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京剧脸谱》美术教案 《京剧脸谱》美术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化工作者,往往须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京剧脸谱》美术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京剧脸谱》美术教案1 设计思路: 幼儿园的美术活动是为了让幼儿具备初步的审美意识,挖掘和发挥幼儿的创建实力。大班幼儿已积累了较多的美术学问阅历,在此基础上,我选择了各种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观赏作品来拓展幼儿的传造思路,提高幼儿的观赏实力。在这次活动中,我结合现阶段的主题——祖国真宏大,我以中国传统文化——京剧作为切入点,以脸谱作为观赏对象,以脸谱精致、绚丽、独特的装饰风格来吸引孩子,引起创作爱好,提高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实力。 第1页 共57页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脸谱艺术的美,激发创作爱好。 2、尝试用线条、色调对称的方法夸张大胆的表现脸谱特征。 3、通过和父母共同合作制作脸谱的过程,增加与父母的沟通合作,体验其中的乐趣。 活动打算:对京剧、脸谱学问有初步的了解、制作脸谱硬板纸(各种硬包装纸)、绘画笔、各种观赏脸谱、剪刀、橡皮圈 活动过程: 1、观赏脸谱。 你喜爱哪张脸谱,为什么? 脸谱与脸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左右对称,都有眼睛、鼻子、嘴巴、眉毛) 脸谱与脸哪些地方是不一样的?(颜色不一样,脸分成几个快面,五官有了改变) 2、联想创作。 今日我们一起来当艺术家,设计一张美丽的脸谱。 指导:(1)心里先想好,今日你要设计一张什么样的脸。 第2页 共57页 (2)化妆的时候要仔细致细,千万不要把脸画的不一样。 (3)脸谱上还有很多弯弯的线,什么地方要涂眼影,什么地方要涂胭脂要告知大家。 (4)你的五官变了没有,变成了什么? (5)颜色要有深有浅,找一找谁是大艺术家。 3、视察制作工具,起先制作。 父母和孩子一起参加活动,适当的指导孩子制作,应避开包办代替,让孩子有足够的想象空间及动手空间。 老师巡回指导,个别引导孩子及引导幼儿相互观赏作品,促进生生互动。 4、玩脸谱,体验劳动成果的乐趣。 《京剧脸谱》美术教案2 1、视察感知脸谱作品的对称性和艳丽的色调,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2、通过对称的方法学习画脸谱,并且尝试用多种颜色装饰。 3、提高对称装饰实力,萌发对中国传统艺术的酷爱。 第3页 共57页 1、阅历打算:有对“图形对称”的基本认知。 2、物质打算: 教具:PPT,椭圆形画纸。 学具:彩色水笔,蜡笔。 (一)谈话引入,幼儿两两探讨,回忆生活中对京剧的认知。 老师:小挚友们有没有听过京剧呀?在电视上有没有看过京剧呢?今日呀,老师带来了许多有意思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是什么图片 播放PPT,展示京剧图片。 (二)观赏京剧脸谱,发觉对称特性。 1,老师播放PPT,观赏京剧以及脸谱。(提问回答) 老师:恩,京剧中的服装很美丽,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有意思的图片,你们看看是什么呀? 老师总结:图片上是各种各样的京剧脸谱图。 2,老师慢放PPT,幼儿细致视察脸谱。 第4页 共57页 老师:我们来一张一张渐渐观赏一些美丽的脸谱,这些脸谱都有隐私哦,看看谁能够发觉脸谱的隐私。(提问回答) 老师总结:脸谱都是左右对称的,左边和右边是一模一样的,色调也是一样的。 老师:小挚友再细致看看,脸谱和我们人的脸有什么区分呢?和旁边的小挚友说一说。(两两探讨,提问回答) 老师总结:他们的眉毛是向上翘的,嘴巴有的是向下的,有的是向上的,而且眼睛的旁边有图案,像这种弯弯的,卷卷的。 (三)老师示范,提出绘画要求: 1,老师示范画脸谱。 老师:接下来呢,老师先给小挚友们发一张画纸,老师画一张脸谱,小挚友们告知老师怎么画。有什么方法可以保证左右画的一样呢?要怎么折出对称轴?我们先要什么哪? 老师总结:中间画个鼻子,接着在鼻子的上面两边画眼睛,左边和右边都要画,接着在鼻子下面画个嘴巴,画完……最终我们给脸谱做点自己喜爱的装饰图案,留意要对称。 2,提问幼儿,强调绘画依次。(两两探讨,提问回答) 第5页 共57页 老师:刚才看老师是怎么画的呢?依次是什么? 总结:把画纸左右对称,找到对称轴;中间画鼻子,左右画眼睛,留意左右对称,涂上颜色,左右颜色一样。 (四)幼儿设计,绘画脸谱。 设计绘画要求: 1、先用黑笔画出眼睛、鼻子和嘴巴,然后再画两边的图案,最终用油画棒涂色。 2、先上小的色块,大的色块最终上,颜色要丰富,至少三种颜色。 3、脸谱上的眼睛鼻子要有京剧的特色,左右颜色要对称。 (五)观赏和评价自主设计的脸谱。 老师:我们来一起来看一看小挚友们画的美丽的脸谱吧 1、美工区:将幼儿画好的脸谱制作成面具。 2、表演区:将制作好的脸谱面具投放到表演区,幼儿可在表演区里进行京剧表演 活动反思: 第6页 共57页 我的目标一是相识京剧脸谱,了解不同脸谱与人物身份,特性的关系,对于这个目标来说,幼儿一起先只是知道这是面具,后来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大部分幼儿是相识了京剧脸谱,但是只有少部分幼儿做到了了解不同脸谱与人物身份,特性的关系。二是感受脸谱的图案及色调的美,萌生对脸谱艺术的爱好。我觉得这个目标的完成是有所欠缺的,在上课的过程中,我怕上课的时间不够,让幼儿视察的时间削减了,导致后来有许多幼儿只会在以后的脸谱上涂颜色,自己画的那个脸谱只有少部分会画,并且画得好。在后来画画的过程中,也有幼儿对老师说不好画的现象,也有自己想怎么画就这么画的。 《京剧脸谱》美术教案3 活动目标: 1、知道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2、在观赏活动中,引导幼儿感受脸谱艺术的美,激发创作爱好。 3、激励幼儿用对称的方法来画京剧脸谱,并用夸张的线条,第7页 共57页 丰富的色调等表现京剧脸谱的特征。 4、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观赏别人的作品。 5、学习客观的评价自己或别人的作品,从而获得开心的心情体验。 