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评 定 申 报 表
单 位 所 属 系 统 上 级 单 位 姓 名 申 报 资 格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制
填 表 说 明
1.封面“所属系统”指单位所属的部、委、办、局、区。
2.“基本信息”中学历、学位指国内或国外取得的最高学历、学位。
填写此页时,学历应区分全日制或在职,如全日制专科、全日制本科、在职研究生等;硕士学位应区分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如工学硕士、法学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工程硕士等。
3.“主要学历和工作经历”中主要学历一般从高中开始填写;“只聘不评”系列填写聘任经历;“岗位”:须注明是中级还是初级岗位。
专业技术工作经历一般从取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或符合各系列规定的聘任条件后的聘任之日起计算。申报职称时专业技术工作经历截止时间一般为:上半年填报截止到申报当年的6月30日,下半年截至到申报当年的12月31日。其中,因岗位调整、待岗待聘、长病假、参加全日制教育等情况,不在本专业技术岗位工作的时间需相应扣除。
4.“主要论著”中“字数”需注明总字数及本人撰写字数;论文是与人合作的需在备注栏中注明本人承担部分;如有获奖或其他(如是否主编)等情况也可在备注栏中注明。
公开发行的论文一般应发表在省市级及以上专业学术期刊上。提交时须注明期刊的国内统一刊号(CN号)、国际刊号(ISSN号)、时间、作者排名、字数等(在报纸上发表的专业学术文章参照执行)。在行业内部刊物发表的论文,一般应为撰写。网络刊物发表的论文,应注明刊号、时间,明确作者身份。对部分系列(专业)未发表的论文,提交时应说明本人和他人的
1
成果和贡献。
5.“项目完成情况”中获奖情况一般应填报省市(部)级以上认定的专业奖项,或行业内公认的权威奖项。集体奖项应说明个人在其中的作用和贡献。
用于申报专业技术职称评聘的专利项目,申报人一般应在其中担任主要研发人员,并且该专利已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6.“所在单位核实意见”中由单位对申报人的业绩、论文、论著进行核实,对申报人任现职以来,从事专业技术所取得的工作业绩作出如实评价,并对任现职后的年度考核情况予以说明。如果只能核实在本单位时的情况,请注明。
事业单位应根据本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情况,实行岗位缺额推荐申报,在本页中明确本单位是否有中级专业技术岗位空额。
7.如内容较多,栏内填写不下时,可另纸接续,不得对表格的文字及版面进行任何修改。此表用A4纸型打印。
2
基 本 信 息
姓 名 身份证号码 单位性质 民 族 单位及部门 □事业□企业□其他 性 别 出生年月 参加工作 年 月 全日制教育 在职 教育 何时加入何 党派任何职 毕业学校及 专 业 毕业学校及 专 业 最高 学历 毕 业 时 间 毕 业 时 间 取得 时间 评委会名称或考试证书 颁发机构 最高 学位 □ 学术硕士学位 □ 专业硕士学位 聘 任 时 间 取得现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专业技术资格)名称及时间 现任专业技术职务 现任行 政职务 参加何学术团 体任何职、主要社会兼职 何年何月曾往 何国(地区)讲学、考察和进修
3
主 要 学 历 及 工 作 经 历
起止年月 单位及部门 职务 (岗位) 职 称 证明人 备 注 学历、经历等情况核实意见: 档案所在地经办人签章: 联系电话: 年 月 日 档案所在地(单位或人事代理机构) 公 章(或档案专用章) 年 月 日 4
工 作 主 要 业 绩
5
项 目 完 成 情 况
项目完成总数 项 目 名 称 立 项 单 位 担任角色(独获奖 项 目 立、主持、主要情况 参加者、一般) (排名) 负责人 6
主 要 论 著
论 文 标 题 发表刊物 发表日期 字 数 (千字) 备 注 著 作 书 名 出 版 社 出版日期 字 数 (千字) 备 注
7
业绩、论文、论著、岗位空缺等情况核实意见: 所在单位核实意见 事业单位填写: 根据岗位设置方案,本单位中级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为 %,现有专业技术人员 人,其中已聘用中级专业技术人员 人,尚有中级岗位空额 个。 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8
总人数 参加人数 表 决 结 果 中 级 同意 不同意 弃权 评 审 委 员 会 学 科 组 评 议意 见 学科组组长签章 年 月 日 总人数 参加人数 表 决 结 果 备 注 同意 不同意 弃权 中 级 评 审 委 员 会 意 见 中 评 委 公 章 年 月 日 中评委主任签章 年 月 日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