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密度及相对密度试验检测记录表
委托编号: 第 页 共 页
任务编号 样品编号 样品名称 样品描述 试验依据 试验条件 试验日期 工程部位/用途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 厂家(产地) 试验次数 试验温度(℃) 水的密度(g/cm) 比重瓶瓶号 比重瓶质量(g) 比重瓶与水的质量(g) 比重瓶与沥青的质量(g) 比重瓶与沥青和水的质量(g) 沥青相对密度 沥青相对密度平均值 沥青密度(g/cm) 备注: 33 沥青标号 沥青种类 检测: 审核:
沥青三大指标试验检测记录表
委托编号: 第 页 共 页任务编号 样品编号 样品名称 样品描述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 厂家(产地) 试验依据 试验条件 试验日期 工程部位/用途 沥青种类及标号 沥青针入度试验 试验温度(℃) 试验次数 针入度值(0.1mm) 平均针入度值(0.1mm) 1 入针时间(s) 2 沥青软化点试验 3 1加热开始加热分时间 介质 前温度℃ 钟末 温度 (℃) 样品编号 软化点温度(℃) 平均软化点(℃) 2分钟末 3分钟末 4分钟末 5分钟末 6分钟末 7分钟末 8分钟末 9分钟末 10分钟末 11分钟末 12分钟末 13分钟末 14分钟末 15分钟末 16分钟末 17分钟末 18分钟末 1 沥青延度试验 2 试验温度(℃) 试验次数 延伸值(cm) 平均延度(cm) 备注: 1 2 3 延伸速度(cm/min) 1 2 3 检测: 审核:
沥青针入度指数试验检测记录表
委托编号: 第 页 共 页 工程部位/用途 试验依据 样品描述 试验条件 任务编号 温度 ℃ 湿度 %RH 样品编号 样品名称 试验日期 年 月 日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 针杆总质量(g) 试验温度(℃) 试验次数 针入度值(0.1mm) 平均针入度(0.1mm) 针入度温度指数Algpen 针入度指数PI 1 2 3 1 2 3 1 入针时间(s) 2 3 1 2 3 1 2 3 备注: 将三个或三个以上不同温度条件下测试的针入度值取对数,令y=lgP,x=T,按公式的针入度对数与温度的直线关系,进行y=a+bx一元一次方程的直线回归,求取针入度温度指数Algpen lgP=K+Algpen*T lgP 一不同温度条件下测试的针入度值取对数; T 一试验温度(℃); K 一回归方程的常数项a; Algpen 一回归方程的系数b。 按式回归时必须进行相关性检测,直线回归相关系数R不得小于0.997(置信度95%),否则,试验无效。 按公式确定沥青的针入度指数,并记为PI PI= 检测: 审核:
沥青闪燃点及溶解度试验检测记录表
委托编号: 第 页 共 页
任务编号 样品编号 样品名称 样品描述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 沥青标号 沥青闪燃点试验 试验试初验12始次分分温数 度钟钟℃ 末 末 1 2 温度上升情况 3分钟末 4分钟末 5分钟末 6分钟末 7分钟末 8分钟末 9分钟末 10分钟末 11分钟末 12分钟末 闪试验次数 19分钟末 20分钟末 21分钟末 22分钟末 23分钟末 24分钟末 25分钟末 26分钟末 27分钟末 28分钟末 29分钟末 30分钟末 点温度值℃ 1 2 闪点℃ 13分钟末 14分钟末 燃点温度值℃ 燃点℃ 大气压kPa 闪燃点点℃ ℃ 15分钟末 16分钟末 17分钟末 18分钟末 试验依据 试验条件 试验日期 工程部位/用途 沥青溶解度试验 古氏坩锅与试验滤纸合质量次数 (g) 1 2 备注: 锥形瓶与玻璃棒合质量(g) 锥形瓶、玻璃棒与试样合质量 (g) 古氏坩锅、滤纸及不溶物合质量(g) 锥形瓶、玻璃棒与粘附不溶物合质量 (g) 溶解度平均值(%) (%) 检测: 审核:
任务编号 样品编号 样品名称 样品描述 沥青薄膜加热试验检测记录表
试验依据 试验条件 试验日期 工程部位/用途 薄膜加热后沥青加热损失试验 试验 次数 1 2 盛样皿 编号 盛样皿 质量( g ) 加热前盛样皿 和试样总质量 ( g ) 加热后盛样皿和试样总质量( g )
委托编号: 第 页 共 页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 质量变化(%) 平均值(%) 薄膜加热后沥青针入度试验 针杆总质量(g) 沥青温度(℃) 1 薄膜加热后沥青延度试验 试 验 温 度(℃) 延伸速度(cm/min) 1 薄膜加热后延度值(cm) 2 3 平均值(cm) 备注: 25 15 入针时间(s) 2 薄膜加热前针入度值(0.1mm) 3 试 验 次 数 薄膜加热后针入度值(0.1mm) 平均值(0.1mm) 检测: 审核:
沥青与粗集料的黏附性试验检测记录表(水煮法)
任务编号 样品编号 样品名称 样品描述 试验依据 试验条件 试验日期 工程部位/用途 委托编号: 第 页 共 页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 沥青标号 黏附性等级 试件编号 粒径(mm) 试验人 甲 试验后石料表层上沥青膜剥落情况 单值 平均值 综合 乙 甲 乙 甲 乙 甲 乙 甲 乙 备注: 检测: 审核:
沥青动力粘度试验检测记录表
任务编号 试验依据 委托编号: 第 页 共 页
样品编号 试验条件 样品名称 样品描述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 试验日期 工程部位/用途 试验温度(℃) 真空度(kPa) 动力黏度(Pa·s) 动力黏度平均值(Pa·s) 粘度计类型 粘度计编号 备注: 粘度计常数(Pa·s/s) 试样吸到第一个超过60s的标线的时间(s) 检测: 审核:
沥青密度试验检测记录表
委托编号: 第 页 共 页 任务编号 样品编号 样品名称 样品描述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 试验依据 试验条件 试验日期 工程部位/用途 沥青在温度T时流出恩格拉粘度计的水时间tT(s) 值tw(s) 沥青试样在温度T时的恩格拉粘度Ev=tT/tw 平均值 试样编号 备注: 检测: 审核:
乳化(煤油)沥青试验检测记录表
任务编号 样品编号 样品名称 样品描述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 试验依据 试验条件 试验日期 工程部位/用途 委托编号: 第 页 共 页
生产日期 代表数量,t 取样地点、日期 乳化(煤油)沥青蒸发残留物与三氯乙烯溶解度试验记录 古氏坩锅与滤纸合质量(g) 锥形瓶与玻璃棒合质量(g) 锥形瓶、玻璃棒与试样合质量(g) 锥形瓶、玻璃古氏坩锅、滤纸及不溶物合质量(g) 棒与粘附不溶物合质量(g) 溶解度(%) 平均值(%) 试验次数 1 2 乳化(煤油)沥青贮存稳定性试验记录 贮存天数 试验次数 1 2 取样部位 上支管 下支管 上支管 下支管 烧瓶重量(g) 烧瓶+试样质量(g) 乳化(煤油)沥青水泥拌和试验记录 试验次数 1 2 水泥滤筛+金属质量盘质量(g) (g) 50g乳液试样中沥青蒸发残留物质量(g) 乳化(煤油)沥青与矿料拌和试验记录 矿料拌和种类 A组矿料 B组矿料 备注: 检测: 审核:
蒸发残留试样重物+烧瓶量(g) 重(g) 残留物含量(%) 稳定性 平均值 滤筛金属盘及筛筛上残留物平均值上残留物质量(g) 含量(%) (%) 石屑(g) 粗砂(g) 细沙(g) 水沥青乳石灰石(g) 液(g) 矿粉(g) 矿料拌和结果
乳化(煤油)沥青试验检测记录表
任务编号 样品编号 样品名称 样品描述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 试验依据 试验条件 试验日期 工程部位/用途 第 页 共 页
乳化剂种类 取样地点、日期 乳化(煤油)沥青种类 生产日期 代表数量,t 乳化(煤油)沥青筛上剩余试验记录 试验次数 1 2 滤筛与金属盘质量(g) 试样质量(g) 滤筛金属盘与筛上残留物质量(g) 筛上残留物含量(%) 平均值(%) 乳化(煤油)沥青破乳速度试验记录 矿料拌和种类 A组矿料 B组矿料 试验次数 1 2 流孔直径(mm) <0.075mm (g) 0.3-0.075mm(g) 0.6-0.3mm(g) 2.36-0.6 mm(g) 4.75-2.36mm(g) 矿料拌和结果 流出50 mL所需时间(s) 平均值(s) 水浴温度(℃) 试样温度(℃) 乳化(煤油)沥青标准黏度试验记录 量杯中肥皂水数量 (ml) 乳化(煤油)沥青蒸发残留物含量试验记录 试验容器+玻璃次数 棒重量(g) 1 2 容器+玻璃棒+试样重 (g) 试样重量 蒸发残留物 +容器蒸发残留物(g) +玻璃棒重量(g) 重量(g) 蒸发残留物含量(%) 平均值(%) 乳化微粒离子电荷试验记录 试验次数 1 2 备注: 检测: 审核:
试验结果记录
乳化沥青与粗集料的黏附性试验检测记录表
委托编号: 第 页 共 页
任务编号 样品编号 样品名称 样品描述 试验依据 试验条件 试验日期 工程部位/用途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 阳离子乳化沥青与粗集料的粘附性试验 试验次数 试样编号 1 2 3 4 5 1 裹覆面积 阴离子乳化沥青与粗集料的粘附性试验 试验次数 试样质量(g) 沥青膜裹覆面积 备注: 1 2 2 裹覆面积 检测: 审核:
聚合物改性沥青离析、弹性恢复试验检测记录表
委托编号: 第 页 共 页
任务编号 样品编号 样品名称 样品描述 试验依据 试验条件 试验日期 工程部位/用途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 改性沥青种类及牌号 出厂批号 生产日期 代表数量(t) SBS、SBR类聚合物改性沥青离析试验 软化点(℃) 试件部位 1 2 开始加热时间 前温温度(℃) 度(℃) 试件1 试件2 顶部 12分分钟钟末 末 3分钟末 4分钟末 5分钟末 6分钟末 底部 7分钟末 8分钟末 9分钟末 10分钟末 差值 11分钟末 12分钟末 13分钟末 14分钟末 15分钟末 16分钟末 平均值 PE、EVA类聚合物改性沥青解析试验 烘箱温度(℃) 持续时间(h) 聚合物改性沥青弹性恢复试验 试验次数 1 2 3 备注: 检测: 审核:
离析情况 试样拉伸时长度(cm) 试样的残留长度(cm) 试样的弹性恢复率(%) 平均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