活动打算: 1、多媒体课件。 2、塑封好的半张脸谱若干(和幼儿人数相等)。 3、脸谱形态的纸人手一份、勾线笔、水彩笔、蜡笔等作画工具。 活动过程: (一)京剧观赏老师放一段京剧片段让幼儿观赏,引起幼儿对京剧的爱好。 提问: 1、刚才听到的是什么?(京剧)它是哪个国家独创的?(中国)老师 小结:京剧,以前是特地在皇帝生日的时候演出的,到现在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历史悠久,被称为我国的国粹。表演京剧的人不但要有一副好的嗓子唱戏,而且还必需有一身过硬第8页 共57页 的本事,如翻、滚、跌、打、滚、爬等等高难度的动作。大家都特别的喜爱看,所以始终流传到现在。外国人也很喜爱我们的京剧,所以中国人都为此骄傲。 (二)脸谱课件观赏通过课件观赏多彩的京剧脸谱。 引导语:京剧人物脸上化的妆也很特殊,叫脸谱。脸谱有各种颜色、各种图案,下面我们来观赏一下吧!(通过课件观赏脸谱)边观赏边提问: 1、你喜爱这些脸谱吗?为什么? 2、京剧脸谱为什么有不同的颜色?每种颜色都代表什么样的人呢?(观赏四种颜色的脸谱)小结脸谱的特点:脸谱的色调特别丰富,每个脸谱至少用了三种以上的颜色,色调艳丽、图案夸张,两边对称。红脸代表忠诚英勇的人;黑脸代表正直、充溢才智;黄色表示凶恶、残暴;白色表示阴险狡猾的坏人。为幼儿后面的创作打好基础。 (三)第三环节:嬉戏《找挚友》 老师出示半张的脸谱,请小挚友拿着半张脸谱去找它的另一半,找到后变成一个完整的脸谱,贴在旁边的白纸上。 第9页 共57页 请几对好挚友上前介绍,你是依据什么特征找到的? 老师小结:京剧脸谱两边的颜色、图案、位置是一样的,所以京剧脸谱的两边是对称的。 (四)联想创作引导语:京剧脸谱真美丽,你们想不想自己也来设计一个京剧脸谱呢? 1、再次观看课件,进行提问,怎样来设计京剧脸谱?谁有好方法? 让幼儿通过视察,阅历提升:最简单的一个方法是在眼睛中间找到中心点--就是鼻子。然后再画其他图案就很简单。 2、老师先提问、引导幼儿视察,然后示范操作。 老师请幼儿先视察后再示范。 *眼部和嘴角的表情用夸张的线条表示。 *在脸上可装饰上不同的花纹,涂色时先涂小的色块,最终刷上你喜爱的水彩颜色。 3、幼儿作画,师巡回指导。 *激励幼儿大胆作画,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画出别出心裁的脸谱。 第10页 共57页 *帮助实力差的幼儿完成作品,体验胜利的欢乐! (五)展示沟通幼儿作品。 教学反思: 在这个活动的设计中,我考虑到了不同层次的幼儿,但在活动过程中还是有所偏向,略微忽视了有些实力较弱的幼儿。同时每个环节的连接也稍显急促,没有给幼儿充分表达表现的时间,我想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会更好地把握每个环节。 《京剧脸谱》美术教案4 教材分析 (重点与难点) 京剧脸谱,是一种具有汉族文化特色的特别化妆方法,被世界公认为是汉族传统文化的标识之一。脸谱的主要特点有三点:美与丑的冲突统一,与角色的性格关系亲密,其图案是程式化的。所以本节活动结合《中国娃》主题通过观赏,描述,仿照画京剧脸谱让幼儿了解中国的工艺艺术,使幼儿初步了解中华民族文化,引起幼儿对中国国粹的酷爱。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观赏京剧脸谱艳丽的色调和夸张的形象,并能用对称的方法和丰富的色调表现京第11页 共57页 剧脸谱的特征。 幼儿基础分析 (实力、阅历基础) 幼儿的有:中班时有在对称的图形中作画的阅历,对于对称的图案有一个初步的相识。 幼儿的无:由于时代的变迁,幼儿与京剧本身的接触越来越少,生活中也很难见到中国京剧的表演,所以幼儿对京剧脸谱的认知很少,不知道京剧脸谱的特征。 提升点:能用对称的方法,运用丰富的色调来表现京剧脸谱的特征。在观赏京剧脸谱艳丽的色调和夸张的形象中,萌发对京剧艺术的爱好。 活动目标 1.观赏京剧脸谱艳丽的色调和夸张的形象,萌发对中国国粹的酷爱。 2.能用对称的方法,运用丰富的色调来表现京剧脸谱的特征。 活动打算 (材料、环境、学问打算) 第12页 共57页 PPT、一段京剧视频、美术用具、幼儿画册3第17页 活动过程 一、视频导入,引出京剧脸谱 视频导入:今日老师带来一段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提问:从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 小结:这是中国国粹京剧的脸谱,京剧演员在表演时脸上都涂着艳丽美丽的油彩,不同的脸谱代表不同的人物。 二、观赏京剧脸谱,感受色调、图案的对称美 1.观赏京剧脸谱的色调及图案。 提问:你们在京剧脸谱上都看到了哪些颜色?都有哪些图案? 小结:脸谱上的图案特别丰富,而且颜色都有不同含义,黄色白色代表坏人,红色代表好人,蓝色代表勇士,金银色代表神话里面的人物,黑色代表正直。 2.感受脸谱的对称美。 提问:那这些图案都有什么特殊的地方?瞧一瞧两边图案(对称) 小结:京剧脸谱由很多艳丽的颜色组成,它的线条很夸张,第13页 共57页 它的图案是对称的,并以鼻子为中心进行装饰。 三、幼儿仿照并创作脸谱。 过渡语:今日我们就来画一画这具有中国特色的京剧脸谱。 交代要求:1.绘画时看好要以鼻子为中心,图案是两边对称的。 2.涂色匀称、对称,激励幼儿用艳丽的相对色进行绘画创作。 3.脸谱的线条要流畅清楚。 四、展示京剧脸谱,情感提升。 过渡语: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挚友们画的脸谱,你觉得哪张脸谱最好看,你最喜爱哪一张脸,为什么? 《京剧脸谱》美术教案5 目标: 初步了解中国戏剧中的京剧脸谱,通过活动让幼儿相识我国的国粹——京剧脸谱,驾驭基本的线条勾画法。 学画京剧脸谱,知道脸谱的对称性 打算:老师范例、幼儿绘画用品 流程:观赏讲解——老师示范——幼儿作画——小结 第14页 共57页 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活动的爱好 老师:小挚友,你们看到过电视里面唱京剧吗?京剧是一个什么样的戏剧呢?知 它的来历吗?(小挚友探讨,发言)老师归纳:京剧是我国北京地区的一个传统戏剧, 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有许多的表演艺术家,最有特色的京剧的服装,还有脸谱,脸谱能 够表现各种不同角色的任务,如白鼻子代表坏人,红脸代表好人等。你们想不想画这些 京剧脸谱人物呢? 二、老师演示,幼儿学习绘画 京剧脸谱的特点就是左右对称,也有个别不对称的,我已经打算好的他们的脸型,小挚友在其中用记号笔勾画线条,看老师怎么画,你们等一会儿怎么画,先在脸谱的中间定一个点,左右画对称的弧线,依此勾出额头、眼睛、鼻子、嘴,下巴等各部位。