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广东南风古灶的导游词(3篇)

来源:好走旅游网

广东南风古灶的导游词

  南风古灶旅游区位于著名的南国陶都石湾,集旅游、观光、生产、习艺、研讨、参与、购物于一体。南风古灶景区内有全国重点保护文物、被称为陶瓷活化石的南风古灶和高灶,五百年来窑火不绝、生产未断,世界罕见,已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景区内还有林家厅、高庙偏厅等两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巨型陶瓷壁画-古镇陶源史画、瑞龙献宝、窑尾作坊、古窑映像、古灶榕风、古寮场等景点。

  南风古灶旅游区从20xx年起开放接待游客,是一个全新的旅游景点,至今已接待大量国内外游客,成为佛山乃至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新旅游热点。要了解石湾历史悠久的陶文化,不到南风古灶旅游区将是一大遗憾,走近它将使你真正了解石湾的陶文化,了解陶的生产过程。

  游客观光游览之余,还可以参与玩陶、烧陶。石湾的陶艺自明清至今兴盛发达,卓有成就、富有艺术才华的陶艺家也不断涌现。如今,玩陶已成为都市的一种新时尚,到南风古灶参观,由陶艺师傅亲自教授陶艺制作,有助于陶艺爱好者开阔眼界、提高审美意识和掌握制作技巧,亦有助于少年儿童发挥其艺术潜能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

广东南风古灶的导游词

  佛山简称禅,古称忠义乡、季华乡,“肇迹于晋,得名于唐”,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据考证,佛山的历史起源于现禅城区澜石街道区域,距今约4500-5520xx年。唐宋年间,佛山的手工业、商业和文化已十分繁荣。明清时,更是发展成商贾云集、工商业发达的岭南重镇,与湖北的汉口镇、江西的景德镇、河南的朱仙镇并称中国四大名镇,与北京、汉口、苏州并称天下“四大聚”,陶瓷、纺织、铸造、医药四大行业鼎盛南国。清末,佛山得风气之先,成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先后诞生了中国第一家新式缫丝厂和第一家火柴厂,并建立了“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竹嘴厂”。

  佛山是广东省第三大城市,中国古代四大名镇之一,在中国最具经济实力和发展活力之一的珠江三角洲中部,为“广佛都市圈”。佛山是“广佛同城”、“广佛肇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重要组成部分,在广东省经济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

  佛山现辖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高明区和三水区。全市总面积384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03万人,其中户籍人口370.89万人。佛山是著名侨乡,祖籍佛山的华侨和港澳台同胞达140万人,其中港澳同胞80多万人。

  佛山不是一个整体,而是一个城市群,是由4个县域和一个市区域组成的一个组合体。他没有一个固定的中心,可以凝聚起整个佛山地区,但他却可以协调起市区与县域的协调发展。

  佛山新八景:西樵山、佛山祖庙、清晖园、南风古灶、陈村花卉世界、三水荷花世界、高明皂幕山、南国桃园。

  城市地标:佛山恒安瑞士大酒店(高度208米)、祖庙、百花、东方广场等。

  地理位置:佛山市中心区距广州三大交通枢纽(广州新白云机场、广州新火车站、广州南沙港)车程均在1小时之内。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使佛山能够充分接受广州的辐射和带动,与广州共享基础设施、交通网络、金融资本、人才教育、科技信息和市场服务等资源,实现联系紧密、产业联动和功能互补。佛山毗邻港澳,与香港、澳门分别相距231公里和143公里,车程均在2小时左右,随着广珠城际轨道的开通,佛澳形成“1小时交通圈”,使佛山能够充分利用港澳的市场优势和国际性大都市的地位,广泛参与世界经济,走向国际化。地区经济运行情况:广东省第三大城市。

广东南风古灶的导游词

  南风灶建於明代正德年间(1506一1521),是中国400多年来罕有的、至今仍在烧制陶瓷的。现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历史记载,佛山陶瓷基地形成於唐宋,至明清最为发达,「石湾之陶遍两广旁及泯外之国」,深受人们的欢迎,嬴得了「石湾瓦,甲天下」的声誉。南风灶的炉口正向南方,窑尾榕树成荫,每至夏日,凉风习习,故名为「南风灶」。南风灶五百年不断的火延续了石湾岁月的记忆,把时代的血脉与神融入到古老的陶瓷文化中。

  南风古灶景区内有全国重点保护文物、被称为陶瓷活化石的南风古灶和高灶,五百年来窑火不绝、生产未断,世界罕见,已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景区内还有林家厅、高庙偏厅等两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巨型陶瓷壁画-古镇陶源史画、瑞龙献宝、窑尾作坊、古窑映像、古灶榕风、古寮场等景点。

  南风古灶旅游区从20xx年起开放接待游客,是一个全新的旅游景点,至今已接待大量国内外游客,成为佛山乃至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新旅游点。要了解石湾历史悠久的陶文化,不到南风古灶旅游区将是一大遗憾,走近它将使你真正了解石湾的陶文化,了解陶的生产过程。

  游客观光游览之余,还可以参与玩陶、烧陶。石湾的陶艺自明清至今兴盛发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