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论90后大学生信仰重塑

论90后大学生信仰重塑

来源:好走旅游网
第2期 2013年3月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Jilin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Social Science Edition 1 No.2 Mar.2013 doi:10.3969 ̄.issn.1007—5674.2013.02.027 论9O后大学生信仰重塑 张宝君.孙丽平 (吉林师范大学,吉林四平136000) [摘要]家庭、社会、校园、媒介和文化环境的共同影响,使得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逐渐淡化,进 而陷入信仰危机,主要表现为价值观、经济观、文化观和生活观的嬗变。90后大学生是促进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力 量,其信仰状况不仅关乎个人的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趋势。因此,社会各方面应形成合 力,注重对9O后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共同做好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重塑其理想信仰,为其健康成长创造 良好环境。 [关键词]90后大学生;信仰;重塑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674(2013)02—0092—03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 一、90后大学生信仰迷失现状 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 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 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 理想信仰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失去了理想信 仰,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和动力。90后大学生在怀 疑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同时,其信仰状况还形成了一 些鲜明的特点。 (一)关注自我,价值观嬗变 以独生子女为主的90后大学生群体。成长于中 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信仰是一个人对人生观、价值 观和世界观等的选择和持有,属于上层建筑的文化 范畴。信仰作为文化意志力成为个人行为准则和活 动指南,影响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90后大学生的 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的时代. 忽视集体主义的时代价值、以自我为中心的极端个 人主义思想是其鲜明的群体特征。他们往往忽视思 想道德素质养成和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的重要性. 极力宣扬个性解放,对待事物时,具有主观性、随意 性的特点。90后大学生这种从小就养成的价值取向 信仰关乎国家和社会发展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的建设,是促进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其信仰状 况不仅关乎个人的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 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趋势。随着经济社会改革的深入 发展及多元文化的激荡碰撞,90后大学生面对无法 变化,使其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产生了价值观的混 乱。 (二)物质先行.经济观嬗变 回避的多元化信仰时代,难免变得莫衷一是。虽然, 90后大学生的主流信仰是乐观、积极向上的,但是, 欧美日韩文化的侵蚀和虚幻抽象的宗教信仰的传 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90后大学生的思想 意识中逐渐淡化,对马克思主义思想产生动摇.并开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90后大学生.接受着物质 享乐的巨大诱惑,滋生了拜金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不 良品质。一方面,他们漠视传统的“重义轻利”经济观 念,大肆宣扬物质至上思想,摒弃被认为是虚幻的信 始持怀疑的态度,从而使他们陷入了信仰危机。因 此,90后大学生的信仰重塑关乎中国未来的发展。 仰,避而不谈人生价值实现等问题;另一方面,他们 奉行物质先行原则,把物质追求作为人生中最重要 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及时了解他们的信仰状况 并引导他们理性的选择信仰,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思 想政治教育以及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的追求,“活在当下”、追求成为“白富美、高富帅”是 其群体内的主流思想。 [收稿日期]2013—01—15 [基金项目]吉林省社会科学研究项目“9O后大学生教育管理创新研究”(编号:2011B115) [作者简介]张宝君(1967一),男,吉林通化人,吉林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青年学;孙丽平(199O一),女,吉林大安 人,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一92— (三)盲目追崇,文化观嬗变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伴随着中国改革 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西方 文化迅猛涌入,与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着激烈的碰撞。 90后大学生在对中西文化的选择中,跟随社会流行 品味对外来文化的盲目追崇.更加青睐于西方所提 倡的实用主义、自由主义、浪漫主义思想,更喜欢过 西方的节日,如情人节、万圣节、圣诞节等,而对于中 国传统的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则感觉乏味,文化观 正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 (四)随波逐流,生活观嬗变 当下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精神享受多姿多彩,拜 金主义、享乐主义在社会中日趋流行。缺乏足够辨识 力与自制力的9O后大学生随波逐流.对这种社会潮 流广泛接受,在生活中追求高消费,与他人盲目攀 比。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思想早已被淡化.曾 经被前人奉为成功秘诀的坚韧不拔,勤俭奋斗也被 束之高阁。理想信仰的不坚定,行事作风的投机取 巧,使其在学习和生活中时常感到困惑和迷茫。 二、90后大学生信仰迷失的成因分析 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决定于社会经济基 础,因此,信仰无法脱离物质环境而独立存在。现实 生活中的物质存在时刻影响着大学生的信仰选择与 持有,而大学生正处于人生信仰形成的关键时期,出 现上述信仰迷失的现状与所处环境的影响有极大的 关系。 (一)家庭环境熏染 90后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物质条件的优 越使得家长极尽所能提供各种条件满足子女的成长 需要.并按照自己的意愿为孩子铺好成才之路,让孩 子在他们的设计下完成自己的人生。家长在孩子成 长过程中盲目地揠苗助长,只注重学习成绩,而忽视 对孩子的思想政治教育,忽视其理想信仰的树立。父 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关于金钱和前途的思想观 念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导致90后大学生在 面临现实选择时,往往以利益优先为原则。在这种家 庭环境的熏陶下,90后大学生往往意识不到学习思 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作用。 (二)社会环境冲击 随着中国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开放领域的不 断拓宽,以及网络的不断普及,不同社会背景下的思 想文化不断涌入,面对新观念、新事物的影响,当代 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日趋多元化,给马克思主义信仰 的主体地位带来极大冲击。同时受市场经济负面效 应的影响,执政党内存在的个别腐败现象,社会秩序 不稳定,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面对 这些社会问题,很多大学生不能正确看待,理性思 考,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在生活和学习中迷失 了方向。从而造成他们对一直所信仰的马克思主义 产生怀疑甚至是否定,认为崇高信仰是无用的。 (三)校园环境影响 校园恰如一个巨大的文化熔炉,大学生活如同 微型社会,囊括了几乎诸事百态,学生身心发展,综 合素质经受各种淘砺。社团实践、人际关系、成绩和 学历从不同角度影响90后大学生的信仰形成和发 展。素质教育的实施并没有根本扭转“应试教育搞得 扎扎实实”的局面.没有打破不合理的应试教育体制 机制。当代大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注重应试成 绩,加之传统教学手段大多是单方面“灌输式”的,对 其思想触动不大,形成了部分大学生厌恶学习思想 政治教育尤其是马列主义教育的现状.继而制约了 大学生主流信仰的形成与发展。 (四)媒介环境侵蚀 由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精神生活日益 丰富,手机、网络已成为思想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电视、广播、报纸等主流媒体对当代大学生思想信仰 的引导已经日趋减弱。大学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 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而一些90后大学生 对善恶美丑的辨别能力发生异化.善恶美丑的评判 标准被颠倒.同时,也不能更好地抵制移动网络中各 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侵蚀。