勾线条前肯定要想好,勾时一下子画成。老师演示多种脸谱的画第15页 共57页 法。 三、布置作业,幼儿活动 要求幼儿选择一个脸谱进行作画,根据老师教的画法勾线,要求线条流畅,作画大胆,同伴之间不干扰,宁静的进行活动。 四、幼儿作业,老师巡回指导 要求脸型布局合理,左右对称,个别辅导实力较差的幼儿,要留意保持桌面整齐,不将记号笔画到桌上,看范例作画。 五、讲评小结,结束活动 请画的比较好的幼儿讲解并描述他(她)的作画阅历,方法,画的是哪一个脸谱,幼儿评价。 《京剧脸谱》美术教案6 教学目标: 1.了解京剧脸谱图案和色调的象征意义,能够依据谱式绘画一个京剧脸谱。 2.在绘制过程中,了解中国京剧脸谱艺术的基本特点。 3.通过对京剧脸谱学问的学习,培育对京剧脸谱的观赏实力,激发学生关切、酷爱中国传统艺术的情感。 第16页 共57页 教学过程: 一、回顾脸谱的学问 1. 脸谱的特点:象征性、夸张性。 2. 脸谱的色调: 红色——忠勇侠义,多为正面角色。 黑色——刚正威猛,不媚权贵。 白色——阴险奸诈;刚愎自用。 紫色——刚正威猛,不媚权贵。 黄色——威猛而爆躁。 金色——神仙高人。 绿色——威猛,莽撞。 蓝色——刚毅阴险。 3. 京剧脸谱在应用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肯定的谱式: ① 整脸:在整个面部涂一种主色,不勾花纹,而是在主色上画出眉、眼、口、鼻的纹理,这种谱式称之为“整脸”。 ② 在整脸的基础上,用黑色把眉、眼、鼻等在颜色上突出出来,而是使前额、左右脸蛋呈现出三块明显主色,平整的犹如三第17页 共57页 块瓦,称之为“三块瓦脸”或“三块瓦窝”。 ③ 从脑门顶至鼻子尖,用黑色或颜色的立柱纹与眼窝大体呈“十字”形,额头涂白,有灰色小圈眉子,此种谱式称之为“十字门脸”。 ④ 与整脸相反,脸谱色调、构图最困难的称之为“碎花脸”。 ⑤ 色调、构图不对称,表现人物形象反常、丑陋的脸谱谱式,称之为“歪脸”。 4. 京剧脸谱的描绘着色方式有揉·勾·抹·破四种基本型。 揉脸:是用手指将颜色揉满面部,再加重眉目及面部纹理轮廓,是一种像真性的脸谱。 勾脸:是用毛笔蘸颜色勾画眉目面纹,填充脸膛色调,成为五花八门的图案。有的贴金敷银,华丽耀炫,光芒耀眼。 抹脸:是用毛笔蘸粉把脸的全部或一部分涂抹成白色,表示这一类人不以真面目示人,是一种饰伪性脸谱,又称粉脸。 破脸:是指左右图形不对称的脸谱,揉、勾、抹三种脸中都有破脸,是一种以贬意为主的脸谱。 二、绘画脸谱 第18页 共57页 按脸谱谱式在铅笔勾画的图案上用水粉上色。 (强调:不能在颜色上来回涂染,以免将下面颜色带起。) 三、展示与评议 1. 依据不同谱式或色调,分类展示学生作业。 2. 说说自己绘制的人物和绘制的感受。 3.老师点评,表扬有创意的作业,确定学生耐性、细致的作业看法。 4. 教学拓展: 观赏利用各种材料绘制的京剧脸谱,激励学生进一步尝试。 《京剧脸谱》美术教案7 活动背景: 春暖花开,鸟语花香的季节,我和孩子们背着小包去梅兰芳公园春游。走进“梅兰芳史料陈设馆”,孩子们一下子被走廊里的京剧艺术照吸引住了,他们纷纷新奇地问:“老师,她的脸上怎么五彩缤纷的?”“老师,她的眼睛为什么这么大?”“老师,她是谁呀?”“老师,……”。面对孩子们的种种问题,我想:京剧是我们国家的国粹,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又是我们泰州第19页 共57页 人,何不利用这个机会,让幼儿了解京剧,弘扬民族文化,激发幼儿酷爱祖国、酷爱家乡的情感呢?于是,我从孩子的爱好点入手,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我班幼儿的绘画操作实力,设计并实施了美术系列活动:京剧脸谱。 活动一 观赏活动--------京剧脸谱 活动目标: 1、观赏各种京剧脸谱,相识脸谱的基本特征。 2、能大胆表达对京剧脸谱色调及造型的感受与理解 3、萌发对京剧艺术的爱好,为家乡有梅兰芳这样的名人而感到骄傲 活动打算: 1、收集各种京剧脸谱及资料,视频转换仪一台 2、让幼儿向家长了解梅兰芳的有关信息,再次和家长一起参观梅史馆 活动过程: (一)师戴上一个京剧脸谱,唱一句“我是一个中国人”来第20页 共57页 唤起幼儿春游时的记忆,并对脸谱产生爱好 1.提问:这是什么?还记得在哪儿见过这样的脸谱? 2.出示各种脸谱,让幼儿自由说说自己喜爱的脸谱以及为什么喜爱。 (评价:干脆的导入活动一下子唤起了幼儿的回忆,激起了爱好,自由的表达感受为幼儿供应了宽松的环境。) (二)在视频转换仪上出示包公、关羽、孙悟空的脸谱图片 1、你知道这三张脸谱分别是谁吗? 2、哪张脸谱看上去感觉很威历?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它用了哪些颜色?主要用的什么颜色? 3、关羽的脸谱用了哪些颜色,主要是什么颜色?看上去感觉怎么样? 孙悟空的脸谱用了几种颜色?(这时出现多幅脸谱图片)你发觉每个脸谱至用了几种颜色? 老师小结:脸谱的色调特别丰富,每个脸谱至少用了三种以上的颜色,脸谱不仅颜色很美丽,而且各种各样的颜色都有不同的含义,一般来说,红脸代表忠诚英勇的人,黑脸代表威猛有才第21页 共57页 智的人,金脸和银脸是神奇的标记,代表神妖。例如关羽是一个忠心报国的英雄,所以他的脸谱是红色的;包公为人正直、清廉,所以他的脸谱是黑色的。 (三)比较几张脸谱眼睛、眉心的不同表现手法,猜猜为什么这样画?你觉得这样画美吗?说说为什么? 老师小结:京剧脸谱的图案设计特别夸张,让我们一看就知道这个人的性格、年龄等特征,还带有装饰性的图案的美,是中国戏曲中特有的化妆艺术,也是中华民族的特色之一。 (评析:通过让幼儿视察、比较、分析,充分感受了京剧脸谱的丰富色调,体验到各种色调和夸张的造型所带来的不同感受,提高了幼儿的审美情趣) (四)什么时候会用到京剧脸谱呢?(……) 老师:我们泰州有一位在全国甚至在全世界都很出名的京剧艺术大师,你们知道他是谁吗?(由老师和幼儿介绍自己所了解的梅先生唱戏的经验以及他的爱国行为或其它小故事,使幼儿为自己家乡有梅兰芳这样的名人而感到骄傲,激发幼儿酷爱祖国、酷爱家乡的情感) 第22页 共57页 (五) 现在我们每人戴上一个脸谱来表演京剧。 (评析:整个观赏活动在一种同等互动的谈话中进行,让每个幼儿在美术作品前都有说话的权利,老师成为了孩子对话的合作者,共同学习的伙伴。课前的学问打算充分利用了家庭资源,得到了家长的支持,让幼儿在介绍时有话可说,提高了主动性,同时也拓展了幼儿的学问面) 活动二 绘画活动-------我是小小化妆师 活动目标: 1.能表现京剧脸谱对称的特征,大胆运用色调并设计脸谱图案。 2.