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经济运行不能单纯从理论考虑,应该综合考虑是否进行经济运行,下面就变压器经济运行谈谈我的看法,供同行们参考: 一,经济运行的基本概念:
1,对于电力变压器而言:经济运行是指能使整个电力系统的有功损耗最小,且能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设备运行方式。
2,对于特殊变压器(如:电炉变压器、整流变压器等):经济运行是指单位产品电能损耗(俗称单耗)最小的一种配电制度。
单从降低损耗耒考虑,经济运行应该说是必要的。但是实际上是否采取变压器经济运行,应该综合考虑,下面就上述两大类型变压器的经济运行分析如下: 二,电力变压器的经济运行:
1,电力变压器的经济运行就是使变压器在经济负荷下运行。也就是使变压器单位容量的有功损耗换算值 △P/S为最小。
式中:△P——变压器有功损耗换算值(包括有功损耗和无功当量损耗) S——变压器的视在功率
2,两台变压器的经济运行是指两台变压器的并列经济运行的临界负荷。即当负荷达到经济运行点时两台变压器并列运行,△P/(S1+S2)最小。
3,作为企业在什么情况下采用经济运行,我认为不能单纯从单位容量损耗最小考虑,更应该从企业的经济效益耒考虑:
现在电费收取为两部电价制,除了电量电费外,还要收取基本电费,基本电费收取方式有两种,一是“最大需量”基本电费,另一种为变压器容量(S)基本电费。 (1)最大需量法收取基本电费是以“最大需量表”记录的当月最大需量收取[即:最大负荷(KW)×最大需量电价(元/KW)]其与变压器运行的台数和负荷没有多大的关系。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考虑经济运行是有意义的。
(2)基本容量法收取基本电费以投运的变压器容量(S)为计费依据:[即:变压器容量(S)×单价(元/S)]。这时如果采用经济运行,虽然可以达到单位容量损耗最小。但是为此企业少付的损耗费远远小于多支付的基本电费。(一般经济运行负荷为70%左右,甚至低于60%。两台变压器运行的经济运行负荷点远远小于两台变压器的总容量,一般只有35%左右)。而且企业在高于经济运行情况下,变压器多输出的电量所生产的产品产生的经济效益远远大于为此而多付的损耗费。
因此基本电费如果是以基本容量为计费依据时,对企业来讲是很不划算的。 三,特殊变压器和厂内动力变的经济运行:
1,如果不牵涉到基本电费的收取问题,则可以考虑经济运行。以减少企业内部的损耗。 2,如果牵涉到基本电费的收取,(有的特种变压器是高压直降供电)则经济运行对企业来讲意义不大:因为尽管经济运行时可以使得单耗最低,但其降低的幅度是很小的(如工
业硅电炉一般只有2%左右),远远小于变压器多输出电量所生产的产品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多支付一点损耗费是值得的。对于多台变压器并列运行(如整流系列)更是如此。 四,几点说明:
1,本文只想从概念上进行分析论述,具体的理论计算从略,(篇幅太大)。以抛砖引玉。如有同行有兴趣,可以共同进行深入探讨。
2,以上论述的前提是:供电系统能保证电力供应,如果经常要限电(如水电的枯水期),或者特殊情况下,较长时间的限电,则企业变压器经济运行无从谈起。另外企业的运行条件:如 企业内部的变配电设施现状、企业的订单状况等等,以及上述的收费方式等,都是企业考虑是否采用变压器经济运行的因素。当然,企业的基本出发点是在现有的条件下,充分发挥设备的能力,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