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3年度“全国安全生产月”《安全知识》答题活动题库(含答案)

来源:好走旅游网
2023年度“全国安全生产月”《安全知识》

答题活动题库(含答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45题)

1.( C )工作环境是不适合进行电焊的。 A.空气流通 B.干燥寒冷 C.炎热而潮湿

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所称重大危险源,是指生产、运输、使用、储存危险化学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 C )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A.安全量 B.储存量 C.临界量

3.企业选用劳动防护用品的前提是 ( A ) 。 A.符合标准 B.穿戴舒适 C.外形美观 D.便于更新

4.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 C )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A.经过评估 B.存在 C.可导致事故发生 D.不容忽视

5.“保护人员安全优先”是应急预案六要素中 ( D ) 要素的内容。 A.应急响应 B.目的与意义 C.应急策划 D.方针与原则

6.生产性噪声不包括( D )。

A.空气动力噪声 B.机械噪声 C.电磁噪声 D.空气传播噪声

7.《安全生产法》第九十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不服从管理,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者操作规程的,由生产经营单位给予批评教育,依照有关规章制度给予( B )。

A.行政处罚 B.处分 C.追究刑事责任

8.贮存危险化学品的建筑物或场所应安装 (C ) A.电表 B.指示灯 C.避雷设备

9.《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C)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A.本企业工作 B.本岗位工作 C.本职工作

10.安全生产“五要素”是指: ( C ) A.人、机、环境、管理、信息 B.人、物、能量、信息、设备

C.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 D.监察、监管、教育、培训、工程

11.( B)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直接执行者, ( B )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

A.岗位工人 班组长 B.班组长 岗位工人 C.班组长 班组长 D.岗位工人 岗位工人

12.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C)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A.当地 B.本单位 C.行业

13.某工人经过安全教育培训后, 仍然未戴安全帽就进入现场作业施工。 从事故隐患的角度来说,这种情况属于 ( A )

A.人的不安全行为 B.物的不安全状态 C.管理上的缺陷 D.环境的缺陷

14.根据《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实施细则》 ,特种劳动防护用品标志上盾牌中间采用字母“ LA”,其表示的含意是: “( B ) ”之意。 A.生产安全 B.劳动安全 C.人身安全 D.劳保安全

15.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对生产经营单位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有根据认为不符合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设施、设备、器材予以查封或者扣押,并应当在( )内依法作出处理决定。( B ) A.10日 B.15日 C.20日 D.30日

16.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对生产经营单位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当场予以纠正或者( D ) A.停业整顿 B.经济处罚 C.追究责任 D.要求限期改正

17.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

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 )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A )

A.1小时 B.2小时 C.6小时 D.24小时

18.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实施建设项目劳动( C ) 。 A.安全认证 B.安全评估 C.安全预评价 D.监督管理

19.当身上衣服着火时,可立即( D)。

A.浇水 B.用手或物品扑打身上火苗 C.奔跑离开火场,灭掉身上火苗 D.就地打滚,压灭身上火苗

20.安全标志分为四类,它们分别是 ( B )

A.通行标志、禁止通行标志、提示标志和警告标志 B.禁止标志、警告标志、命令标志和提示标志 C.禁止标志、警告标志、通行标志和提示标志 D.禁止标志、警告标志、命令标志和通行标志

21.从2011年1月1日起,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对因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职工死亡,其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调整为按全国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 )计算,发放给工亡职工近亲属。 ( D ) A.5倍 B.10倍 C.15倍 D.20倍

22.全国消防宣传日是哪一天?( A )

A.11月9日 B.1月19日 C.12月9日

23.《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 C ),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A.生活设施 B.福利设施 C.安全设施

24. I类手持电动工具(单相)宜采用( B )多股铜芯橡套软线。 A.两芯 B.三芯 C.四芯

25.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 A),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

A.全部或局部停产停业 B.停业整顿 C.限期整改 D.关闭

26.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是: ( B )

A.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B.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 C.保障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27.我国现行工伤事故统计中,按照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将工伤事故分为( B )。

A.17类 B.20类 C.21类 D.142类

28.某工人经过安全教育培训后,仍然未戴安全帽就进入现场作业施工。从事故隐患的角度来说,这种情况属于( A )。

A.人的不安全行为 B.物的不安全状态 C.管理上的缺陷 D.环境的缺陷

29.根据终身教育的观念,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在岗的从业人员进行(c)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A.全面 B.长期 C.经常性 D.临时性

30.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该向( B )方向疏散。 A.下风 B.上风 C.顺风

31.从事易燃易爆作业的人员应穿( C),以防静电危害。

A.合成纤维工作服 B.防油污工作服 C.含金属纤维的棉布工作服 D.普通工作服

32.手持式电动工具、移动电气设备的电源线必须用橡套软线(橡胶电缆),长度不得超过( )m,且中间不能有接头及破损。 A.2 B.3 C.6 D.15

33.在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中,( B )的重要职责是尽可能、尽快地控制并消除事故,营救受害人员。