进一步萌发对京剧艺术的爱好, 活动打算: 白纸、记号笔、油画棒、水彩笔、京剧磁带、录音机、脸谱 活动过程: (一)、请几名幼儿戴着脸谱跟音乐摆出京剧造型,引起幼儿设计的欲望 第23页 共57页 老师:小戏迷今日表演得真棒!老师也很想参与你们的表演,看,脸谱我都画好了。(出示一个画了一半的脸谱,引起幼儿的新奇心)哎呀,怎么还有一半遗忘画了,你们说应当怎么画呢? 1、请几名幼儿到前面说说、画画,启发幼儿表现对称的图案。 2、说说你想设计什么样的京剧脸谱。 (二)、师:今日,我请你们来做小小化妆师,大胆设计脸谱。 幼儿起先设计,老师个别指导。实力强的激励其设计较为困难的图案,实力弱的帮助其表现对称的图案。 (三)、幼儿相互观赏、评价作品,老师对幼儿的作品表示观赏,表扬大胆设计和有进步的幼儿。然后随音乐与老师一起表演京剧。 (评价:老师利用一个有意的失误,激起幼儿的新奇心,从而主动探究出画脸谱的基本要点----对称。设计脸谱时依据幼儿的个别差异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体现了因人施教的原则。幼儿间的相互观赏使他们有了与同伴共享自己劳动成果的机会,自我价值得到了体现,获得了真正的满意感。老师的接纳、赞许和共享给了孩子最大的鼓舞,使他们产生了成就感,为下一次的手工活第24页 共57页 动奠定了情感基础。) 活动三 手工活动--------制作京剧脸谱 活动目标: 1、运用画、剪、穿线、镂空等方法制作京剧脸谱。 2、养成做事细心和有始有终的好习惯。 3、萌发“我也要当京剧大师”的想法。 活动打算: 1、铅画纸或卡纸、油画棒、记号笔、剪刀、橡皮筋,操作材料 2.向爷爷、奶奶们了解有关京剧的学问并学唱几句 活动过程: (一)老师:我们的“快乐舞台”要表演京剧,每个小挚友都可以参与,你想好演谁,制作好脸谱就可以报名参与了。 (二)幼儿自由探讨制作脸谱的方法:选择什么样的纸,用什么绘画工具?怎样戴到脸上?戴上脸谱怎么才能看得见呢? 老师提出留意事项:用剪刀将眼睛部位镂空时要留意平安。 第25页 共57页 (三)幼儿制作。其中制作速度较慢的幼儿可以为其供应现成的操作材料;实力强的幼儿也可以和实力弱的幼儿合作,共同画、剪、制作;老师对镂空感到困难的幼儿赐予适当的帮助。 (四)带上自制的脸谱到“快乐舞台”表演活动延长: 1、设计京戏服装 2、接着收集与京剧有关的图片、邮票等 3、说说家乡的名人 (评析:自由的参加给幼儿供应了一个开放的环境,为幼儿的自我表现创建了一个丰富而广袤的天地。在幼儿的自主表现中,老师“审时度势”地为他们供应必要的帮助和相宜的引导,真正体现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强弱结合培育了幼儿的合作精神)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从幼儿感爱好的事物着手,以京剧脸谱为切入口,依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实力水平进行了细心设计。在活动中,老师让幼儿充分地看、说、画、想、做,使幼儿的爱好被大大激发,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民主的参加和适当的引导实现了师幼之间良好的互动。 第26页 共57页 同时还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扩展了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空间,初步了解了京剧这一国粹,产生了爱家乡的情感,与家长的亲密协作使幼儿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京剧脸谱》美术教案8 课型: 艺术(美术)年级: 幼儿园大班课时: 2个课时 设计思路: 京剧脸谱是中华民族艺术中的珍宝,虽然不是孩子们常常遇到的熟识事物,但它浓烈的色调,显明的艺术风格很简单吸引孩子,符合孩子对色调敏感的心理特点。幼儿园的美术活动是为了让孩子具备初步的审美意识,挖掘和发挥孩子的创建实力。我以中国传统艺术--脸谱作为观赏对象,目的在于让孩子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激发他们宠爱京剧、了解国学、酷爱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妙情感。而后在观赏的基础上,了解京剧脸谱的表现形式和手段,以脸谱色调的绚丽及表情的夸张来吸引孩子,让他们对\"对称第27页 共57页 \"、\"夸张\"的美术表现形式有所了解与尝试,进而自主创作。 教学重点: 了解京剧脸谱的表现形式和手段。 教学难点: 用线条、色调对称的方法夸大表现脸谱特征,大胆设计脸谱。 教学切入点: 从听京剧片段、观赏京剧脸谱入手,而后进行大胆、夸张地设计脸谱。 教学特色:依据幼儿不同的美术表现实力打算了四种层次材料,让幼儿创作京剧脸谱。 教具: 京剧片段VCD光盘、多媒体课件、\"脸谱\"字卡、四种脸谱材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活动目标: 1、了解京剧脸谱中对称、夸张的表现形式和手段。 2、知道脸谱的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类型的人。 第28页 共57页 3、萌发宠爱京剧、酷爱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妙情感。 4、培育幼儿的视察、操作、表达实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引导幼儿能用协助材料丰富作品,培育他们大胆创新实力。 活动打算: 京剧片段VCD光盘、多媒体课件、\"脸谱\"字卡、空白脸谱、水彩笔等。 活动过程: 一、播放京剧片段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对京剧的爱好。 师:孩子们听听,这是什么曲子呢?对这就是京剧,京剧是我们中国特有的舞台表演艺术形式之一,京剧是我们的国粹,和大熊猫一样宝贵。 评析:通过观看京剧的片段调动幼儿学习的爱好,让幼儿初步感知京剧,萌发宠爱京剧、酷爱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妙情感。 二、播放多媒体课件,观赏脸谱,了解京剧脸谱中对称、夸张的表现形式和手段。 1、感受京剧演员们特有的服装和脸部的色调。 第29页 共57页 师:唱京剧的人很特殊,我们来看这张图片,他们身上穿的,头上戴的,身上背的都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他们的脸上是怎么样的? 