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建设与发展
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
乡风文明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广西德保县东凌镇为例
黄城煜
(广西壮族自治区群众艺术馆,广西 南宁 530023)
[摘要]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和有力保障,当前乡风文明在建设过程中,存在政府职能缺失、主体单一、观念落后等问题。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应坚持政府、社会、个人三管齐下,多举措综合运用,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的文化保障、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关键词]东凌镇;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文化建设[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针对“三农”问题,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按照20字方针展开工作部署。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解决“三农”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广西农村大部分地处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东凌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研究其乡风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化,以往消费主要为解决饱暖,当前讲究住好吃好穿好过好,医疗保健、美容养颜、文娱活动等内容成为了村民新的消费需求。网购行为已十分流行和普遍,网购在消费方式中的占比越来越大,村民和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出现趋同化。2.3 优化教育环境,注重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得益于城乡基础教育设施投入均等化,幼儿园、小学、初中在硬件上得到有效保障。通过招聘本科大学生、特岗教师,使师资队伍年轻化、专业化、高学历化。在村民再教育方面,以“引进来、带出去”的方式增加村民受教育的机会,提高村民文化素质和农业技术能力。基础教育和成人教育成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2.4 推动文化建设,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投入,带动精神文明
发展。
鼓励各屯修建篮球场和戏台,打造集学习、休闲、娱乐、健身、表演于一体的综合广场,建立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不断满足村民不断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加强科技文化下乡和法律服务进村等活动,引进志愿者,组建文艺队,带动农村文化建设。支持和保障村民组织文体活动和文明创建,让村民在参与中获得身心的愉悦和情操的提升。
1 德保县东凌镇基本概况
东凌镇位于德保县西北部,北临百色市右江区泮水乡,东南与田阳县洞靖乡接壤,是“三区五乡”的交界地带。山多地少,水源匮乏,镇政府所在地四面高山环抱,呈盆地状,距德保县城64km,距百色市区75km,离边境龙邦口岸130km。全镇下辖19个村,贫困村9个,其中3个为广西极度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813户,涉及贫困人口10397人。从村民收入来源来看,从事种植养殖业占10%,外出劳务占80%,商贩占6%,在机关事业单位任职占1%,依靠政府救济占2%,其他占1%。地理、市场等先天因素的制约导致经济发展滞后,这决定了东凌镇社会的特性,也决定其乡风文明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2 乡风文明建设经验
2.1 改善生产生活设施,满足基本的生存发展需要
农田水利,村民住宅、电网改造、交通道路、网络覆盖等方面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为村民安居乐业创造了一定的基础和条件。尤其是网络的全面覆盖,使得计算机、智能手机和智能电视普及程度极高,加速村民与外部世界的交接,现代文明跨过光秃的峰丛吹进了沉寂已久的农村洼地。
2.2 提高村民生活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方式得到丰富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农村产业经济有所发展,进一步提高村民收入水平。村民消费水平和结构出现了新的变
3 乡风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
3.1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不平衡,主要侧重物质文明建设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虽然提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实际重点抓经济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在经济基础薄弱的农村,政府更看重经济发展,绩效考核绝大部分内容以经济发展作为评比指标。乡镇政府领导任期较短,为政绩会忽视见效慢、投入多、开展难的精神文明建设。3.2 生态观念薄弱,生态保护面临严重的压力,生产生活空
间受到严重威胁
劈山采砂没有得到合理规划,导致山体滑坡、河堤塌陷、
[收稿日期] 2019-03-27
[作者简介]黄城煜(1987—),男,广西百色人,硕士,馆员,主要从事民族理论、民族文化、公共文化研究。
-237-
城乡建设与发展
道路破坏等现象出现。种植速成桉行为无法禁止,导致水库水量逐年减少,河流甚至出现干涸,村民生活水源也存在隐忧。异地搬迁缺乏健全的配套设施,生活垃圾随处可见,严重威胁到农村整洁、河水净化和基本农田的保护。
3.3 土地纷争存在隐患,邻里关系陷入复杂境地,存在爆发
冲突隐患
土地纷争现象屡有发生,其中因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矛盾,村委也无法解决。土地纠纷出现一些新难点,当地殡葬习俗对墓地选址极为讲究,加之离世人数逐年增加,墓地选择越来越少,因此产生的纠纷时有发生。土地纷争已经严重影响到村民之间的团结和谐,村民之间的信任感不如从前。 3.4 人情消费过度,“礼尚往来”严重异化