当他们的想像与现实生 活构成极大反差时,他们往往选择逃避现实,沉溺于 移动网络这个虚拟的美好世界中,并且容易被其中 一些不良信息迷惑和侵蚀,因此也削弱了对马克思 主义主流信仰的信任。 (五)文化环境熏陶 胡锦涛强调:“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 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 竞争的重要因素。”我们在进行文化建设、吸收国外 文化时,不能全面理性认识国外文化,不能取其精 华,去其糟粕.认为凡是外来的都是好的,摒弃中国 传统优秀文化。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在这方面的正确 认识尤为重要。在主导文化与多元文化、本土文化与 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并存的复杂文化环 境中,大学生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由此 决定的社会理想和信仰观念的选择更为艰难与纠 结。 三、90后大学生信仰重塑的对策 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坚定理想信 念,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学习马克思列宁 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 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 信念。”面对90后大学生在思想信仰上的迷茫和混 乱,必须切实有效地重塑其马克思主义信仰。 (一)强化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强化当代大学生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不断巩固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在90后大学生信仰架构中的支撑地 位。同时,大学应尽量发挥文化阵地的力量,广泛开 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不 断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在大学生中推进马克 思主义理论研究活动,坚持正确的文化信仰导向,培 养大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和社会主义荣 辱观,让大学生逐步认识把握国家的前途命运和社 一93— 会的发展规律.增强他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 动和勤工助学等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当代大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 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完善 和建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运行机制。引导大学生走 出校门,把社会实践纳入系统的统筹计划中去。通过 精神.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 竭动力 当代大学生要深入理性认识传统文化,取其 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 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在加强对外文 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更要弘扬中 深入社会和实践,使90后大学生了解和认识国情、 世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实际。理性 认识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经济观、择业观。通过活动 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应加强对大学生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 也能更好地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理 想信念。 (五)增强移动网络引导效果 丰厚资源。求知与修养、理想相结合,是中华民族的 一个优秀文化传统,青年时期注重思想修养,陶冶情 对当代大学生信仰培育环境的优化,既要重视 对有利于崇高信仰形成的现实环境的建设,又要充 分关注虚拟环境对大学生信仰的重要影响。社会要 承担更多的义务和责任,正本清源,增强主流媒体正 确引导,如积极发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电视报道 操,努力树立共产主义崇高信仰具有长远而巨大的 作用。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人高校教 育全过程.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更要有实 现理想的坚定信念和脚踏实地的奋斗精神。 (三)挖掘校园文化育人功能 的正面引导作用。在信息化时代条件下,移动网络已 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尤其是90 后大学生“手机控”、“电脑控”现象严重,移动网络空 大学是继承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是 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的重要摇篮,校园文化是校 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优良的育人环境的 重要元素。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校园文化的核 心内容.对其基础知识和主要内容的学习是对当代 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渠道。其次.校园文 间当下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阵地。因此,要加 强移动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移动网络 环境,积极控制不良信息的蔓延和传播,倡导良好的 道德风尚和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发挥移动网络思 想政治教育平台作用.增强其对90后大学生树立崇 高信仰的引导效果。 [参考文献] 化活动能营造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对大学生的精 神世界和价值观念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应充分挖 掘其润物无声的滋养、孕育和陶冶的育人作用。高校 校园文化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文化空间,应坚定 不移地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挖掘校园文化的育 [1]骆郁廷.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10. 人功能,使当代大学生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信念,坚定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四)发挥社会实践活动作用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 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J.人民日报,2012一l1一l8(1). 9O后大学生信仰重塑应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的 有利作用,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到爱国主义教 育基地、博物馆等地学习和参观,组织大学生积极参 加劳动教育、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 [4]黄蓉生.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经典著作选读[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王金茹] On the‘‘90s Generation’’College Students’Belief Remodeling ZHANG Bao-jHa,SUN Li—ping (Jilin Normal University,Siping,Jilin 136000,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family,society,school,media and culture environment,“90s genera— tion”college students’socialist ideal and belief is weakened and fallen into the belie crisis gradually,and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value changes.“90s generation”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important forcement to improve the de— 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nation,SO the belief is not only related to personal development,but also to the whole trend of social development.Therefore,by caring about “90s generation’’college students’needs in heart,the whole society should cooperate together and form resultant force to do moral education well,reshape their ideal and belief to create a good environment for their healthy growth. [Key words] “90s generation”college students;belief;remodel ・--——9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