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掌握压强的概念、单位。 2.能用压强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经典例说]
例1. 关于压力、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物体的重力 B.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C. 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支承面受的压强越大 D. 物体对支承面的压力越小,压强越小
解析: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而压力是物体间相互接触并挤压而产生的,方向垂直于受力面而指向受力物体.重力和压力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选项A、B是错误的.由压强公式P=F/S可以看出压强大小由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共同决定.受力面积一定,压力越大,压强也越大.所以选项C正确,D错误。
参:C
例2. 如图1所示,若木块A与竖直放置的木板B的接触面积为0.5分米, 木块所受重力为3.2牛。现用大小为2.4牛的水平力F作用在木块A上,则木板 B受到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 ) A. 3.2牛;0帕 B. 2.4牛,480帕
图1
C. 0.8牛;160帕 D. 5.6牛;1126帕 解析:因为压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受力面垂直的且指向被作用的物体,所以木板B受到的压力应为2.4牛,而与木块受到的重力无关。根据压强的定义式可求得木板B受到的压强为;PF2.4N480pa 22S0.512m2
参:B
例3. 如图2所示,每块砖规格相同,长、宽、高依次为20厘米、10厘米和5厘米。当砖块按图中甲、乙、丙三种方法在水平地面上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是: ( )
图2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解析:因为每块砖的规格相同,它们以不同方式组合后仍为一个柱体,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公式
PFgh比较他们对地面的压强,因为它们的密度相同,高度也相同,所以它们对地面压强一S参:D.
例4. 图3中m为同一正方体,比较它对接触面MN的压强的大小。
样大。
图3
Pa_______Pb ; Pc________Pd Pa _________ Pc
解析: m为一固体,它对接触面压强的大小由它对接触面的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共同决定。图3中,(a)、(b)两图中支承面MN都为水平面,m对MN的压力F都与m的重力G大小相等,即Fa=Fb但(a)图中的受力面积Sa等于m的底面积,而(b)图中的受力面积Sb则小于m的底面积,即Sa>Sb,因此根据压强公式p=F/ S;Pa<Pb。 图3的(c)图中,支承面MN是斜面,因此m对MN的压力Fc小于m的重力G,Fc<G,而(d)图中MN是竖直面,因此竖直悬挂的m对MN没有压力作用,即Fd= 0,则Pd=0,所以Pc>Pd。图3(a)、(c)两图比较,(a)图中m对MN的压力Fa=G。受力面积Sa等于m的底面积;而(c)图中m对斜面的压力Fc 参:小于;大于;大于。 2 例5. 用20牛的水平力把一颗重0.02牛的图钉按入竖直的墙壁,已知图钉帽面积是0.8厘米, 2 钉尖的面积是0.05毫米,求(1)图钉对墙壁的压力。(2)钉帽所受的压强。(3)墙受的压强各是多大? 解: (1)F墙20牛 (2)pF1帽S220N2.5105pa 420.810m(3)p尖F2S220N4108pa 620.0510m [夯实基础] 1. 压强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压强。一张报纸平铺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约为___________帕。 2. 将重98牛,底面积为20厘米的铝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对地面的压强为___________帕,它表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有一铁圆柱体的底面积是10厘米,重78.4牛,放在水平面上,用30牛的力竖直压它,地面受到的压力是___________牛,压强是 帕。如果用20牛的力向上提它,地面受到的压力是 牛,压强是 帕。 4. 关于压力和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质量越大,对受力面的压力一定越大 B.压力越大,对受力面的压强越大 C.受力面积越小,产生的压强一定越大 D.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产生的压强一定越大 5. 下列情况中,人对地面压强最大的是: ( ) A.人站立在地面时 B.人单脚着地,另一脚向前跨步时 C.人蹲在地上时 D.人席地而坐时 6. 大型国宝珍品——秦始皇兵马俑在上海博物馆展出。小红参观时发现,秦俑脚下都踩着一块正方形或长方形的踏板,如图所示。为了了解这种做法的好 2 2 处,她收集了一尊站立姿态的秦俑的有关数据:质量(含踏板)160千克,踏板面积0.016米。求: (1)这尊兵马俑(含踏板)对地面的压力是多少? (2)这尊兵马俑(含踏板)竖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能力提升] 7. 如图所示,推土机重为51000N,每条履带跟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0.75m,则它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 帕。 8.如图所示,两块相同的砖A、B(其长、宽、厚之比为4∶2∶1),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则A对B 的压力与B对地的压力比为 ,压强比为 。 9. 物体A是边长为20cm的正方体,重为72牛,当它放在面积为1米的水平桌面中间时,桌面受到的压力是 牛,桌面受到的压强是 帕.当它放在桌边且有1/4底面积伸在桌面外时,桌面受到的压力是 牛,受到的压强是 帕。 10. 三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木块,竖放在水平面上,若将图中的阴影部分切去后,剩余部分对水平面的压强依次为pA、pB、pC,则:( ) A、pA>pB>pC。 B、pA<pB<pC。 C、pC>pA>pB。 D、pB>pA>pC。 11. 