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初中数学作业批改方式 一占 熙莠 ●h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老师上课 教,课下批改作业:学生上课听,课 下做作业,多少年来一贯制,而新课 程标准提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 合作者,传统的“全批全改”的作业 批改方式已不能完全适应这种新型师 生关系,作业批改也应进行相应的改 革。这几年我在作业批改方面进行了 一些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当前作业批改方式存在的 问题 1、教师花费在评改作业上的时 间过多。初中数学作业天天有,学生 天天做,教师天天改。如果一个教师 任两个班,每班按5O人计算,每次要 批改100本作业;若每次留4个题,一 次要批改400道题,若每本作业平均 用2i+钟,就要花去3个多小时的时 间。尤其是批改几何作业,还要花费 更多的一些时间。再加上平时小测 验、单元测验、班主任工作、备 课……忙得团团转,而批改后的工 作,如认真分析、查找作业中错误的 原因,总结教学中的不足,采取相应 的补救措施等,已无时间来做。这样 不利于因材施教,全面提高教学质 量,也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探索 教学改革的时间难以保证,当然教学 改革也难以付诸实施。 2、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新 课程标准的基本出发点是让学生全 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让学生做学 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 是作业的“全批全改”是在学生头上 的“紧箍咒”,使大部分学生天天忙 于按时完成作业,而不管作业的对与 错,甚至还有一部分学生为应付老师 的检查而采用抄袭的方法,学生主动 思考,自我检查的积极性被压抑。 3、由于时间紧,老师批改作业 常用“√”“× “、 等简单的符 号,学生由这些符号只知道哪道题错 了,但不知道错在哪里,得到的是百 思不得其解的信息。这也违背了教师 文/杨永梅 布置作业的初衷。 二、批改课后作业的几点尝试 1、自我批改。减轻教师作业批 改负担,关键在于提高学生自我评价 能力。自我批改作业是提高自我评价 能力的有效途径,自我批改可以是在 教师指导下的批改,也可以是学生的 活动。习题难度不大,作业量又 较大的情况下,由教师给出正确答 案,学生自批。如果时间比较充足, 在自习课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 完全的自我批改,通过学生对自 己的思维过程进行回顾和检查,使学 生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小组批改作业。把不同水平 的学生安排成前后两桌,每四人组成 一个小组。每次上课前5分钟由教师 提供参,小组内互相批改,并 把批改的情况向老师或信息小组汇报 典型范例及错题情况。 3、教师抽查和面批。教师对小 组批改后的作业要进行抽查,了解作 业和批改的情况,对作业中存在的明 显问题要复批或面批。 4、信息小组及时做好信息交 流。由科代表和几名同学组成信息小 组,其主要任务是: (1)汇集班上作业中出现的典 型错题进行“会诊”,分析错误原 因,提出正确答案供学生参阅。 (2)收集作业中做题方法新颖 巧妙、思路简捷、一题多解等典型范 例,及时向全班进行交流。 (3)每一单元教后,在教师的 指导下,信息小组总结正、反两种典 型,向全班同学作交流,以达到消除 错误,开阔眼界,巩固知识,掌握方 法的目的。 三、关于数学课后作业的批语 1、肯定批语。对于作业完成得 很好的同学,答题经常不循常规、另 辟蹊径,很简捷地得出结论,对这样 的作业可写下肯定性的评语,如“解 法新颖,思路开阔”、“方法灵活, 不落俗套”等批语:对勤奋好学、 64 教苑荟萃 勇于钻研的同学,可下如“你进步 了,近期你很努力”“近期作业正确 率很高,好样的”等批语。这些批语 都简洁明了,充满爱意,充分肯定了 学生的学习能力,赞扬了学生思 考、勇于探索的创造精神。 2、启发批语。对学生解题不符 地进行指导。不仅要让学生明确不足 之处,更应让学生从中吸取教训,使 解题严谨、完整。对于有些题目较难 时,学生在解题走了弯路且解题的方 法较为繁琐时批语可为:“厘清思 路,找准路径”等。 对计算中需要 使用到的某些结论不加证明就直接引 用,此时可写上“解题要严密、×× 须证明”、“重算轻证、舍本求末” 等。对于一些运算上错误,可批上 “思路正确,但此处计算有问题” “注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等等。 这些可让学生茅塞顿开,认识到解题 时,要注意理好解题思路 这些批语 不知不觉中拓宽了学生思路,启发了 思维,也从中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鼓励批语。教师在批改作业 时,在作业最后更应写上客观的激励 性评语,以激发学生奋进。例如: “字写得很好”“解题思路敏捷” “你每次都会做得这样好” “太妙 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等评 语。学生看到批语后肯定备受鼓舞, 有了成就感和新的学习动力,增强了 攀登科学新高峰的信心。 教无定法,但只要我们教师相信 学生,尊重学生,结合形式不一的作 业批改方式,交互使用,敢于让学生 亲自去试一试,善于为每一个学生提 供成功的机会,再加以必要的启发诱 导,扎扎实实地加以训练,教育教学 也是有章可循的,也是可以在减轻学 生负担的同时减轻老师的负担,大大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的全面 发展。 (作者单位:河北省邢台市外国 语学校) 合要求,遇到这类情况,教师应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