评析:老师应重点引导幼儿视察演员脸上的表情和色调,因为孩子们对演员们身上穿的,头上戴的,身上背的都很感爱好,但忽视了脸上色调的丰富性和表情的夸张性。 2、观赏探讨京剧脸谱的颜色及图案代表的意义。 师:唱京剧的人脸上画了一张张大花脸,我们叫\"脸谱\"(出示脸谱字卡)。你喜爱哪个京剧脸谱?它上面有什么颜色、图案呢?你知道这些颜色、图案代表什么意思吗? 老师小结:在京剧里有红、黄、蓝、绿、黑、白等,色调艳丽,一看就很吸引人,观众可以从脸谱的颜色上辨别角色是英雄还是坏人,是聪慧的还是愚蠢的……如红色、黑色在京剧里代表好人,黄色、白色在京剧里代表坏人,蓝色代表勇士,金、银颜色代表神话里的人物。 3、观赏京剧脸谱中对称的表现形式。 师:京剧脸谱和我们不化妆的脸哪些地方是一样的?(都有眼第30页 共57页 睛、鼻子、眉毛、嘴巴、牙齿、耳朵)有哪些地方是不一样的? 老师小结:京剧脸谱上的图案、花纹和颜色都是以鼻子为中心对称的,眼睛、嘴巴、眉毛、胡子用夸张的方法,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形态。 评析:这一环节借助课件的形式,让幼儿通过观看脸谱图片,感受脸谱色调的艳丽及表情的夸张,了解京剧脸谱中对称、夸张的表现形式和手段。 三、幼儿初次尝试给脸谱涂色。 师:现在老师手里有一张已经勾好线条的京剧脸谱,我要帮他化化妆怎么样?你们想不想也自己动动手帮它们化化妆? 幼儿给脸谱涂色,老师巡回指导。 评析:老师事先打算勾好线条的脸谱,降低难度,让幼儿在已有观赏阅历的基础上给脸谱涂上艳丽的颜色,为其次课时的设计脸谱做好铺垫。 其次课时活动目标: 1、尝试用线条纹样、色调对称的方法夸张的表现京剧脸谱特征。 第31页 共57页 2、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大胆创作,发展想象力和创作力。 活动打算: 打算四种层次材料:第一层次是已经完全勾画好的京剧脸谱,其次层次是已经画好一半京剧纹样的脸谱,第三层次是一个椭圆形脸的轮廓,第四层次是一张空白纸;水彩笔;油画棒等。 活动过程: 一、展示沟通上次幼儿的脸谱涂色活动。 师:这是小挚友上次涂的脸谱,我们一起来看看,你最喜爱哪张,为什么呢?(重点引导幼儿视察脸谱的颜色、图案)评析:通过观赏幼儿前一次活动的作品,让幼儿进一步地感知脸谱色调的艳丽及表情的夸张,为后一环节的设计脸谱供应参考。 二、组织幼儿分组画脸谱,老师巡回指导,激励幼儿大胆设计。 活动反思: 我的目标一是相识京剧脸谱,了解不同脸谱与人物身份,特性的关系,对于这个目标来说,幼儿一起先只是知道这是面具,后来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大部分幼儿是相识了京剧脸谱,但是只第32页 共57页 有少部分幼儿做到了了解不同脸谱与人物身份,特性的关系。二是感受脸谱的图案及色调的美,萌生对脸谱艺术的爱好。我觉得这个目标的完成是有所欠缺的,在上课的过程中,我怕上课的时间不够,让幼儿视察的时间削减了,导致后来有许多幼儿只会在以后的脸谱上涂颜色,自己画的那个脸谱只有少部分会画,并且画得好。在后来画画的过程中,也有幼儿对老师说不好画的现象,也有自己想怎么画就这么画的。 《京剧脸谱》美术教案9 活动目标: 1、观赏京剧脸谱,感受京剧脸谱的独特魅力。 2、了解京剧脸谱中对称、颜色的表现形式和手段。 3、萌发宠爱京剧、酷爱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妙情感。 4、在创作时体验色调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5、培育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打算: 音乐,脸谱图片,操作材料等。 活动过程: 第33页 共57页 一、播放京剧音乐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对京剧的爱好。 (今日带来一段好听的音乐,告知我听到了什么?)提问:你听到什么?你感觉这段音乐和我们之前的音乐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对这就是京剧,京剧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是我们的国粹,和大熊猫一样宝贵。 二、观赏脸谱,了解京剧脸谱中的对称、颜色的表现形式。 1、观赏探讨京剧脸谱的颜色和图案代表的意义。 出示歌曲中的5种脸谱。简洁介绍人物及颜色代表意义。 (老师把京剧里的几位人物请到了大2班教室,我们来看看都有谁?) 总结:在京剧里有红、黄、蓝、黑、白等,颜色艳丽,一看就很吸引人,观众可以从脸谱的颜色上辨别角色是好人还是坏人,是聪慧还是愚蠢,红色、黑色代表有正义感,黄色表示有才智,白色代表坏人、奸诈,蓝色代表英勇刚毅。 2、观赏京剧脸谱中对称的表现形式。 师:刚才小挚友们表现的都很好,其实脸谱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第34页 共57页 提问:小挚友,仔细看看左边和右边是怎样的?(一样) 总结:左右两边一样呢,叫做对称。脸谱是以鼻子为中心左右两侧对称的,所以左边和右边的轮廓和颜色都是一样的。 三、幼儿操作出示两幅勾好线的脸谱,请幼儿给他们化妆。 四、展示幼儿作品 《京剧脸谱》美术教案10 活动目标: 初步了解中国戏剧中的京剧脸谱, 通过活动让幼儿相识我国的国粹——京剧脸谱,驾驭基本的线条勾画法。 学画京剧脸谱,知道脸谱的对称性 活动打算: 老师范例、幼儿绘画用品 活动流程: 观赏讲解——老师示范——幼儿作画——小结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活动的爱好 老师:小挚友,你们看到过电视里面唱京剧吗?来;自.大;考第35页 共57页 吧;幼.师网;京剧是一个什么样的戏剧呢?知它的来历吗?(小挚友探讨,发言)老师归纳:京剧是我国北京地区的一个传统戏剧,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有许多的表演艺术家,最有特色的京剧的服装,还有脸谱,脸谱能够表现各种不同角色的任务,如白鼻子代表坏人,红脸代表好人等。你们想不想画这些京剧脸谱人物呢? 二、老师演示,幼儿学习绘画 京剧脸谱的特点就是左右对称,也有个别不对称的,我已经打算好的他们的脸型,小挚友在其中用记号笔勾画线条,看老师怎么画,你们等一会儿怎么画,先在脸谱的中间定一个点,左右画对称的弧线,依此勾出额头、眼睛、鼻子、嘴,下巴等各部位。勾线条前肯定要想好,勾时一下子画成。 老师演示多种脸谱的画法。 