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检验科应急预案48777

来源:好走旅游网
检验科应急预案

一、核心仪器设备故障应急预案:

1。实验室突发仪器故障,立即报告科室主任并确认异常情况的性质,观察有无错误操作。

2.偶发现象或确属不能立即排除的故障。用明显标示牌标示故障仪器,以防被错误使用。

3.小型仪器填写【仪器设备故障和维修记录】,维修记录存放于仪器档案盒内。

4。有满足要求的替用设备的,启用替用设备【准用仪器】。 5。大型贵重仪器关闭电源开关,取下电源插头,用相应防尘罩遮蔽仪器,及时与供应商或厂商会同解决。填写【仪器设备故障和维修记录】

6.仪器维修好后取下故障标示。

7.维修的仪器必须经验收合格并供需双方签字后才能重新启用。当仪器故障无法修复时,由科主任联系医院器械科,负责仪器善后处理,并上报医院主管部门。

8。实验室该仪器负责人需定期检查并随时跟踪仪器运作状态。

9.对未能及时排除故障时,必须及时上报科主任,批准后,应积极联系附近医院的其他实验室,以满足病人和临床需求。

二、检验科危重病人处理应急预案:

1.对在检验科内即将抽血检验的危重病人,检验人员要提供便捷通道,优先采血。

2.血样采集过程中,病人病情突发加重,负责抽血的检验人员应立即停止血样采集,辅助病人陪同人员尽快将病人送递对应科室.

3.对已不方便移动的病人,检验科应立即与相关科室值班医师联系,并疏通病人周围的人群,为抢救营造足够的场地和时间。

4。接受危重病人标本时,应优先检测,出现危急值时应第一时间将检测结果通知病人经治医师,检测结果审核无误后须尽快发出。

5.科室人员交接班时,应该全面了解危重患者的检验结果情况,做好交接工作。

6。值班人员遇有疑难问题时,应请主任或副主任协助处理.

三、医疗纠纷应急预案:

1.在有发生医疗纠纷的征兆或已发生医疗纠纷时,工作人员要耐心听取患者及其家属的意见和要求,保持克制,避免多言,同时做好记录.

2。情况紧急时工作人员要迅速报告科室主任,必要时直接向医教科汇报。

3.科室主任听取工作人员与患者各自陈述纠纷性质和程

度同时,做好医患双方损失评估与事件后果的预测,为纠纷处理掌握好第一手资料。

4.科室方面有错,主动安抚患者,对于患者提出不过分的要求科室能办到的尽可能解决.

5。对个别无理取闹的患者,由主任向医院医教科及主管院长汇报,使其在第一时间获取全面准确的信息,并取得支持。

6。医疗纠纷处理结束后,科室内部以事实为依据,对导致本次医疗纠纷的直接责任人按照科室规章制度进行处理,并对工作中发现的不足及时改进,做好防范措施。 四、科室人员缺员应急预案:

1。白天:如因工作繁忙而人员不足,或当班人员因意外情况不能坚持完成工作时,由科主任协调其他有资质的操作人员替代完成。

2.若替换操作人员没有能力或经验完成该设备操作,需及时向科主任报告,并请求派相应的熟练操作人员替代。

3.夜间及节假日:当遇到人员不足,或当班人员因故不能坚持完成工作时,由当班人员负责联系并报告科主任。如主任认定有必要增加工作人员,由主任负责联系其他人员紧急到岗,做好人员分派.

4。如科室人员全员尚不能满足工作所需,可由主任报告医院总值班或院领导,请求予以协调解决。

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五、发生以下情况者,可视为疑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2.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

3.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 4。发生重大火灾,水灾,特大爆炸,车祸及其它重大伤害事件;

5.突发事件发生后,科室主任应该迅速初步判断事件的类型,并立即向医院医教科、院感科、预防保健科及分管院长、院长及时汇报。

6.突发事件发生时,尤其是疑似疫情突发,立即对科室其他病人进行疏散。

7。在未得到医院准许情况下,不公布涉及该突发事件的所有检测结果。

8。通知参加应急事件处理的所有人员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并在医院直接领导下进行工作。 六、(一)检验科职业暴露应急预案:

1.化学污染职业暴露:

2. 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被污染部位。

3.立即到急诊室就诊,根据造成污染的化学物质的不同性质用药。

4。在发生事件后的48小时内向医院医教科汇报,并报告

院感科。 六、(二)针刺伤

1.被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或其他锐器刺伤后,应立即用力捏住受伤部位,向离心方向挤出伤口的血液,不可来回挤压,同时用流动水冲洗伤口;

2.用75%酒精或安尔碘消毒伤口,并用防水敷料覆盖; 3。意外受伤后必须在48小时内报告医院医教科,并报告院感科、领取并填写《医疗锐器伤登记表》,须在72小时内作 HIV、HBV等的基础水平检查;

4。可疑被HBV感染的锐器刺伤时,应尽快注射抗乙肝病毒高效价抗体和乙肝疫苗;

5。可疑被HCV感染的锐器刺伤时,应尽快于被刺伤后做HCV抗体检查,并于4-6周后检测HCV的RNA;

6.可疑被HIV感染的锐器刺伤时,应及时找相关专家就诊,根据专家意见预防性用药,并尽快检测HIV抗体,然后根据专科医生建议行周期性复查(如 6周、12周、6个月等). 六、(三)皮肤、粘膜、角膜被污染

1。皮肤若意外接触到血液或体液或其他化学物质时,应立即用肥皂和流动水冲洗;

2。若患者的血液、体液意外进入眼睛、口腔,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3。及时到急诊室就诊,请专科医生诊治;48小时内向

医院医教科报告,并报告院感科领取并填写相关登记表. 六、(四)灼伤

1。碱类灼伤: 皮肤: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至碱性物质基本消失为止, 再用1%~2%醋酸或3%硼酸溶液进一步冲洗。 眼睛:被碱灼伤时应先用大量流水冲洗,再选择适当的中和药物如2%~3%硼酸溶液大量冲洗,特别要注意穹窿部要冲洗彻底。

2.酸类灼伤:

一般酸灼伤:皮肤被一般酸灼伤后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彻底冲洗后可用2~5%的碳酸氢钠溶液、淡石灰水或肥皂水进行中和,切忌未经大量流水彻底冲洗就用碱性药物在皮肤上直接中和,这样会加重皮肤的损伤。

浓硫酸灼伤:皮肤被浓硫酸沾污时切忌先用水冲洗,以免硫酸水合时强烈放热而加重伤势,应先用干抹布吸去浓硫酸,然后再用清水冲洗。

强酸灼伤:强酸溅入眼内,用眼喷淋器冲洗时应,冲洗时应拉开上下眼睑,使酸不至于留存眼内和下穹窿中,立即送眼科治疗。

3。标本污染

4.棉质工作服、衣物有明显污染时,可随时用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60分钟,然后冲洗干净.

5。各种表面若被明显污染,用1000-2000mg/l有效氯溶液

撒于污染表面,并使消毒液浸过污染表面,保持30—60分钟,再擦除,拖把或抹布用后浸于上述消毒液内1小时。

6。仪器污染应考虑消毒方法对仪器的损伤,和对检测项目的影响,选用适当的方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