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模板、支架技术(安全)交底记录222

模板、支架技术(安全)交底记录222

来源:好走旅游网
技术(安全)交底记录

施工单位: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合同号: 监理单位: 编号: 单位工程 1#搅拌站 分项工程 模板 施工内容 模板、支架施工 交底依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交底内容: 一、模板 1、模板宜采用钢材、胶合板或其他适宜的材料制作;支架宜采用钢材或常备式定型钢构件的材料制作。钢材的性能和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钢结构》(GB/T700)的规定;胶合板性能和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GB/T17656)或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模板用竹材胶合板》(LY/T1574)的规定。 2、模板背面应设置主肋和次肋作为其支承系统,主肋和次肋的布置应根据模板的荷载和刚度要求进行,次肋的配置方向应与模板的长度方向相垂直,应能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其间距应按荷载数值和模板的力学性能计算确定;主肋应承受次肋传递的荷载,且应能起到加强模板结构的整体刚度和调整平直度的作用,支架或支承的着力点应设置在主肋上。 3、模板的配板应根据模面的形状,几何尺寸及支撑形式决定。配板时宜选用大规格的模板为主板,其他规格的模板作为补充;配板后的板缝应规则,不得杂乱无章。 4、对在墩柱、梁、板的转角处使用的模板及各种模板面的交接部分,应采取连接简便,结构牢固,易于拆除的专用模板。 5、当设置对拉螺杆或其他拉筋,需要在模板上钻孔时,应使钻孔的模板能多次周转使用,并应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在模板钻孔。 模板的制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模板应按批准的加工图进行制作,成品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组装前应对零部件的几何尺寸和焊缝进行全面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组装。 2、制作钢木组合模板时,钢与木之间的接触面应贴紧。面板采用防水胶合板的模板,除应使胶合板与背楞之间密贴外,对在制作过程中裁切过的防水胶合板的茬口,应按产品的要求及时涂刷防水涂料。 3、木模板与混凝土接触的表面应刨光且应保持平整。木模板的接缝可制作成平缝、搭接缝或企口缝,当采用平缝时,应有防止漏浆的措施;转角处应加嵌条或做成斜角。 4、采用其他材料(高分子合成材料面板、硬塑料或玻璃钢)制作模板时,其接缝应严密,边肋及加强肋应

1

安装牢固,并与面板成一整体。 模板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模板应按设计要求准确就位,且不宜与脚手架连接。 2、安装侧模板时,支撑应牢固,应防止模板在浇筑混凝土时产生位移。 3、模板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的临时固定设施。 4、模板安装完成后,其尺寸、平面位置和顶部高程等应符合设计要求,节点联系应牢固。 5、粱、板等结构的底模板应设置预拱度。 6、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和预留孔洞均不得遗漏,安装应牢固,位置应准确。 二、支架 1、支架的总体构造和细部构造应设置成几何不变体系。 2、支架的立杆之间因根据其受力要求和结构特点设置水平和斜向等支撑连接杆件,增强支架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 3、采用定型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时其结构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根据支架所承受的实际荷载选择立杆的步距和间距。立杆底部应设置可调底座或固定底座,底层纵、横向水平杆作为扫地杆时,据地面的高度应小于或等于350mm;立杆上端包括可调螺杆伸出顶层水平杆的长度应不大于0.7m,立杆上端应采用U形顶托,且该顶托应支撑在模板主肋的底部。 (2)支架高度大于4.8m时,其顶部和底部均应设置水平剪刀撑,中间水平剪刀撑的设置间距应不大于4.8m。 (3)立杆间距小于或等于1.5m时,应在支架的四周及中间的纵、横向,由底部至顶部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其间距应不大于4.5m;立杆间距大于1.5m时,应在拐角处设置通高的专用斜杆,中间每排每排每列均应设置通高的八字形斜杆或剪刀撑。剪刀撑的斜杆与地面的夹角应在45°~60°之间,斜杆应每步与立杆扣接。 (4)支架的高宽比宜小于或等于2;当高宽比大于2时,宜扩大下部架体尺寸或采取其他构造措施。 (5)支架周围有主体结构时,应设置连墙体。 (6)在支架中设置通道时,其宽度应小于或等于4.8m。应在通道的上部架设专用横梁,通道两侧的立杆应加密并应加设斜杆,与架体的连接应牢固。通行机动车的通道,应设置防撞击的设施。 4、采用定形门或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材料作支架时,其构造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和《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的规定。 支架的制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支架宜采用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的钢构件制作拼装。 2、制作木支架时,两相邻立柱的连接接头宜分设在不同的水平面上,并应减少长杆件的接头。主要压力杆的连接长度,宜采用对接法,并宜采用木夹板或铁夹板夹紧;次要构件的连接可采用搭接法。