三、布置作业,幼儿活动 要求幼儿选择一个脸谱进行作画,根据老师教的画法勾线,要求线条流畅,作画大胆,同伴之间不干扰,宁静的进行活动。 四、幼儿作业,老师巡回指导 要求脸型布局合理,左右对称,个别辅导实力较差的幼儿,第36页 共57页 要留意保持桌面整齐,不将记号笔画到桌上,看范例作画。 五、讲评小结,结束活动 请画的比较好的幼儿讲解并描述他(她)的作画阅历,方法,画的是哪一个脸谱,幼儿评价。 《京剧脸谱》美术教案11 在活动前,请家长带着孩子们一起搜集有关京剧的学问,在活动中,给孩子观看京剧片段,通过这些让孩子们初步地了解京剧,激发起孩子宠爱京剧、酷爱祖国的情感, 让孩子初步接触京剧,了解中国这一特有的戏曲形式,于是设计京剧脸谱成了我们的一个教学点,从中不仅让孩子对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有所了解京剧艺术的魅力,也能对\"对称\"、\"夸张\"等的美术表现方式有所了解与尝试依据孩子的学习特点,为了能够让他们亲眼所见、亲身经验,去更直观的感受体验,。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用艳丽的色调和夸张、对称的图案设计京剧脸谱。 2、初步了解京剧文化,知道京剧是中国特有的艺术。 二、活动打算: 第37页 共57页 油画棒、垫板、空白脸谱人手一份 三、活动过程: 1、观赏京剧片段: (1)请幼儿观赏京剧唱段,引起活动的爱好。 (2)请幼儿说一说在片段里,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幼儿沟通后。 老师总结:这是一段京剧唱段,京剧是中国特有的戏剧艺术,让孩子们初步地了解京剧,激发起孩子宠爱京剧、酷爱祖国的情感 2、探讨京剧脸谱的装饰方法: (1)老师与幼儿视察脸谱,探讨:脸谱是由哪些颜色画成的?它的图案都是什么样的?从哪儿起先装饰呢? (2)归纳大家的发觉:京剧脸谱由很多艳丽的颜色组成,它的图案是对称的,并以鼻子为中心进行装饰。 3、介绍各种工具和材料: (1)出示幼儿活动材料:油画棒、空白脸谱 (2)提示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留意的问题:涂色匀称、对称。 第38页 共57页 4、创作京剧脸谱: 幼儿学习用艳丽的色调和夸张、对称的图案设计京剧脸谱。 5、展示幼儿作品: 请幼儿谈谈自己最喜爱哪幅图,说说缘由。 活动后的反思: 整个活动上下来,大部分孩子们对图案的对称是驾驭了,并能匀称地涂色,学习用艳丽的色调和夸张、对称的图案设计京剧脸谱,既要了解中国的京剧文化,又要驾驭夸张、色调艳丽、对称地画脸谱,可以把重点放在让孩子们观赏京剧和脸谱,让孩子们初步地了解京剧文化和观赏脸谱的艺术美(为幼儿创作脸谱做铺垫)让幼儿自己创作脸谱上了。活动中由老师的领导带动孩子大胆想象孩子的自主性学习主动性高,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整个活动开展下来,发觉,孩子们只是选择颜色图画,对于色调和对称驾驭不够、 通过这一活动,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化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了解孩子孩子们的认知背景,还须要了解孩子们的社会性发展和特性特性。 第39页 共57页 2、老师的正确引导孩子操作是我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3、创建一个自由、宽松的交往环境,吸引幼儿乐于与他人交谈,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看法是必备的。 《京剧脸谱》美术教案12 目标: 1. 观赏京剧脸谱艳丽的色调和夸张的形象,激发对京剧艺术的爱好。 2. 学习用语言表达对京剧脸谱的感受。 3. 通过对京剧中人物的动作,激发幼儿学习的爱好。 打算: 脸谱(贴于墙面,孙悟空,二郎神,包公);京剧碟片;道具(旗、宝剑、刀);幼儿面具; 过程: 1.看电视,引起幼儿爱好 师:小挚友,今日呀,我请你们来观赏一段片子。请小挚友看完后告知我,电视里放了些什么? 幼儿观看后提问: 第40页 共57页 师:小挚友,你们知道电视了放了些什么?你以前有没有看过? 幼儿回答 师:电视里的音乐跟我们平常听得音乐一样吗? 幼:不一样 师:电视里的人和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人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幼儿回答 老师小结:刚才我们听到的音乐叫京剧,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只有我们中国才有。京剧是一种很特殊的艺术,你瞧,他身上穿的、头上戴的、脚上穿的、身上背的都和我们不一样,尤其是演员脸部化的妆特别夸张、特殊。你们知道这种脸部的化妆在京剧里叫什么吗? 师:它呀,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京剧脸谱。这个京剧脸谱这么特殊,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来探究一下京剧脸谱的`隐私呢? 幼:想 2.幼儿和老师一起探究京剧脸谱的颜色和对称 师:小挚友,你们看,老师带来了几张京剧脸谱,我们一起第41页 共57页 来视察一下,好吗? 幼:好 A:第一次视察 师:在视察之前,老师要提一个小小的要求,请你们把你看到的,觉得好玩、特殊的地方找出来告知大家,好吗? 老师和幼儿一起探讨 老师小结:小挚友真聪慧,找出了很多好玩、特殊的地方,现在老师再请你们去找一找,有没有新的发觉—找一找与刚才不一样的地方,好吗? B:其次次视察 幼儿讲一讲 老师小结:小挚友真能干,又有了新的发觉。刚才有的小挚友找出了颜色,你们知道这些颜色是为了好看吗? 幼儿回答 师:老师来告知你们,这些颜色不是为了好看,而是有各自的含义:像红色的,它表示特性忠诚的;黑色的表示特性刚直的;它们表示的是好人。白色的表示特性多计谋的,还有黄色的,表第42页 共57页 示坏人。蓝色的、绿色的代表勇士;金色、银色的表示神话里的人。 师:又有小挚友说,他们左边和右边脸的图案是一样的,我们也来看一看,好吗? 老师拿一张纸竖在图案的鼻子中间,请幼儿来看一看。 师:你们发觉左边和右边是不是一样的? 幼:是 师:对了,它们都是以鼻子为中心左右两侧对称的 3.京剧脸谱的夸张 师:现在我再请小挚友来找一找这个脸谱的眉毛、眼睛、鼻子 幼儿找到后小结:这个脸谱的眉毛、眼睛、鼻子这么粗、这么大,你们知道做戏的人为什么这么画吗?