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结合

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结合

来源:好走旅游网
第22卷第3期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V01.22.NO.3 2010年9月 Journal of Xichang College・Social Science Edition Sep.,2010 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结合 张艳婷 (青海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青海西宁810008)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方面,它们有着共同的教育目标,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和人格健全的人。如何采取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把两者结合来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对学校教育和学生来说都是非常迫切和有 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紧密联系,相互影响,互相不可替代,只有把两者有效结合,才能更好地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具有 健全人格的创新性人才。 【关键词】德育;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结合 【中图分类号】G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83(2010)03—0135—03 综观目前中小学德育与心珲健康教育工作所 会的、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对学生来说,良好的道 面临的现实问题,主要的困境是德育缺乏实效性, 德品质是培养健康心理的基础,良好的心理素质是 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而心理健康教育则缺乏规范 接受道德教育的前提。在教育过程中必须以受教 性,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除了认识上的不足与偏差 育者为主体,尊重学生,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 和教育外部环境的影响外,与教育工作者本身道德 发挥每个学生的发展潜能。另外,两者的有效结合 知识内化的欠缺及忽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个 有利于德育目标的完整实现,德育倾向于教会学生 性心理特征、心理规律的探索有关。同时,教育T 学习社会规则、提升道德品质、塑造良好的人生观、 作者必须深刻反省因忽视个性心理属性研究而导 世界观、价值观。可见,德育更多地满足了社会需 致德育认识与德育情感分离、德育认识与德育意志 要,而作为个体人的价值、需要及人格独立性等问 行为分离等问题,必须真正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 题却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进一步来讲.如果教育 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结合起来,相互渗透, 者体会到两者结合的重要性,就应把学牛心理特 功能互补,给学校教育提供一个新的尝试和探索。 点、变化规律与道德教育联系起来。有些人的心理 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必要性和可 问题常常通过道德行为表现出来,有些道德表现往 行性 往反映 人的心理问题,可以通过学生的心 和行 (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 为表现来增加德育的预见性 以增强教育者的主动 德育是指教育者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出 性。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还给传统的道德 发,以科学的理论和思想为指导、按照一定社会或 教育注入了活力,拓宽了教育渠道,丰富了内容和 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 形式,提高了道德的实效性。所以说两者的结合是 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并施加系统的影 非常有必要的。 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思想意识 (三)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 和道德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结合的可行性首先体现 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促进青少年健 在国家教育部门正在大力的推广素质教育,进行教 康、幸福地成长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则是教育者 学体制改革和创新,这无疑给这种两者结合的教学 根据人们心理活动的规律,运用心理学及相关学科 机制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大环境。另外,它们在内容 的理论,采取各种方法与措施,调动一切内外积极 上有所交叉,在方法上可以互补,在终极日标上是 因素,对学生进行健康思维、情感和性格的教育,以 一致的。据调查,有些学校已经进行了这样的改革 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在 和实践,初期来看,效果是非常明显的。有这么多 身体上、心理上以及社会行为上表现出比较稳定的 的共性存在,可见,两者的结合也是非常具有可行 心理状态,促进其整体素质提高的教育。 性的。 (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与区别 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目标是一致的,都 (一)联系 是为了培养一个合格的、全面发展的,能适应于社 两者的联系主要表现在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德 收稿日期:2()1()()5—06 作者简介:张艳婷(1984 ),女,甘肃武威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22卷 育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只有德育而没有心理健康教 育,则学生自身的个性品质发展不完整且德育本身 的效果也欠佳。而心理健康教育能丰富德育内容, 使德育方法多样化,能吸引和贴近学生,增强道德 内化的效果,改善德育的学生观和教育观。且两者 在目标上都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 学生的积极性。两者的有效结合主要体现在可以 把注重说理教育的德育课与注重实践,主要以活动 形式开展的心理疏导、心理素质训练的心理健康教 育课结合起来,尽量避免灌输式的教育,增强对学 生的道德的内化,把德育内容用心理健康课的方式 上出来,在德育中渗透心理教育理念,把德育要求 尽快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要求;把理论探讨和社会实 践结合起来,尽可能多地唤起学生的道德认同感和 创造感;把学生的情感需要、个体差异及心理健康 全人格、维护个体心理健康。虽然心理健康教育教 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形成学生健康的人格模式,培养 个身心健康的人,但两者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 一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增进每个人的利益,实现每 个人的幸福。另外,两者面对着共同的培养对象, 都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尊重人、理解 人、关心人的基本教育原则。心理健康教育为德育 增添了新的途径,给面临困境的德育注入了新的活 力。 (二)区别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是教育整体中的有机 组成部分,两者各自从不同的方面来影响人的全面 发展。心理教育和德育虽然有着广泛的一致性和 互补性,但二者毕竟不属于同一学科体系,他们的 区别是显而易见的。不论是在内容上、方法上、手 段上,范围上都有所不同。学校德育更注重对学生 道德品质的培养,而心理健康教育更关注学生心理 活动的规律,采取各种方法与措施,维护个体的心 理健康,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以促进其整体素 质提高的教育。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有效结合 现代道德教育的涵义越来越丰富,近些年来更 加突出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基础性作 用,两者的结合并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尽可能地 融为一体。鉴于此,应当把思想品德培养和心理品 质培养有效结合起来,另外还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 和德育工作者的心理学素养,发挥其综合性的作 用。 (一)方法上的有效结合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在方法上虽有很多 不同,但二者也有共同的地方,因而在教育过程中 可在其共同的基础上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让二者 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传统的德育方法主要运用 集体灌输、说服教育、榜样示范等,它往往忽视了学 生内心的需要,容易让德育流于形式。但它在教材 内容和编排上很成熟,具有很大的优势。而心理健 康教育课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它方法多样且新颖, 教育者可以通过心理讲座、心理素质拓展训练、行 为矫正、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等方法调动 教育等内容溶入德育,利用学生的感性经验,使学 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的不再是抽象的理论,而是切 实的体验和感触。① (二)内容上的有效结合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 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新形势对学生德育工作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的情况下,如何指导学生在 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方面尽快适应新的要求 是学校德育工作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为此, 应“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 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 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①德育是具 有一定的社会功能的,它向学生传授传统的政治观 点、思想观点和道德规范等。这种内容上的单一性 会存在诸多缺陷,可能会引起学生反感,实效性不 强。学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就是要将心 理健康教育的一些理念引入到德育中,以弥补其不 足。所以,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引 入青春期的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教育,个性发展教 育等内容,直接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德育工作必 须由空洞的说教向丰富多彩的生活道德转变,从知 识传授转向社会实践,从课堂教学转向现实生活。 (三)转变观念,寻求多种途径 要让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发挥有效的作用,就 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为本,力争做到对学生的 积极关注、尊重、真诚的倾听、以学生为中心,给予他 们温暖,并且要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为目标,教会 他们如何提高心理素质,应对生活中不可预知事件 的发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提醒我们,有许多 青少年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差,结果导致了不 可挽回的后果。归其原因,主要是早期心理健康教 育和德育做得不到位。所以,要加大心理健康教育 师资力量的培养,教师的教育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 心理。现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大多都是德 育课的老师在担任,有些只是经过了简单的培训,缺 第3期 张艳婷: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结合 ・137・ 乏系统的心理学教育理论和实践。因此,学校要加 健康周的活动,普及心理学知识,开展义务心理问 题的答疑,介绍学生常出现的心理问题,播放教育 强对他们的心理知识的培训,同时引进专业的心理 健康教育老师,做到两者在师资队伍上的有效结 合。学校和社会应该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 在个体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把他们真正放在 一影片,让学生亲自参与排练课本剧,在其中多渗透 进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内容。除此之外,可以组 织学生深入到教育实践基地,通过见习的方式,把 他们所学的知识在真实的环境中得到充分展示和 巩固。 个重要的佗置 来加以推』 和研究。 当然, l=两抒发挥作用,传统的教育方式显 然是不够的,学校要小断寻求多样化的教育途径。 四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结合的意义 实现二者的结合,是培养健全人格、高素质人 才的需要,也是开发人的潜能、培养个体创造性的 需要,是符合教育相互渗透和融合的特点的、也是 寻求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和道 德教育有效结合的一种新的探索,对加强、改进、完 善学校德育而言,是提高学校教育实效性的一种思 路、一种举措,对心理健康教育来说也是另辟蹊径, 为学校教育无疑也提供最基础的保障。 以课堂为主渠道,伞方位、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德育 和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要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针 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要,精心设计课程,对发现 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还要经常 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随时开放心理咨询 室来开展个别心理咨询,定期开展团体辅导。教育 二I:作者要结合实践活动,开展班集体,社团,学生会 之间的合作,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利用每年心理 注释及参考文献: ①郑涌,马建青,黄希庭.高校心理咨询与德育工作关系的研究[7】.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11 【1】林崇德品德的结构,品德发展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f2】欧阳文珍品您心理学fM1.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 {3】胡厚福德育学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14J郭广全.在德育中渗透心理教育理念U1.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5,6. I51施品晖论德育实效性的心理学基础[1】.南昌大学学报,2003,7 【61吴正国德育必须在提高有效性上下功夫——基于心理学的几点思考卟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3,3.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School Moral Education and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ZHANG Yan-ting (College ofTeacherEducation,Qinghai Normal University,Xining,Qinghai 81oo08) Abstract:Psychology health and moral educatio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school education.They share a common educational goal of nurturing students with moral,intellectual,physical,and artistic development and complete personalities.It is 1’eally urgent and necessary for the sehool and students to know how to adopt effeetive access and means to combine the both in order to help the youth grow healthy.Psychological health and moral education are closely eonnecte(1.mutually influenced and can not be replaced by each other.As long as the two aspects are combined effectively,we are able to carry out quality education better and 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s with a sound personality. Key words:MOI・al Education:Psychologica1 Heahh Education:Effective Combination (责任编辑:周锦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