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专题三:闭关锁国和改革开放下的中国

专题三:闭关锁国和改革开放下的中国

来源:好走旅游网
2014年南通市初中毕业、升学历史专题复习测试三 (“‘闭关锁国’下的中国和‘改革开放’下的中国”专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分,考试时间为45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该项选出

来填写在答题纸规定处。 1.清初规定:“今后凡有商民船只私自入海,将粮食货物等项与逆贼交易者,不论官民,俱奏闻处斩。……凡沿海地方口子,处处严防,不许片帆入海。”可见,当时清朝实行的是

A.“海禁”政策 B.重农抑商政策 C.发展贸易政策 D.对外开放政策

2.题图提供的信息与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相符的是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2100万元

③开放广州等城市为通商口岸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3.右图反映的事件发生的时期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该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增辟通商口岸

D.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5.中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近代日本曾通过哪个不平等条约割占了包括钓鱼岛在内的台湾全岛及附属各岛屿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观点的是

A.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B.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准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7.对下列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中国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C.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8.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点是

A.鸦片战争 B. 遵义会议 C. 十一届三中全会 D. 南方谈话

9.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是改革开放的开端。该会后实行的改革首先开始于

A.农村 B.中小城市 C.大城市 D.国有企业

10.1993年后,大批国有企业积极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出现了邯郸钢铁总厂等一批先进典型。这表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加强国家干预经济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1.80年代前期,邓小平说:“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为改变材料所述问题,我国所采取的对策是

A.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科技兴国,实施\"863\"计划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2.“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了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歌词中称赞的这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上写下诗篇”指的是 A.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B.建立经济特区 C.南方讲话使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 D.实施改革开放

13.“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这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A.册封达赖、班禅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一国两制” 14.我国能够对香港、澳门恢复主权的最重要因素是

A.新中国的国际威望日益提高 B.“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D.祖国统一,众望所归

15.某学校准备举办“中国改革开放35周年科学技术成果展”,下列历史照片可以选用的是 A.“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B.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C.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20分)

本卷共2小题,第16小题10分,第17小题10分,请按照题目要求,把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纸规定处。 16“中国梦”的声音不仅引起国人共鸣,也牵动着世界的关注。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大到国家,小到个人,世界各国人民都有自己不同的梦想。一些国家根据国情,采取不同的方式探索强国之梦。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世界梦】

材料一 恩格斯说:“18世纪末,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不因此减弱的革命。”

(1)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材料一反映了西方大国通过什么方式探索强国之梦?(2分) 【独立梦】

材料二 清初的40年,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不许人民擅自出海贸易。此时西方国家中,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争夺原料产地和市场,亟需打开中国的大门。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我国清朝政府正在实施什么政策?(1分)这种政策带来的严重负面影响是什么?(2分)

材料三 不甘屈服于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了前仆后继、艰苦卓绝的斗争和探索,……。因此,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历史。

——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

(3)材料二、三之间有什么联系?(1分)请写出近代中国反抗外国侵略的英雄人物及其简要事迹。(至少写出两位英雄人物及其事迹,2分) 【发展梦】 材料四

2013年,南通地区生产总值4558.7亿元,增长11.8%;财政总收入1055.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08.7亿元,增长15.5%;外贸进出口总额263.3亿美元,增长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 A B

(4)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四思考,为什么我市2013年经济发展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2分)综合以上材料,你有何启发?(2分)

17、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一 右图

材料二“说凤阳,道凤阳,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材料三:南通某股份有限

凤阳民间的花鼓词

公司,始建于1968年,原名为“南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迈出三大

通化工试验厂”,企业长期处于亏损状态。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以来,该公司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弄潮儿,锐意改革,科技创新,创造出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8年该公司实现利税8.92亿元,成为中国企业500强之一。

材料四:深圳原属广东保安县,与香港只一河之隔,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划为经济特区后,在很短时间里变成一座现代化城市,人民生活也较早地达到了小康水平。

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为什么说“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2分) (2)你认为材料二所描述的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1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集团是如何顺应市场经济的大潮,实现企业发展的? (2分) (4)深圳是哪一年被设为经济特区的?(1分)经济特区的设立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何作用和影响?(2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