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山地公园规划与植物配置——以青岛太平山公园为例

山地公园规划与植物配置——以青岛太平山公园为例

来源:好走旅游网
现代农业科技2015年第19期 林业科学 山地公园规划与植物配置——以青岛太平山公园为例 万安平杨祖山 庄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712100) 摘要山地公园是指拥有高低起伏的地形、丰富的植被,以自然风光为主的公园,通常具有改善生态环境、美化城市、游览观赏、休憩 娱乐、科普教育等功能 以太平山公园为例,通过对生态山地公园规划设计方案与建设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着重介绍了山地公园景观规 划与植物配置.提出山地公园的规划建设不同于其他城市公园的规划。应当以山地资源保护为前提,适度建设最基本、最简单的公园设施, 并追求设施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减少对自然景观的干扰与分割。在景区分部建设时,合理运用中国园林造园技术,充分挖掘山林景区山体、 植被等自然资源,为恢复自然的山体景观提供有效途径。同时,针对山地公园的特点提出了山地公园设计与植物配置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山地公园;规划设计;植物配置;山东青岛;太平山公园 中图分类号TU98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15)19—0199—02 1规划区概况 1.1区位条件 较为单一。缺乏层次。山林顶部区域顶部与山脊线位置多为 岩石裸露的丘陵地貌,只有薄层自然野生地被植物零星覆 盖。大部分区域植被覆盖率较高,但植被群落相对单一。植 青岛市是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中心和港口城市、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胜地。改革开放后,随着城 市东扩的发展建设,太平山生态公园已处于新老城区两翼 围合的中心地带,特定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城市的生态、 文化与空间脉络发展的核心。太平山生态公园成为“城市 绿肺工程”的重中之重,在1997年编制的《青岛城市园林 绿地系统规划》中,太平山公园已被规划为核心,与团岛公 园、鲁迅公园、小鱼山公园、汇泉广场、汇泉角、太平角、信 被以黑松、刺槐人工林为主,景观林相相对单调。 2.2缺少统一总体规划 太平山公园主景区总面积约183 hm ,主要的山林区域 分布有中山公园、植物园、动物园、榉林公园。分别属于市 南、市北2个行政区管辖,4处单位分别属于不同的管护机 构。原有的规划多从各自单位管辖区域考虑,难于有机组 合,从而影响了太平山整体景观保护与发展,也不利于管护 工作的开展。 3规划思路 3.1规划定位 号山公园、贮水山公园等公共绿地构成城市中心区完善的 园林绿地系统。 1.2气候与自然环境 青岛地处植物南北过渡地带,是温暖带之始,亚热带之终, 基于公园百年历史,秉承与发展并重,遵循以人为本、 生态环保节能的原则,按照“承百年历史文脉,秉中西合璧 精粹,塑东园花海璀璨,建太平盛世和谐”的思路,把太平山 公园定位为集生态绿肺、植物科普、休闲健身、历史文化、旅 游观光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城市综合山地生态公园。 3.2规划原则 属于受海洋环境影响的季风显著的海洋性气候,气候四季变化 平缓。冬暖夏凉春温秋爽,太平山公园海拔在30.0~148.5 m 之间,园内有高峻的山地、低洼的湖塘,地形起伏、地貌复杂, 依山临海,风光秀丽。山地多有岩石裸露,成土母质为花岗岩 风化而成,土壤砂质,瘠薄、微酸性。年平均气温12-2℃,年平 均降雨量775.6mm,其中夏季占57%。冬季占7%,平均降雨 城市生态山地公园的意义在于尽可能利用自然过程来 维护和改善城市生态山林系统的自我平衡能力。因此,太平 山公园的规划原则是优先考虑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运行 强度最大月(8月)为13.6 mm/d,最小月(2月)为2.5 mm/d。 全年有雾53 d,雾日多集中在4—7月。主要灾害天气是大 风、暴雨和雷击,但发生频率较小。冻土深度4O一50 cm。 1.3历史遗迹及建筑资源 和自然山林的保护。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结合生态 环境的建设和发展,进行工程规划、设计编制工作 。 4规划方案 4.1规划结构 园区内分布着自古至今的多处历史遗迹和历史建筑, 数量不多但历史年代延续性相对完好,堪称青岛历史的缩 影。近代战争历史遗迹主要分布于东西两侧山头;人文文化 以及宗教区域亦分别毗邻战争遗迹分别坐落在西、东两侧遥 根据规划思路,依照设计原则,提出“一轴一带五区”的 规划结构。一轴,即公园传统文化主题轴;一带,即城市登高 观景带;五区,即植物文化区、生态山林区、文化休闲区、动 物游乐区、历史人文区。 4.2具体方案 相呼应,各时期遗迹相对分散,部分业已荒废或难为人知; 多幢造型迥异的西式别墅建筑保存完好、管理得当,但未能 作为旅游景观资源发挥作用。 