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工业革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工业革命的发明家及其创造发明,理解这些发明给社会生产、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过程与方法:分析相关资料,知道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及其工业文明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工业革命时代重要事件和人物对推动社会变革的作用。 【教学重点】
知道工业革命的发明家及其创造发明,理解这些发明给社会生产、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知道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理解工业革命的影响。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历史到今天为止有三个最著名的苹果:一个诱惑了夏娃,一个砸醒了牛顿,一个现在握在乔布斯手中。这三个苹果说明了,好奇、求知、创新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创造苹果公司的乔布斯有句名言:或者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那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和探讨的问题——变革世界的引擎:工业革命。(板书标题)
二、新课教学 (一)工业革命
1、什么是工业革命?
生产方式:手工生产→机器生产 生产组织形式:手工工场→工厂及工厂制度 2、工业革命的含义:
“工业”指的是用机器进行生产。“革命”指的是革新生产工具和社会体系。 现在请同学们找出工业革命的关键词…… (英国、棉纺织业、机器……) 二、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 图片展示各种纺纱机
那我们就从棉纺织业入手,请同学们结合书本找出各类纺纱机的优缺点,同学们得出结论:最受人们欢迎的是整齐纺纱机,因为它克服了人力和自然力的局限,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力。这要感谢一个英国人的发明——瓦特。因为瓦特改良了蒸汽机,制造楚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之后,蒸汽作为动力,不仅仅运用在纺纱部门,在其他部门也有广泛的运用。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完成下表: 主要发明 珍妮机 年代 1765 发明人 哈格里夫斯 瓦特 国家 英国 英国 意义 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 1、成为工业生产的动力机器,极大地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发展。2、蒸汽机的普遍使用,成为工业革命的标志,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19世纪中期,成为欧洲和美国之间的主要交通工具。 促使铁路的大规模建设,进一步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改良蒸汽机 1785 轮船 蒸汽机车 …… 1807 1814 富尔顿 斯蒂芬孙 美国 英国 小结:棉纺产品需求量的增加,迫使棉纺织行业进行技术革新,珍妮机发明,纺纱效率大大提高,
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随着机器的广泛使用,日益显露以人力为动力的局限性,动力革命便提上日程,人们迫切需要一种不受季节、地点限制的动力机器。此时动力机器应运而生,这个动力机器是改良蒸汽机。工业革命开始后大机器生产需要运进大批原料,并及时将那堆积如山的产品运往各地,人力、畜力和简单的运输工具无法胜任,于是交通工具的革新又提上日程。轮船和蒸汽机车也就应运而生。
1
三、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条件)
教师: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请大家仔细阅读、理解、分析书本58页第一段1—3句。试着找出原因。(小组讨论)
1、“17世纪,资本主义政治体制在英国初步确立” (PPT)图片是什么?(1689《权利法案》)《权利法案》颁布最大的意义是什么?(以法律的形式巩固资产阶级的革命成果,它的颁布标志着正式确立起君主立宪制)——为英国工业革命的爆发提供什么条件?(政治保障)
2、“英国的手工工场迅速发展” (PPT)图片展现的是什么生产组织形式?(手工工场比较发达,长期的手工业发展积累了大量的技术经验,工人技术水平较高)——提供什么条件?(技术条件)
3、“英国不断进行殖民扩张” (PPT)图片展现的分别是什么?(大规模的海外贸易、殖民掠夺和贩卖黑奴)——提供什么条件?(资本条件)
4、“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地” (PPT)图片展现的是什么?(广阔的殖民地)——提供什么条件?(市场条件)
以上4个原因中,最直接的原因是什么?我们从第4句“由于海外市场的急剧扩大,市场的需求促使人们改革生产技术,提高生产力。”可以看出英国工业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巨大市场的需求。
除了书本上这几个原因之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例如:(PPT)英国的圈地运动,英国颁布《圈地法令》强占农民的土地,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自由劳动力,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衔接: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一起来归纳一下英国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条件: (PPT)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条件) 1、资本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稳定的政治保障
2、手工工场比较发达,积累了大量的技术经验——较好的技术基础 3、大规模的海外掠夺和贩卖黑奴——雄厚的资本积累 4、广阔的殖民地——巨大的市场需求 5、圈地运动——充足的劳动力
四、工业革命的影响
19世纪初(PPT),工业革命从英国扩展到德意志、法国等欧洲国家以及美国,开启了欧美社会工业化及现代化的进程。改变了世界格局,造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东方从属于西方。 积极影响:
1、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 2、导致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
⑴生产组织形式:工厂代替手工工场,工厂制度建立起来; ⑵生产方式: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⑶经济结构:农业所占的比例不断缩小,工业的比重不断扩大,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 ⑷生活方式:出现了城市化;
⑸阶级关系:出现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⑹社会观念:平等、自由竞争等思想观念出现。
3、促进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消极影响:
1、社会贫富差距拉大。
2、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3、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五、工业革命的启示: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使国家富强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
2、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 ……
六、课堂小结,回归导语
工业革命的影响虽然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但从人类社会发展角度总的来说:(PPT)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工厂取代了手工工场,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成为变革世界的引擎。那么在课的最后给同学们留一个思考题:英国发生工业革命时中国处于什么时期?这次工业革命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提示: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等) 板书设计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 政治
教学反思:
市场资本技术劳动力珍妮机条件发工业革命明影响消极启示蒸汽机轮船蒸汽机车积极本课讲述线索鲜明。从工业革命的进程——条件——影响来讲,进程又从棉纺织部门——动力蒸汽机——交通运输发展来讲,这样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条理相对清晰。在对教材的处理上把握的也不错,体现了逻辑思维,中和了解体技巧,锻炼了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第一点不足:上课语速过快,导致本堂课还剩余3分钟,这是紧张导致的后果,争取下次改正。第二点:学生的配合度虽然不错,但是没有很好的调动学生的自信心,在主观问题的回答上不上很积极,这一点也需要好好改正。第三点:没有让学生自己来提出问题,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