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国外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模式概述

来源:好走旅游网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19(1)JournalofGansuEducationCollege(SocialSciences)

Vol.19No.1 2003

国外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模式概述

郑晓梅

Ξ

(常州技术师范学院教育系,江苏常州 213001)

【摘【关

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外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模式———DACUM模词】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模式

式、MES模式以及“双元制”模式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与开发步骤。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938(2003)01-0083-04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职业教育取得长足的

发展。纵观世界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历程,显而易见,能力本位是其发展的核心。以能力培养为指导思想,职业教育较发达的国家经过不断摸索与实践,逐渐形成了较有代表性的DACUM课程开发模式、MES课程开发模式以及“双元制”课程开发模式。本文将对这三种模式作一概述。

一、DACUM课程开发模式

DACUM是英语DevelopingaCurriculum的缩

体工作的分析———课程目标的获得———课程目标的选择———计划的制定。因此,“活动分析法”是DACUM最直接的理论基础。此外,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的系统论和行为科学也为DACUM奠定了基础。系统论强调课程开发应采用系统的方法而不是直线式的方法,行为科学强调用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来表述课程目标。还有适应个别差异的灵活的个别化教学技术等理论都可以被视为DACUM的理论基础。

(二)DACUM课程开发模式的指导思想

在课程开发方面,一般存在两种不同的指导思想,因而在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上也就有两种不同的课程方案。一种是基于学术的,其出发点是就业对象应具备什么知识,通过哪些学科教学进行培养。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课程偏重理论,强调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通常这种“学科中心”的课程在职业教育领域就表现为三段式的课程设置,即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另一种是基于工作的,其出发点是培养对象应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和技能。其课程设计的方法是根据国家、社会、劳务市场对职业的需求,确定应该设置的专业,根据对专业岗位工作和任务的分析,确定所需的能力,然后据此开发课程,决定教学方式。在这种指导思想下,课程目标指向工作岗位所需的能力,教学过程和最终的

写,汉语称为“课程开发”,它是20世纪60年代末由加拿大皇家经济开发中心和美国通用学习公司合作开发的。这种模式的主要精神实质是从社会需要出发,通过与用人单位合作,以能力培养为中心来设计课程、实施课程与评价课程。

(一)DACUM课程开发模式的理论基础

DACUM的产生可以说是综合了多种理论思想

的结果,其理论基础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课程论专家博比特的“活动分析法”。所谓“活动分析法”,就是把人的活动分析为具体的特定的行为单元的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人类的活动,可以逐渐发现当代人类社会所需的特定的“能力、态度、习惯、鉴赏力和知识”。博比特认为,课程开发的具体过程包括如下五个步骤:人类经验的分析———具

Ξ【收稿日期】2002

-06-01

),女,甘肃兰州人,常州技术师范学院教育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职业教育【作者简介】郑晓梅(1963—

理论研究。

83

培训效果均以能力为评价的标准,从而使得职业教育的课程与现实的生产技术紧密相联。后者正是DACUM课程开发模式的指导思想。

(三)DACUM课程模式的开发步骤

从学校层面分析,DACUM课程开发的步骤包括下列几个环节。

1.工作分析。分析所培训人员“职业内的工作”,即确定该职业内的工作职责和每一项职责内的任务。

2.任务分析。分析确定所培训人员在其“工作职责”的每项“任务”中应达到的“最终绩效目标”和能力目标,使每项任务成为可以实现的要求。

3.教学分析。主要根据“任务分析”顾问委员会制订的最终绩效目标与能力目标编制教学模块或单元,然后确定培训途径和课程设置,制定出教学计划。

4.教学开发。根据“教学分析”制订的培训途径和课程设置(教学计划),进一步编写每一教学模块(单元)的教学目的,编制教学大纲,并确定绩效目标的评价方法。

5.教学实施。根据以上阶段工作所制订出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实施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总结经验,及时修订计划、大纲,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最终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评估。

三十多年来,DACUM课程开发模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广泛的传播。在西方职业教育领域,DACUM被公认为一种经济的、有效的课程开发模式。但是,若用DACUM开发所有的课程,亦有许多局限,例如,将能力等同于技能或行为,只强调外在行为的变化,忽视内在能力和情感的变化等。

节无论是课程目标的确定,还是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抑或是课程实施与评价,与其他环节都紧密相联,不能各自为阵。二是课程开发对象。MES将某一职业领域作为课程开发的对象,通过分析全球职业标准分类和所有工作领域的模块总目录,使开发出的课程具有较广泛的普适性,从而使培训资料在国与国之间能够转移。因此,研究和运用MES课程模式,应当从系统、整体的观念把握它。