2现状分析 4.2.1一轴:公园传统文化主题轴。公园传统的南北景观轴 线,原中山公园、动物园中心游览轴线。轴线区域分布着许 2.1植被群落单一。缺少季相变化与群落层次 多植物资源,如大量的古树名木,从而维系着公园乃至城市 的历史感,在保留现有道路、植物的基础上,以历史文化延 受小气候环境影响,沟谷地带植被长势良好。植被群落 作者简介万安平(1974一),男,山东青岛人,工程师。研究方向:风景 园林。 收稿日期通讯作者 2o15—08—17 续为主题,讲述公园的发展史,展示公园特色的植物文化。 4.2.2一带:城市登高观景带。太平山公园作为青岛市西部 最高的山地公园,登山眺望俯览汇泉湾,打造绝佳的城市观 】99 林业科学 景点;山地公园利用独特的山体地理优势,借景周边青岛十 景(汇泉踏浪、飞阁回澜、琴屿飘灯、太平天音、鱼山海月、秀 掩重关、湛山景舍等),挖掘最佳的城市观景点,将其有机串 联,打造特色的“太平揽胜”。 4.2.3部分山地区域规划。具体有以下4个方面内容。 (1)历史入文区之历史遗址。发掘山林区域历史遗迹, 将人流引至遗迹区域并相应设置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展示平 台,面向人群主要为青少年与老人,因此需增设休息设施和 集散场地,根据山体高差做好保护措施和安全保障。丰富完 善登山路径中的植被景观以及服务设施 。 (2)植物文化区之桃园新区。以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 的中山公园桃园为基础,配植碧桃、杏、榆叶梅、紫叶李、樱 花等梅属植物,打造繁花盛开的植物景观;同时梳理谷线、 水系,刻画细部景观,阐释“桃”文化,打造桃园新景点,拆除 现状临建、温室,打通园区观景视线,设置山林内亭廊坐凳, 点缀文化小品.结合建筑基址改造规划山地公园服务建筑。 (3)文化休闲区之滨水休闲。在滨水区域打造文化休闲 区,在保护原有滨水植物群落基础上,增植水生植物、亚乔 木、灌木、地被,丰富植被立体空间,创造景色宜人的滨水景 观。在该水面周边结合亲水平台种植湿生植物干屈菜、花菖 蒲、水生鸢尾、旱伞草等,在水面内点缀浮水植物——睡 莲。完善滨水步行体系,沿水岸增加木栈道、观景木平台等, 供游人驻足观景、探寻山林野趣,展示太平山的神韵。挖掘 公园山石景观,营建观山、亲水、赏乐的休闲滨水休闲区。 (4)生态山林区之岩石园。依据现状山体裸露岩石,布 置游步道,栽植岩生植物,建设独具特色的岩石园。种植络 石、胶东卫矛、青岛百合、荆条、枸杞、铺地柏、石岩杜鹃、朴 树等植物,背衬葱郁的自然生态林,营造极富野趣的岩生植 物景观。景观区规划:打造多样化的空间设计。增加科普性、 参与性来提升游人兴趣,完善植物园岩石园展示功能。具体 区域规划:①山石景观区。现状为较大型岩石组团的区段,以 观赏山石为主景,采用自然式岩石园形式。②墙园景观区。 位于路侧,需设挡土墙护坡加固的区段,结合现状空旷处设 计硬质铺装小广场,点缀艺术小品等,采用墙园式岩石园形 式。③岩石植物景观区。现状为点状较小型的岩石组团区段, 以观赏岩石植物为主景,采用规则式岩石园形式。 5植物配置 太平山植物种类丰富,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然 形成了多个自然群落,在山地公园的植物配置中,应参照自 然群落的组成规律进行人工群落的设计与配置,让山地公园 内的乔木、灌木、草本及地被植物参照自然群落的完整性, 已取得最佳的植物生长环境与生态效益[5-61。 5.1设计原则 一是保护性原则;二是借山借势、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的原则:三是打造园林意境美的原则。 5.2植物规划及配置要点 5.2.1挖掘山地公园的植物文化,注重公园的植物科普功 能。根据公园起伏的地势特点与原有植被,设置岩石植物主 题景观区:改造建设植物科普馆,重点介绍植物科普知识以 及太平山植物分布与植物造景艺术。 200 现代农业科技2015年第l9期 5.2.2展示“植物百科”的特色文化,建设种植资源库。太平 山公园作为传统的植物种植场,具有青岛地区南北交融的气 候特点,有着良好的植物种植条件。因而利用公园现有植物 资源,建设种质资源库,对城市园林和公园的发展有着重要 意义;打造植物主题的景区及道路.如保护、恢复以植物为 特色的园路与园区,如玉兰园、市花园、桂花园、植物精品园、 樱花路、银杏路、梅花路、紫薇路、木瓜路、海棠路、雪松路。 5.2.3丰富山地植物色彩设计。打造季相迥异、色彩斑斓的 山地公园,丰富山地区域内植物色彩带;扩大园区色彩面积, 通过对植物季相、色相的分析,适当调整园区植物配置,实 现花开不断的景象。 (1)山脚区域“春之花海”。现状色彩:以黑松、剌槐为主 的嫩绿色成为这一季节的主题色,区域内充满生机,点缀以 樱花大道两边的粉色带和桃园的粉色区域;扩大“花海”的 概念,由于青岛春季时间较长,植物的花期也相应拉长,使 得这一季节色彩斑斓,各种不同种类的开花植物应成为春 天的主要色彩,主要为樱花、杜鹃、紫荆、紫薇、连翘、迎春 等,形成“东园花海”的景观。色彩主要集中在太平山势较缓 的山脚地带及主要的谷线附近。 (2)山地区域“层林尽染”。秋色叶植物是构成秋季景观 的主要树种,它明显反映了季相特征,充分表现了园林的季 相美。依山就势的绿色为山地公园的色叶植物提供了背景 色。秋季,园内水库渠道两旁的红枫、鸡爪槭、枫香等植物通 过群植和丛植的方式,以表现不同色块的搭配给人的震撼。