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黑龙江省宏观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黑龙江省宏观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来源:好走旅游网
【区域经济】

黑龙江省宏观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林晓婵1 郝 丹2

(1黑龙江外国语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5;2哈尔滨商业大学金融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8)[摘 要]2012年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基础不断巩固,产业动能不断增强,众多有利因素推动黑龙江省经济快速发展,但国内外消费需求缩减、节能减排压力加大和国际金融危机的深远影响等不利因素也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起到了制约作用。在国内外经济环境不断变化的形势下,黑龙江省应从宏观经济现状入手,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和促进科技创新、建立经济预警系统等政策措施,保障黑龙江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黑龙江省;宏观经济;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3)06-0089-02

  一、2012年黑龙江省宏观经济运行的特点

(一)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初步核算,2012年黑龙江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69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0%,增幅2个百分点,连续11年保持两位数增幅。其高于全国2

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137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64564亿元,增长102%;第三产业增加值51214亿元,增长107%。三次产业结构为154:472:374,第一、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8%、519%和40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5711元,同9%。比增长9

(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持续扩大

2012年黑龙江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5404亿元,同比增长301%,2012年年初以来增幅一直保持在30%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4个百分点,居全国第8位。工业项目投资、民间投资、地方投资、四大主导产业投资增长快。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全省亿元以上施工项目达2381个,同比增加821个,完成投资35205亿元,同比增40%,拉动全省投资增长120个百分点。长2

(三)消费品市场繁荣兴旺

2012年,黑龙江省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总额52467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增幅高于全年目标2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

(四)利用外资增长势头良好

2012年黑龙江省实际利用外资365亿美元,同比增

00%,其中,外商直接投资363亿美元,增长长2

237%。在外商直接投资中,第一产业实际利用外资5760万美元,下降729%,占全省的16%;第二产业实际利用外资252亿美元,增长335%,占全省的693%;06亿美元,增长262%,占全第三产业实际利用外资1省的291%;。

(五)信贷支持力度加大

截至2012年末,黑龙江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61550亿元,比年初增加18273亿元。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98115亿元,比年初增加12628亿元,95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38970亿元,比年同比增加1

初增加4583亿元;中长期贷款54273亿元,比年初增086亿元。加6

(六)市场物价涨幅继续回落

2012年黑龙江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2%,涨幅同比回落28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33%,农村上涨28%。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01%,涨幅同比回落125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1%,涨幅同比回落125个百分点。价格同比下降1

(七)科教文卫事业蓬勃发展

截至2012年末,黑龙江省共有科学研究开发机构778个,2012年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1350亿元,增长48%,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1%。全年共取得各类基础理论成果219项,应用技术成果1168项,软科学成果74项。受理专利申请30610件,增长306%;

  作者简介:林晓婵(1981-),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黑龙江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金融理论与政策;郝

1978-),女,黑龙江绥化人,哈尔滨商业大学金融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金融理论与政策。丹(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黑龙江宏观经济景气监测与预警系统研究与应用”(项目编号:12522064)。

892013年第6期·总第228期·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授权专利20261件,增长656%。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2771份,成交金额1003亿元,增长616%。

二、黑龙江省宏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利因素(一)众多利好政策措施陆续出台与实施

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意见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振兴东北战略的内涵,这将有利于推进黑龙江经济全面振兴。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国债资金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项,下达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重点行业结构调整专项国家预算内专项资金投资计划;缩短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降低资源税适用税额标准,豁免历史欠税;允许东北商业银行进一步采取灵活措施处理不良资产和自主减免贷款企业表外欠息。

(二)物质基础雄厚

黑龙江省有耕地面积18亿亩,2012年粮食总产量57615万吨,同比增长34%,进一步巩固了“全国产粮1137第一大省”的位置。全省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亿元,总量同比增加41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5%。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年猪牛羊肉产量为1802万吨,同比增长72%;禽肉产量为337万吨,增长90%;鲜牛奶产量为5599万吨,增长31%;鲜蛋产量为1082万吨,增长26%。同时,黑龙江省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资源产量在全国也名列前茅,就地加工转换潜918条生态保持良好,流域面积力很大。黑龙江省共有1

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水养殖、发电、航运、旅游等项目的发展也为黑龙江省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三)产业实力不断提升

从国家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黑龙江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产业整体实力有了很大的提升,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不断增加,近几年,黑龙江省GDP保持持续快速增长,为今后黑龙江省经济的增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黑龙江省宏观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一)消费需求放缓不利于经济后续增长

从消费需求来看,由于国家实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增加了房地产市场的投资风险,因此2012年黑龙江省房地产投资势头放缓。从节能减排的角度来看,由于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增强,再加上油价不断上涨,给汽车业的销售带来了严重的冲击。2009年以来的家电下012乡、农机下乡大大刺激了家电等行业的需求,但到2年,此类需求已经得到全面释放,进入了饱和期。综合来

作用

2008年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对世界各国经济冲击巨大。全球经济的持续下滑导致外需萎缩,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大幅下降,黑龙江省对外贸易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金融危机加大了就业的压力,从2008年以3万高校毕业生未就业,加上2013年来,黑龙江省累计123万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巨大。

四、稳定黑龙江省宏观经济发展的建议(一)优化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要继续提高种植业比重,大力培养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农业龙头企业的上市步伐。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比重。第二产业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信息技术、环保技术、能源技术、生物医药技术。降低第三产业的准入门槛,对中小型企业给予政策优惠。

(二)加快和促进科技创新

切实提高高新开发区向周边的辐射功能,扩大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总体规模,要抓住国际制造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向国外转移的契机,制定优惠政策、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吸引外商在黑龙江省投资建厂,带动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三)建立宏观经济景气监测与预警系统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出现了较大的波动。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因此应超前了解和掌握国内外宏观经济发展态势,以及黑龙江省经济发展趋势,建立黑龙江省宏观经济景气检测和预警系统,对于保持黑龙江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陈君当前黑龙江省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分析[J]统计与咨询,2012(4)

(责任编辑:乔 虹)

看,消费需求减少给经济的后续增长带来了不利影响。

(二)资源消耗和节能减排形势严峻

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中重工业比重大,要完成节能减012年黑龙江省经济增长方式上依排目标压力较大。2

然存在着“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问题。重工业结构与节能减排工作存在矛盾。2012年黑龙江省总体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519%,重工业增加值占工业8%左右,而工业能耗占全省能耗的67%。因总值的8

此,在降低能耗水平的压力下,重型化的工业实现快速增长的难度加大。

(三)国际金融危机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产生抑制

 90·2013年第6期·总第228期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