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1《邓稼先》教案

来源:好走旅游网
邓稼先

课题名称 三维目标 邓稼先 1、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2、能够灵活运用速读、默读、朗读等阅读方式阅读课文。 3、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并学习他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重点目标 导入示标 2 难点目标 3 教师寄语: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詹天佑 目标三导 学做思一: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导学:1、听录音,注意节奏和重音,并掌握以下字词: 应掌握的加点字的读音。 河水萦带( ) 至死不懈( ) 鞠( )躬尽瘁( ) ....鲜( )为人知 妇孺( )皆知 风悲日曛( ) ...彷( )徨( ) 死而后已( ) ...(1)集体朗读。 (2)老师点评,师范朗读。学生再读。 导思:让2—4名学生说出自己读完后的初步印象、第一感受。 学做思二: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导学:要求学生四人一组,进行多角度品味探究。 导做:请你概括主要内容。 并划分层次。 导思:在创作手法上有什么特色? 学做思三:全文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 导学:再读课文,思考描绘一下画面。 导做:挑战思维极限,全文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 明确:学生自由发挥,言之合理即可。 导思: 达标检测 1.文章第①段引用谷超豪院士的事例意在表明 。(不超过25个字) 2.阅读第②-④段,简要分析为什么说创新的快乐来源于“对科研的热爱”、“创新的过程”和“对创新成果的分享”。 答: 3.根据文意,将下面三句话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 ①孟子认为,独乐乐,不若与众乐乐(自己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不如与众人一起欣赏音乐更快乐)。 ②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世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③俄国文学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幸福的斗争不论它是如何的艰难,它都不是痛苦,而是一种快乐。” 【甲】处应填: 【乙】处应填: 【丙】处应填: 反思总结 1.知识建构 2.能力提高 3.课堂体验 课后练习 1,抄写课后生字词,一词两遍,并注音。 2、课后自己搜集到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写一篇文章,字数要求在500字以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