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医妇科学综合练习试卷26_真题-无答案

中医妇科学综合练习试卷26_真题-无答案

来源:好走旅游网


中医妇科学综合练习试卷26 (总分90,考试时间90分钟)

1. A3型题

任某,女,25岁,有青霉素过敏史,近2年来经行风疹频发,瘙痒难忍,入夜尤甚,月经错后,量少色淡,经净风疹渐消,曾服息斯敏,服后疹消,下次经来复发,痛苦难忍,平素身体消瘦,面色无华,肌肤枯燥,舌淡红,苔薄,脉虚数 1. 本病诊断为 A. 经行风疹块 B. 月经过少 C. 闭经 D. 经行发热 E. 以上都不对 2. 本病辨证为 A. 风热证 B. 风寒证 C. 气虚证 D. 血虚证 E. 血瘀证 3. 本病治法为 A. 疏风清热 B. 解表散寒 C. 养血祛风 D. 补中益气 E. 活血化瘀 4. 最佳选方为 A. 消风散 B. 血府逐瘀汤 C. 桑菊饮 D. 荆穗四物汤 E. 当归饮子

5. (假设信息)若风疹块瘙痒甚,难以入睡者,可酌加 A. 白薇、当归 B. 荆芥、防风 C. 白蒺藜、何首乌 D. 蝉蜕、生龙齿 E. 当归、黄芪

张某,女,20岁,每次行经前1~2天鼻衄,已有半年多,衄血量较多,色深红伴头晕目眩,烦躁易怒,经量少,舌红苔黄脉弦数 6. 诊断为 A. 崩漏 B. 经行吐衄 C. 经行身痛 D. 经行泄泻 E. 经行头痛 7. 本病的证型是 A. 肺阴虚型 B. 肾阴虚型 C. 肝经郁火 D. 脾气虚型 E. 心脾两虚

8. 本病的治法为 A. 滋养肺阴 B. 滋阴补肾 C. 清肝调经 D. 补益心脾 E. 益气健脾

9. 治疗本病的最佳方剂 A. 清肝引经汤 B. 顺经汤 C. 加味麦门冬汤 D. 归脾汤 E. 补中益气汤

10. (假设信息)若患者兼小腹疼痛,经行不畅有血块者,可酌加 A. 当归、川芎 B. 生地、丹皮 C. 三棱、莪术 D. 五灵脂、蒲黄 E. 桃仁、红花

付某,28岁,经前乳房胀痛已4个月,乳房胀痛拒按,经后明显减轻,现经前2天,乳头痛甚不可触及,胸胁胀满,烦躁易怒,经行不畅,经色暗红,舌红苔薄白,脉眩 11. 本病诊断为 A. 痛经 B. 经行身痛 C. 经行乳房胀痛 D. 月经过少 E. 经行发热 12. 本症证型

A. 肝肾亏虚型 B. 肝气郁结型 C. 胃阴不足 D. 肝郁化热 E. 气滞血瘀 13. 代表方剂为 A. 柴胡疏肝散 B. 一贯煎 C. 调肝汤 D. 滋水清肝饮 E. 逍遥散

14. 本病的治法 A. 滋肾养肝 B. 滋养胃阴 C. 活血化瘀 D. 疏肝理气 E. 清热疏肝

15. (假设信息)若见心烦易怒,口苦咽干,尿黄便结,舌红苔黄、脉弦数者应酌加 A. 丹皮、栀子 B. 生地、丹皮 C. 青蒿、地骨皮 D. 黄芩、栀子 E. 黄连、黄柏

2. A3型题

某女,30岁,经来提前9天g6个月,量多,色深红,质黏稠;心烦口干,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脉滑数 1. 中医诊断为

A. 月经先期阳盛血热证 B. 月经先期阴虚血热证 C. 月经先期肝郁血热证 D. 月经先期脾气虚证 E. 月经先期肾气虚证 2. 治法为

A. 养阴清热调经 B. 疏肝清热调经 C. 清热凉血调经 D. 补气摄血调经 E. 补肾固冲调经 3. 方宜首选 A. 两地汤 B. 保阴煎 C. 固阴煎 D. 清经散 E. 丹栀逍遥散

4. (假设信息)若此患者兼见倦怠乏力,气短懒言,应酌加 A. 白术、扁豆 B. 党参、黄芪 C. 枸杞、寄生 D. 生地、玄参 E. 阿胶、当归

患者,女,27岁,已婚,于半年前自然流产后行清宫术,术后低热起伏,小腹时痛,带下量多,色黄稠,小便短赤,经行腹痛加重,此次就诊值经期第二天,小腹疼痛拒按,有灼热感,痛连腰骶,经量多,色紫黯,质稠,有血块,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5. 此病诊断为

A. 肝肾亏损型痛经 B. 湿热瘀阻型痛经 C. 气滞血瘀型痛经 D. 寒凝血瘀型痛经 E. 气血虚弱型痛经 6. 此病治法

A. 补肾益精,养血止痛 B. 益气养血,调经止痛 C. 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D. 理气行滞,化瘀止痛 E. 温经散寒,化瘀止痛 7. 此病常用方剂 A. 清热调血汤 B. 膈下逐瘀汤 C. 调肝汤 D. 圣愈汤 E. 少腹逐瘀汤

8. (假设信息)患者若伴月经量增多,或经期长,可酌加 A. 马齿苋、生藕节、生地 B. 槐花、马齿苋、益母草 C. 黄芩、黄柏、地榆 D. 地榆、槐花、马齿苋、黄芩 E. 地榆、黄芩、槐花

