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安全阀是锅炉、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安全附件之一,是为防止其在运行过程中发生超压事故的压力泄放装置,其性能和动作可靠性直接关系到装置和人员的安全。安全阀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满足准确开启、稳定排放、及时关闭、密封可靠的要求,定期校验是确保其稳定运行及性能可靠的必要手段。我国法规规定对安全阀实行定期校验制度,一般要求安全阀每年至少校验一次。但这与国内大型石化装置逐渐实行5~8年长周期运行的需求产生冲突。虽然法规中对于弹簧直接载荷式安全阀进行了特殊规定,即满足一定的限制条件时,其校验周期可延长至3~5年,但这只是很粗略的人为判断,主观随意性较大,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难以操作且存在不确定性。
关键词:安全阀;校验周期 引言
安全阀是防止系统及压力容器超压的重要保护设备,为确保安全阀可靠动作,核电厂需要周期性对安全阀进行校验。核电厂系统复杂,所涉及到的安全阀数量多、种类杂。之前核电厂主要是按照国标中对安全阀的相关要求制定的检修周期,但是每轮安全阀检修数最繁多,而且安全阀频繁校验起跳容易造成安全阀整定不合格,导致需要对阀门解体检修,对大修的人力统筹以及检修成本形成极大压力。 1先导阀结构类型及使用特性 1.1突开型先导阀
从某天然气化工装置的初步国产化研制开始,突开型先导阀系列产品的研制成功并大量上线运行,产品性能可靠,运行稳定,有效地解决了弹簧直接载荷式安全阀应用的局限性。突开型先导阀开启和关闭动作迅速,所以极易对液体介质发生水击。突开型先导阀的导阀只能直接向大气排放,不能接入某个压力容器和管路中,因为由此所产生的背压会严重影响主阀的动作。突开型先导阀在超压很小的情况下,便可达到全开启,所以其实际排出的介质量会大于系统所需要的超压泄放量。 1.2调制型先导阀
随着国内化工水平的发展,大量精细化工项目如合成氨、聚丙烯的引入,以及天然气行业的发展,整体工艺要求节能环保、不允许介质外泄、需承受较高背压等因素,原有突开型先导阀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调制型先导阀与突开型先导阀的主阀基本一致,但导阀结构完全不同,动作性能和应用特点差异较大。调制型先导阀因其开启高度随入口压力增加(降低)而近似比例式开启(关闭)的动作特性,可以避免发生水击,既可以用于可压缩介质工况,也可以用于不可压缩介质。调制型先导阀的导阀具有完全不同的结构,可以保证其动作性能不受背压的影响,所以调制型先导阀的导阀出口通常是直接与主阀出口相连。因而,对于介质不允许有任何外泄的工况,采用调制型先导阀。调制型先导阀是根据系统压力,即系统对超压保护的实际需求调节排放能力,所以能有效地节约介质和能源。 2安全阀检修周期优化可行性分析
2.1相关法规、标准要求对检修优化的影响
对安全阀整定周期进行调整时,首先要考虑调整是否违反相关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以及与厂家上游文件是否冲突。根据SIT系统安全阀运行维修手册和相关规定,安全阀执行的国标有GB/T12243—2005《弹簧直接荷载式安全阀》、GBA11224丨一2005《安全阀一般要求》和GBA112242—2005《安全阀性能试验方法》。对上述国标进行核查,并没有关于安全阀校验周期的要求。所以安全阀校验周期的变更不违反相关标准经核实,对安全阀校验周期有要求的规程主要是《特种设备监察条例》的《压力容器监察规程》和《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压力容器监察规程》中第154条要求安全阀一般每年至少校验一次,拆卸进行校验有困难时应采用现场校验”。但根据《压力容器监察规程》中关于压力容器的相关定义,同时具备以下条件才适用相关规程:①最高工作压力大于0.1MPa;②内直径大于0.15mm且容积大于等于0.25m3。 2.2相关法规、标准要求对检修优化的影响
对安全阀整定周期进行调整时,首先要考虑调整是否违反相关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以及与厂家上游文件是否冲突。根据SIT系统安全阀运行维修手册和相关规定,安全阀执行的国标有GB/T12243—2005《弹簧直接荷载式安全阀》、GBA11224丨一2005《安全阀一般要求》和GBA112242—2005《安全阀性能试验方法》。对上述国标进行核查,并没有关于安全阀校验周期的要求。所以安全阀校验周期的变更不违反相关标准经核实,对安全阀校验周期有要求的规程主要是《特种设备监察条例》的《压力容器监察规程》和《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压力容器监察规程》中第154条要求安全阀一般每年至少校验一次,拆卸进行校验有困难时应采用现场校验”。但根据《压力容器监察规程》中关于压力容器的相关定义,同时具备以下条件才适用相关规程:①最高工作压力大于0.1MPa;②内直径大于0.15mm且容积大于等于0.25m3;③盛装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或最高温度不小于标准沸点的液体。 3基于风险的安全阀校验周期 3.1原始记录的审核
检测分析的首要任务就是进行水质采样,其为保证检测数据精准可靠的根本。在采样期间必须对采样的地点、采样的时间以及采样的深度进行详细准确的记录,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于固定剂的添加和现场工作情况的登记。需要在现场完成的检测工作必须在现场进行,同时还需做好登记,像烟尘、噪音和烟气等用仪器设施来进行检测的内容需要打印出设施原始的记录并签字。在《补充要求》中就有指出“现场测试及采样时应至少有两名监测人员在场”,所以,原始记录中的采样工作者必须有两人签字,如果是污染源检测的水质采样必须有公司的负责人在当时现场对水质采样流程实施确认并签字。样品的交接记录主要是指水样由现场进到实验室时的交接工作,需要在交接记录中准确记载交接时间、交接时的情况和样品领取时间等等,假如需要对编码进行重新编写,加强样品记录,保证样品的编码不得重复。 3.2检验检测设备的管理
在整体的检测工作进行期间,检验检测所需的仪器设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必须充分掌握仪器的性能,查验其是否能够稳定工作。要做到四懂三会,所谓四懂就是指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懂操作;而三会就是指会操作、会维护、会排除故障。想要确保检测成果的精准性、一致性以及可靠性,就必须对仪器的值实施跟踪。在平时工作中检测人员需要对检测设备实施养护与维修,保证设施符合检测标准,确保精准度,增加设施的应用年限。如果是较为特殊的精密型仪器,还需要对所处环境进行严格的调控,例如,环境温度、空气湿度和灰尘量等。 结语
通过多年来不断的探索突破,国内先导阀技术研发水平进步明显,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不断突破温度、压力以及特殊工况的局限,已从原有单一产品发展至如今的8个种类产品,技术水平已达到国外先进水平,满足了国内石油、化工、天然气及其相关行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学东,杨铁成,艾志斌等.基于风险的检测(RBI)在实践中若干问题讨论[J].压力容器,2005,22(7):36-44
[2]陈钢,左尚志,陶雪荣等.承压设备的风险评估技术及其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趋势[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5,1(1):31-35
[3]王印培,陈进,孙晓明等.基于风险的检验在我国石化设备中的应用研究[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05,41(1):42-4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