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企业发展靠人才

企业发展靠人才

来源:好走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企业发展靠人才

作者:韦宝龙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10期

摘 要:面对这几年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百色这块红土地在电力建设方面也深受影响,为创建一流的企业,推行一体化、精细化的管理,暴露出企业结构性缺员和冗员的矛盾日益突出,人才的发展已成为企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人才培养不得不放在各项工作的前列。本文结合我司\"大培训\"后论述了我局发展中人才的需要、培养交流、机制措施等重要性及展望。 关键词:企业发展 人才

在十二五期间,为贯彻公司“内质外形建设年”的要求和“一大三突出”重要工作部署,突出抓好“三支队伍”建设,网局在人力资源建设方面特别注重人才培养,全面推动人才管理工作的提升。企业在人才管理工作做了大量工作。 一、 “十二五”人才工作开展情况

十二五期间,依托公司“大培训”,充分发挥网局年轻员工有活力、有干劲、有冲劲的特点,以努力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为目标,通过各项工作促人才队伍提升”:

(一)贯彻一线工作法,培养注重实践锻炼。采取“送下去,请上来”的双向互动模式,加快人才队伍的培养。对干部:安排多中层干部联系挂点所有基层班组,挂点干部每月至少参加一次班组安全学习,使干部沉下心去了解班组、关注安全生产,贴近基层,提升干部为一线服务意识。对青年骨干:以解决县级供电企业“最基本、最急需、最核心”问题为出发点,派各生产专业人员挂职县级供电企业,解决安全生产管理不够规范的问题;统筹安排网区各部门业务骨干驻点业绩靠后的县级企业进行帮扶指导,解决一体化推进过程中的短板问题。对农电队伍:组织并鼓励县级企业年轻干部和骨干到供电局职能部门交流学习,从而提高县级企业各专业领域的管理水平。

(二)建立跨单位交流学习的培养机制。针对网局员工队伍年轻、工作经验不足、管理思路不够开拓等问题,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36名青年干部及班组长分别到公司、贵港、柳州等兄弟局轮岗锻炼,邀请公司生产、营销等7大专业的专家到网局现场授课和指导。连续三年联合曲靖、文山、兴义兄弟局举办技能竞赛,通过与各单位的交流学习,拓宽管理思路,激发员工岗位创先工作热情和活力,初步建立了跨单位交流学习的培养机制。 (三)发挥直线经理作用为人才成长开辟绿色通道。制定专业技术人才成长培养方案,通过专项激励措施鼓励员工不断学习。各部门负责人要主动承担后备技术专家的培养任务,对申报中级师和已取得中级师的优秀员工进行重点培养和强化训练,鼓励员工主动承担技术项目,解决技术难题,开展技术创新等;同时鼓励员工参加公司及以上单位举办的各种竞赛及各类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称考试,积级协调好工学矛盾,为员工创造学习提高的机会。局开设专项奖励,对取得中级职称的员工(科级及以下员工)及高级职称的员工进行专项奖励,并结合个人绩效优先考虑高岗聘用,积极为专业技术人员成长开辟绿色通道,正确引导员工走专家型、职业化发展道路。 (四)建立AB角岗位责任制。通过制定AB角岗位责任制培养计划,以部门内部、跨部门的轮岗学习方式,同时确定无基层工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锻炼学习的要求,让员工在日常工作中接替、轮换工作,促进员工学习和掌握与本岗位相关的技术、技能,丰富员工的工作经历,拓展员工复合型的业务能力,培养一专多能的员工队伍,增强员工横向发展的适应性,建立AB角岗位责任制。

(五)着重抓好“班组长、新员工、高技能人才、农电工”四类人员的专项培训,通过技能人员职业技能资质与岗位资格匹配率、高技能人才培养任务、岗位胜任能力评价前培训、班组长轮训任务等指标来制定有针对性的年度培训计划,通过绩效考核保证培训计划完成率100%。

二、 “十二五”人才工作成效

成效一:人才关键指标大幅提升。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人才队伍素质,高技能人才比例大幅提升,5年来提升将近2.7倍。

成效二:队伍活力显著提升。以绩效为依据,通过组聘与竞聘等方式,让不作为、绩效差的中层干部、专责等进行转岗,并下调岗级薪级,引导机关人员有序向生产一线流动,真正实现了人员“能上能下” 的动态管理,通过竞争使广大干部员工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有了明显变化,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才搭建舒展才华的舞台。

成效三: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以“带着问题来学习”的方式,开创红土地“创先三堂”(干部创先学堂、党员创先课堂、青年创先e堂),紧密围绕创先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课题攻关,解决横向协同、绩效沟通等实际问题85个,锤炼了干部、党员、青年员工三支队伍;“创先三堂”入选公司优秀创先成果库,政研课题《“创先三堂”推进党建融入中心工作的实践与思路》荣获广西电力系统优秀党建政研成果一等奖。 三、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问题一:队伍素质有待持续提升。员工队伍整体年轻,缺乏工作经验,单一型人才多,复合型人才少;配网专业人才严重缺乏,经验不足,在对县级企业开展一体化延伸管理工作中倍感压力。

解决措施:开展配网人才调配,从配网业务强的兄弟单位中抽调专业人才指导和支援网局开展配网相关培训工作,制定培养目标,争取在半年时间内培养10个及以上能独立胜任岗位的专业人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问题二:专家“领头羊”作用发挥不明显。技术技能专家由于日常业务缠身,无法专心研究新技术,向上一级技术技能专家晋升难度大。

解决措施:成立技术技能专家工作室,为专家下任务,给专家担重任,在资源上给予专家倾斜,为技术、技能突破奠定基础。 四、“十三五”展望

“十二五”已经过去,在“十三五”期间,人才培养将紧紧围绕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爱岗敬业、作风优秀”队伍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党政工团的协同作用,促进“以企业文化为引领、以打造领导能力为核心、以提高员工岗位胜任能力为重点、以队伍作风建设为保障”的队伍建设管理协同机制,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一)持续创新干部培养机制。坚持体验式教学,巩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继续创新开展红土地“干部创先学堂”活动。结合一体化制度流程学习与业务管理的融合,开展涉及多个业务部门的制度流程集体学习研讨,提升制度执行效果,提高干部组织协同能力。 (二)注重人才创新创效。加强现有技术技能专家管理。通过目标责任书的签订与考核,倒逼技术技能专家专心钻研业务,积极创新创效。依托“技术技能专家”工作室的建设,鼓励职工开展技术创新,以解决实际生产问题为导向,争取数量、质量双提升,做好优秀科技创新项目的推广应用。持续通过AB角的培养,构建技术技能专家梯队,为企业培养一支业务精湛、综合能力强的人才队伍,助推企业创新发展。

(三)加强直线经理带队伍能力。继续落实直线经理人力资源管理业务培训8课时;将2016年末实现岗位职业资格匹配率达80%等员工队伍素质提升指标,下达给各级直线经理,重点提升直线经理的下属培育能力。 结束语

通过一系列措施让网局内强素质、外修形象,羽翼更加丰满。在未来的企业建设中,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通过人才培养开启下一个五年征程,踏准时代节拍,迎接新的挑战,在服务革命老区社会经济发展中,一“网”情深,再放异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