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家校共育学校方案

家校共育学校方案

来源:好走旅游网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家校共育工作,增强对未成年人教育的合力,同时解决困难家庭、单亲家庭、流动务工人员家庭家长文化程度偏低,家庭教育力不从心的问题,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一、指导思想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加强综合治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年轻一代才能茁壮成长起来。”为了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转变家长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提升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水平,构建政府、学校、家庭、社会联动的共同育人体系,促进学校和家庭良性互动,不断提升家校共育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家校联系的途径

  1、举办家长学校;

  2.成立家长委员会;

  3.召开家长会;

  4.家长开放日;

  5、家访;

  6.开设网上家长学校专栏;

  7.微信群沟通;

  8、开展家校共建活动。

  三、家校联系的措施

  (一)家长学校建设工作。“家长学校”,顾名思义,专门为家长开设的学校,意在提高家长育儿育人专业素养,提升家长综合素质,提升家长学校共育目标,达成共识,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出谋划策,谏力献言。有条件的特别是规模以上学校,均要建立家长学校,利用家长学校这一阵地对家长进行培训指导。

  (二)成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由学校党支部书记、政教处主任、教导处主任、年级组长及家长代表构成。由学校党支部书记主持工作,负责指导、协调家长学校工作;家长代表负责收集家长对家长学校组织活动的信息反馈及对学校的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家长委员会每学年召开两次会议,学习有关文件特别是有关的教育法规,结合学校工作重点,制定家长学校工作计划,针对家教中的热点和普遍存在的问题,确定科研课题及个案研究。

  (三)召开家长会。家长会分校级、年级、班级等。重点以年级组为单位,由组长负责,一学期至少二次,有计划、有内容、有考评。一年级一般在刚入学时,毕业班一般毕业前夕,其它年级根据本班实际情况酌情定时。在家长会上老师和家长把孩子在校在家的表现相互通报,让他们亲身感受老师和家长都在关心他。

  (四)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作为家长,往往迫切希望了解孩子在校的成长与发展状况,把家长请进来,进课堂听课;请部分家长与孩子参与活动;邀请每班从事专职工作学生家长为学生授课,优质课堂全校循环讲,最后形成特色课程;请家长参与实践活动策划、组织、管理等,参观班级布置,检查教师常规教学工作,翻阅学生作业,参加主题教育活动,观看学生成果展示等。让家长看到学校工作的整体水平和学生的发展水平。开放课堂和食堂等,让家长参与进来,对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汇总和反馈,做好为学生的全面服务工作,一般要求每学期举行两次。

  (五)教师定期家访。严格落实“十必访”十必谈:

  1.生病学生必访,跟家长和学生交流生病了不要担心学习跟不上,要多休息,身体是最重要的,父母还是在孩子身边多陪同。

  2.贫困学生必访,交流每天是怎么去上学的,长大后的理想是什么?放学放假都有什么娱乐活动,有什么理想与抱负,有什么困难。

  3.学习困难的学生必访,交流人生观,道德观,让孩子树立明确的学习和生活目标。

  4.个异特性学生必访,交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开展多方面的教育,管理和引导,总之,对个性特异学生谈话要研究不同学生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技巧,才能使谈话取得满意结果,达到教育目的。

  5.新转入学生必访,交流给孩子多关爱,多关注,加强和家长多沟通,学生和家长都需要正确认识自己,让孩子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6.家庭有裂痕的学生必访,给予孩子鼓励和关爱,不抛弃,不放弃,他就一定能坚持下去。

  7.外来务工子弟必访,交流使他们能在学校安心的学习,愉快的生活,健康的成长,使他们享受到与本地学生一样的待遇,较好的'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树立人生坐标为未来导航。

  8.离异单亲家庭的学生必访,多给孩子提供精神上的支持,教育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尽可能地参与社会活动,不要逃避社会,要主动与人交往,培养健康,开朗乐观的性格。

  9.留守儿童必访,要让孩子体谅父母,学会感恩,学会照顾好自己,体会到父母在外不易,要努力学习,用优异成绩回报父母养育之恩。

  10.残疾学生必访,交流时要委婉点,给予鼓励,不要在学生面前对他疾言厉色,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帮助,谈将来有什么期望和打算。

  教师家访要仪表端庄,语言文明,一分为二地评价学生,与家长达成一致意见,切忌家访时不说与孩子无关的事。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主动向老师介绍孩子的优缺点、个性及特长,与教师共同研究教子良方,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得益彰,要求班主任至少每学年对每位学生上门家访一次。

  (六)开设网上家长学校专栏。各学校要利用网上平台设立家校联系专栏,责成专人负责不定时的发布学校有关信息,上传有关家庭教育的内容,接收家长对学校的反馈意见。

  (七)微信群沟通。利用班主任建立班级微信群及时发布学校的有关活动成果及重大事宜。

  (八)开展家校共建活动。家校共建活动是学校与家庭,教师、家长与学生共同参加的活动,如:

  1.举办亲子运动会;

  2.举行“六一”亲子活动;

  3.召开主题班、队会;

  4.开展校外实践活动,如“清明节到烈士陵园参加祭奠活动”“亲子到田间地头参加劳作”。家校共建要实现融教师、家长、学生为一体,增进相互了解与合作,加深相互间的感情,有利于调动三方的积极性,达到共同成长的目的。

  (九)开展课后服务和结对帮扶活动。针对家长文化程度低、教育辅导孩子困难或教育缺失的家庭,除采取上述家校联系措施之外,学校要开展课后服务和帮扶工作,针对家庭困难的家庭与学生,要开展结对帮扶助困活动,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失学,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做好课后服务和结对帮扶工作,凝聚家校共教合力,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四、保障机制

  1、建立家校共育协调推进机制。区教育科技局在发挥本部门学校、教师专业特长的基础上,多方面联系有关部门如宣传、民政、妇联、共青团等机构的资源参与家校共育工作。

  2、建立家校共育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争取区财政支持年初将学校课后延时服务经费与家庭教育工作列入预算,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指导,加大投入保障力度。

  3、各学校要建立对帮扶教师的考核和奖励机制,在年终绩效考核方案中进行计分奖励。

  4、教育科技局将建立督导考核评估机制,对各校的帮扶实行动态随机考评,年终计入责任制考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