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对联入门与练习

对联入门与练习

来源:好走旅游网
《对联入门与练习》自评

对联是我国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是一种凝缩了的艺术,被誉为“诗中之诗”, 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2005年,把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以来,一些名联故事也开始出现在小学高段的语文课本中。为继承传统文化、夯实学生的文化基础、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人文精神,让学生通过对那些喜闻乐见、脍炙人口的对联学习,激发学习兴趣,并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在对联美的意境熏陶下,陶冶高尚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在诵读、学习、积累对联的过程中,训练语言的凝练度,逐步积淀文化的底蕴,培养创新思维,并在对联的熏陶下,不断丰盈心灵,提升品格修养,为健全人格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主要内容

小学高段(四、五、六年级)学生已有一定识字量,有了一定阅读分析、遣词造句的能力,依据北师大版教材适当安排了对联学习内容,在小学高段开展对联教学。

1.选择对联学习的内容

在对联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实践研究,选择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的对联故事,包括:智对、趣对、山水对、数字对、生肖对、节日对、行业对、校园对、乡土对、时事对、人物对、之最对等。引发学生兴趣。

2.探索对联教学的流程

诵读对句,感受音韵;赏析品评,加强理解;想象改编,表现共鸣;感悟填补,实现突破;锤炼创造,自由发挥。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大声地朗诵,感受对联中节奏美、韵律美;判断对联的优劣,欣赏对联中用词的准确,斟酌合适程度,与作者产生共鸣,进行再创造,以自己的方式来表示对对联美的理解;进行填补对联的尝试,琢磨锤炼语言,填补对联中关键的字词,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结合语文课本的学习,结合平时生活的场景,创作简单对联。

二.总结对联教学的策略

故事引路,激发兴趣;诵读对联,日积月累;融入课堂,扎实基础;专项训练,拓展提高;科学评价,循序渐进。用充满智慧的对联趣事做引子,引导学生能主动进行学习;日日积,促进底蕴积累,期待厚积薄发;针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牛刀小试,会有大收获;反复琢磨,精心锤炼语言,提高语言凝炼度;过程与终极评价相结合,底线与金字塔评价相结合。

1

在参与对联教学的研究过程中,给教师、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学习、提高的机会。给他们搭建了人人交流、展示自我的平台,营造了一个浓浓的文化氛围。使学生在学习对联的过程中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从而使他们能够在继承、学习中提升修养,对教师而言,参与研究的过程,也是一次很好的提升自已文化修养和品德修养的机会。学生创造潜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创造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

研究发现:对联学习是训练语言凝练度的最有效方法,它言简意赅的语言,朗朗上口的形式还是深受人们的喜爱,而且在语文学习中也大有作为,巧妙地引用对联、创作对联,可以为语文学习突出主题架桥铺路,也可以为语文学习的提纲挈领服务,使语文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仅如此,对其他学科也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对联多一字少一字都不得的精炼、准确性,更提高了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语文学习有时间、空间拓展对联的内容,在语文教学中增大课堂容量,引导课外阅读,诱导学生自己去学,自己去扩大知识面,而对联就是一种开胃药, 引发他们的食欲,为学生提供了表现自我张扬个性的机会和舞台。

周静宁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