也有印度体系的数字,同时,计算

下来。当时他时任法兰西学院院长,

览。中国美术馆藏有诸多中国留法

机也有专门的数字体系。显然,这 回到法国后遇到赴法考察的吴为山, 艺术家的代表性作品,它们是书写 些数字尤其是计算机数字已经遍布 得知这尊雕塑是他的作品。藉此契 中国现代美术史的重要案例,其艺

全球,而且存在一个趋势,是更趋

机,克洛德•阿巴吉与吴为山共同

术史定位与研究、发现,是美术理 于统一的数字体系。实际上艺术的 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办了联展。

论界学术创新的重要源泉。中法友 表达语言和科技的语言是不一样的, 对此,克洛德•阿巴吉深有感触。 谊长盛不衰,中法美术交流功不可

它完全取决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 他认为,吴为山的艺术语言是中国

没。以中国美术馆为代表的中国美 文化,譬如欧洲的、中国的、非洲 的,但是受到了罗丹的影响,他也

术机构在推动中法美术的国际交流

的。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都有

受到罗丹的影响,20世纪几乎所有 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具有特色的 自己的语言,在欧洲,在法国,语 的雕刻家都受到罗丹的影响,他们

文化内容与国际传播形式值得进一

言是从中世纪发展起来的,一开始 既有区别,同时又有内在的联系。

步研究,因为中外艺术的交流与共 是在岩石上作画,后来发明了油画。

他认为此次展览中吴为山的艺术语 享依然是当今时代文化的需要。中国用墨和毛笔作画,这一点一直 言是中国化的,但是同时又有法国

克洛德•阿巴吉与让•卡尔多 令他非常感兴趣。他曾经向一位韩

艺术的笔触在里面,他感到印象深 均是享誉国际的雕塑大师,他们从

国老师学习中国绘画艺术,课程没

刻,同时又很欣慰。43中外学苑让•卡尔多认为,这些作品不 墨作品,当时卖画的小摊贩告诉他 推动中法文化的深入交流。迪埃•贝

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他曾 作者叫徐悲鸿。他还看见赵无极的 奈姆表示,这些事情对于两国的文 参加过在中国举办的绘画展和雕塑 油画,他当时对这种油画感到失望,

化交流和世界和平都是有意义的工 展,中国民众对他们的热烈欢迎,

因为那时的他还是个门外汉,并没 作,他将充满热情继续为中法两国

让他至今难以忘怀。他觉得雕塑的 有看出画中表现出的中国绘画的审 之间的美术、艺术家的交流服务。

意义就在于此,雕塑家用雕刻刀就

美元素。汪德迈表示,真诚希望中

法兰西艺术院与中国美术馆之间的 像画家用画笔一样表达对这个世界 法两国之间这种堪称典范的文化交 交流已有多年历史,法兰西艺术院 的印象和看法,重要的是艺术家要 流继续深入发展下去,巴黎中国文

一定会继续和各位通力合作。中法

表达自己的见解。他还注意到在参 化中心为此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两国在建筑方面也有很多交流,比 观展览的人群中,有很多年轻人表

迪埃•贝奈姆是中国美术馆国

如伟大的建筑师保罗•安德鲁就有 现出浓厚的兴趣,特别令人感动。际顾问,他认为文化艺术是拉近人 很多建筑是在中国实现的。迪埃•贝

汪德迈是国际著名汉学家, 们之间距离的最好形式。他为此

奈姆表示,很多法兰西艺术院院士

2018年曾与吴为山共同荣获第五届

次展览拍了一些照片,看到展览场 都愿意来参加这场研讨会,但是因 “会林文化奖”。他说,中法两国之 景,非常令人感动,有年纪很大的

有其他公务未能前来,他们都努力 间的文化交流可以说是富有成效的。

人拿着小包,步履蹒跚地前来参观

致力于法兰西艺术院和中国友好关

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中国的画家

展览。法国和中国是两个大国,两 系的发展,而且充分意识到,大家

们来到法国,他们寻求新思想,积 个国家均有伟大的文化传承。2016 有共同的利益,有共同的目标,而

极投入文化交流,其中最重要、最

年,由中国美术馆主办的“不朽的传

文化可以说是两国交流最好的方式, 著名的画家就是徐悲鸿。他记得在 承一法兰西艺术院院士作品邀请

有利于促进两国人民的交流。S“一战”后,徐悲鸿还是在巴黎求学 展”吸引了大量观众,可以看到他 (未充待续)

一位年轻学生,当时他在塞纳河边

们对于优秀艺术的渴望。法兰西艺 (作者系中国奚术馆研兗与策划都负责人、教授、 的旧书摊上,发现他画的马,是水

术院也将策划一系列不同的展览以

博士生导师)aniiix«'rsiiir<'< I la Emiice <•! «*ii 'ruior.-ilioii

miiiiM igvIBHf -iik ill l'r.B;iil-l ' hk-c^aire▲与会嘉宾合影4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