某女,40岁,月经提前9-11天,甚则一月两行,至今年余。现症:月经提前而至,量少,色淡黯,质清稀,腰酸耳吗,面色晦黯,舌质淡,苔白润,脉沉细。 9. 中医诊断为

A. 月经先期肾阴虚证 B. 月经先期脾气虚证 C. 月经先期肾气虚证 D. 月经先期肾阳虚证 E. 月经先期血虚证 10. 治法为

A. 滋阴补肾调经 B. 健脾补气调经 C. 理气活血调经 D. 补益肾气固冲调经 E. 温肾补阳养血调经 11. 方选

A. 归脾丸 B. 归肾丸 C. 两地汤 D. 肾气丸 E. 当归地黄汤

12. (假设信息)若患者症见月经量多,宜酌加 A. 地榆、茜草 B. 煅龙牡、棕榈炭 C. 女贞子、旱莲草 D. 山萸肉、炮姜 E. 三七、蒲黄

胡某,女,25岁,患者素体脾胃虚弱,近1年来每值经期出现腹泻,日3~4次,经行量多,色淡质薄,脘腹胀满,神疲肢软,舌淡红、苔白,脉濡缓 13. 本病诊断为 A. 经行泄泻 B. 泄泻 C. 伤食 D. 月经过多 E. 经行感冒 14. 本病治法

A. 温中理气、化湿止泻 B. 温阳补肾、健脾止泻 C. 健脾渗湿、理气调经 D. 扶脾抑肝、理气止泻 E. 以上都不对 15. 选用最佳方剂 A. 健固汤 B. 四神丸 C. 附子理中丸 D. 参苓白术散 E. 萆葱渗湿汤

16. (假设信息)若脾虚肝木乘之,则经行腹痛即泻,泻后痛止,选用方剂为 A. 少腹逐瘀汤 B. 艾附暖宫丸 C. 理中丸 D. 参苓白术散 E. 痛泻要方

某女,18岁,一年前因盲目节食减肥,致月经延后,每40~60天一至。3个前又因主食不进,上次月经血量少色淡质稀,5天即净,经后头晕眼花持续3天,现症:面色苍白,唇甲色淡,脉细弱 17. 中医诊断为

A. 月经后期脾气虚证 B. 月经后期虚寒证 C. 月经后期血虚证 D. 月经后期肾虚证 E. 月经后期心脾两虚证 18. 治宜

A. 健脾益气调经 B. 补血益气调经 C. 补肾养血调经 D. 补益心脾调经 E. 养血活血调经 19. 方选

A. 大补元煎 B. 归脾汤 C. 当归地黄饮 D. 当归补血汤 E. 胶艾四物汤

20. (假设信息)若患者兼见潮热、盗汗、应加用 A. 生龙牡、五味子 B. 二至丸、地骨皮 C. 玉屏风散 D. 浮小麦、麻黄根 E. 知母、黄柏

患者,女,30岁,已婚,于2002年2月6日诊,经行小腹冷痛半年余,患者于半年前不慎经期洗冷水浴后,即出现经行腹痛,以后每值经前或经期发作。此次月经2月5日,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月经量少,经色黯,有血块,伴畏寒肢冷,面色青白,舌黯苔白,脉

沉紧

21. 此病诊断为

A. 寒凝血瘀型痛经 B. 气滞血瘀型痛经 C. 湿热瘀阻型痛经 D. 气血虚弱型痛经 E. 肾气亏损型痛经 22. 此病治法为

A. 补肾益精,养血止痛 B. 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C. 理气行滞,化瘀止痛 D. 温经散寒,化瘀止痛 E. 益气养血,调经止痛 23. 此病代表方剂为 A. 膈下逐瘀汤 B. 少腹逐瘀汤 C. 艾附暖宫丸 D. 血府逐瘀汤 E. 圣愈汤

24. (假设信息)若患者冷痛较甚可酌加 A. 艾叶、香附 B. 艾叶、九香虫 C. 艾叶、吴茱萸 D. 附子、细辛 E. 吴茱萸、乌药

3. A3型题

唐某,女,62岁,断经8年,阴道出血2个月,量少色红,质稠,服用归脾丸无效,近一周出血量增多,夹杂黄色带下,有臭味,小腹疼痛,舌质暗苔白腻,脉细弱,妇检,子宫略大,饱满质硬 1. 此病诊断为 A. 绝经前后诸证 B. 崩漏 C. 月经量少 D. 经断复来 E. 痛经 2. 辨证为 A. 脾虚肝郁 B. 湿毒瘀结 C. 肾阴虚证 D. 湿热下注 E. 气滞血瘀

3. 此病首选方剂为

A. 萆葡渗湿汤加桂枝茯苓丸 B. 安老汤 C. 知柏地黄丸 D. 易黄汤 E. 府逐瘀汤

A.菟丝子、杜仲、枸杞、山茱萸、熟地、山药、茯苓B.桃仁、红花、\"当归、熟地、白芍、川芎C.菟丝子、熟地、山药、枸杞、川牛膝、鹿角胶、龟板胶D.人参、山药、黄芪、茯苓、川芎、当归、白芍、熟地E.菟丝子、枸杞、杜仲、当归、鹿角胶、山萸肉、山药、熟地、肉桂、制附子 4. 滋血汤方药组成是 A. B. C. D. E.

5. 归肾丸方药组成是

A. B. C. D. E.

6. 桃红四物汤方药组成是 A. B. C. D. E.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