2

支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支架应按施工图设计的要求进行安装。立柱应垂直,节点连接应可靠。 2、支架在纵桥向和横桥向均应加强水平、斜向连接,增强整体稳定。高支架应设置足够的斜向连接、扣件或缆风绳,横向稳定应有保证措施。 3、应通过预压的方式,消除支架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和支架的非弹性变形并获得弹性变形参数,或检验支架的安全性。预压荷载宜为支架全部荷载的1.05~1.10倍,预压荷载的分布应模拟需承受的结构荷载及施工荷载。 4、支架在安装完成后,应对其平面位置、顶部高程、节点连接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全面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 三、模板、支架拆除 1、模板、支架的拆除期限和拆除程序更应严格按照施工图设计的要求进行,设计未要求时,应根据结构物特点、模板部位和混凝土所应达到的强度要求决定。 2、非承重侧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致因拆模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 3、芯模和预留孔道的内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不发生塌陷或裂缝现象时,方可拆除。 4、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重模板、支架,应在混凝土强度能承受其自重荷载及其他可能的叠加荷载时,方可拆除。 5、模板、支架的拆除应遵循后支先拆、先支后拆的原则顺序进行,墩台的模板宜在其上部结构施工前拆除。 6、拆除梁板等结构的承重模板时,在横向应同时、在纵向应对称均衡卸落。简支梁、连续梁结构的模板宜从跨中向支座方向依次循环卸落;悬臂梁结构的模板宜从悬臂端开始顺序卸落。 7、在低温、干燥或大风环境下拆除模板是,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 8、拆除模板、支架时,不得损伤混凝土结构。 四、安全交底 1、模板和支架、拱架应按施工设计规定的程序安装;安装模板、支架、拱架应由作业组长指挥,作业人员应协调一致。 2、 安装模板应与钢筋工序配合进行,妨碍绑扎钢筋的模板,应待钢筋工序结束后安装。 3、 支架的立柱应设水平撑和双向斜撑,斜撑的水平夹角以45°为宜,立柱高度在5m以内时,水平撑不得少于两道,立柱高于5m时,水平撑间距不得大于2m,并在两水平撑之间加剪刀撑。 4、 安设模板、支架、拱架过程中,应及时架设临时支撑,保持模板、支架、拱架的稳固;下班前必须将已安装的模板、支架、拱架固定牢固。 5、多层支架的立柱应竖直,中心线应一致。 6、支架立柱应置于平整、坚实的地基上,立柱底部应铺设垫板或混凝土垫块扩散压力。支架地基处应有排

3

水措施,严禁被水浸泡。 7、支架、拱架安装完成后,应对节点和支撑进行检查,确认符合设计规定,经验收合格,并形成文件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8、木质立柱的接头应尽量少,单根立柱接头不宜多于一个;两相邻立柱的接头不宜在同一高度上。接头宜使用钢质夹板对接。 9、钢立柱的接头应用卡具或螺栓扣紧,立柱与水平撑、剪刀撑之间应连接牢固。 10、使用扣件式钢管支架做模板支架时,施工前应对支架立杆地基进行应力验算,必要时应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支架搭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可调底座的调节螺杆伸出长度超过30cm时,应采取可靠的固定措施。 (2) 满堂红支架的四边和中间每隔四排立杆应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3) 当梁模板支架立杆采用单根立杆时,立杆应设在梁模板中心线处,其偏心距不得大于2.5cm。 (4) 立杆的纵、横间距应符合施工设计的规定,每搭完一步支架后,应进行校正;立杆应竖直,2m高度的垂直偏差不得大于1.5cm;每搭完一步支架后,应进行校正。 交底人签字: 日期: 年 月 日

4

被交底人签字: 日期: 年 月 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