(二)MES课程开发模式的指导思想

人类的社会活动可以分为不同的职业领域和不同的行业,不同的职业领域和行业内部又有不同的工种和工作。不同的工种和工作所要求的知识技能有一定差别。但是,也可能有部分相同或相似的知识技能的要求。在职业技术培训中如何求同存异,使受训者获得在社会生产活动中实际有用的技能,这正是MES课程模式指导思想的着眼点。MES课程模式将人类社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经济活动,按活动性质和任务分类划分成若干部分,每一部分就称之为一个职业领域;再将职业领域内人们所从事的生产活动按工作条件、工作环境及其相互关系分成若干部分,每一部分就称为一个工作范围;将某一工作范围按生产活动的性质、任务再进行分割,所得的各个部分就称之为工作;而生产者完成某一项工作必须具备的技能标准———一个职业技能系统,就称为工作规范。MES其实就是这个职业技能系统的复写。

经过层层分析所得出的技能标准还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层次,通常分为初、中、高三个不同的技术等级。再将一个职业技能系统生产活动的过程或对象按活动对象的性质或活动顺序分割成若干个活动单位,分割后的活动单位相互独立,但又有内在联系,这个单位称为模块。每一个模块是一个职业技能系统的一部分,学员每学完一个模块,就等于增加了一种就业技能。

二、MES课程开发模式

MES是英文ModulesofEmployableSkill的缩

写,意为“适于就业技能的模块组合”,所以MES课

程开发模式又称“模块式职业技能培训模式”。这种模式是在借鉴德国、瑞典等国的“阶段式培训课程模式”以及英国、美国与加拿大等国的“模块培训”等经验的基础上开发出的典型的职业培训课程模式。

(三)MES课程模式的开发步骤

1.培训大纲的设计

MES培训大纲是MES培训的纲要,是选择和组合模块及学习单元的方案。它通常基于培训需求的

(一)MES课程开发模式的理论基础

MES课程开发模式立足于系统论、信息论、控制

论的理论基础,将职业技术培训视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这种职业培训系统观的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课程开发过程。系统观的思想要求对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必须作一体化考虑,各部分间的平衡、协调与统一是该系统具有高效率和高效能运行机制的保证。换言之,MES课程开发过程是一个连续统一、循环往复的系统,每个环

分析之上,最终形成五个包含学习单元目录和模块

目录的表格。

MES大纲设计的起点放在培训需求的分析上。培训需求的分析主要源于三方面的调查:社会行业、学员及家长、政府。通过调查可以获得培训什么专业、工种,培训到什么水平(目标),培训什么对象(性别、年龄、技术理论水平)等较为正确的数据。

培训需求一旦被认定,就同时确定了培训专业(工种、岗位)、目标和对象。在MES课程模式中,把

84

专业(工种、岗位)统称为工作(Job)。MES培训大纲的设计在“工作”上展开,并通过下列顺序完成:

(1)工作描述。对工种或岗位的任务、组织形式、工作条件(标准)及学员进入培训的要求作一简明扼要的描述。工作任务的描述必须具备条件、活动与标准三要素。

(2)工作内模块的排列与描述。把工作合乎逻辑地分割成若干模块,然后按工作的工艺流程顺序或由易到难、由初级到高级的顺序排列。

(3)模块分析。对每一模块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工作步骤;标准,主要是工艺图纸或工艺文件的有关规定;技能,列出完成相应工作步骤所需技能与知识;范畴,所列的技能或知识在学习心理学中的范畴,分为心因运动、认知与情感。

(4)模块学习单元的分析。上述分析已反映出每一模块中各个工作步骤所需的技能,依据这些信息进而确定相应的学习单元,并整理填入模块学习单元参照表。

(5)制定MES培训大纲。将全部学习单元和模块进行科学有序的排列组合,以形成MES培训大纲,也称为MES选择表。2.培训大纲的实施MES课程模式强调自定步调和路径的个别化学习方式。MES注意到了学员起点的不同,因此不强调学员学习的整齐划一,所学习的内容、学习的进度可以不同。学员可以根据自己各方面条件选择适于自己的最佳学习路径,但必须通过最后的考核。此外,由于MES提供了适于自学的学习材料,故MES也强调学员的自学。

3.培训大纲的测评和反馈

测评和反馈的核心是检查培训后的人员是否符合企业的需要。每次测评后都必须依照反馈意见对MES课程模式中的有关环节作出调整,以更符合企业的需要。

MES课程模式在职业培训系统观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模块组合”的设计思想,这些“模块”课程不但可以在国与国之间转移,而且可以在不同经济背景的职业领域之间转移,从而解决了典型的职业技能培训课程模式培训资料转移困难的问题,达到人类培训资料共享的境地。实际上,这也正是MES课程模式在世界各国职业技能培训绩效显著的原因之一。

专业理论知识在内的义务教育。这种“双元”特性主要表现为企业与学校、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紧密结合,每一“元”都是培养合格技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一)“双元制”课程开发模式的理论基础