三个实心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它们的密度分别为ρ1 、 ρ2、ρ3,且ρ1>ρ2>ρ3,则这三个实心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F1、F2、F3的大小关系是 ( ) A、F1=F2=F3 B、 F1 12. 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它们的质量相等,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若把这两个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力、压强分别为F甲、p甲和F乙、p乙,则: ( ) A.F甲 -3 克,如图所示。其中板面是由一块质量约为4千克,体积约为5×103 米的复合材料组成。求:(1)组成板面的复合材料密度。(2)若每个滑 -42 板轮与水平地面的的接触面积为2×10米,当一个质量为45千克的学生站在滑板上时,滑板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第13题图 第10题图 2 2 2 第6题图 第7题图 第8题图 [拓展提高] 14. 如图所示,正四棱台上底与下底半径之比为2∶3,先把下底放在水平地面上,然后再把它倒过来上底放在水平地面上,两种方法棱台对地面的压力之比为 ;压强之比为 。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15. 如图所示,纵坐标表示物体的质量,横坐标表示物体的体积。图线a、b分别表示甲、乙实心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若分别用甲、乙两种物体做成质量不等而边长相等的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它们的关系是P甲 P乙(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6. 甲、乙、丙三个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密度关系是:ρ甲>ρ乙>ρ丙,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分别在三个正方体上表面施加竖直向下的力,使三个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相同,则力F甲、F乙、F丙的大小关系是: ( ) A.F甲 17. 现代家具越来越重视“人体工学”的设计,如图所示的电脑椅,当人向后靠时就比端坐在椅子上要舒服,如图(b)、(c)所示。下表中数据为重500牛的人使用电脑椅时的一些参数。求:(1)椅子的重力。(2)人端坐在椅子上时对座垫的压强,并据此说明人“后靠”时比“端坐”时舒服的原因。(3)人端坐在椅子上时椅子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椅子的质量(千克) 10 人端坐和向后靠时座垫的受2810 2力面积(米) 人端坐在椅子上时对 320 座垫的压力(牛) 人向后靠时对 2000 座垫的压强(帕) (a) (b) (c) 每个轮子的 4第17题图 410 2 受力面积(米) 18. 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小组同学用若干个长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放在同一水平细沙面上,进行了三组实验,并记录有关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实验时,他们仔细观察沙面的凹陷释度,并通过比较,发现每一组沙面的凹陷程度相同,而各组却不同,第一组凹陷程度最大,第二组次之,第三组最小. 表一:第一组(长方体) 表二:第二组(圆柱体) 第三组(圆锥体) 实验 序 号 压力(牛) 受力面积(厘米) 2实验序 号 压力受力面积(厘米) 2实验序 号 压力(牛) 受力面积(厘米) 2(牛) 1 2 3 10 20 40 2 4 8 4 5 6 6 12 24 2 4 8 7 8 9 6 12 24 3 6 12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受力面积相同,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与7、5与8,6与9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初步结论是: 。 (3)根据该小组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 (选填“能”或“不能”) 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物体形状的关系。 (4)甲、乙、丙三位同学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 甲同学计算了每次实验中受力面积与压力的比值,由此得中结论:当受力面积与压力的比值相同时,压力作用效果相同,比值不同时,压力作用效果不同;乙同学计算了实验序号l、4、7三次实验中压力与受力面积的差值,由此得出结论:当压力与受力面积的差值越大时,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丙同学计算了每—组中任意两次实验的压力变化量与受力面积变化量的比值,由此得出结论:当压力变化量与受力面积变化量的比值相同时,压力作用效果是相同的. 请判断,甲同学的结论是 ,乙同学的结论是 ,甲同学的结论是 (均选填“错误” “不完整”或“正确”) 压强(二)参: [夯实基础] 1. 压力作用效果;物体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1。 2. 4.9×104;每平方米受力面受到的压力为4.9×104牛顿。 3. 108.4;1.084×105;58.4;5.84×104; 4. D 5. B 6. FGmg160kg9.8N/kg1568N p=F/S=1568牛/0.16米2)=9800帕 [能力提升] 7. 3400 8. 1:2;1:1 9. 72;1800;72;2400。 10. C 11. B 12. B 13. m4kg0.8103kg/m3 33V510mFGmg50kg9.8N/kg490N p=F/S=490牛/4×2×104米2=612500帕 - [拓展提高] 14. 1:1;9:4 15. 大于 16. C 17. (1)G=mg=10千克×9.8牛/千克=98牛 (2)p坐=F/S=320牛/(8102米2)=4103帕 因为 p坐p后靠,所以,后靠时比端坐时舒服。 (3)F=320牛+98牛=418牛 p=F/S=418牛/(5×4104米2)=2.09105帕 18. (1)1与4、2与5或3与6;(2)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3)不能。(4)不完整;错误;不完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