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中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二物理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2、
下面关于声现象的一些说法,你认为其中错误的是
A.真空不能传声 B.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C.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小于340m/s D.声具有能量 3、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
A.人体的正常体温 B.北方冬季的平均气温 C.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房间温度 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4、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花园里盛开的鲜花,这是由于光在鲜花表面 A.发生镜面反射 B.发生漫反射 C.沿直线传播 D.被吸收 5、下列物体中,质量最接近1kg的是
A.一支铅笔 B.一个苹果 C.一瓶1L装矿泉水 D.一张课桌 6、下列关于光现象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B.斜插在盛水玻璃杯里的铅笔看上去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 C.验钞机是利用发出紫颜色的紫外线工作的
D.用照相机照相时,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在胶卷上形成一个放大的实像 7、以下各图中成虚像的是
A.a、b B.b、c C.a、c D.a、d
8、某同学经过探究凸透镜成像一节课的实验探究,写出了如下一些结论,你认为她的记录中不正确的是
A.凡是实像,都是倒立的 B.凡是虚像,都是正立的
C.凸透镜所成的实像,既有放大的,又有缩小的
源-于-网-络-收-集
====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
D.凸透镜所成的虚像,既有放大的,又有缩小的
9、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部分家庭安装了热风干手器,利用热风干手器可使手上的水很快蒸发掉,使水快速蒸发的原因是
A.提高了水的温度,加快了水表面附近空气的流动 B.提高了水的温度,增加了水的表面积
C.加快了水表面附近空气流动,减小了水的表面积
D.提高了水的温度,增大了水的表面积,加快了水表面附近空气流动
10、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B、C三种物质的密度
A、
B、A>A>A<A<
C和水的密度B>B>B<B<
C,且C,且C,且C,且
水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A>A>A<
水 水 水 水
A. B. C. D.
11、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的左、右两个托盘中,分别放有两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物体M和N,天平失去平衡,指针左偏。比较M和N的密度 A.
M>
N B.
M和M<
N N C.
M=
N D.无法比较
12、下列图像中,表示晶体熔化的图像是
13、根据下表中所列的几种物质的熔点,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物质名称 熔点(℃) 固态水银 -39 金 铜 钢 钨 固态氢 固态氦 -272 1064 1083 1300 3410 -259 A.电灯泡的灯丝用钨制成,不易熔化 B.纯金掉入铜水中会熔化
C.水银温度计在 -40℃时已失效,不能使用 D.在 - 265℃时,氢气是液态
14、已知投影片到凸透镜的距离是30cm,屏幕上成放大的像,则该投影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下列数据中的哪一个
A.10cm B.20cm C.30cm D.40cm
源-于-网-络-收-集
====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
15、体积为100cm3的冰熔化成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冰=0.9×103kg/m3)
A.质量不变,水的体积为110cm3 B.质量变大,水的质量为100g
C.质量不变,体积减小10cm3 D.质量变小,水的质量为90g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2分)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我们主要利用响度不同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 C.给摩托车安装消音器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小刚向山崖喊话,经过0.4s 听到回声,小刚与山崖间距离为68m (声速为340m/s) 17、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对应正确的是
A.手臂上涂些酒精,手臂感到凉--------蒸发 B.用久的白炽灯的钨丝变细--------------升华 C.冬天玻璃内表面出现小水珠-----------液化 D.冰棍周围出现白气-----------------------汽化
18、蜡烛放在离凸透镜40cm的主光轴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若把蜡烛在原来位置向透镜方向移动30cm,则所成清晰的像可能是
A.倒立、虚像 B.放大、实像 C.正立、实像 D.缩小、实像 19、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 B.质量越大的物体,密度越大
C.质量相同的两个物体,体积小的密度大 D.质量跟体积的比值越大,物质的密度越大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20、完成单位换算:500cm3=_____________m3。 21、水的密度是1.0×103kg/m3,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
22、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我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的原因是_________。 23、欲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夹角为直角,则入射角应为_____________。 24、渔民在叉鱼的时候,只有将鱼叉对着他看到的鱼的__________叉去,才能叉到鱼。(填“地方”、“上方”或“下方”) 25、让一凸透镜正对太阳照射,在离凸透镜10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小亮点,若想要得到放大的字,则凸透镜离物体的距离应该___________范围内。
26、“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在这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中,有“雾、露、雪、霜”,其中霜的形成过程属于______现象(填写物态变化名称);露和雾的形成过程要___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27、冰变成水属于____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现象,放久的蔬菜变干是_____________现象(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28、在下图中,______图(选填“甲”或“乙”)表示近视眼成像示意图,矫正近视眼应配戴眼镜的镜片是_____透镜(选填“凸”或“凹”)。
29、甲、乙两块矿石的质量相等,甲的体积是乙的2倍,若将甲切去1/3,将乙切去2/3,则剩下的两块矿石的密度的大小关系是
甲=
源-于-网-络-收-集
___
乙。
====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
30、一种物质的体积由650cm3增加到950 cm3,它的质量增加了2.67kg,则它的密度为_______kg/m3。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图)1分,共34分)
3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OB和法线。
32、根据图中的折射光线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
33、用这支未经下甩的体温计测一个人的正常体温,则体温计的读数为___________。
34、如图所示,某小组用甲、乙两个相同的蜡烛、玻璃板、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他们在实验中发现,无论怎样移动点燃的甲蜡烛,在玻璃板的另一侧都可以使乙蜡烛与甲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他们进一步测量了两蜡烛到玻璃板之间的距离,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次数 1 2 3
距离 甲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cm 13 14 15
乙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cm 13 14 15 根据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1)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_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2) 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3) 物体逐渐远离平面镜时,它的像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源-于-网-络-收-集
====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
(4) 设计实验证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2分)
35、为了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小亮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照图甲那样,把一面镜子M平放在平板上,把一个画有角度的白色硬纸板竖立在镜面上,硬纸板是由E、F两块粘接而成,可绕接缝ON转动,ON垂直于镜面.