这样画是为了让看戏的人一看就知道台上有谁。 4.观赏额头上有特别图案的脸谱 师:小挚友瞧,老师这里还有几张脸谱,你们能猜出他是谁吗? 第43页 共57页 一一出示脸谱 师:他是谁?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如:包公:半月代表他清正廉洁,办案公正,月亮是包公的象征。 5.和幼儿一起听音乐玩京剧 师:小挚友,现在呀,老师和你们玩个嬉戏,请小挚友闭上眼睛 老师头戴面具 师:孩儿们,我来啦!你们想不想和我一起来演戏呀? 幼:想 师:我为你们打算了一些面具,来,戴上吧! 幼儿自由选择道具进行演戏。 《京剧脸谱》美术教案13 设计意图: 幼儿园的美术观赏,是为了引导幼儿学会体验美术作品的形式美和内容美,具备初步的审美意识。京剧是我国的国粹艺术,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内涵特别丰富。然而幼儿对京剧接触很少,第44页 共57页 充溢了神奇感。所以,在这次活动中,我特以中国传统艺术--脸谱作为观赏对象,旨在让幼儿了解中国的工艺艺术。以脸谱精致、绚丽、独特的装饰风格来吸引孩子。 活动目标: 1.在观赏课件、谈话、创作、观赏作品中感受京剧脸谱色调的艳丽、图案的对称和造型的夸张。 2.观赏京剧脸谱,了解色调、造型与人物性格之间的独特寓意。 活动打算: 1.(阅历打算):看过京剧,初步了解京剧是我国的传统文化。 2.(物质打算):音乐《戏说脸谱》、脸谱PPT、无颜色脸谱若干、颜料。 活动过程: (一)、唱歌导入,引出脸谱。 1、师:小挚友会唱《戏说脸谱》这首歌吗?让我们一起来唱唱。 2、幼儿唱歌结束以后,老师提问: 第45页 共57页 你们知道刚刚唱的是什么吗?(京剧) 3、老师小结:对啦!就是京剧。京剧在我国很早以前就有了,许多人都喜爱京剧,不仅仅是因为好听还因为可以观赏到漂亮独特的脸谱。 4、刚刚小挚友唱的歌词中就有说到蓝脸、红脸、花脸、黑脸,这些脸谱原委是什么样子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出示图片,幼儿初步观赏脸谱的特点。 出示京剧脸谱与人脸图片,幼儿沟通探讨,感知脸谱在色调、五官造型、图案上的特点。 老师提问:脸谱与一般人脸对比,颜色有什么不同?(颜色更丰富)除了脸谱的颜色更多以外,五官有什么改变吗?(五官夸张)脸谱比人脸还多了什么?(花纹图案) (三)、介绍京剧脸谱。 为什么脸谱有丰富多彩的颜色和夸张的造型呢?小挚友猜猜为什么?(好看、惹眼)小挚友说的都挺有道理的,其实答案都藏在图片里,我们一起来找找答案。 1、视察脸谱丰富颜色老师小结:红色代表特性忠诚;黑色代表第46页 共57页 威猛有才智;金色银色代表神魔妖怪;蓝色代表勇士;白色代表坏人。所以脸谱丰富多彩的颜色是为了反映角色的性格。 2、视察脸谱夸张造型老师小结:脸谱的眉毛眼睛鼻子这么粗大,这样画是为了让我们看清晰台上的是谁。 3、视察脸谱图案对称老师小结:左边和右边的图案是一样的,以鼻子为中心,左右对称。 (四)、幼儿自由创作脸谱 1、今日我们一起来当艺术家,设计一张适合自己的脸谱吧。(你觉得你是什么性格的,设计一张符合自己性格的脸谱!) 2、小挚友在设计时要留意像我们观赏的脸谱那样颜色要丰富,五官要夸张,左右图案要对称。 (五)、观赏幼儿作品引导幼儿观赏作品。(听创作者说出自己制作的脸谱用色和造型特点,以及作品的含义。) (六)、戴面具表演幼儿戴面具边表演《戏说脸谱》边有秩序的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通过让幼儿视察、比较、分析,充分感受京剧脸谱的丰富色第47页 共57页 调,体验到各种色调和夸张的造型所带来的不同感受,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不断引领幼儿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同时我也将不断探究美术观赏教学实践活动,在提升幼儿观赏美、感受美的同时使自己的观赏水平不断的得到提升。 《京剧脸谱》美术教案14 教学目标: 1、观赏京剧脸谱艳丽的色调和夸张的形象,激发对京剧艺术的爱好。 2、学习用对称的方法,丰富的色调和夸张的图案来设计京剧脸谱。 3、相识并观赏了京剧脸谱,让幼儿知道脸谱的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类型的人。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建的实力。 5、培育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教学打算: 老师材料:实物京剧脸谱、黑白局部脸谱贴磁(一套)、与黑第48页 共57页 白脸谱纹样相同的彩色完整脸谱一个。供幼儿观赏、选用的纹样图案两张,京剧碟片。 幼儿材料:幼儿操作卡,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一个椭圆形脸的轮廓(人手一份),其次层次是已经画好一半京剧纹样的脸谱(每组一份),第三层次是已经完全勾画好的京剧脸谱(每组一份),勾线笔、油画棒、垫板人手一份。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活动的爱好。 1.幼儿观赏京剧选段。 (1)师:\"今日,老师带来了一段京剧,我们一起细致看看这段京歌中唱了什么。 (2)幼儿沟通后,老师归纳:京剧是中国特有的戏剧艺术,在世界上很出名气,人们提到京剧就会想到中国。京剧演员脸上的妆特别夸张和特殊,涂着艳丽美丽的油彩。你们知道这种脸部的化妆在京剧里叫什么吗? 师:它呀,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京剧脸谱》。这个京剧脸谱这么特殊,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来探究一下京剧脸谱的隐私呢?第49页 共57页 (由京剧片段导入活动,能够提高孩子的爱好,同时也能够引出本节活动的主题:脸谱。) (二)视察、了解脸谱的对称性和夸张性特点,感受京剧脸谱的独特魅力。 1.幼儿视察脸谱,感受脸谱中色调、纹样的夸张性和对称性。 师:我这儿有很多脸谱,你喜爱哪一个?喜爱它的什么? 把你觉得好玩、特殊的地方找出来告知大家,好吗? (1)当幼儿说到\"我喜爱它的颜色。\"老师提问\"它用了哪些颜色?它们搭配在一起怎么样?我们再看看其它脸谱,它们又用了哪些颜色?(老师让幼儿关注黑白色的脸谱和其他色调的脸谱) (2)当幼儿说到\"我喜爱它的花纹。\"老师提问:\"这个纹样装饰在了脸谱的哪里?它是什么样子的?我们看看其它的脸谱用了哪些纹样?