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大面积成林或成带状的秋色景观 很有气势。保护原有生态植被,对现状裸露区域补植乔木及 乡土地被植物。延续秋色景观植物为特色的主题景观带。 (3)滨水区域“叶红柳绿”。在公园水边配植秋色叶树 种,可形成丰富的水中倒影,如小西湖、湖光山色、天地一家 水库等,在常绿树下植以鸡爪槭、红枫,与水岸的垂柳、临水 的菖蒲等共同组成了一副自然风景图,寓景于情,情景交 融,四季变换的季相美,呈现出流动的太平山光彩画卷。 6建议 太平山公园在规划建设初期就已提出,以山地资源保 护为前提,适度建设最基本、简单的公园设施,并追求设施 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减少对自然景观的干扰与分割;在景区 分部建设与植物配置时,合理运用中国园林造园技术,充分 挖掘山林景区山体、植被等自然资源,适度配置符合自然群 落特点、适应生境条件的乔灌木、植被,为恢复与提升自然 的山体景观提供有效途径。 6.1重视原有场地条件与植被的勘察与评估 山地公园地形与自然植被资源复杂,在山地公园规划设 计之前,应勘察地貌特征、温度、光照、坡度、水源及土壤条 件,分析场地条件的优劣势,明确相应的措施与规划配置; 摸清已有的自然或人工植物群落,并由植物学方面的专家对 植物的种类和健康状况作出评估,对于健康状况极差的植 被才可以考虑不予保留,同时清除外来的入侵物种,保护本 地生物的多样性,进而在山地公园形成一个具有可持续能 力的生态系统。 (下转第204页) 林业科学 的商机。陈山红心杉是我国珍贵的优良树种资源,曾被指 现代农业科技2015年第l9期 3.6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加强职工队伍建设 定为毛主席纪念堂专用木材,在国际上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目前,可采取如下措施:一是由县林业局申报国家级陈山红 心杉品牌,加强品牌名牌宣传力度,提高名牌的知名度;二 国营林场要确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发展理念, 把职工培训、人才培养放在科学发展的首位。要采取走出 去、引进来的办法弓1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办好职工技术培训 班,通过思想教育和技术培训,在职工队伍内培养一批思想 过硬、技术过硬的拔尖人才 。 4参考文献 『l】1张永杰.林场经营管理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林业劳动安全,2012(2): 23—25. 是加强陈山红心杉种子园、母树林及大径材的培育(陈山林 场和武功山林场都可以作为基地建设),尽快形成陈山红心 杉良种良材供应和展示基地。 3.5加大林改力度。为国营林场全面减负解困 改革是振兴林业的唯一出路。加大力度,深化国有林场 改革,其目的是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林 业发展要求的国有林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同时,调整针 [2】买玉玺.关于国有林场森林分类经营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农业科 技,2008(1):97—98. [3】郑字,杨造林,王友玉.江苏省溧水县林场经营现状及发展对策研 究『J].河北农业科技,2009(9):129—131. 『4肖化顺,张贵,曾思齐.4]武冈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能力模糊综合评 价【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4(4):54—58. 叶树的比例,完善混交林结构;扩大森林资源面积,提高森 林资源质量;开展林副产品深加工,提高森林资源的利用率。 (上接第200页) 弓1起人们不同的视觉和心理反应。山地公园地势起伏,林地 6.2巧于因借。借山借势。降低建设与养护管理成本 植被多以绿色为主色调.适度引入彩叶树种、岩生花卉、地 被,营造“万绿从中一点红”的绚丽景象,吸引“停车坐爱枫 林晚”的众多游人,传承中国传统园林造园注重植物色彩、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学之著名专著《园冶》提出:园地惟 山林最胜,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而悬,有平而坦,自成 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因此,在山林地区建造园林,先天 条件最为优越,山地公园在规划建设时应充分借用优越的 条件,以自然生态理论为指导借山借势,减少人为兴建大量 的亭台楼阁、引种众多的外来植被、改造大规模山势溪流,应 体现和渲染园林环境的意境美。能够运用最少的成本,营造 山地公园“层林尽染”的壮丽景观。 7参考文献 【1]邓毅.城市生态公园规划设计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o7:251—269. 