(1) 使E、F成为同—平面,让入射光线沿纸板上某一角度线射向镜面上的O点,观察反射光线方向.可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2) 改变入射光线方向多次实验,并记录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到下面表格中,根据这些数据可知反射角_____入射角;
(3) 把纸板F前折或后折,可以知道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 _______________。
实验序号 1 2 3
36、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保持图中凸透镜的位置,那么:
入射角 50° 40° 20° 反射角 50° 40° 20°
(1)a、b、c、d、e各点中,把烛焰放在________点,屏上不会出现烛焰的像;
(2)a、b、c、d、e各点中________点是成放大和缩小像的分界点;
(3)如图,烛焰的像在光屏的下部,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_______向下调整(选填“蜡烛”或“透镜”);
(4)当烛焰在b点时,调整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成出清晰的像,接着使烛焰向右移动到d点,此时应该将光屏向 ________移到某一位置(选填“左”或“右”),才能在屏上得到倒立、_________、清晰的实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37、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热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_____________现象,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很多热量,使上层蒸格的馒头先熟。
38、老师上课时经常用到投影仪 ,如图所示,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可使投影仪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屏幕一些,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______(选填“下”或“上”)移动。
39、在“研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像,从图像可知_______段表示的是水沸腾
源-于-网-络-收-集
====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
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水的温度______(填“上升”、“不变”或“下降,”),但需要_____热,此实验所得水的沸点是_______℃。由此推测当时的气压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
40、下面是小明同学在测量铁块密度时的主要步骤,请你帮他按正确的操作顺序,将顺序号排列出来,_____________。 A.将m、V代入
=m/V中,算出铁块密度
B.用天平称出铁块的质量m
C.将铁块用细线拴好轻轻放入水中,测出水和铁块的总体积V2 D.在量筒中倒入一部分水,测出水的体积V1 E.根据V1、V2数据算出铁块的体积V
41、小明测量植物油密度时,按下列顺序进行了操作: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②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植物油,测出烧杯与植物油的总质量m2;③将烧杯中的植物油倒入量筒中,测出植物油的体积V;④计算出植物油的密度
。
下表是小明根据上述实验操作,设计的记录数据表格。请根据上图将表格中的数据填写完整。 物理量 测量值 空烧杯的质量 m1/g 植物油的体积植物油的密度 烧杯与植物油的总质量m2/g V/cm3 /kg?m-3
小明按上述实验操作得到的密度值与真实值比较偏大还是偏小?________________,请你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设计一个误差更小的实验方案并写出密度的最后表达式。(4分) 五.简答和计算题:(共10分)
42、用电风扇对着人吹风人为什么会感到凉爽? 用电风扇对着干燥的温度计吹风,温度计示数会下降吗? (3分)
43、为了判断一个小铁球是不是空心的,某同学用天平测量它的质量,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之后将铁球浸没在水里,测得如下数据:(
铁球的质量m/g 79 铁=7.9×103㎏/m3)
水和铁球的总体积V总/mL 75 源-于-网-络-收-集
水的体积V水/mL 60 ====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
请你判断该小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3分)
44、我国约有4亿人需配戴近视或远视镜,组成眼镜的主要材料的部分技术指标如下表所示,(4分)
(1)一块体积为3×10-6m3的玻璃片的质量是多少?
(2)一副铜合金镜架的质量为24g,若用钛合金代替铜合金,求一副镜架的质量。 透光量 密度/kg·m-3 性能
树脂镜片 92% 1.3×103 较耐磨损 玻璃镜片 90% 2.5×103 耐磨损 铜合金 ∕ 8×103 较耐腐蚀 钛合金 ∕ 4.5×103 耐腐蚀
源-于-网-络-收-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