A.应急救援专家组 B.消防与抢险 C.医疗救治 D.洗消去污组织

34.当被烧伤时,正确的急救方法应该是( A )。

A.以最快的速度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 B.立即用嘴吹灼伤部位 C.包扎后去医院诊治 D.涂擦消炎药

35.创伤急救原则上是( B),并注意采取措施。

A.先固定,后抢救,再搬运 B.先抢救,后固定,再搬运 C.先搬运,后

抢救,再固定 D.先固定,后搬运,再抢救

36.当身上的衣服烧着后,以下灭火方法中,( C )做法是正确的。 A.快速奔跑呼救 B.用手扑打火焰 C.就地打滚,压灭火焰

37.熟练掌握个人防护装备和通讯装备的使用,属于应急训练的( A ) A.基础培训与训练 B.专业训练 C.战术训练 D.其他训练

38.在进行高空作业时,安全带应( B ) A.低挂高用 B.高挂低用 C.平挂平用

39.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的内容包括( D )。

A.安全技术理论和事故案例 B.有关法律法规和实际操作 C.事故案例和实际操作 D.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

40. 动力箱、柜、板前方一般( A )m的范围内不能有障碍物。 A.1.2 B.1 C.0.8 D.0.5

41.用灭火器灭火时,灭火器的喷射口应该对准火焰的( C )。 A.上部 B.中部 C.根部 D.火苗的外围

42.造成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很复杂,在采取措施时,就应分清轻重缓急,优先解决事故树的关键基本事件和最重要事件。反映基本事件重要程度的是 ( C ) 。

A.事故百分比 B.临界重要度 C.结构重要度 D.关键重要度

43.安全生产“五要素”是指:( C )

A.人、机、环境、管理、信息 B.人、物、能量、信息、设备

C.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 D.监察、监管、教育、培训、工程

44.下列属于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的是( B ).

A.传染病媒介物 B.有毒物质 C.粉尘与气溶胶 D.致病微生物

45.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并保持培训的程序,以便规范、持续的开展培训工作, 确保员工具备必需的职业安全健康 ( C ). A.意识 B.能力 C.意识与能力 D.知识与态度

二、单选题(5题)

46.《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 C ),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A.生活设施 B.福利设施 C.安全设施

47.在厂区发生突发事件时,我们应该( B )

A.立即离开工作岗位回家 B.关水、关电、关气,并到紧急集合点集合 C.不关心,继续工作 D.等待领导安排

48.(C )工作环境是不适合进行电焊的。 A.空气流通 B.干燥寒冷 C.炎热而潮湿

49.从安全生产来看,危险源是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 C )。 A.本质 B.重点 C.根源 D.关键

50.从安全生产来看,危险源是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 ( C ) 。 A.本质 B.重点 C.根源 D.关键

三、单选题(10题) 51.职业病指( B )

A.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

B.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C.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 D.工人在职业活动中引起的疾病

52.任何人发现火灾时,都应当采取什么措施?( B ) A.立即逃跑 B.立即报警 C.立即扑救

53.扑救电器火灾不应使用( D )灭火器。

A.二氧化碳 灭火器 B.干粉灭火器 C.1211灭火器 D.泡沫灭火器

54.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评价工作,

属于安全评价类型的( A )。

A.安全验收评价 B.安全现状综合评价 C.专项安全评价 D.安全预评价

55.修改后的《刑法》第229条规定,承担资产评估、验资、验证等职责的中介组织的人员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情节严重的,处( B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A.3 B.5 C.7

56.生产经营单位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必须了解、掌握其安全技术特征,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 B )。

A.教育和考核 B.教育和培训 C.培训和考核

57.《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具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 C )。 A.安全宣传标语 B.安全宣教挂图 C.安全警示标志

58.以下不属于安全教育培训方法的是( C )。

A.实际操作演练法 B.讲授法 C.自学提高法 D.读书指导法

59.全国消防宣传日是哪一天?(A ) A.11月9日 B.1月19日 C.12月9日

60.从安全方面来看,在(B)的干扰下,人们会感到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而且降低了对事故隐患的判断处理能力。 A.电离辐射 B.噪声 C.振动

参考答案 1.C 2.C 3.A 4.C 5.D 6.D 7.B 8.C 9.C 10.C 11.B 12.C 13.A 14.B 15.B 16.D 17.A 18.C 19.D 20.B 21.D 22.A 23.C 24.B 25.A 26.B 27.B 28.A 29.D 30.B 31.C 32.C 33.B 34.A 35.B 36.C 37.A 38.B

39.D 40.A 41.C 42.C 43.C 44.B 45.C 46.C 47.B 48.C 49.C 50.C 51.B 52.B 53.D 54.A 55.B 56.B 57.C 58.C 59.A 60.B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