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的精细化管理
摘要:08年开始遭遇金融危机后,我国的商业银行纷纷加大了对于自身信贷 业务的开拓,因此这几年我国整体的经济增速效果较为乐观。不过从2015年开 始,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减缓,随着国内通货膨胀和若干银行在国际间的经营相继出现了问题之后,2016年诸多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似乎又陷入了一个冷冻期。当前,信贷业务的办理量下滑,而信贷不良率逐渐上升,这给我国正常规范的信贷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针对于这样的信贷大环境,我们该如何进一步面对这样的挑战,并加强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管理工作,是我们作为银行从业者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贷业务 精细化 管理
根据相关的数据统计,截止到2015年底,商业银行共计发放的贷款中大约有9482.75亿元的贷款存在着违法和收不回来的风险,这一数目与2014年相比,增长了48.61%,不良贷款率为1.65%。总体来看,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开展已经陷入了一个较为被动的处境。各商业银行的资产都在 一定程度上贬值,银行背后所面临的是更大的经营风险。当然,银行的资产面临着资金贬值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风险,很多企业也可能会面临资产重组、破产清算等问题。
一、当前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论述
(一)信贷业务经营不佳,内部管理问题突出
与2015年相比,2016年我国的信贷业务似乎陷入了一个瓶颈期,首先贷款业务量有所下滑,而不良贷款的发生率也比2015年的发生率高。信贷业务整体经营成效不佳,这
也与2015年股市大崩溃和2016年新一轮的资产调整有关。受到英国脱离欧盟,美国总统大选等一系列的影响,全球的金融系统更加不稳定,国内房地产行业的二次放开与收紧成效不佳,资本市场的反弹结果大,都导致国内的经济并不是一帆风顺地发展,特别是今年下半年部分银行在国际间的金融操作失误,使得国内的诸多商业银行的资产遭受了损失。很多商业银行内部的管理问题突出,存在着“过桥贷款”的现象,与此同时各类借贷业务的开展也存在恶意现象,很多商业银行对此并不重视,这些因素长此以往都会导致信贷业务的经营风险进一步增大。
(二)信贷工作与市场需求差异大,信贷决策机制不科学
与此同时,当前很多商业银行的信贷工作与市场需求差异大,信贷决策的机制也不科学。整体来看,市场对于借贷业务的需求还是非常之多,特别是一些中小型企业和消费者个人的借贷业务的需求量更是巨大。但在过去,多数商业银行过于追求信贷投放和贷款总量的增长,因此其贷款的对象主要是一些大型的公司企业以及需求数额较大的个人。商业银行的这一行为与市场的需求并不符合、差异大,所以其贷款业务存在的风险系数也较大。与此同时,当前还有很多的商业银行的信贷决策机制不科学,缺乏专业化的信贷管理团队,与柜台工作者不同,很多银行的基础信贷工作者的素质水平较低,风险识别能力较差,对于贷款的合理性和正确性无法给予正确地判断,同时分级审批的流动性导致信息不对称的风险也越大,这也是造成当前不良贷款率较高的一个主要原因。
(三)业务流程长办理效率低,信贷业务管理流于形式
目前多数商业银行内部的业务流程较长导致信贷业务的办理效率低也是导致信贷决策失误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贷款业务的开展需要经历支行、二级分行、一级分行,甚至再到总行,这一层层的审批时间花费较长,严重影响到了信贷业务办理的效率。有些普通个
人和中小企业的贷款手续复杂,还要经过多级反复评审,评审过程繁复导致评审的信息失真的可能性很大。与此同时,很多信贷管理人员对于信贷业务的风险意识不够,无法严格地约束自我,合理开展正确的信贷经营活动,多数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管理工作流于形式。现阶段,我国还没有较为完善的信贷与法律制度来进一步加强我国整体的社会信用的建立,信息的失真和不对称是目前信贷不良率出现的主要原因。
二、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精细化管理的要点
(一)加强信贷的内部管理,进行信贷工作的改革创新
现阶段,国际间的金融形势复杂多变,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方式在金融行业内部的运用已经逐渐不适用于市场,并且容易在日益透明化的市场监管和竞争中带来越来越多的弊端。最为明显的就是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工作。因此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必须加强内部的管理工作,并对信贷工作方式进行改革创新。首先要降低各商业银行的坏账率,即不良贷款率。其次加强借贷业务的质量把控,对于银行内部的管理职能进一步优化,加大借贷业务的风险评估管理工作,对于贷款人的各类背景和资料加强调查和证实,保证借贷信息的真实性。深化信贷的改革工作,首先需要发挥建立起一个健康的信贷平台与信贷机制,并对于银行内部的信贷产品进行市场化需求的创新。对于优质客户要提高服务方式和水平,并实现时空上的服务延伸。
(二)明确市场需求,注重信贷业务的团队建设工作
结合信贷市场做好相应的工作,当然还需要注重银行中借贷业务团队的建设工作。基于市场需求做好借贷业务团队的建设工作,首先应该对于现有的借贷工作者进行开发和培养,其次提高整体工作团队的个人素质和业务能力水平,最后再适当引用外部人才,保持
团队内部的新鲜活力。改变过去以往的只靠业务量说话的管理方式,更加注重员工的工作绩效考核,注重员工的工作表现与工作能力,具体的考核方式可以选用KPI或者MBO等方法,但考核方法的运用一定要与团队内部成员的工作任务和目标相互适宜,否则就无法正面加强对于员工的引导和管理工作。为了进一步调动团队的工作积极性,合理的薪酬和物质激励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对于稳定团队的人员构成,吸引和留住人才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简化业务流程提高效率,注重信贷增量与存量管理
针对繁复的业务流程办理程序应该进行简化,以此来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当然,注重信贷增量与存量的管理工作才是供给侧改的真正应对之策。首先,应该推进增量与存量并重的管理方式,这样能够有效提升银行信贷规模的增长,并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其次,这对于银行内部的资金流动的合理配置也有提高的作用,通过存量回收再次贷款,可以有效检验原先贷款的质量。当然,信贷的存量与增量齐头并进地管理,对于银行本身的经营战略性改革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此过程中,商业银行方面也要进一步完善两者并重的金融体系建立,提供有力的经营环境,其次完善统计的统计监测体系,最后夯实两者的交易基础。
三、总结
作为商业银行一定要改变过去注重贷款数量的粗放型管理方式,并将信贷业务的重点放在如何进一步提升信贷工作质量的精细化管理上,从而有效降低不良贷款率,保证各商业银行在新一轮的经营风暴中,更好地进行战略转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