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
知识培训试卷
一、 填空题(每空2分)
1、“两个体系”建设是指:安全风险管控体系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 2、风险是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3风险是有两个主要特性,即可能性和严重性。
4、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其中,根源,是指又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物理实体,如起重设备、电气设备、压力容器等。
5、在分析生产过程中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时,危险源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四类: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
6、风险点是指伴随有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7、排查风险点是风险管控的基础。
8、风险与危险源之间既有联系又有本质区别,危险源是风险的载体,风险是危险源的
属性。
9、风险一般分为四级。
10、风险控制措施是指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企业针对风险而采取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
11、风险分析管控的四个阶段: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效果验证与更新。
12、企业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的工作过程。
13、隐患治理是指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活动或过程。
14、要求逐级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管控体系,实行风险和隐患分级辨识评估、分级动态管控、分级排查治理、分级监测监控、分级跟踪督办。
15、危险源辨识应覆盖风险点内全部设备设施和作业活动,充分考虑人、物、环境、管理四种因素,全方位、全过程辨识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风险。
16、专项风险辨识评估分为新项目、新区域、新变化、高危作业、“四新”应用、事故后和其他事项等专项辨识评估。
17、工作岗位评估,岗位作业人员在开始作业前,按照“停、想、评、定、做”五步工作法。
18、风险分级管控可分为:重在风险(I)、较大危险(II)一般危险(III)低风险(IV)
19、事故隐患分为重大隐患和一般隐患。
二、简答题(每题15分)
1、什么是风险?
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帮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风险有两个主要特性,即可能性和严重性。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风险=可能性*严重性
2、什么是危险源?
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3、什么是风险点?
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以及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例名,危险化学品罐区、液氨站、煤气炉、木材仓库、制冷装置是风险点de罐区进行的倒罐作业、防火区域内进行动火作业、高温液态金属的运输过程也是风险点。风险点有时亦称为风险源。
4、风险一般分为几级?
不同的风险评价方法对风险的分级不完全一致,我省拟定对风险分为“红、橙、黄、蓝”四级(红色最高)。对采用5级分级的风险评价方法,可建立级别对应关系(例如,将风险最低的两级都定为“蓝色”级别),以适应评价和管理的要求。
5、所在岗位主要风险点有哪些?风险管控措施有哪些?(按照岗位员工人类作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