农村人情消费的名目愈加繁多,包括婚丧嫁娶、生儿育女、建房动土、新居落成、新店开张、生日升学,职场庆生、满月百日等方面。封礼或以户为单位,或以个人为单位,高价彩礼逐年上涨,加重了村民的经济负担。有村民苦笑:“一过完年,得马上出去打工,靠种庄稼根本维持不了生活”。3.5 业余生活单调,精神生活比较贫乏
村民文化活动少,农忙之余以看电视、玩手机为主。部分村民多以打牌、打麻将、买六合彩、喝酒猜码、玩网络游戏等方式消磨时间。赌博现象屡禁不止,涉赌人员中甚至包括老人小孩,很多村民因赌博输掉了钱财、拆散了家庭。好逸恶劳之风影响到村民的生产生活,严重阻碍了乡风文明建设。3.6 文化场所闲置,活动创建缺乏有效引导,村民参与不足
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是按照“六个一”标准建设,存在重建设、轻管理、轻效能的现象,看起来像是政绩工程。村委、文化站没有充分的调动村民的参与积极性,多功能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等闲置较为严重,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利用率低,并没有在乡风文明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4 乡风文明建设对策分析
乡风文明建设内容涉及国家价值观的培育,现代文明的建立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现代与传统的博弈,也有城市与农村的融合。根据农村其中的人和组织,以及人和组织赖以生存的空间,需整合生产生活的地理环境、制度政策环境、网络环境、文化环境、主体多样性等诸多要素来探讨其中的对策。4.1 加强政府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
建立“省、市、县、乡、村、屯”六级联动机制,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把乡风文明建设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结合起来。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重视屯级党支部的建设,在土地改革、生态保护、移风易俗、家风建设、文明创建等乡风文明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
4.2 转变发展观念,提升基层干部素质,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乡风文明建设周期长、见效慢,不易量化考核,部分基层
-23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年第30卷第11期(总第463期)
干部缺乏工作动力。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需提高基层干部对乡风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彻底转变轻乡风文明建设的发展观念。加大乡风文明建设在绩效考核中的比重,进一步提升乡风文明建设的规范化和有效性。
4.3 增加社会资本投入,调动社会和公民参与积极性,加强
乡风文明建设主体多元化
乡风文明建设以政府为主导,同时需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要广泛开展宣传,通过教育宣讲、文化下乡、树典型模范等载体,营造浓厚的激励、引导和褒扬社会力量参与的氛围。重视村民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村民建设的积极性,激活农村内生力量,树立村民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主人翁意识,提高村民自治能力,依靠群众参与制定和完善村规民约,完善农村治理体系。4.4 重塑乡风文化,树立现代文明新风尚,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引导村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学习贯彻新理念,成为新农民。涤荡丑陋风气,消除陈规陋习,改善过度人情消费。发扬农民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的作风,抛弃“等、靠、要”思想。大力整治赌博猖獗现象,分清赌博与休闲娱乐界限,禁止赌博行为出现。普及科学文化,打击封建迷信行为,引导村民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5 践行保护生态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打造绿色
家园
没有“绿水青山”,生态破坏将影响人的生存,乡风文明又从何谈起?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时刻不放松生态保护,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建立严格的生态保护机制,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4.6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充实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健全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拓宽乡风文明建设渠道,发挥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灯塔作用,借助网络科技“东风”,创新工作方法,保障社保、教育、卫生、文体、法律等基本公共服务全面覆盖,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深化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使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村民多样化文化生活需求日益满足,村民幸福感日益增强。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扶贫论述摘编[M].北京:中
央文献出版社,2018.
[2]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定
[Z].2018.
[3] 宣朝庆,郝光耀.乡风文明如何形塑—以农村建房中邻里纠纷为
中心的思考[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3):97-102.
[4] 徐学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意义及路径[J].中
州学刊,2018(09):71-7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