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_分层作业

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_分层作业

来源:好走旅游网
巩固基础 (一)【2016•北京卷】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4题(共11分) 【材料一】京剧是流行全国的戏曲剧中之一。自清乾隆五十五年起,四大徽班陆续进京演出,他们相互影响,并接受昆区和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就是在这样的融合、演变和发展中京剧逐渐形成。在京剧发展的历程中,产生过许多优秀的演员。早期有“老生三杰”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光绪年间,有被称为“伶界大王”的谭鑫培;之后,又有“武生泰斗”杨下楼,“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苟慧生,等等,可谓 ① 。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他们不断创新,在表演、音乐、剧本等诸多方面均大胆变革,将京剧推向新的高度。二十世纪初,京剧京剧繁荣期,出现了 ② 的繁盛局面。旦行有梅(兰芳)派、尚(小云)派、程(砚秋)派、荀(慧生)派,生行有余(叔岩)派、马(连良)派,净行有金(少山)派、郝(寿臣)派……京剧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堪称“国粹”,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材料二】梅兰芳出身于梨园世家,是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他创立了“梅派”艺术,在唱腔、念白、表演等各个方面都有极强造诣。梅兰芳在继承传统唱腔的基础上,创造出大 量新颖的唱腔,因其所创唱腔符合剧中人物的情感,以情带声,深受观众喜爱。梅兰芳 的念白,是艺术化的生活语言,毫无刻意求工的感觉。无论韵白还是京白,他都注意清 晰动听和情感真实。在表演上,梅兰芳借用了昆曲的表情、身段和步法,丰富了京剧的 舞台表现力。在《霸王别姬》《贵妃醉酒》《宇宙锋》等剧目中,他通过手、眼、身、步 的表演和配合,塑造出许多完美的舞台形象。梅兰芳尤其注重手的艺术表现。过去老一 辈的旦角表演,都较少露出手来。梅兰芳在所编演的新戏及经过整理的传统剧目中,有 大量的露手表演,通过不同手势的运用,表达出喜、怒、哀、乐的复杂情感。他曾经创 造、发展了许多手势,这些手势都是结合角色的思想感情有目的地设计出来的。梅兰芳 生前曾多次出国访问演出,是将中国的京剧艺术推向世界舞台的艺术家。 1.在【材料一】的①②两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人才云集 百家争鸣 B. 人才云集 流派纷呈 C. 名家辈出 百家争鸣 D. 名家辈出 流派纷呈

2.下面是梅兰芳纪念馆中的“兰花指”展板,结合【材料二】,请你说出纪念馆布置这 块展板的目的是什么。(3分)

答:

3.综合上面两则材料可以看出,无论是国粹京剧,还是梅派艺术,都是在 ① 和 ② 的过程中逐步成熟起来的。(每空限2个字)(2分) 答:

4.梅兰芳在《霸王别姬》中扮演虞姬。下面两幅图片是虞姬在听到楚歌后使用的手势,请结合【链接材料】的内容,简要说明梅兰芳使用两个手势共同表达了虞姬怎样的情感。 (4分)

答: 【链接材料】

项王①军壁垓下②,兵少食尽,汉军③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④,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⑤;骏马名骓⑥,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⑦。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⑧!”歌数阕⑨,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选自 《史记•项羽本纪》

【注】①【项王】指西楚霸王项羽。②【垓下】地名,西楚霸王项羽与汉王刘邦为争夺天下在此决战。③【汉军】指刘邦的军队。④【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夜晚听到汉军在

四面唱起了楚歌。⑤【幸从】受到宠爱而跟随在身边。⑥【骓】念zuī。⑦【逝】奔驰。⑧【奈若何】(我)将你怎么安排啊!⑨【歌数阕】连唱几遍。 答:

(二)某班组织了“我爱博物馆”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7分) 5.请根据下面的两则材料,探究博物馆对儿童发展的意义。(写出两点即可)(3分)

【材料一】诺贝尔奖得主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有童年时期的博物馆经历。国外曾有研究,当一个孩子6岁前常参观博物馆,这种习惯会伴随其一生;若6岁前没有这样的经历,博物馆在他此后的生活里将会被放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 【材料二】《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主人公在回忆童年生活时写道:“我对整个博物馆里的一切熟悉得就像背一本书一样。我们那个名叫艾格莱丁格小姐的老师差不多每星期六都带我们去。有时候我们去看动物,有时候看古代印第安人做的一些玩艺儿——陶器、草篮以及类似的玩艺儿。我只要一想起这事,心里就非常高兴,连现在也这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为下面这则消息拟写标题。(2分)