\"老师小结:这些脸谱的纹样很好看,有的装饰在了下巴上,有的装饰在了额头上,还有的让脸谱上的眼睛、鼻子、嘴巴都变得很夸张了。 (3)老师提问:这么多的脸谱,你发觉了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第50页 共57页 (三)幼儿明确要求,并按自己的意愿选择、设计京剧脸谱。 1.幼儿视察老师演示操作方法。 老师提问:这些脸谱是怎么画的呢? 2.明确操作要求:先设计纹样装饰对称脸谱,再为脸谱涂色。假如想不出纹样的话,可以选择老师打算的纹样,按老师画面上的脸谱画出一样的纹样。(老师出示供幼儿观赏、选用的纹样图案) 3.老师组织幼儿分组画脸谱,老师巡回指导,激励幼儿大胆设计。 (四)展示作品,相互观赏,体验胜利的喜悦。 1.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观赏,感受其中的美。 2.幼儿结合阅历进行点评。 师:请你介绍一下自己设计的脸谱。 (老师引导幼儿从颜色、图案和对称性等方面进行讲评。) (五)活动延长。 把幼儿设计的京剧脸谱都放到主题墙里,让幼儿可以观赏到更多同伴的作品。 小百科;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场景布第51页 共57页 置注意写意,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 《京剧脸谱》美术教案15 课题:《京剧脸谱》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业类别:观赏课 教学目标: 认知:激发学生关切、酷爱中国脸谱艺术情感,了解中国脸谱艺术富有图案美具有显明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情感: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 教学分析: 重点:视察、分析京剧脸谱的谱式和色调方面的基础学问。 难点:感受京剧脸谱人物 教学媒体: 老师:课件、实物投影仪、半开脸谱图、磁带等。 学生:课本、脸谱资料。 教学过程 第52页 共57页 组织教学: 课前播放京剧《说唱脸谱》,上课铃响,音乐停止。 上课,师生相互问好。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老师在录音机里播放的歌曲是什么吗?歌词中又唱了些什么内容呢? 师:对。这五彩缤纷的脸谱能表现某些舞台男性形象的面貌,揭示出人物的类型、性格、品质等综合特征。京剧脸谱是京剧艺术的重要表现。京剧脸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我们今日就来观赏——京剧脸谱 板书课题:《京剧脸谱》 一、了解京剧的角色 认知哪些角色画脸谱 课件演示京剧角色 生:戏曲表演角色主要类型之一,一般用作净、丑以外的男角色统称。 旦:戏曲表演角色类型之一,女角色之统称。 净:戏曲表演角色类型之一,俗称花脸。以面部扮装运用各第53页 共57页 种色调和图案勾画脸谱为突出标记。 丑:戏曲表演角色类型之一,喜剧角色。面部扮装用粉在鼻梁眼窝间勾画脸谱。 师:哪些角色运用了脸谱? 生:净角和丑角 总结:对。在京剧表演艺术中有角色之分,划分为生、旦 净、丑四大类型,只有净角和丑角画脸谱。 二、分析京剧脸谱 了解京剧脸谱分类 课件演示各种京剧脸谱的谱式,和学生一起分析各种谱式的特点。 1、整脸:是一种常见的谱式。是在整个面部先涂上一种颜色作为主色,再勾画出眉、眼、鼻、口的部位和细致的面部肌肉纹理,表现出人物的神态。此类脸谱画法极有讲究,要求笔锋精确有力,形象传神。 如:《水淹七军》中的关羽,勾“红色整脸”,形象庄重威历。 2、三块瓦脸:是在“整脸”的基础上,进一步夸张眉、眼、鼻的画法,用线条勾出两块眉、眼窝,一块鼻窝,所以称“三块第54页 共57页 瓦脸”。它要求对称,用笔严谨,色调多种多样。 如:《盗玉马》中的窦尔敦,勾成“蓝花三块瓦”谱式。 3、 十字门脸:由“三块瓦”发展而来,特点是将主色缩小为一个色条,从脑门始终勾到鼻头以下,用这个色条来象征人物性格。主色条与眼窝在构图上形成一个“十”字形,故命名“十字门脸”。 如:《芦花荡》中的张飞,勾“黑十字门花脸”。 4、六分脸:是由“整脸”发展而来。特点是将脑门的主色缩为一个色条,夸大眉形,白眉形约占全脸非常之四,主色占非常之六,故称“六分脸”。 如:《群英会》中的黄盖。 5、碎花脸:由“花三块瓦”演化而来,保留正额主色,而在其他部位用辅色添勾花纹,色调种类丰富,构图形式多样,线条困难而细碎,故称“碎花脸”。 如:《黑旋风》一剧中的李逵,勾“黑碎花脸”。 6、歪脸:顾名思义可知是一些五官不正,相貌丑陋的人物。特点是勾法不对称,给人以歪斜之感。 第55页 共57页 如:《三打祝家庄》中的祝彪。 7、丑角脸:又名“三花脸”或“小花脸”,特点是在鼻梁中心抹一个白色“豆腐块”,用漫画的手法表现人物的喜剧特征。角色不同,“豆腐块”的形态也各不相同,有方、有圆、有三角、有菱形,再配上不同的眉、眼、鼻、嘴以及表情动作,以表现不同的人物 解说:京剧脸谱因人物性格不同,各个部位的线条勾画与色调处理也就各异,使每个人物都富有各自的特性,而决不雷同。 提问: 小结: 京剧脸谱是以写实与象征相结合的艺术夸张手法,夸大剧中角色的五官部位和面部的纹理,用夸张的色调表现剧中人物的性格、心理的特征,以此来为整个戏剧的情节服务。 三、播发《说唱脸谱》,和学生分析探讨脸谱色调的意义 京剧脸谱的表现色调非常丰富,可谓赤橙黄绿青蓝紫,一切性格特点尽情展示于色调中。京剧脸谱的颜色是以一种主要颜色象征某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这种颜色称为“主色”,它是一个脸谱最主要的直觉表现手段,色调不同显示不同的作用与象第56页 共57页 征。色调起什么样的作用呢?[老师讲解同时课件演示-脸谱资料] 红色——表现忠贞、英勇的人物性格,如:关羽。 蓝色——表现刚毅、骁勇、有心计的人物性格,如:窦尔敦。 黑色——表现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物形象,如:包公。 白色——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如:曹操。 绿色——代表坚韧、急躁的人物形象。如:武天虬。 黄色——代表枭勇、猛烈的人物,如:宇文成都。 紫色——表现刚正、稳练、镇静的人物。 金、银色——表现各种神怪形象。 师生互动活动:结合京剧脸谱谱式认知人物特征(1)京剧脸谱谱式(2)京剧脸谱色调(3)京剧脸谱人物特性 第57页 共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