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校为本开展教学研究,创造性的实施新课程,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的目标,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改进和完善教学的研究制度、工作方式,逐步形成民主、开放、有效的教研机制,努力提高学校课程建设能力和办学水平。二、总体目标
1、以新课改为导向,使教师们领悟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问题或困惑,提升教师驾驭课堂能力,促进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致力于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2、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使教师的自我反思行为纵深发展,凸显个体价值,倡导团体合作,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3、通过各式各样的教育实践,使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得到强化,使青年教师的个人素养得到发展,教学技能得到提高。更主要的是以叙事研究为主要平台,促进教师教科研能力。三、专题化的校本教研活动
本学期,我校将继续以“继续构建扎实、有效的课堂教学,促进新教师教育成长”为大主题,主要开展以下几种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一)教师校本培训。(具体由教导处分管)1.教师理论学习和业务提高培训具体操作方法:
(1)学校根据本校教师教育理论水平状况,以专题的形式进行理论辅导讲座。每学期组织本校或兄弟学校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进行专题讲座或观看理论辅导专题片。(2)扎实开展“六个一”的活动。(3)继续开展教师“过关课”活动。2. “师徒结对帮扶”活动
发挥本校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优质课教师和具有丰富经验教师的作用,以师徒结对子的形式,开展传、帮、带的活动,把教师的业务水平的提高落实到最小单元。
3.“借鸡生蛋”培训研究。学校将每年投入较大一笔经费用于教师外出学习培训活动,同时积极创造条件让一些老师参加骨干研修班、教坛新秀培训班进修等。
(二)加强教研组建设,全面落实教研组职能(具体由各教研组长分管)
教研组应有教学、科研和教师培训三个职能。
1、从需要出发选准教研主题。从本组教研活动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本学期的教研主题,并且围绕主题制定详细的步骤。整个学期的教研活动就围绕这个教研主题开展。
2、以制度为保障,实化教研组职能。教研组建设在制度上应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 教研组常规活动制度。(2) 读书制度。
(3) 听课、评课制度。(4) 专题讨论制度。(5) 师徒带教制度。(6) 课题研究制度。
从完善制度出发,从而保障教研组的研究过程更加有效。3、加强教研组档案建设。
严格按照教导处的要求,对本学科挡案进行完整如实地建设。档案内容一般包括学期研究主题、围绕主题的教研活动记录、相关学习资料、本学科兴趣小组开展情况、师徒结对、培优补差情况等等。对于本教研组较有特色活动,也应该作好相关资料整理。
4、在教研组单位内,开展教师培训和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除了区级、校级组织的各类教师培训外,教研组还有组织教师在教研组内开展教师培训的职能。以优秀教师带领青年教师,促进优秀教师更优秀,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同时,教研组还应该加重“研”的味道,加强教研组的科研功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