“双元制”课程模式是一种典型的活动课程模式。因此,以活动为本位的课程理论正是其课程开发的思想基础之一。无论是课程设计,还是课程实施均突出活动的中心地位,体现了活动课程的基本思想,这是对传统的学科课程的一种反动。在职业分析方面,采用博比特的“活动分析”法;在课程内容的组织方面,采用综合课程的原则进行编制,即将有关专业理论知识围绕专业实践活动这个中心有机、合理、有效地综合在一起,而不是单纯地按知识本身的逻辑体系编排。因此,活动课程理论与综合课程理论是“双元制”课程开发模式的理论基础。(二)“双元制“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双元制”作为一种活动课程模式,其立足点在于以专业实践活动为本位。所以,在课程设计上对传统的学科本位课程模式做出了结构性的突破,即实践活动在整个课程结构中居于不可动摇的主导地位。“双元制”最显著的特点是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既明确分工又紧密联系。一方面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同时又强调理论必须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并通过实践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另一方面,无论何种课程内容都突出学以致用的实用性。为了确保学生掌握操作技能的主要目标“,双元制”的课程设计始终坚持以企业培训为主,学校教学为辅的原则,在总共三年左右的培训期限内,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每周所占课时第一年为3:2,第二年以后则为4:1,总的课时比例为7:3或8:2。由此可以看出,注重实践性是“双元制”课程模式的指导思想,实践性贯穿于整个课程开发的全过程。

(三)“双元制”课程模式的开发步骤

1.“双元制”课程标准的制定“双元制”课程标准是课程实施的主要依据,它由培训条例和教学计划纲要两部分组成。培训条例

三“、双元制”课程开发模式

“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其根本

标志是学生一面在企业中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一面在部分时间制的职业学校接受包括文化基础知识和

由企业实施,教学计划纲要由职业学校实施,两者相辅相成,并行不悖。

“双元制”课程模式的正常运行是以全社会的参与,特别是经济界的积极参与为基础和保证的,因此“,双元制”课程标准的制订也必须由代表各方面利益并对职业教育负有各种不同责任的机构和团体的密切合作才能完成。在德国,联邦教育和科学部下属的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专门负责职业教育方面的法规、制度以及课程、教材、教法等的统筹规划、研究发展和联系协调,因此“双元制”课程标准的制订

85

与修改工作就是由该研究所承担并与有关部门协调进行的。

一般而言“双元制”,课程标准的制订过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即计划准备阶段、制订表决阶段、公布实施阶段。

2.“双元制”课程结构的设计“双元制”课程模式是建立在企业与学校共同进行职业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其课程结构是以双元形式体现的,一元是企业为主的技能培训课程;另一元是以职业学校为主的理论教学课程。双元之间以技能培训为主,但又互相协调、互为补充(如下图)。

“双元制”课程结构中的理论课程只分普通课程与专业课程两类。专业课仅由专业理论、专业计算与专

业制图三门课组成。从横向看,其课程内容都紧紧

围绕技术工人的专业实践活动这一核心,覆盖面广而不求深;从纵向看,所有课程内容又都按培训条例的要求,划分为基础培训、分业培训、专业培训三个层次按阶梯逐级上升。因此,这种课程结构被称之为“核心阶梯式”。在这种课程结构中,三门专业课分工明确,既相互联系又互有侧重,不片面强调学科体系的完整,而注意结合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紧扣培养目标的要求将一系列有关的基础知识融会贯通于专业课教学中。实践证明,这种核心阶梯式的课程结构确是“双元制”课程模式的精华与实质所在。

3.“双元制”课程的实施

在课程设计的基础上,教师将课程内容划分为若干单元内容,并制订每个单元的具体教学目标,然后根据单元目标进行讲授、练习,再通过检查得到反馈,让学生及时看到学习上的成果,以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

“双元制”模式以学生的专业实践活动为课程开发的中心,将专业课与实践课相互匹配、协调,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感性认识,然后随着知识的积累螺旋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从而能更好地指导实践工作。显然“,双元制”课程开发模式为培养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技术工人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D.Geneva.TheConceptofModulesofEmployable

SkillsTraining[Z].VocationalTrainingBranch

[2]黄克孝.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M].上海:华

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ofInternationalLabourOffice.

AGeneralIntroductiononCrriculumDevelopmentModels

ofForeignVocationalEducation

ZHENGXiao2mei

(EducationDepartmentofChangzhouTeachersCollegeofTechnology,Changzhou213001,China)

Abstract:Thispaperbrifelyintroducestypicalmodelsofforeignvocationaleducationcrriculumdevelopment—the

modelofDACUM、themodelofMESandthemodeloftwo2way.

Keywords:vocationaleducation;crriculumdevelopment;model

(责任编辑:牛海桢)

8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