当借山借势、随坡就势、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正如《园冶》中 所讲:“园林巧于因借”“构园无格,借景有因,夫借景,林园 『21卢圣.图解园林植物造景与实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36—55. 之最要者也”。营造出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景观并产生最大 的生态效益,而且可以降低建设与养护管理成本。 6.3重视植物配置色彩应用,营造山地公园“色彩斑斓”景观 【3]熊运海.园林植物造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105—109. [4】聂影,曹灿景.景观园林植物与应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1:28-32. 植物景观中最引人瞩目的要素就是色彩,不同的色相 (上接第201页) 【5】汪新娥植物配置与造景 叼.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191—194. 【6】梁世云.城市山地公园植物景观改造的研究:以上虞半山公园为 例『D】.杭州:浙江大学,2013. 系、完善园林工程质量保证体系是把好园林工程质量关的 有力保障,在此基础上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才能打造一支 素质高、能力强、效率高的专业施工队伍。 5参考文献 …孙晶.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管理【J].现代园艺,2013(14):188—190. 【2]吴卫忠,何云中.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模式中的问题探讨【J1.科技 展望,2014(12):117. 才流转基地,规范产业工人管理、保障其合法权益,以点带 面促进园林产业工人队伍专业水平的稳步提高 。 4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园林绿化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 在工程质量管理方面的一些问题也随之显现,因此需要采 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及时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才能 适应我国园林绿化快速发展的需要。园林工程的质量管理还 [3】杭春华.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途径浅析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8(1):143—144. [4]梁亚男.园林工程质量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现代园艺,2014(8): 2l1—212. 要靠制度来规范,建立健全园林工程质量管理法律法规体 (上接第202页) 盗伐、滥伐林木,破坏野生植被、非法狩猎的各类案件,对典 溉等项目工程。及时清理林地杂草,认真做好补植补造和病 虫害防治工作。林业部门要定期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乡镇,加 强经果林栽培技术、科学施肥、修枝整形等技术培训,指导 帮助农户做好经果林管护工作,确保经果林尽早发挥经济 型案件要进行新闻追踪报道,公开曝光,达到教育群众、震 慑犯罪的目的。另一方面,要坚决抓好禁牧封育工作,进一 步完善禁牧封育工作机制,严格落实乡镇“一把手”责任制, 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4参考文献 【1]党成禄.我国生态林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15(10):177-178. 【2]许尔君.基于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生态林业建设路径【J】.林业建设, 2011(1):24—27. 加大对偷牧行为的处罚力度,切实有效地运用法律武器保 护生态建设成果 。同时,要切实加强护林防火管理工作。各 乡镇、各林木管护责任单位要高度重视林木防火工作,耍建 立健全护林防火各项工作制度,组建扑火、灭火队伍,制定 防火安全应急措施,强化责任落实。 3.4切实管护好林业项目。促进林业建设常态化 【3】陈利权,梅盛根,潘正良,等.浅述创建省级生态示范县思路及对策[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1 l(3):16. f4】赵树丛.落实中央精神加强改革创新全面提升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发 展水平fJ1.林业经济,2013(8):3-9. 各乡镇要配合林业、水务部门,切实维护好高效节水灌 2O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