5月18日,北京市152家博物馆将与学校对接,让中小学生走进博物馆参加体验式学习。这些博物馆推出的活动各具特色:首博的“看文物说历史”,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的“古生物模型制作”,中国农业博物馆的“种子达人”等。博物馆的这些举措,旨在推动社会大课堂常态化,使中小学生在“大课堂”中提升综合素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探究

(三)【2015·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卷】(8分)

随着央视《中国成语大全》播出,节目掀起了一股追捧传统文化的热潮,节目中那些年轻的面孔对于成语的捻熟运用,给观众留下了很深印象,让成语大会一时间成为网络上的热门话题。请你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请你参加以“传承文化,走进成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阅读下面三则材料,然后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 成语是中国独有的语言资源,大量成语出自传统经典著作,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丰富和厚重的人文内涵,极具文化价值,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 材料二 如今,成语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被忽 视,除了个别爱好成语接龙、成语印章的人以外,很少有人爱好积累成语。

材料三 《中国成语大会》总导演关文正认为:成语就是走进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钥匙,我们有义务去学习和推广成语。 7.根据材料一、二、三提供的信息,写出两条你探究的结果。(2分)

(1) (2)

8.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但学习的方式也可充满趣味性,请你根据下列图示猜成语。(4分)

图(1) 图(2) 图(3) 图(4) (1) (2) (3) (4) 9. 根据划线句子仿写。(2分) 成语是民间口语的浓缩,是文学经典的传承,是历史故事的再现。它像一幅画,用彩笔描绘着自然的花红柳绿; , 。 (四)【2015·黑龙江省牡丹江卷】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 近期,牡丹江市非遗专家委员会公示了我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第四排非遗传承人名单。某中学为增强学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意识,开展了相关的综合性实践活动。 10.阅读牡丹江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类别所占百分比调查表,提取主要信息。 类别 所占 百分比 民间 文学 12.1% 民间 舞蹈 6.1% 民间 美术 15.2% 传统 医药 12.1% 民间 音乐 6.1% 传统体育、游艺工技艺 戏剧 与杂技 民间手 传统 18.2% 3.0% 3.0% 民俗 24.2% 主要信息: 11.假如你是活动的策划人,请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为这次活动选择一条最恰当的宣传标语( )。 A.共建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 B.争做文明少年,关心点滴小时 C.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生产能力 D.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热爱黑土文化 (2)请为本次活动设计两种活动方式。 12.学校将邀请满族道德风尚习俗传承人郭先生来做讲座,小明作为校学生会主席,打电话给郭先生,他应该怎样说呢? 参考答案:(一)1. D 2. 答题要围绕主要点:①图片展板中体现出来的各类兰花指②正是说明了梅兰芳擅长通 过不同的手势来表达喜怒哀乐的情感③这一展板的目的也是纪念当时梅兰芳结合自己角色 的思想感情设计出的手势的多样性,以及基创造性价值。3.传承(继承)创新 (变革)4. 在答案中能结合文言文的内容以及图片的手势变化,冋时提炼出虞姬在当时听到楚歌后 悲和哀的情感即可得分。

(二)(7分)5.(3分)①童年博物馆经历对孩子的一生影响重大,为其成就奠定基础;②童年博物馆的记忆重要而持久,有利于儿童的发展。(童年参观博物馆的体验促使幼儿产生对于历史及生产实践的浓厚兴致)(1点2分,2点得3分。)答出“习惯培养”的,给1分;答出“记忆重要持久”的,给2分。

6.(2分)示例:博物馆“变身”中小学生体验式大课堂。 (三)7.能抓住“有价值”“值得学习和推广”两方面概括即可。 8.(1)恩重如山(2)才高八斗(3)气壮山河(4)隔岸观火 9..它像一首诗,用文字吟诵着人生的悲欢离合。

(四)10.示例一:牡丹江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俗类所占百分比最高。 实例二:牡丹江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戏剧和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所占百分比最低。

评分标准:找出规律,表述清晰1分。 11.(1)D

(2)示例:主题班会、黑板报、图片展、制作有关宣传片等。 评分标准:答出任意两种即可,每种1分。 12.示例:郭先生(叔叔),您好。我是某中学学生会主席小明,我们学校想请您为同学们做有关满族道德风尚习俗的讲座,可以吗?

评分标准:称呼1分,自我介绍1分,邀请事宜1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