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个人工作方面:
首先,在工作的定位上,主要职责为三个车间的过程质量控制。但从近期的工作内容来看,主要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质量事故的处理上面。也就是说工作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了事故发生后的弥补措施上,而未能及时发现和控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做好事故前的预防工作;这就偏离了过程质量控制的重心。所以在接下来的工作中,除了日常工作及临时性的特殊事件外,会针对工作的时间作出调整,以更加合理的安排工作。主要会花更多的时间、尽最大的力量做好车间的巡检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和车间沟通;最大程度上避免常规质量事故的发生,保证生产过程稳步进行。
2、 质量管理制度方面:
现有品质部人员配置里面没有专职的车间巡检人员,车间的巡检职责主要落实在车间副主任上面;但从实施的效果上来看并不是太好。我觉得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1)、车间负有巡检职责的主管没有按照要求履行好巡检职责;一方面是因为车间主管这方面的意识不够强,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品质部对质量制度的.实施没有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
(2)、车间主管本身对产品的认识不够全面,以至于不能够及时发现问题的存在。针对以上情况,我觉得车间的巡检工作是不是可以在品质部配备一个专职的巡检人员来履行车间的巡检职责。这样可以对车间产品的质量起到实时监控的作用,以便及时发现问题的存在并且加以解决;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扩大。
关于车间质量事故的处理方式上,本着让车间主管及生产员工深刻认识、加强关注并有效改进的原则。建议在现有的处理方式上进行深化,具体内容如下:当相应的车间产生质量事故时,由品质部与车间主管一起对事故产生的原因进行调查。车间主管针对质量事故必须编写相应的《事故分析报告》及《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报表》。《事故分析报告》的内容包括
事故产生的工序、责任人、产生原因等;《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报表》则包括不合格品的数量、返修造成的工事费或报废造成的工事损失及原材料成本等,编写完成以后由品质部审核。品质部认可后,以《事故分析报告》的内容作为依据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案交由生产部处理;有必要时也可将事故报告及后续处理结果等进行公示。我认为这样的处理方式能更有效的让车间主管及生产员工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且及时加以改进。对提高车间主管及生产员工的质量意识也会更有帮助。
关于外协质量问题的处理方面:由品质部进行反馈、沟通或进一步提出改进的方案直至双方达成共识,可有效促进外协零部件品质的改良。但对于外协件质量的长期稳定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反而很多质量问题都是一而再的重复发生;这说明针对外协质量后续的跟踪环节做的还不够到位。所以在处理外协零部件的质量问题时,考虑到采购组与供应商的接触是最频繁的;当品质部与外协单位达成共识之后,将相关的信息反馈给采购组,然后由采购组对外协的改进情况进行长期的跟踪;这样对外协零部件的及时改进及长期稳定应该会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